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21

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水型农业"是"利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水资源、对水资源不造成伤害的农业.利水型农业是从农业的角度对水友好,其对利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利水型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利水型农业的建设,能助推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水型农业"建设促进水质改善,"利水型农业"建设促进节约用水,"利水型农业"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崔迪利水型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在农业用水中树立利水价值观,建立利水型农业技术体系,强化利水型农业研究,构建利水型农业发展政策体系。
  • 摘要:若要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把生态法治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才能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生态文明和生态法治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首先应当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其次,应当树立生态法治的理念,另外,在生态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执法和司法机构应当树立损害生态的行为本身可构成违法、犯罪,应当积极作为,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生态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追究的现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明确政府、企业、公民的生态法律资任各国应制定法律和政策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担负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在公民社会中提倡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使每个公民切实履行自己的生态责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重要法律制度还有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险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动物福利制度等。
  • 摘要:可持续消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这个世界来说,对于资源和环境消费得太多了.我认为保护环境,如何消费将是驱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对于资源的使用.消费者国际组织由120个国家里的240个成员组成,宗旨是帮助国民消费群体推进他们的活动和能力.希望消费者做出安全、明智的选择,购买商品时能够了解其是否安全,能够满足其利益需求,还有被关注的权利,无论生产商和政府官员,消费者消费的时候知道产品是安全的,有权利获得清洁的水、清洁的房屋,不仅如此,有权利受教育,有权利知道身边发生什么,比如获取食品、交通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还有表达权,如果商品出现问题有渠道进行沟通解决,可以寻求帮助获得一些赔偿.当然,除了权利,消费者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有批判意识,对商品和消费服务的更加警觉,要考虑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还要相互团结,以促进和保护的利益.消费者国际组织在中国合作伙伴非常多,所以特别希望和中国成员进行密切的合作,而且对消费者进行进一步的宣传工作。希望大家能够通力合作,使可持续消费变得更加简单,让消费者做这样的选择。
  • 摘要: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政策研究、市场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在推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论证和建立,提高消费资源环境效率,促进科学持续消费转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引导可持续消费均衡发展,控制城镇生态足迹,实现城镇消费可持续化,推进可持续消费转型,加强公众参与要引导和推广低碳绿色消费模式;提倡和推行低碳与节约的消费方式,鼓励适度和低碳消费、公开发布产品的环境信息。公开披露污染重、能耗高、生产生态足迹大的企业,使可持续消费的管理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有效促进可持续消费实施。控制城市生态足迹的扩增,尤其是控制碳排放。中国城镇化进程应坚持低碳化和生态化方向,合力规划、布局与管制城乡居住空间和交通模式,确立城乡发展的适度空间规模,遏制城镇盲目扩展。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现状和消费类型,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适合当地的可持续消费引导政策。
  • 摘要:本届论坛的收获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是环境保护,突破口也是环境保护,成败也在环境保护,对我国的当前环境形势有了更客观的评价,更加明确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对环保法制体系的健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倡导绿色消费,加强民众环保意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美化城市环境,更加重视废物处理。探索保护环境新路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经初步整理,本届论坛提出的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环保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意志,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和执政准则。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环保工作,就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需要找到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坚定不移地贯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打好经济转型这场硬仗,要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领域广、覆盖范围大,因此需要通盘考虑、系统谋划,搞好顶层设计。环境与发展论坛,汇集了一大批环保业界及相关领域富有经验和高深学识的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是最可宝贵的依靠力量。大家充分深入进行研讨,建言献策,为搞好国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做出贡献,大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 摘要:在全球环境状况令人担忧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未来发展焦点,环境政策也与社会政策及和平政策一道并列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政策.笔者认为,从国内外己形成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中,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环境经济政策本质上是建立约束和激励两大机制。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就是以内化环境成本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就如何完善与创新国环境经济政策谈几点个人拙见:构建完善有力的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力,融合国家其他政策,让环境政策更加行之有效。
  •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前对环保问题的研讨,应该紧紧围绕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来展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要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大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 摘要:从"十二五"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指标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基本达到进度要求。在看到"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同时,更要清醒地把握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严峻,总量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环境监管体系仍不健全。与此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抓好当前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及早谋划"十三五"。在"十三五"环保规划前期研究中,准备重点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包括形势判断,总体思路,重点问题,将在这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论证,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从总体思路看,要基于"十二五"环保规划实践,结合环境保护形势变化,解决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新思路新导向,要强化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要更加强化民生和质量导向,要注重综合管理和协同防治,要注重地方、区域与国家联动。从规划编制看,在形势判断和思路明确的基础上,要系统研究几个重点问题,加强新环境问题的研究,合理构建重点目标和指标体系,进行重点政策机制研究。
  • 摘要:大唐国际实施"以电为主、多元协同"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保护环境是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持续发展风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太阳能",这是大唐国际的电源结构调整思路。近年来,大唐国际在优化发展火电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中心城市建设燃气热电项目,全力推动清洁能源建设步伐,致力于生态治理,建设美丽大唐,打造生态火电,发展生态水电,构建生态矿区,致力于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低质煤就地清洁转化,致力于长效机制建设,规范环境行为。
  • 摘要:近期以来,各项环保新法规、新政策和新标准不断出台,对排污企业和单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适应当前的环保新形势和新要求,排污企业和单位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环境改善有差距,公众对环保现状不满意近期,环保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对规范环保工作提供了新的依据,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实现环保新要求,企业单位任重道远面对环保新形势和新要求,企业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正视环境问题和环保责任,心里要有一本账,算清楚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过去的一些做法可能再也行不通了,做好环保工作必将成为决定企业存亡的生命线,寻求地方保护的可能性小了,以行为定罪,入刑门槛降低了,环境保护部门监管愈发严格,公众媒体盯紧了企业必须把握机遇,适应环保新要求,算清代价,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将其落到实处,寻找新制度、新政策、新标准里潜在的市场机遇,使环保成为企业的财富之源,为企业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创造机会,环保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的财富之源,是社会效益之源,企业如不消灭污染,污染必将消灭企业,环保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敢于担当责任,落实环保义务,新政策、新要求蕴藏着新的机遇,为环保高标准、高起点的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新视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全面总结反思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国际形势和环境、应对国际社会种种挑战的客观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长期环境保护实践的理论升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保护环境,重点要创新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倾料政策机制,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社会调控制度和机制,建立环境治理中的激励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环境动态监测预警机制。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需要人们探索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已进入"拐点",城镇化进程越来越艰巨和复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城镇化进程中导致的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异常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制约着生产和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业领域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严峻形势,应该重视研究、探索和实施低成本、高效率的控制污染、管理环境新制度和新办法。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是当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体制机制的变革,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环境保护的历史地位,需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选择策略。