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4-14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

会议文集: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分析2014年克拉玛依区域发生的首场寒潮大风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天气的环流背景、地面气压场特点,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欧洲脊顶缓慢东南垮,西伯利亚槽得到冷空气补充发展,槽体逆转南压西伸.槽前西南急流加强,区域近地面气温不断上升.槽后强冷空气迅速堆积猛烈爆发,是造成此次寒潮大风的主要成因.强下沉气流加速了冷平流进入中低层大气,造成区域近地面气温骤降.天气前期,欧洲高压前冷锋位置稳定少动,冷暖空气激烈对峙,造成强烈的气压差,是区域大风的主要成因.区域冬季大气逆温对下传冷空气动能的耗散、无强冷空气持续入侵,近地面降温升压快,造成大风持续时间较短.
  • 摘要:对2013年3月8-10日内蒙古罕见强冷空气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冷空气活动造成了内蒙古大风、寒潮、沙尘暴、暴雪等多种灾害天气.大风主要出现在地面冷锋与冷高原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值区、850hPa强冷平流区中,高空急流位置及其动量下传作用对大风形成有重要作用.寒潮主要出现在冷高压中心影响的区域.地面积雪的冷垫作用对寒潮发生有一定不利影响.由于冷锋系统夜间过境,在大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气热力层结条件不利,影响了沙尘天气的强度.地面积雪对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暴雪天气是本次过程的预报难点,蒙古气旋及其后部的副冷锋系统东移合并成锢囚锋系统,强降雪就发生在锢囚锋区域.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锢囚锋发展,上升运动的加强.水汽条件以本地水汽为主,在对流层低层暖切变区辐合作用形成高湿区,800hPa、850hPa沿暖切变的东南风将水汽输送至锢囚锋区域.90%以上的大到暴雪过程都有明显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的路径有三种:西南路径(40%)、偏南路径(33%)、东南路径(17%),还有少部分是在局地水汽作用下产生的.
  • 摘要:简要介绍了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基本能力和系统组成,利用系统进行数值计算,预测了我国2013年汛期的平均气温和降水,将预测结果与NCEP再分析资料、全国160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对2013年汛期气候的预测效果;使用标准的业务预报评分(PS)、异常气候预测评分(TS)、随机预报技巧评分(SS1)、气候预报技巧评分(SS2)和距平相关系数(ACC)等5个评估参数对系统的预报进行评估,分析系统预报误差.利用奇异值分解(SVD)订正方法对2004-2013年汛期降水回报结果进行误差订正,分析SVD订正方法对业务系统夏季汛期多年连续订正的效果,为制作业务化的订正系统提供前期准备和参考.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分同化逐步成为资料同化的主流方法.Courtier提出的增量法使得四维变分同化方案进入国外气象中心的业务预报.但这种传统的四维变分方案需要编写切线性和伴随模式,工作量巨大,且计算耗时.中科院大气所王斌等提出了一种降维投影的四维变分同化方案(DRP-4DVar),该方案不需要切线性和伴随模式,可以直接求解代价函数的极小值.本文利用这种方法,首先介绍了在WRF版本3.3模式上构建了WRF模式的降维投影四维变分(DRP4DVar)同化系统,然后利用此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对2013年7月6日的武汉暴雨过程进行了预报试验.试验分为3组,分别用由T511模式提供的初始场、6h同化分析场及同化窗长度加倍后的12h分析场驱动WRF模式作降水预报试验,检验不同的同化分析值对此次暴雨预报效果.预报结果分析初步表明,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DRP-4DVar)在WRF模式3.3上成功实现,12h长度的同化窗分析初值的暴雨预报效果略优于6h同化分析值.需要指出,这种同化窗的长度增加,必然受到模式完美性近似和切线性有效近似的制约.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个例分析研究.
  • 摘要:应用雷达回波三维组网拼图数据、加密自动站和地面灾害大风资料,对2008-2012年京津冀地区20次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检验了基于模糊逻辑建立的利用回波强度识别大风的算法,确定了雷暴大风的雷达识别指标及其对应的权重系数和不同季节的隶属函数.检验结果得出:块状回波、带状回波和片状回波三类回波识别的可能出现大风区域与实测大风范围基本吻合,三种类型命中率分别为96.2%,68.6%和45.3%,漏报率分别为3.8%,31.4%和54.7%.识别检验证明雷暴大风综合识别方法是合理可靠、切实可行的,可以为雷暴大风的短临预警业务和系统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进一步预警大风出现的位置提供了基础.