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加强调制度创新。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只要在发展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完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注重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能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绿色企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首先,绿色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从经营理念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其次,绿色企业追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管理理念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最后,称得上绿色企业的企业,一定是在行动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不局限在口头上。绿色企业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三个部分:制造领域,环境领域,资源领域绿色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型企业。发展绿色企业,要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政府和企业应积极研究环保对策,将环保投入作为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手段。针对我国绿色企业的现状和堕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环保意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 摘要:让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中,添绘出浓墨重彩,令人深思,同时也催人奋进,要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全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倾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增色添彩,全力实施天蓝工程,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全力实施水净工程,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全力实施地绿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全力投身构筑共同参与大格局,积极探索通往美丽中国的环保新道路,构筑媒体宣传新阵地。借助电视、广播、电影、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平台,及时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宣传优势,构筑全民参与新格局,构筑共管联动新机制,构筑生态安全新体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入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 摘要: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对规划环评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目前流域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吉林省流域建设规划环评的水平,以便使吉林省流域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提出了吉林省流域建设规划环评建议,必须抓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出台的契机,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加强现状调查,加强规划环评编制人员的管理,关注规划协调性分析。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定州市既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提出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和科技投入,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推进生态建设合力。
  • 摘要: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设计方法,将自然因素融入社区环境中,在经济性的基础上构建人、社会与自然完整和谐的系统。创造包括住区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居民活动空间多样性的居住空间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必须营造生态社区水系环境系统,营造生态社区绿色空间设计,人居环境设计采用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建筑,生态社区交通道路系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等。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境保护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探索,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从深层次来看,还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发展蓝图的规划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要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从发展战略上深入思考,从规划体系上大胆探索,从综合推进上加大力度,从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具有佳木斯特色的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佳木斯的生态与资源优势,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实现污染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素养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为农民带来的各种好处,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活动,通过改善、优化、美化、绿化人居环境,倡导生态文化,鼓励绿色消费,逐步在社区、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道德氛围和社会文化。
  • 摘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完善与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责任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创建工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速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 摘要: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工作仍然以核电厂自主监测为主,监测工作涵盖所有放射性监测工作场所,整个监测过程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监测报告也应全面反映所有放射性监测工作场所的监测完成情况,实现监测报告公开化,使公众也能参与到有效的监管中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经过以下各项工作努力,必须建立标准化流出物实验室,监测人员实现持证上岗,建立完整的流出物监测质量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报告涵盖所有方面,建立信息发布系统但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技术支持工作先行,监管体制中急需解决的是管理规定以及监测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技术标准又是建立在更基础的监测技术研究基础之上,因此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监管需要大力发展监测技术研究工作。监管模式中需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归纳总结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增加投入,加快建设速度,必须建立全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数据库网络系统,建立国家级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研究部门,针对流出物放射性监测工作成立培训机构,流出物监督性监测体制的完善。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举,包括加强制度机制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建立完善新闻发布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扩大生态文明建设信息覆盖面。
  •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而且也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制度和政策中.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如何以最低的生态环境代价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如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要从理论上理清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如何进行生态补偿、补偿额度的问题.解决诸如如何使生态补偿原则更加规范、补偿依据更加充分、补偿标准更加科学、补偿办法更加完备,以及如何筹措生态补偿的资金、如何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等实际问题.本文仅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经济理论和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我国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政府和市场都要发挥作用。就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阶段和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在建立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是主要的,政府不仅要制定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依然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投入者,如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等,包括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政策手段,征收税费和建立专项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扶贫和发展援助政策,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市场手段,包括一对一的市场交易可配额的市场交易,生态标志。
  • 摘要: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出现了污染事故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污染源的现象。长期的监管缺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农村地区环境问题解决措施探讨,包括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农业园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广农村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农村节能减排的引导和宣传教育。
  • 摘要: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党内自上而下地开展.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顺乎党心民意.全党全社会热烈期待通过这场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当前,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己经没有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和条件,而解决环境问题正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切入点,体现的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有效地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环境改善的程度,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又是密切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执政能力的得力抓手,对于构建和谐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永远是靠山。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必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无往不胜,所向披靡!为此,环保工作者责任非常重大,任务也极为艰巨。要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眼新背景,把握新机遇,树立新观念,谋求新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 摘要:分析了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现状,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教育、技术等手段,充分发挥各方各面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环境管理方式将会受到冲击,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新的形势和环境。普及大气保护和防治知识,提高公民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程度,提高能源的效率和节育,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抑制酸雨形成,机动车进行节能减排,对工业大气进行综合污染防治。
  • 摘要:分析了石家庄水资源现状,石家庄市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环境问题治理途径包括节约优先的水资源利用策略,污水再生利用,降水径流调节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新的处理技术等,针对石家庄这个276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的水资源出现的问题,从水环境和水资源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当下国际上新出现的一些技术,加以借鉴,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方案。水资源主要从"量"上入手,通过增加地表径流的方式增加水资源量;水环境主要从环境污染的角度,提出环境治理的新的解决方案,改善的是水质。方法虽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水问题,造福大众。
  • 摘要:当前,中国各城市正进入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环境危机的高发期和环境问题的敏感期、环境压力增大,已成为中国各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而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刻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安全、增强城市生态经济活力等为中心,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破解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发展难以持续的难题,因此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摊,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把繁荣生态文化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
  • 摘要:土地是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已对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尤其重污染企业退役后的土地污染更为突出,社会又普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有效措施,科学探讨重污染企业退役过程的环境管理,以及退役后土地的环境风险和土壤污染修复措施,土地转让的项目准入等,对保障重污染企业退役土地的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重污染企业污染土壤的途径,土壤污染的类型及程度,土壤污染治理的方法,并结合污染企业退役的环境管理现状提出了重污染企业退役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制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用地土壤标准,出台土壤修复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明确土壤修复责任主体,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保障金制度,实施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并确保土壤污染信息透明化,研究和引进先进的修复技术,严把土壤修复质量和验收关,制定退役土地利用程序,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 摘要:30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工商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工商业活动与城市化进程大大改变了中国水环境.其中,水环境富营养化成为了突出矛盾之一,已逐步威胁到人口密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安全.以下就当前水环境富营养化的现状、生态工程治理技术展开探讨.富营养化污染将导致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使水中鱼类窒息死亡、水产资源遭到破坏,生态工程技术及治理建议分析。从着眼于外源营养物污染控制和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应遵循"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用低投资、低运行管理费用和适应性较强的生态工程治理技术,并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包括生态工程技术,建立完整的污水净化系统,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规范对农业化肥的使用,减少养殖饲料的投放。
  • 摘要: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承德市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作为农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禽养殖业正在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已成发展趋势,但同时,传统农业散养、家养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排污总量增加与环境容量矛盾较为突出,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科学发展畜禽养殖,提升污染防治能力,是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畜禽养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包括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土地负荷逐年增加,土壤环境影响逐渐显现,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首先,污防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不够。其次,部门协调配合有待继续加强。再次,多数养殖场主养成了重生产轻治污的观念,使治污措施不能贯穿到各生产环节,科学发展畜禽养殖业、提升污染防治能力的建议,包括根据环境承载量,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可持续分阶段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畜禽发展规划,依法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积极推广生产、治污新技术,加强政府各部门职能作用,促进生态养殖,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广泛宣传,努力营造防污治污共识。为切实抓好养殖污染的防治。
  • 摘要:运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环境污染与控制,是当前农业区域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必然会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但是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污染与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过快地浪费与耗竭并最终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制约生产开发,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积极地寻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将环境污染负荷减小到最低限度,则势必会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平衡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运城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与危害,包括污染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加剧环境污染,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增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包括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统一规则,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认真搞好污染源治理,切实做到稳定达标排污,建立健全环保机构,依法强化监督管理。
  • 摘要: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天生丽质,禀赋特异.做足生态保护文章,是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不二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被写进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治国方略的顶层设计中.林区党委提出的推进"一园四区"建设,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幸福神农架的目标,与党的方针路线高度契合.这些都给予了我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域的超大空间,生态文明建设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必须有所作为,深入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全面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建成美丽幸福的神农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环保工作的对策建议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五大生态体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美丽神农架,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抓好重点工作,坚固生态环境质量,实施重大项目,夯实环境保护能力,强化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求工作创新,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 摘要:江南平原河网污染源分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各类污染源不断入河,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负荷,导致水质恶化.江南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江南平原河网水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不断优化生态人居环境,为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路通"的江南水乡形象,实现边游人、河上游船、水中游泳"的目标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支撑,提出了江南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包括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地表径流污染防治,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总量控制,完善环境法制,严格执法监管,鼓励公众参与,保护环境权益。
  • 摘要:提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建议,包括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工业园区管委会环境保护责任,提升管委会环境管理参与度,健全园区环保机构,提高基层环境管理水平,总量减排等环境保护指标落实到工业园区,建立工业园区环境统计制度,全面掌握工业园区环境状况,建设江西省生态工业基础数据库系统,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江西省生态工业园区动态核查制度,完善江西省工业园区环境报告书制度。
  • 摘要: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林区,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是生态地区的共性问题,而作为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国家级贫困区于一体的神农架显得更为突出。面对保护与发展的种种"博弈",神农架党委、政府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保护,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通过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初步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并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环保监督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重视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还说明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包括坚持保护,包括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统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双管齐下,提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档次和水平。
  • 摘要: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在农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来有效推进。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农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民落后观念,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式跨越和发展,从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对策措施有:包括完善地方环保立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科技财政投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改进居民环保观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日益提高.与PM10相比.PM2.5与城市能见度关系更加密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按现有环境质量标准发布的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已变得与公众主观感受明显不一致,将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甚大的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当中,更契合空气污染变化现实,对此提出PM2.5污染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提高车用油品品质,严格控制施工、道路、堆场扬尘污染,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推进城市绿化。