  • 摘要:本文利用济南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在最近4a获取的资料,分析了济南新机场雷达降水回波特征及其移动规律,旨在为雷暴的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该机场雷暴日数年平均16.4d,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份.雷达回波的基本反射率峰值发生在45~50dBZ,40dBZ以上的回波占到83.3%.计算表明,雷暴回波移动速度峰值在30~40km·h-1,平均速度为42.6km·h-1;5月回波移动速度较大,平均为52.8km·h-1;6,7,8月回波平均移速分别为38.6,43.9和38.6km·h-1.雷达降水回波的移动主要受高空天气系统影响,多数随着西风槽向偏东方向呈现"准直线式"移动,其移向主要集中在NE,ENE,E以及ESE方向.500hPa的风向对于雷暴的移向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采用的自动观测站、wsci报和重要天气报等强对流综合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我国春季冷锋后部的高架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强对流天气特点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高架雷暴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高架雷暴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日变化,常伴有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春季冷锋后部高架雷暴的预报着眼点是:850hPa和700hPa大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700hPa与500hPa的温差达16°C以上,有一定的热力不稳定;在700hPa上需建立一支低空西南急流,配合500hPa的西风槽以及700hPa、850hPa的切变线,为雷暴形成和发展提供动力触发条件.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E卫星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T639模式资料,对2012年6月13-16日辽宁冷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极涡分裂的冷空气不断南侵,使东北上空冷涡持续发展和加强,冷涡底部槽前西南气流不断加强向辽宁地区持续提供水汽,使辽宁地区出现持续强对流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对流层底层西南急流的建立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暖湿条件,与对流层中层入侵的干冷空气叠加,形成不稳定层结,而且其左前侧强烈的辐合与高空急流出口区辐散区叠加,为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提供了触发机制.通过卫星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在有利于的条件下不断有MCS生成、合并加强,强降水出现在TBB值梯度大的区域.进一步分析冷涡降水落区发现,强降水落区位于对流层低层湿Q矢量的辐合区,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能量锋区,在锋生和锋消交界处降水强度更大,降水中心位于切变风螺旋度的正值和负值区的边界,其梯度变化与降水的强度变化一致.最后通过普查,建立辽宁地区冷涡暴雨概念模型和物理量定量预报指标.
  • 摘要:本文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日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强,使得湖南一直处在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形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副高变异的原因主要有:(1)2012年冬季至2013年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高,使得Walker环流增强,西北太平洋上空出现反气旋异常响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2)南亚高压一次次东伸,通过强烈高空负涡度平流的动力强迫造成西太平洋副高区内的下沉运动,导致副高稳定维持,天气晴热高温;(3)西风带北缩,纬向环流偏强,影响副热带高压在偏北位置稳定维持,200hPa高空辐合增强,辐合中心位于30°N以北,造成500hPa副高下沉运动区位置偏北、偏强.
  • 摘要:10a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方法不断得到应用且精细化水平得到提高,使得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由于降水诱发地质灾害机制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地质灾害预报和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还有待提高.本文对2010-2012年我国大型地质灾害的降水实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大型地质灾害的雨量阈值分布特征,并对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的预报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多元化地质灾害模型的预报性能.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成功避让个例,本文尝试从雨量特征和预报情况来分析有利于地质灾害成功避让的因素.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OLR资料以及AVHRR卫星遥感海温等资料,对2013年夏季异常天气特点和副高异常活动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副高位置持续偏西是导致中国诸多异常天气的直接原因.副高西伸北跳短期活动与赤道西风北涌、南亚高压东伸、东亚副热带急流北抬以及热带对流活跃密切相关.为此,进一步研究2013年夏季副高变异的可能机理,运用大气视热源和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发现热带对流活动所产生的非绝热加热是引发副高位置和强度变异的重要原因;赤道太平洋"东冷西暖"的海温分布以及印度洋暖水活动均有利于副高的发展加强;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冷空气不易向南扩散,Hadley环流下沉支发展增强,使得副高增强,并稳定维持在中国南方地区,Ferrel环流异常增强,使得对流层低层产生强的南风异常,有利于暖空气向高纬度输送,从而解释了2013年南方高温、北方多雨的气候成因.
  • 摘要:利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61个气象站1960-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雨日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沿2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的两侧存在明显差异,南部半干旱区处于夏季风北部边缘地带,受季风影响,雨日年际波动大;北部干旱区年雨日较少且相对稳定.在气旋性风切变辨识算法支持下,本文运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风场资料,研究了近50年西北地区东部低空气旋性风切变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雨日变化和低空气旋性风场切变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冬春三季相关显著,夏季较差.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汽条件在雨日和低空气旋性风切变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春夏两季影响更为明显;秋季青藏高原北部绕流水汽输送带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低空气旋性风切变和雨日的相关性的高低.
  • 摘要:针对2013年1月27-31日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持续5d的雾霾天气进行综合分析和数值预报研究表明,雾霾过程期间华北平原高空以平直纬向环流为主,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地面为多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弱气压场;大气层结稳定、低空逆温频率高强度大,低层风速小,相对湿度较大,且存在明显的低层逆湿条件,边界层内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差.由于华北地区冬季采暖排放强度大,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PM2.5在华北平原城市群区域形成、积聚和维持,能见度降低,造成严重的区域性雾霾和重污染事件.气象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预报系统对此次雾霾过程期间天气系统演变和PM2.5浓度的形成及高浓度持续时间、消散减弱等过程做出了较好的预报.模式预报出严重雾霾期间PM2.5浓度明显偏高,主要分布在北京城区及以南的河北、天津等重点城市和区域,与华北地形和城市群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华北平原山前容易形成气流的辐合区和高污染区.应用数值模式对做好雾霾和重污染的预报预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摘要: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2000年到2012年承德地区出现雾的时空分布及生消特征.用相似分析和综合聚类的方法利用高空、地面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对一雾日半数及以上站出现雾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分型.采用线性相关普查,筛选出对承德地区雾发生影响大的气象因子.用综合聚类法建立承德地区各类雾天气预报概念模型.
  • 摘要:使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张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30日发生在河西走廊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雷暴大风沙尘天气在对流层中高层没有明显的低槽天气系统活动,主要是地面到700hPa有利的天气系统配置引发的β,γ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雷暴的强下击辐散流是引发地面强风和沙尘暴的直接因素.中高层干,中低层相对湿的层结,易积聚不稳定能量和产生雷暴天气.3h正变压演变能很好地反映对流及下击暴流形成的雷暴高压的强弱变化,同时反映了下击暴流辐散气流造成的地面大风强弱变化.3h变温演变能较好地反映雷暴冷池的尺度和强弱变化,同时反映了雷暴密度流对地面大风强弱的影响.
  • 摘要:针对内蒙古沙尘暴天气中大气层结稳定度问题,选取了内蒙古强沙尘暴、大风(以大风为主部分地区伴有扬沙天气)两种天气过程,对冷空气活动的温度平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大风天气都有较强的冷平流活动,但强冷平流的垂直分布明显不同.沙尘暴天气强冷平流中心位于较高的600~700hPa层次,其与近地层弱冷平流叠加,形成高低层温度平流差异,使得垂直气温直减率加大并保持这一趋势,形成有利于沙尘暴发生的深厚不稳定层结条件,在低层扰动的触发下形成干对流风暴,能量交换不稳定能量释放,使该层大气趋于中性层结即混合层,混合层是能量交换的一个平衡态;大风天气强冷平流中心位于较低的850hPa以下层次,不利于形成不稳定层结条件.沙尘暴扬起的高度就是混合层厚度,比强冷平流中心位置高出150hPa左右,强度达到-45×10-3°C·s-1以上的强冷平流中心在600~700hPa层次时,混合层厚度可达到500hPa以上层次,这一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可以影响到我国江南沿海地区.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逐6h0.25°×0.25°再分析资料,对宁夏2013年5月18日雷暴大风、2月28日大风沙尘和3月9日大风强沙尘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西高东低"环流形势下,受蒙新高压脊、西风槽、地面气旋和冷锋、高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在中低层90°~110°E形成次级环流,对流层中上部高空急流和高位涡通过次级环流动量下传-中低层形成低空急流,同时在边界层发生强烈湍流混合产生地面强风及沙尘,但由于冷空气强度及南下方式、高压脊线位置及强度、高低空急流活动的区域、低空急流南下位置、高空强风速下传的高度、次级环流的强弱不同,与高层高位涡和低层850hPa低空急流在宁夏上空活动与否,是导致宁夏出现不同强度风沙天气的重要动力因素.
  • 摘要: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方法.该方法采用新安江模型计算流域的土壤含水量饱和度,根据土壤含水量饱和度以及山洪发生前6h、12h、24h等三个时间尺度的最大降雨量,应用基于最小均方差准则的W-H(Widrow-Hoff)算法分别建立三个时间尺度的山洪预警动态临界雨量判别函数.利用该方法,结合淠河流域2003-2009年地面雨量站降雨资料以及17次典型洪水过程资料,率定了新安江模型参数,并用10次历史个例对所建立的三个时间尺度的山洪预警动态临界雨量判别函数进行了应用检验,山洪预警合格率超过了70%,表明该方法用于山洪预警是可行的.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广州机场终端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系统试验版的系统功能和设计框架,同时还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交叉相关追踪算法、针对国内业务所做的产品设计方案和检验评分方案.最后,本文对系统在2013年运行情况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方案.
  • 摘要:利用苏州霾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12-16日的区域霾天气进行了分析,表明在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纬向调整、冷空气活动减弱、地面均压场的背景下,夜间晴空辐射降温明显,近地层风力较小、湿度增大、层结稳定,同时偏东气流利于水汽输送、西北气流利于内陆污染物输入,较低的边界层顶不利于垂直扩散,因此近地层的水汽和悬浮颗粒物不断累积,导致雾霾天气出现并持续.进一步研究本地化的NJU-CAQPS模型对此次霾天气的预报,发现对不同下垫面(城区和郊区)颗粒物浓度的差异有较好的模拟区分能力,趋势与实况较吻合,但数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低)估,对实况浓度低的吻合度较高、对实况浓度高的吻合度不高,颗粒物浓度和AQI指数预报的相对误差均在7%左右.
  • 摘要:针对低能见度天气的危害性,运用信息数字方法发现了霾的发生、发展与地热的联系和大气结构特征的改变.霾的预测、预防,需要正确地把握近地低空大气的滚流状态和热结构特征.霾的形成既有人为排放也有自然界地热引发地下污染物和污浊气体的释放问题,且地热可作为霾天气预报的先兆信息.大气环境的改善,需要人们改进排放技术,也需要研究自然污染源问题.