  •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潜在环境风险",这是新时期下环保工作赋予环境监测的新任务.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围绕"三个说得清"的要求,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使监测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扎实开展环境质t监测、加强综合分析能力,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建立和完善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适时和准确地监测和控制,说清污染源状况,加强环境应急与预替体系建设,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首先,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工作还做得不够,现有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污染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监测方面,所以首先要加强人员的培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思想素质高的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90年代初,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环境标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饭店业以其幽雅舒适的环境、清洁卫生的产品、高水准的服务一直被人们视为休闲、娱乐、开展商务的重要场所,人们很难将饭店与环境污染相提并论。然而,饭店在为客人尽可能多地创造舒适生活条件和娱乐空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等问题,最后提出了饭店实施IS014000的意义,包括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环境意识,提高饭店市场竞争力,树立绿色饭店形象。
  • 摘要:文章全面地分析全国村庄主要存在的问题,治理对策及保障措施村庄饮水污染治理,提出村庄生活污染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集中的农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实现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治理目标,群众参与,科技支持,资金保障和组织领导。
  •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成绩卓著,基本上县级以上城市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并逐步向乡镇污水处理厂延伸,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构成了框架.文中介绍了县乡污水处理建设的基本思路,包括统筹兼顾,重点突出,有计划、前瞻性地规划布局,坚持高标准,实现设施建设质和量的统一,科学运行,精细管理,提高运行效率,突出节水先行理念,实现水资源的再生持续利用,建设美丽乡镇,从管网建设开始科学布局,包括科学规划,满足城镇化规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广泛参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保,加强科技支撑,实现结构转型,明确责任,强化监管,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率,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良性发展,建设美丽乡镇,做好"生态文章"。
  •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应该包括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人类应该走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合理布局,发展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的发展。在这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持续是前提,经济持续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组成生个统一的整体。而这个整体运作的主要途径是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做起,以使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适应消费者"环保回归"的观念及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需求。综观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其开始以全新的绿色消费观念引领经济发展,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倡导保护自然环境。而这种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也逐步在一些国家得到推广,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借鉴国外消费观念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必将对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实现产业绿色发展方向,通过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形成绿色消费导向,使绿色消费成为时尚,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发展。通过整个社会的绿色消费观念的引导,最终实现消费者需求、企业发展、经济发展和整个环境发展的有机统一。
  • 摘要: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出,和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出,和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联系区域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纽带和中介,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桥梁,提升天府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制定专项规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增强区域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立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消费模式,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型政府、生态型企业和生态型社区及村镇等。
  • 摘要:介绍了石家庄市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及设计原则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要求,建议石家庄市农村污水设施设计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制订经济有效的设计方案,平面布置要力求紧凑合理,以节省占地面积,结合绿化布置做到与周边景观相协调,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维持系统稳定运行,优化处理工艺,维护和保养简易、运行费用低,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排渣、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尽量满足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要求,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通过对石家庄市水环境特点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和处理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城的建设,开展了"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Cue)、"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一系列的示范工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均能取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尤其是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工程投资低、运行成本少的优点,可应用于我市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对于解决我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承载着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领域,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文中介绍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与重点任务,包括大力开展农村居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快治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染源,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处理的新模式,有效减控农业种植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提出了加强与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将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夯实改善农村自然生态与环境的科技基石,加大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环境犯罪刑事处罚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事处罚的建议,包括降低入罪标准,完善立法体系,改变立法的模式,增加罪名的种类,适当提高环境犯罪的法定刑,引入严格责任。
  • 摘要:笔者在对律师事务所、师和司法机关、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等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鲁东南和苏北地区律师参与环境维权的现状、困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律师自身应对环境维权困境、切实拓宽律师依法监督环保事务途径的举措并寻求国家在制度、法律层面的政策支持,律师参与环保监督事务的现状分析,加强律师发挥依法监督环境事务作用的举措,包括司法制度的调整,法律法规的健全,律师自身应对环境维权困境的举措等,首先,拓宽参与环境维权的途径。律师作为法治进程的推动者和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应积极解放思想拓宽参与环境维权事务的视野和途径,包括律师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环境立法。律师参与环境立法既有《立法法》支持又有现实可能,事先维权是更有效的维权的途径。其次,律师要提高环境维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律师要积极参与环境维权事务,借助专业环境维权平台的支持。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意义历史经验告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利益至上的矛盾。许多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资源容量己经达到支撑的极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两者的博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与政府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备,监管措施不力之间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规划,加强监管,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媒体宣传,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要遵循自然规律,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
  • 摘要:绿色环保成为时代的主题,低碳环保的概念在各行各业被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纺织工业作为中国支柱型产业之一,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过更加准确和简便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检测,同时可以拉动整个检测分析的发展,给各大检测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检测行业分析报告是业内企业市场部门、战略部门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市场、掌握行情、了解竞争对手、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参考资料。纺织行业通过检测纺织品的质量,可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提供有力的质量证明。该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是检测分析服务业高效发展的催化剂。未来3年内会刺激检测分析行业由机构分散、缺乏综合联合服务平台、资源利用率低、数据库不完善、运营方式服务功能单一,向效率高效、数据库完善、服务多元性等方向发展。应国际要求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纺织行业不得不面临技术改进、企业合并、关闭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小型企业。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将带动纺织机械行业、检测分析行业以及仪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拉动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加快社会资源的整合速度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大力提高我国的整体高科技的含量,更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的增长。