  • 摘要: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强对流风暴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等,对2013年8月4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强对流风暴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黄土高原强对流风暴是由一超级单体活动造成的;大于20m·s-1东北风低空急流的生成,是强风暴在榆林城区生成和发展的触发机制之一;地面能量比大于90°C·hPa-1的高能中心的形成、配合北方有罕见的能量比等值线密集区的生成、对强风暴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流层低层偏南低空急流的生成、高低空垂直风速切变迅速增大至7m·s-1以上,北方邻近地区边界层已出现大于27m·s-1的强辐散,是临近预报中预报强风暴可利用的重要信息;强风暴发生前,在550hPa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主要是水平平流项的作用产生涡度收支正值;在550hPa以上的对流层中高层,也主要是水平平流项的作用产生涡度收支负值.
  • 摘要:文章分析2013年4月27日发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午后到夜间的以大冰雹为主、伴随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是发生在中高层的偏西北干冷平流,低层热低压加热,暖湿平流的输送,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置下,由地面辐合线和局加热抬升触发的.产生的大冰雹20~50mm主要由两个雹暴超级单体形成,在中等到强的垂直风切变中产生的两个雹暴都是典型的右移超级单体.雹暴在发展强烈时回波高度均达到15km以上,具备高质心结构,其强烈发展阶段,有明显的WER,BWER,强梯度回波墙以及倒V型回波形状、指状回波、V型衰减缺口、前侧入流缺口(FIN)、后侧入流缺口(RIN)等超级单体特征.两个雹暴在超级单体阶段均出现了深厚持久的中等强度中气旋特征,风暴顶强辐散非常清楚.
  • 摘要:应用湖南多部雷达和探空资料、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南岳高山站气象资料及LAPS局地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19日湖南首场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强冰雹和雷暴大风预警着眼点及其可预警性.结果表明: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晴空辐射增温、对流不稳定层结、强的垂直风切变、强温度梯度直减率以及近地层较好的水汽条件为强对流风暴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中低层冷平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能量锋和露点锋以及近地面层弱辐散、中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动力耦合结构是强对流发生的触发机制;强对流风暴的前期以超级单体风暴和多单体风暴为主,超级单体风暴东移北上过程中与湖南西部不断新生的对流回波结合后发展成飑线,飑线维持、发展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中层径向辐合(MARC)、低层辐散、速度大值区等特征;在短临预警服务中,中低层明显的钩状回波结构、持续偏高的反射率因子和VIL值为靖州强冰雹预警的发布提供了有效依据,而低仰角距离地面1km内的径向速度大值区(大于20m·s-1)则为道县雷暴大风预警提供重要参考.
  • 摘要:利用2004-2010年西北区主要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近15a西北区强对流研究主要成果,基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潜势条件的相对重要性,从高低空冷暖平流强弱、大气斜压性强弱等条件出发,将西北区强对流天气基本形势配置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低层暖平流强迫、斜压锋生和准正压等4类.分析4类配置在天气尺度环境场的显著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总结各类之间的主要差异及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冷平流可从300hPa向下延伸至700hPa,而低层850hPa则多表现为弱的暖平流.与华中、华东等地相比,对流层中下层温度递减率更大,层结不稳定在午后会有强烈发展;水汽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并且浅薄,表现为LFC更高.区域性强对流天气往往与大范围降水之后的地面增湿,或低层暖湿气流北上有关;局地强对流天气往往与青藏高原边坡复杂小地形对应地面抬升和水汽分布不均匀有关.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强对流天气,湿层可从地面向上延伸到500hPa附近,造成LFC高度明显偏低,热力不稳定层结的增强与低空增暖增湿有关.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冷平流强迫类,中低层暖平流占主导作用.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最显著特点是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并伴有明显温度锋区和锋生.水汽条件好于冷平流强迫类,垂直风切变明显高于前两类.准正压类表现为副高控制下500hPa小槽沿高压带北部下滑侵入副高,形成切变线,造成强对流天气.
  • 摘要:采用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以下简称T799模式),水平分辨率25km,垂直分层91层,模式层顶为0.01hPa,约80km.系统采用基于多增量方法的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同化资料包括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可制作全球10d天气形势和要素预报产品,可用预报时效7d以上.AREM是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专用云环境数值预报系统,采用AREM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8km,垂直分层50层,模式层顶为10hPa,约30km.系统采用后向映射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制作中国及周边地区的高分辨云环境数值天气预报.为了进一步检验这两个业务模式的预报效果,选取一次强降水过程的降水预报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以期对模式的改进有一定的辅助参考意义.结合观测实况资料,利用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799和区域云环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AREM,进行了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分析.分析表明:(1)天气学检验的分析表明,就此次降水过程来说,T799和AREM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降水落区预报范围逐渐接近实况,两个模式24h的降水落区与实况接近.T799和AREM预报的西北地区降水落区相对接近于实况,降水强度比实况偏大.T79924h预报的暴雨落区相对接近于实况,但强度比实况偏小,而AREM预报的暴雨落区相对实况偏西北,但强度与实况接近.(2)统计学检验分析表明,T799和AREM的24h预报降水落区与观测实况更接近,AREM对大雨和暴雨的预报效果比较好.(3)空间检验分析表明,从比较对象以及匹配对象的属性来看两个模式总信度大于0.7,预报可用,AREM比T799总信度高,更接近观测实况.
  • 摘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反演了2010年和2013年重庆市两次西南涡内的局地强降水不同层次水平风场,分析了易发生局地强降水区域的局地环流特征.表明两次强降水的局地环流形势都有低层辐合的特点,伴随较深厚的局地气旋性涡旋的局地强降水较单纯以辐合为主的强降水的降水强度和范围要大,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四维变分同化得到的强降水局地环流特征可以为降水位置和持续时间的估计提供参考.
  • 摘要:基于新疆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数值预报系统(XJ-RUCv1.0)对2013年汛期(5-9月)逐日四次回算预报的6h累积降水量和降水实况,利用Ts评分和Bias预报偏差统计量,对该系统汛期降水预报能力进行客观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对于同一降水阈值,系统不同起报时间对降水的预报结果差别不大;系统降水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阈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0.1mm·(6h)-1阈值的降水预报性能最稳定,3.1mm·(6h)-1和6.1mm·(6h)-1阈值次之,对12.1mm·(6h)-1以上的大阈值降水过程,整体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以2013年5月下旬南疆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为个例,系统基本预报出此次过程的降水落区和量级;对26日12UTC的增量场分析表明,同化资料对模式预报初始场的风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对预报结果起到一定的正作用.
  • 摘要:目前,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系统(SWAN)可生成高分辨率回波产品,但应用该系统自带的降水Z-I关系对辽宁地区降水预报误差较大,特别是对强降水会产生低估现象,这对暴雨预警的量级、时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为得到精度更高的高时空分辨率格点雷达定量降水预报产品,综合利用辽宁及周边区域9部多普勒雷达的回波强度拼图资料与稠密的气象自动站雨量计降水量观测资料,建立适合辽宁本地区的降水Z-I关系,改进雷达定量降水预报效果,实时生成临近降水预报及客观检验产品.
  • 摘要: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WRF数值模拟和LAPS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皖南山区一次短时强降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有三个强弱不同的对流云先后发生合并的过程;分析认为,合并环境:山区夏季对流云发生在水平垂直风切变及垂直涡度增大的湿斜压不稳定增强的环境中;合并过程:夏季对流云合并整个过程经历了单体发展、弱回波相连以及中心合并三个阶段;合并结果:对流云合并后短时间内因垂直涡度增强、水汽通量辐合增大而增强,引发短时强降雨,强度相当的两强对流云合并后短时内强度是维持的,合并过程中伴随着中气旋、地形涡的形成是山区短时强降雨触发机制.
  •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1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43例短时强降雨从时空分布特征、影响系统、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以及中尺度天气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20日-8月14日,呈中部多、东西部少,相对平坦的区域多、山区少,盆地多于山区的特点.500hPa影响系统主要有四类,即西风槽居首,切变和Ω型高压两侧槽或切变次之,第三是冷涡.不同系统的形势配置和物理条件有一定差异,Micaps业务平台中的环境物理参数和物理量指标对短时强降雨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2013年9月13日上海出现了全年最强雷雨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对上海虹桥机场航空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此次上海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对不同尺度天气发展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了简要讨论.分析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温带气旋与地面冷锋东移南下的背景下在锋前暖区发生的,是由三次中-β尺度对流风暴移动发展演化过程形成的上海地区长时间强雷雨天气过程.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大尺度环境场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水汽条件及基本流场,中尺度边界层辐合线通过提供局地辐合上升运动,起到胚胎和组织化的作用.中尺度分析发现:雷暴云团不仅在大气边界层辐合线中被激发,也在辐合线中传播,说明边界层辐合线的监控对强对流发生的提前预警以及传播方向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根据NCEP/NCAR提供的1960-2009年月平均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提供的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低纬高原5月逐日日降水资料,应用奇异值分析(ESVD)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海温变异与中国低纬高原区5月极端降水事件年际及年代际变化之间关系,统计诊断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中国低纬高原区5月极端降水与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海表温度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得到了海表温度异常型造成中国低纬高原区5月极端降水事件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的物理过程;由于从前期冬季至同年春季,海表温度异常型具有很好的持续性,是导致中国低纬高原5月极端降水事件异常的关键因素.因此,前期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海表温度异常可以作为影响中国低纬高原5月极端降水事件的一个强信号因子,在以后的短期气候预测中加以应用.
  • 摘要:为研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夜间灯光数据获取最新的城市地表分布,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2013年8月14-16日太原区域的一次高温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模式地表修正后,能够准确反映太原区域主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小规模建筑群的扩张,能够改善模式的预报性能,显著提高对地表温度、地面气温和城市热岛强度的预报能力.在相同的晴空天气条件下,由于城市化扩张,2012年太原城区夜间气温较1992年上升5°C,热岛强度升高2~3°C.对边界层内部湍流交换、水汽输送等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下垫面城市化扩张,白天城市地表感热输送增强,2012年约为1992年的1.5倍,城区地表水汽输送减弱,1992-2012年间削减72%,近地面水汽含量的减少,使得更多的热量用于加热大气,导致城市地温、气温的日变化幅度增加.