  • 摘要:2013年1月,环境保护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13]10号),把环境责任保险当作强制保险来推广.为了落实上述文件的精神,各地正在制定措施,展开部署,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但是许多环保行政机关,仅仅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功能定位在"增加企业环境污染"成本,使用"将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办理、银行贷款、专项资金与环境污染责任强制险紧密联系"这种无力的方式对环境污染强制险工作进行推进,这未免过于简单,甚至有功能定位出现错误、推进手段违法之嫌.、环境污染贵任保险的正确功能定位首先是使公众的环境权益能够得到较好保护其次是使污染事故高危企业能够增加抵御环境污染风险的能力。再次是便于环保机关的环境管理。最后是环境责任保险扩展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在保险公司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地方出台了一些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有力"的措施,比如,不参加环境强制保险的企业不予批准环评文件,不发放排污许可证,不安排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不予发放贷款等。这些政策、措施严格来说都是违法的。而有的措施比较温和,比如仅仅表述为"与行政审批挂钩",有的表述为"紧密联系",没有确切的规范性,难以具体实施。那么推进环境责任保险合法正确的手段是什么呢?答案是环境诉讼,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企业之所以对环境责任保险积极性不高,主要是没有积极主张环境污染事故权利的主体,对于环境污染事故很少被强制性赔偿,将来也没有进行赔偿的预期,这就使这种保险既没有使企业得到好处,也不能称得上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如果环境诉讼产生了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判决书,使企业须支付巨额赔偿,使一家没有参加环境责任保险的企业倒闭,那么其他没有参加责任保险的企业必会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才会广泛参加。因为对企业来说,参加环境责任保险己经成为一种有效的避险手段。因此,环境诉讼,特别是环境公益诉讼,才是推进环境责任保险的正确及合法的手段。环保行政机关之所以会出现在推进环保责任保险中的错误和非法手段,与环保行政机关的角色定位不准有关。许多环保行政机关在这项工作中将自己定位成"控制者"和"仲裁者"的角色,不但为企业指定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还影响保险公司的赔付费率,并在发生环境事故时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索赔,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在环境责任保险工作中,有三种法律关系:保险公司与企业的承保关系,污染受害者与排污企业的赔偿关系,保险公司向污染受害者的代位赔偿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是民事法律关系,都由相应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投保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保险公司,当企业造成污染损害时,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赔偿企业,或者代企业赔偿污染受害者。保险合同与保险赔偿的规则早就存在,无须环保行政机关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更无须环保行政机关重新建立规则。环保行政机关既不是控制者和仲裁者,也不是规则的建立者,只是站在一旁的看客,唯一应当做的就是使用合法合规的手段去推动这项工作开展。环保行政机关在推进污染责任保险工作中手伸得太长,实质上是一种"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行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强迫参加保险的企业和参与竞争的保险公司诉上法庭。
  •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第一道防线.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加强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环评作为预防污染,打造中保护中发展,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环评有效性,必须以战略规划环评助力"经济升级版",严格环评准入激发产业内生动力,严格执法发挥环评"正能量",以有效的公众参与排除"负能量"生态环境是公共资源,建设项目为公众服务,本质上都关乎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群众利益。取得公众理解,化解矛盾冲突,环评公开是基础。其次,要建立权威的环评资讯服务平台,在环评过程中,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向全社会公开。
  • 摘要:城镇化所带来的粮食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跟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另外我认为新型城镇化,首先环保要先行,"十一五"期间,国家大量的发展了风能跟太阳能。现在在"十二五"期间应该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它是一个可再生的能源。
  • 摘要:从总体上,中国很大,那么大的面积,还有那么多人口,从总体上评价环境形势每个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这样,也需要有一个结论性的意见,把一些信息综合起来得到结论。怎么样判断我国的环境形势呢,叫趋稳向好、形势严峻、风险增大、利害分化。最后提四条建议,要有权威的回答,这里讲的意见还不是权威,不是权威人士,要有国家权威的回答,现在很多意见是在网络上面流露出来的,所以通过网络表现出来就相当的负面,要有正确的评价尺度。动态的变化和静态的严重程度,两个要适当地区分开来,现在形势非常严峻,但是总的趋势应该说逐渐地往好的方向走,对这个事情是有信心的,要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来评价环境形势,当然感官也很重要,经验也很重要,但是最终能够确定事实真相的还是数据和事实,要根据这些东西来判断。这个数据和事实主要是监测的卫星卫片这些资料。总之,2013年是发展环保事业40周年,做好这个评价也是非常重要。
  • 摘要:淮安位于长三角北翼、江苏北部区域中心,面积1.01万平方千米、人口540万.淮安环境质量全省保持领先,生态优先理念渐入人心。其主要做法是: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奋勇攻坚,全力治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狠抓环境安全工程,狠抓节能减排工程,狠抓绿色增长工程,勇于探索,建章立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创建水平,包括责任考核机制,合力推进机制,多元投入机制,公众参与评价机制,环境监管机制。
  • 摘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通过努力将资源和消费脱钩,就是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消耗资源效率.在2013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举办了可持续消费论坛,在这个论坛上启动了联合国可持续消费伙伴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8月,和WWF、中国零售业协会组织了可持续消费周,在北京永旺商城,从超市入手,就食品过度包装、海鲜产品包冰过厚等方面教给消费者如何节能节水,这个活动团队到上海和深圳也开展了宣传,希望向消费者传递可持续绿色消费的理念.同样在8月,组织了伙伴成员参观了汉能太阳能集团,它的产品贴在包上、衣服上、墙壁上就可以吸收太阳能,获取更多生活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组织一系列活动之外,还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理念、实践印成宣传手册,用简单易懂的图片方式,让消费者了解到,浪费水和食物对能源造成的能量消耗到底有多少,比如说,如果扔掉一个苹果,就等于浪费了八马桶水的耗水量。2013年联合会的主题和粮食有关,希望为各个伙伴提供平台,继续推动可持续理念在全国的推广。
  • 摘要:零售业上游连接生产商,下游连接消费者,就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来说,零售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绿色零售业在发达国家推广得很好,其主要做三项工作,节能减排,绿色商品的培养和信息提供,绿色物流网.中国从2010年起每年公布零售业绿皮书,把零售业划分为基础层、发展层、深化层三个层次,2011年绿皮书显示,中国内资企业约80%单处于基础层,发展和深化层比较滞后,这和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从长远看绿色零售业有四个趋势,绿色零售业必须向上游供应链延伸;要利用绿色零售业的卖场向消费者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合理的物流,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鼓励零售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展望未来,零售业做到可持续绿色发展,需要企业、个人、政府三方面努力。呼吁鼓励零售业绿色环保的法律体系尽快建立和出台,此外还要在税收补贴方面做出一些具体的鼓励政策。
  • 摘要:中国粮食安全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取得很大进展,是因为中国非常关注农业发展。当提到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时,认为有两个重要领域需加以解决,一个是土壤,一个是水。首先说土壤,在亚洲,尤其是南亚、中国南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肥力丧失问题。再说水,中国北部缺水的压力非常大,随着中国的人口开始越来越多进入到中产阶级,水的问题压力更大。个人认为,未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水问题。展望未来,中国农业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趋势,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世界各国都曾经历过类似问题,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借鉴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自己在英国出生,那时疯牛病非常猖撅,当时英国不同的部委之间有很大的冲突和矛盾,出现疯牛病这个小插曲之后,农业部就将自己的职能分出去一部分。这样的分离是很重要的,中国也需要把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分开,如果将所有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个部委,会因利益冲突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另外,如果要提升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建立起一个可追溯机制,尤其对畜牧业和水源供应,因为农业活动多种多样,可能对水质带来危害的是畜牧业,畜牧业是水污染重要的源头,所以要设置一些措施从而在畜牧业中减少污染,从源头做起。
  • 摘要: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经历了对环境造成巨大创伤的现代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虽然起步较晚,但并未能幸免旧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的伤害。党和政府敏锐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关系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果断地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是环境保护,'突破口也是环境保护,正所谓成也环保,败也环保。因此,经过反复研究,确定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保护环境"作为本届论坛的主题,同时设置了分析环境现状,研讨对策措施;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强化依法监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消费;加强固废处理,美化城市环境: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管理等6个专题。目的就是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紧密联系我国的环保形势与任务,科学地审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大探索力度,用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用新的实践推动环保事业取得更大成效,用新的体制保障环保事业持续推进,用新的思路指导当前谋划未来。
  • 摘要:本届论坛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保护环境"确定为论坛的主题。这一题目不加修饰,朴实无华,体现了中央倡导的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的精神,目的就是要大家在研讨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不尚空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为探索我国的环保新道路作出新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是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继续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环保新道路。
  • 摘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全球环境与发展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永恒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必须站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高度来重新定位,从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来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同时,环境保护还需要在以下一些方面着力开拓,积极探索新路:推动建立生态红线体系,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以人体健康和生态健康为目标,推动环境管理向以质量控制为主转型,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推动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和创新工作形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
  • 摘要:发展低碳区域和产业是生态时代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以区域为载体,并以产业为基础和组成结构运行的,例如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两者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低碳区域和低碳产业都是生态与经济协调的产物,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它们的发展,要树立协调的理念、发展的理念和改革的理念。下面具体就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的情况作一些分析,发展低碳区域和产业是生态时代的要求,在发展中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不但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改革的问题。生态经济学也是指导发展和改革的科学。因此用生态经济学的理念指导发展低碳区域(城市)和产业,在树立协调的理念、发展的理念的同时,也还要树立改革的理念,即在改革中建设低碳城市和产业的理念。当前用生态经济学的理念指导发展低碳城市,一个带根本性的改革是以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指导,调整低碳城市的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发挥它的生态经济功能和深入挖掘它的生态经济潜力。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深化改革的问题做一点具体研究,包括城市森林碳汇产业,垃圾处理静脉产业,交通产业,建筑产业,农业产业等。