  • 摘要:2013年夏季,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的高温酷热天气.高温天气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浙江许多地区最高气温高达42°C以上,多次破历史纪录.高温天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产生高温酷热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与稳定维持.与气候平均相比,2013年副热带高压的西伸脊点偏西、北界偏北、强度偏强.初步分析表明,青藏高压东伸加强有利于副热带高压西伸.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较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抬.热带辐合带西段的强度极强,从南侧支撑了副热带高压的维持.此外,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也为2013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提供了年代际背景.
  • 摘要:利用江苏省1302站自动站逐日气温数据、地面观测、探空资料、NCEP-DOE Reanalysis2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数据,首先分析了2013年7月下旬江苏持续性高温灾害的天气特征,并讨论了2013年7月下旬江苏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江苏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形势背景,同时热力条件和风场条件都有助于高温的持续发生.对比分析江苏在2013年7月下旬的高温天气与2003年同期的高温形成不尽相同,特别是在非绝热因子的影响作用大小上有不同,2013年7月下旬的江苏南部下沉运动较弱,受非绝热加热项作用没有2003年同期明显.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L波段加密探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北平原2000-2013年3次比较少见的持续10d以上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3次连续性大雾的高空及地面气象要素条件、大尺度环流背景、边界层特征、温湿场特征,研究了特长时间连续性大雾成因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3次连续性大雾过程都发生在纬向环流背景下,其高空高度场、湿度场、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都极其相似.地面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为:平均气温日较差4.1°C;08时平均温度露点差为0.5°C;平均相对湿度95%;平均风速1.4m·s1;静风、偏北风(325°~45°)和偏南风(225°~135°)条件下出现雾的概率最大.高空湿度场表现为"上干下湿"的特征,850hPa、700hPa、500hPa三层平均相对湿度为29%,1000hPa的平均相对湿度则为83%.雾层之上的逆温层高度变化范围平均为240~960m,逆温层的平均厚度在480~580m,平均逆温值为4~9°C,最大达16°C.高空纬向环流长时间维持导致的冷空气活动偏弱,加上太行山、燕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削弱造成的华北平原长期静稳天气形势,是华北平原大雾长时间维持的根本原因.纬向环流背景下多个"干性短波槽"活动和大尺度下沉运动导致大雾维持和加强.太行山地形造成的地形辐合线及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下沉增温导致的层结更加稳定也是华北平原大雾加强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下发的T639全球谱模式数值预报资料与西北四省区108个台站08:0024h降水实况资料,通过引入幂指数参数方案,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之前,对降水实况要素进行预先数学处理,遴选出各站的最优参数,从试验对比中发现:当所选参数≥4.7时,所选参数对应所得预报结果失效;参数<1.5被选中为最优参数的几率较大,特别是参数∈(1,2]时的效果与其他区间相比较好,其中参数为1.2在24h的效果为所有参数在10个时次中最优;最优参数大值区主要位于青海中东部,宁夏大部与陕西大部为小参数分布的主要区域;青海南部、东部预报效果相对较好,陕甘宁预报效果整体偏低.
  • 摘要:为克服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在对流尺度定量降水短时预报方面的不足,弥补基于"外推"的临近预报技术在2h时以上定量降水预报能力方面的缺陷,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外推"临近预报技术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融合技术方案,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应用和检验.该方案基于雷达和自动站观测的定量降水估测(QPE)结果,对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QPF在谱空间进行相位校正,调整相应时段的数值预报降水区域强度,利用双曲正切线权重函数,得出融合预报结果.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典型强降水个例预报试验及汛期检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0~6h QPF结果改进较为明显,总体优于单独的临近预报技术或者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结果,体现出明显的应用价值.
  • 摘要:围绕北京局地暴雨的精细化预报业务需求,利用北京地区多种加密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反演资料、云尺度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北京复杂地形雷暴新生和增强机理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干、湿雷暴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凸显了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在北京雷暴新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提出了复杂地形下冷池出流触发雷暴新生概念模型,合理解释了阵风锋前方30~50km处雷暴提前触发的观测现象,这一成果改变了长期以来,地形对暴雨作用的认识停留在迎风坡对降水的增幅作用上的状况,对理解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突发性局地暴雨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青藏高原东部的3次大到暴雨过程从高空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3次过程有相同的高空影响系统,建立了青藏高原副高边缘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
  •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常规资料、海南省乡镇自动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20日海南岛罕见的大范围强烈冰雹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层干冷急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上,形成热力不稳定层结;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和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有组织地发展;海陆风辐合线、地形抬升和边界层弱冷空气入侵是触发机制;这次冰雹过程先后由4个超级单体产生,其中有两个单体是由一个母体回波分裂后持续发展成为左移超级单体和右移超级单体;左移超级单体出现中反气旋,低层弱回波区位于其移动方向左后侧;右移超级单体出现中气旋,低层弱回波区位于其移动方向右后侧;在适宜的0°C层和-20°C层高度下,发现三体散射或中(反)气旋时立即发布冰雹警报,最长可以提前20~30min;冰雹发生前55dBZ回波顶冲破-20°C层,同时VIL值都有跃增的过程,普遍达到65kg·m-2时开始出现冰雹,当VIL值跃增到60kg·m-2时发布冰雹警报,最长可提前3个体扫时间.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13年6月15日发生在青海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同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该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的500hPa、地面影响系统的位置、移动路径模拟较理想;该方案成功地模拟出15日发生在黄南的对流天气,模拟的雨带、强度及强对流中心与实况基本一致;这是一个由超级单体在地面冷锋的触发下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因外界的水汽供应较小,整层湿度较大,垂直上升强烈,故持续的时间短,强度较大.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地面加密小时雨量、FY-2E静止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云降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催化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受低压系统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湖南地区水汽输送强烈,有利于降水云系维持.湘南地区对流发展旺盛,降水较强;湘东地区以积层混合云为主,降水强度较弱.光学厚度与地面降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催化后,高层的回波最先出现明显的响应,回波强度出现增长;低层回波相对于高层响应较为滞后,说明催化率先引起高层降水粒子的增长,雨滴下落后导致低层回波的增长.催化能引起回波的增强,并能相对延长目标云区的生命期,增大强回波区的面积,有明显的正催化效果.催化后,目标区雨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雨量明显大于对比区,对比区雨量逐渐减小,变化趋势与雷达回波的响应有很好的正相关.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大气成分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T639格点资料和HYSPLIT后向轨迹方法,对2013年10月19-23日东北地区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形势场、气象要素特征以及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和动力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沈阳站和哈尔滨站为例,对单站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和造成重污染的天气形势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以大雾天气为主,轻雾和烟尘天气交错发生,局地PM2.5浓度高达1000μg·m-3;过程发生在高空高压脊环流形势下,地面气压梯度小、低空持续弱偏南风、上干下湿是过程的重要特征,逆温层持续存在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有利条件,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变化与雾霾的生消和发展密切相关,弱下沉运动和区域内输送是造成此次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大气成分资料、环保部空气质量监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EC细网格资料,对2014年2月20-26日京津冀地区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静稳气象条件和传输条件,并与2014年其他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简要对比.结果表明:2月20-25日,亚洲东部位于弱高压脊控制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地面高压后部,等压线较为稀疏,气压梯度小,造成地面风速较小,混合层高度低、通风系数小和逆温存在,均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和水汽的垂直和水平扩散,构成了重污染天气出现和维持的有利气象条件;静稳天气指数对于重污染天气有一定指示意义,高静稳天气指数通常对应高PM2.5浓度,且变化趋势一致性高;2月20-26日静稳天气指数总体上大于其他过程,且在高位长时间维持,造成此次过程更严重;传输条件也是京津冀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地面高压西侧的偏南或偏东气流有助于污染物和水汽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和聚集,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升高.
  • 摘要:利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国庆期间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过程对应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演变,诊断边界层特征物理量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雾、霾维持期间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冷空气势力较常年同期偏弱,低层大气温度显著偏高,地面冷空气活动偏西偏北,有利于华北地区形成静稳天气.雾、霾期间华北地区边界层平均高度低于400m,PM2.5浓度变化滞后于边界层高度变化.低层受偏南气流控制,有利于水汽和污染物沿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前堆积,形成上干下湿结构.整层逆温强度和能见度具有较好负相关关系.后向轨迹集合模拟表明北京地区受其南部省份污染物输送影响,其中污染气团来源省份最大概率位于山东省.
  • 摘要: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分析了2013年1月我国雾、霾天气的特征及气象成因,结果表明:(1)该月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和中东部大部地区的雾霾日数达20d以上,华北东部、黄淮、江淮等地较历史同期异常偏多10~15d;(2)500hPa环流呈纬向型,冷空气活动偏弱,南支槽平直,降水稀少是导致极端雾、霾的天气背景;(3)东亚中高纬地区高空维持西北气流,云量少,夜间地面辐射降温显著;850hPa为暖干盖,近地面层易形成逆温结构,这是雾、霾形成的关键热力因子;(4)近地面湿度大,水平风速小,上升运动弱,不利于水汽和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和垂直交换,是雾、霾持续维持的动力因子;(5)925hPa以下有否相对湿度≥90%的水汽饱和层,可作为区分雾霾的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阜新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平台及Micaps实时气象资料,对2013年12月1-10日江苏持续雾霾天气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了此次江苏持续雾霾天气发生的规律、条件及特点,并提出了反映雾霾发生湿度层结条件的大气中低层干湿垂直梯度指数(DW)及雾霾落区基本概念模型.分析结论是:(1)雾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2)大雾发生时近地面温度露点差多≤1°C,轻雾2~3°C;霾多在3~10°C.(3)大雾发生时近地面多存在逆温;霾发生时不是每次都存在逆温.(4)大范围雾霾多发生在地面气温0°C线南侧.(5)雾发生时均为偏南风;霾发生时南、北风各占50%;雾霾发生时风速多小于3m·s-1,有时5~6m·s-1.(6)大雾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少数下午可出现;霾可整天出现或早晨与雾同在;下午多霾.(7)雾能见度在0.0~2.0km;霾能见度在2.0~9.0km.整个过程中后期雾霾发展加强.(8)雾霾均发生在DW指数大于0的条件下,但雾的DW指数明显大于霾;大雾多发生在DW指数高值区,霾多发生在DW指数低值区.(9)雾霾从变性大陆高压减弱开始生成,到弱低压产生的弱降水和冷空气影响而结束.(10)雾和霾在天气形势和影响因子上非常相近,多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因子强度的变化、空气污染程度及日变化等.