  • 摘要:从1840年、1911年、1949年、1979年,的经济社会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转型,这次转型最关键问题是的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己经成为转型的倒逼机制。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直接切入主题,面临的形势就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所以说这一轮的转型和历史上的数次转型不太一样,除了上述所谓四轮驱动之外,还有一个生态环境的倒逼机制。那么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对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必须树立,不是可树立可不树立,要必须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要把它摆到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要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这种指导方针,这不是环保一家的指导方针,这是全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所有工作的指导方针,各行各业全都应该按照这个方针。那么现在看来,主观上认识就不够,客观上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转型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就是转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形态有这么几个阶段,服从服务是一种形态,同步并重是一种形态,优化优先是一种形态,这三种形态是随着政治形势变化而交替出现。凡是政治形势、经济形势需要的时候它就服从服务,凡是调整、整顿产能过剩的时候它就同步并重。直到十八大才把优化优先成为的一个政治纲领,但是自己却裹足不前、不敢优化、不敢优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理直气壮的优化优先,从环境影响评价来讲,从生产力布局来讲,应该是也跟的经济转型接起轨来,就是从微观的控制变宏观的控制。单个的项目,它的布局、它的规模都已经确定,但是从规划上来讲,从政策上来讲,政策环评没有法律依据,这个规划环评现在是一种倒逼,大多数地方和企业都是为项目而反过来做规划环评,真正的规划环评没有反馈给项目。以后要把重点转入到政策环评、规划环评。
  •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迎来了有所作为的最好时期和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政治、法治、经济必须三管齐下,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价格和收费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系列经济政策,建立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攻坚点",必须建立正确的先进生态理念"中国梦",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经济发展"新思维",必须建立强势的环境保护工作"主阵地"。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是切入点、是基础、是前提,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多种手段,而科学的经济政策的及时运用,将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推动和促进作用.对此要实行费改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实行完全成本价格体系,推进绿色金融,实现环境效益最优化,奖励与处罚相统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用,实施经济奖励政策。实施经济处罚政策,发挥财政引导资金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摘要: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在年度规划中,各行各业各个地方需要考虑年度经济运行与"十二五"规划衔接与调节,考虑战略规划及经济运行的绿色内涵和绿色深化;考虑经济发展与气候因素、动植物生态环境因素的相关互动;考虑城乡统筹与陆海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建筑总量增速结构调整的联动标准和周期,努力在经济运作中深化对绿色含义、绿色标准、绿色机制、周期调节等的基本认知与探索。建议国家加大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城市用水质量监督检查,鼓励媒体与公众参与监督,并寻求"多赢"模式,以利于促进城市环境投入的质量保障。建议国家对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业生态经济问题,深化政策倾斜与资源投入,重视舆论监督;政府提倡或制定规则,建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信息追溯系统,向公众和管理部门告知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种植养殖基本信息,如耕地土壤信息、农药化肥性状与用量、饲料配方等。建议将常态化规模化的污染物质转化为工业原材料,鼓励重化工业与环保行业的研发与合作。建议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在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道路上,调整环境标准和政策措施、设计环境资源开发的服务机制,依据经济规律促进供给与需求对接。建议不宜将城镇化简单界定为城镇人口的高比率;建议将其内涵更丰富地表达为:农村人口的高素质,注重生态经济效益,注重提升就业者的层级端位,注重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质量,落实环境治理与生活品质等;核心是以民为本、生态公平。建议开展城镇化的绿色规划与房地产市场的绿色调整专题调研,推进各地对多类型城镇化生态经济规划设计及其实施进程,以面对绿色城镇化建设的巨大挑战,寻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机遇,关于大城市超大市区布局与建设,建议考虑生态平衡与生态恢复,科学设计区域生态位,尝试摆脱长期依赖以损害生态恶化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利益的战略措施。建议城市布局统筹考虑大气质量、水资源水环境以及土地土壤安全,在各个城区科学构筑生态走廊或生态地带,并做系统信息披露工作。建议设计绿色经济运作规则,构筑国民经济绿色运行系统,考虑多方面经济利益的结构调整。为在市场层面,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和增长方式转型与生态经济运作基础的企业,提供重要指导依据和参考信息。
  • 摘要: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与行政法的有关规定,环境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环境行政检查、环境行政处理、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奖励、环境行政复议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环境挑战日益严峻,虽然我国的环境行政执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环境行政执法仍然不尽如人意,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如环境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主体混乱,环境保护部门缺乏必要的强制执行权,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完善建议,完善环境立法,规范市场秋序,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改进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重视公众参与,扩大执法监督。
  • 摘要:生态健康需要社会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政治的安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生态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绿色的生活方式、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促进生态健康,生态文明才有活力。因此,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生态健康和生态文明,生态健康和生态文明又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需要经济社会、环境、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
  • 摘要:在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为解决环境问题,中国正在花大力气进行解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总体布局,这一新论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此,文中分析了生态创新、环境服务和生态人理论三个问题,环境管制通常被视为生态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著名的波特假说,即环境管制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并进而建立竞争优势。从波特假说的起源和内涵阐释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波特假说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述,指出大部分实证研究证实了弱的波特假说,即环境管制会刺激生态创新的发生;对于强的波特假说,现有研究结论不尽统一,其矛盾的核心在于生态创新能否带来环境绩效与竞争绩效的统一。总之,环境政策对于生态创新的确具有正向或负向的作用,影响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取决于环境政策的类型、生态创新的类型、生态创新的不同阶段以及管制对象本身的一些特性,但实际情况是仍以环境工程为主、环境服务为辅。环境工程包括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电磁波等的防治工程。环境服务则在此基础上提供顶层设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经济等方面的服务,例如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将环境服务提升战略层面,将有效促进环境工程行业的发展。"生态人"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人"理论批判,而且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超越,即对发展新的经济学科、推动新的经济模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生态人"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把征服自然作为主要生产能力内容的研究目标,转变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在创立新的经济学学科方面提供了帮助,推动其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产的关键问题,较为全面、协调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其实践意义上看,"生态人"理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满足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形式,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 摘要:我国计划从2006年起,用5年时间,全流域治理松花江水体污染。松花江将和"三河三湖"一样,列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是全面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合理规划,多头并进,长期坚持。同时,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是全面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关键在松花江流域治理过程中可以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举措,不但可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农村面源污染从源头得到控制,还会使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中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和方向标,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加强监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做到环环相扣,全面培养公民的环保新概念,动员各方加大宣传环保力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节能减排政策。
  • 摘要: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目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在全国五大湖中还是最好的.但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流域内也出现了水质污染日趋加重、泥沙淤积、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湖水质量呈下降趋势.加强对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对于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都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有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加强都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大力推进都阳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加快工业污染源治理,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建立都阳湖流域排污权交易所,争取国家对都阳湖流域进行生态补偿,完善经济发展考核机制。
  •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七个方面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部门之间关系处理不到位、沟通少。权大于法、以言代法和执法不到位的问题突出。过度开垦草场的问题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的问题严重。超载放牧的问题严重。无序开发的问题严重,对此提出要建设美丽塔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库鲁斯台草原列入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区,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委托权威科研部门对库鲁斯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科学评估论证,制定《库鲁斯台草原生态保护条例》,统筹库鲁斯台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我区环境保护己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环境保护的很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落实各县(市)人民政府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文化方面的建设。各县(市)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保持合理增长,完成塔城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包括将额敏河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总体规划和污染防治规划进行管理。
  •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环境破坏问题正趋于恶化,各种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和危机让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发展经济,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绿色消费这一概念就是为了适应当前环境保护趋势而提出的,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方针的有效途径之一。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的消费方式密不可分,企业的绿色生产战略是促进绿色消费的必要条件,扩大生产者责任(EPR)是促进企业绿色生产,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尽管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已经含有扩大生产者责任制度的一些条文或思想,但是由于不明确、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普遍的刚性约束而收效甚微。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思想,坚持扩大生产者责任制度这一正确方法,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及其必要条件-企业绿色生产的扩大和深化,为构建以循环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 摘要:绿色出行,是指采取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绿色出行"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理念、一种可持续的环保观念,倡导大家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就绿色出行的意义而言,其意味着要以低碳的方式安排交通出行,通过低碳的方式进一步使经济的发展和碳排放结合起来。旨在倡导入们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培养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形成节约能源好习惯,在小范围内出行提倡使用步行或自行车骑行驶达目的地,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交通压力。其次,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在交通网覆盖范围内,提倡多使用公交、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最后,搭建公众交流平台,形成小范围共行交通网络。绿色出行关系网构想的实施需要公众的参与、政府的支持: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社会参与共建、市民免费骑行、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模式。
  •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保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对废弃物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而在占总人口50.32%的农村地区,废弃物如何处理、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及对其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利用方式多样化的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但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就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在选择资源化方式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遵循就地、大量、简易的原则,达到具有较好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的目的。必须对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进行综合管理,利用行政、技术、法律多种手段,来达到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在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其次是鼓励废物的再生利用:最后,减少废物焚烧产生的污染。
  • 摘要:文章介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提出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加强领导,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杜绝工业污染,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
  • 摘要:当前,环境文化的理念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并将以自然法则为依据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凡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即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环境文化还强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固然有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这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人类要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法则,要考虑资源环境,要兼顾社会公平.因此,要大力弘扬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的理念,必须通过相应的法律和道德体系来实现.可以合乎逻辑地提出当代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即人的生态实践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稳定存在与协调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敌对关系,也不是合二为一不分你同化关系,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尊重、改造、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弘扬环境文化,要加强"消费要对环境负责"的思想教育,倡导节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环境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现实环境危机的反思和应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区别于任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文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环境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
  • 摘要:分析了北京PM2.5污染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PM2.5污染减排对优化北京能源结构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减排是促进北京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PM2.5污染减排将继续成为优化北京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北京为治理PM2.5污染而制定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治理低矮面源污染、减少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和农村等地区的散煤使用,加快压减燃煤,构建电气为主的能源体系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新体系的构建,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 摘要: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是一个能源消耗过程.如何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取得较大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是实现小到企业、大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的供电电源频率来改变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从而改变转子的转速。它不产生任何附加损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调速方法,此外还介绍了风机节能技术、水泵节能技术及其设备改造、实现途径等。
  • 摘要:当前中国能源供应的主体是长期被认为是带来严重污染的煤.煤占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带来了巨大环境污染和社会挑战.几十年来一直想对中国能源主体进行绿色转型,但是并不成功,这与中国是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有关,我国能源主体绿色转型的最佳选择是煤地下气化,绿色转型最佳选择的建议,建议国家对我国能源政策,发展选项,应当实事求是的审视,注重国家战略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与资源生态经济的协调性。切忌盲目投资,对我国的煤资源利用和煤地下气化的战略价值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煤地下气化是一项集煤炭、石油、地质、化学、热工、环境、机械、自动化、数学等的多学科、多行业工程。因此要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协作机制,并建立跨年龄段的青中老交流机制和跨在职与退休的专家学者交流机制,明确有关研究和管理部门,根据规划,聚集跨学科的人才,做好煤地下气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对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做好政策储备,如转型规划、人员安置及相关政策。
  • 摘要:城市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投入和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总处理水量和处理程度将不断扩大和提高,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目前在国内一般污水处理厂中其基建和运行费用约占总基建和运行费用的20%~50%.污水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存在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有毒有害成分.为防止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及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占有的位置已日益突出对此文中研究提出了污泥土地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加强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控制,重视对污泥中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的控制,污泥的施用量,制定完善标准和法律法规,推广与普及环境知识。
  • 摘要:造成水污染的成因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是由于自然规律的变化和土壤中矿物质对水源的污染;人为污染是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所说的水污染是指人为污染,它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水污染,要治理就需要水污染应该防与治结合,加强对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有计划地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 摘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目前当务之急.下面就探讨几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中,要秉持以下原则:比如无害化,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干扰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程度,以及减量化,固体废物减量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这一任务的实现,需从两个方面着手,包括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化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固体废物资源化是固体废物主要归宿。
  • 摘要:近年来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冰盖融化,自然灾害频发.据估计到2100年,大气中CO2含量将会达到500×10-6~1000×10-6,将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2℃,海洋酸度增加150%,使海平面上升.《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明确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中国2011年CO2排放量达100多亿吨,居世界第一位,CO2减排形势非常严峻.二氧化碳氨化矿化生产三聚氰酸固体产品是一条封存利用CO2的有效方法,该技术不仅能够封存CO2,而且使CO2得到增值,形成CO2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由CO2经三聚氰酸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一条煤清洁利用的低碳、低成本工艺路线,目前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在氮肥企业、新型煤化工及IGCC电厂中开展CO2的封存利用。
  • 摘要:所谓基层民主是指存在于基层政权与基层社会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主要包括基层政权的民主选举与民主管理、城市的居民自治、农村的村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社会各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集中体现在各类环境问题有效调解和解决难度增大,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对于如何运用基层民主思维来破解基层环境信访难题的探讨和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基层民主制度的优化与完善及基层民主思维的运用。结合前面的讨论从有序参与、信息公开、议事协商和权利监督四个方面来就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与对策,包括扩大民主的有序参与,推进信息的有效公开,加强议事协商方法的优化,强化权利监督权力。
  • 摘要: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构建美丽三峡库区现己成为国内外水利水电业界公认的生态环境保护成功典范!,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构建美丽三峡库区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包括机制创新,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政策创新,实事求是调整政策和制定规划,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方法创新,提高行政监管效能,方式创新,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效益,理念创新,凝聚公众环保共识等。
  • 摘要:提出了高等教育推行清洁生产的建议,包括完善环保法规,推行清洁生产制度,编制高等教育的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全行业推清洁生产审核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培育清洁生产的观念,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原材料消耗,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科学的清洁生产管理理念,适当建立奖惩机制。
  • 摘要:安全可靠的农村饮用水直接关系农村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为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开展了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有毒污染物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了解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溯源示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旨在为农村乡镇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提出控制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主要污染物处理技术和风险控制对策研究,加强水源地的选址建设,加强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调查和研究,深入开展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污染物溯源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 摘要:佳木斯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白瓜、甜菜等经济作物,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天然草场,为中国著名天然湿草场集中分布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虽然佳木斯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污染带来的种种危害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长期发展,威胁着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农业生产的环境,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加强农村环境法制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强对农村污染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部门之间协调推进。
  • 摘要:介绍了地方政府环保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管理现状,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环境保护与领导绩效问题的几点思考,包括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障碍,从组织上解决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独立性的缺失问题,要加强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缺乏代表性的问题,要解决信息化程度低的前瞻性问题,要解决相应管理基础工作支撑的问题,要解决相应的绩效管理法律法规的保障问题。
  • 摘要: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包括机动车污染防治促和谐民生,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有利于机动车大气污染,环保"紧箍咒"倒逼车企转型升级,应多举措加强车辆环保建设,包括科学管理,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工作,逐步推动"黄标车"限行工作,淘汰黄标车,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
  • 摘要:由碳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而低碳经济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传统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促进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介绍了我国石化产业低碳转型的重点与途径,技术层面的低碳发展,包括推进科技减排,开发推广实用节能减排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生产清洁产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低能耗的精细化工产品,综合利用炼油化工副产品,开发碳捕获与利用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产业层面的低碳转型,包括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立有效的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布局园区化,鼓励对外高新技术和低碳资源的合作,水泥产业的低碳转型继续淘汰落后能,引进先进生产工艺,促进结构调整,制定优惠政策,推广燃料替代技术,大力在水泥行业中推广余热发电。
  • 摘要: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文中介绍了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问题,包括对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职能部门监管乏力,提出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包括对危险废物台账建立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管理与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相结合,危险废物管理与国控重点企业现场监察相结合,危险废物管理与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相结合,危险废物管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相结合,危险废物管理与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相结合。
  • 摘要:提出关于加大污水整治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建议,包括落实领导责任制,先行先试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尽快编制全市性污水整治专项规划,理顺机制,提高污水治理实效,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污水治理模式多元化,建立污水治理信息公布制度,增强公众监督透明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量,加强前端管控,从源头控制水污染,加强五缘湾及厦港避风坞污水治理,提升厦门岛对外形象,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严厉处罚违法行为。
  • 摘要:限期治理制度对现己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由法定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做出决定,强令相关排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规定要求,环境保护部监督其完成治理任务的法律制度。分析了限期治理的内涵、法律性质及演变过程,限期治理的外延、适用对象及除外规定,以及限期治理的法律后果,严格、准确、准确适用限期治理限期怡理制度是我国独创的环境法律制度,是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从限期治理概念的提出、发展、完善、成熟到目前已历经38年,对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环境保护部《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公布施行,该制度逐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新进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摘要:作为世界五大主要能源净出口国之一,加拿大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与水电资源,在世界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加拿大地理环境多元化,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乙醇、地热在内的新能源的开发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能源储备与巨大的能源产量导致其本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成为其提升能源供给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治课题与政策目标,文中分别介绍了ecoENERGY住宅能效改造政策的实施机制分析,包括基本流程与机制,住宅能效改造补贴清单,ecoENERGY经济刺激机制,政策机制中的参与支持机制。
  • 摘要:农村环境保护压力随之逐年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文章提出绛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贡点与措施,包括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加快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积极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与科学养殖新模式,加快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科学收集、分类处置生活垃圾。
  • 摘要:文中分析了环保执法中利益冲突的界定,环境保护执法中的利益冲突特征,环保执法中利益冲突表现的类化,环境保护执法中利益冲突的防范措施,包括开展预防利益冲突的法制教育,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相关制度,规范环境违法行为处罚裁量权。
  • 摘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融入既包括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内化为宏观政策的过程,也包括对法律体系进行生态化调整和建设的过程,还包括一些在操作层面起关键作用的政策规定的出台和贯彻执行.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等。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地位,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调整改革,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体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制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建设,以修订《环境保护法》为重点,完善资源、生态和环境相关法律规定,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社会法等相关法律,加快推进"法律生态化",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奖惩制度,尽快出台包含生态环境指标的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实施细则,转变考核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要终身追究,为领导干部盲目决策套上"紧箍咒"。
  • 摘要: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安徽省设置环保法庭的必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司法专业化、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环境问题的现实需求,安徽省的具体环境现状要求,产业承接转移政策的影响,传统人文思想的逆向影响环境法庭的设置是环境司法公正和社会主义环境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拐角点。它的设立,使得司法体制在面临环境污染状况的困境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能为环境案件审判的专业性需要提供保障。在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下,设立环保法庭很有必要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