  • 摘要:针对2013年9月13日上海发生的一次局地大暴雨并伴随8~10级雷雨大风过程,从大尺度环境条件、形成强对流的水汽、不稳定和初始对流触发条件及后向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属于副高边缘强对流型;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及连续高温积累的大量不稳定能量均满足强对流产生的条件;地面低涡切变线提供了初始对流中小尺度触发条件.雷达资料及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显示,雷暴发展强盛期,从东北向西南对流单体依次表现出消散、成熟和新生阶段的垂直速度场特征,阵风锋和低涡切变线碰撞触发新对流单体在西南方向不断形成,造成此次强对流的后向传播特征,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后向传播局地强降水雷暴概念模型.
  • 摘要:本文利用快速同化系统LAPS资料,结合云图、雷达、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信息,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12-13日,发生在鄂东北的连续两次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两次降水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环流背景条件下,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是暖区降水,其西风槽偏西,表现为更强的不稳定条件和热力条件,而第二阶段降水发生时,西风槽明显东移,引导地面冷锋南下,形成锋面降水.其中尺度环境条件也有明显的区别,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同样具有充足的整层水汽、较低的拾升凝结高度及一定的对流抑制,但是暖区降水相对具有更高发生中气团温度较环境更高,且不稳定更强,并具有更高的对流有效位能.分析结果显示:两次降水过程发生的强迫机制明显不同,前者主要是由于暖平流强迫触发了初始对流的生成,初始对流产生降水在地面形成冷池,冷池外围的下沉气流与暖湿气流汇合,触发新对流,形成后向传播,强降水得以维持,在这个降水过程中,热力因子起到主导作用,一定的地形抬升对降水有增幅作用.而第二阶段降水主要是锋面南下,产生锋生,促使对流发展,在这个降水过程中,动力因子起到主导作用.在两种不同动力机制条件下,前者MCS稳定少动,持续时间长,对流云团呈不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高,强降水主要位于TBB梯度大值区,产生的雨强也更大,并伴有强雷电活动.后者对流云团呈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较低,强降水主要位于TBB大值中心,表现为明显的暖雨过程.但是两种动力机制下,同样形成了长时间的降水:一是由于对流降水单体传播和移动相互抵消,形成后向传播,从而使对流系统稳定维持;二是强降水单体依次经过同一地点,形成列车效应,从而产生较大的累计降水.
  • 摘要:利用实时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卫星、宝鸡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关中西部宝鸡2012年8月13日大暴雨天气成因、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通过对雷达资料(强度、速度、风廓线等)、地面加密观测细致的比对分析,揭示这次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生命史10h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大暴雨的直接原因.而MCS是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共同影响造成的:天气尺度东北急流提供大尺度辐合上升运动动力、水汽输送、辐合,从而使关中水汽、稳定度演变为利于对流性降水天气发生、且携带冷空气触发形成MCS,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提供带状辐合使对流组织加强.雷达图上,带状、块状强回波,当(CR)>40dBZ,雨强≥16mm·h-1(出现短时暴雨).归纳该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 摘要:利用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地面实况资料、TBB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6-7日重庆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切变线附近发展起来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且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以及能量等方面分析都表明重庆东北部已经具备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通过雷达各产品的分析可知,两个阶段的降水中尺度特征不同:第一阶段降水,径向速度图上出现逆风区,对应逆风区的回波较强,雨强较大,且VWP显示高空有偏西偏南的强风速带下传从而形成较深厚的西南气流风场.第二阶段降水,径向速度图上出现强度不对称的"牛眼"结构,存在风速的辐合,同时VWP显示中低层有深厚的冷空气楔入,促使暖湿空气抬升,降水在经过短暂的减弱后再次加强.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针对2013年6月底湖南一次大暴雨过程,重点分析了梅雨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特征.结果表明:(1)高纬稳定的阻塞形势、中低层低涡切变线、西南急流建立及地面静止锋形成,是大暴雨产生的主要背景和影响系统;(2)大暴雨过程存在明显的锋面结构特征,高位涡东传伴随降水的加强和移动;(3)在大暴雨期间多普勒雷达捕捉到的"列车效应"回波、逆风区、中气旋、风速辐合、后向传播等特征为强降水的维持提供有效的信息.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3月27-28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进行跟踪及监测预警,对其大尺度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以及灾害性大风形成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是由高空冷槽与地面高压后部形势所引起的;假相当位温、T-lnp图等分析表明广西上空具有较好的热力、动力条件;地面辐合线触发初始对流活动;发展成熟的飑线地面气压场上存在雷暴高压、飑前低压和飑后低压等中尺度特征;飑线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容易出现在飑线的断裂处和气压梯度大值区处;雷达图像上中层径向辐合、反射率因子核心和中层风速大值区逐渐降低以及垂直风廓线图中低层风的转变等特征信息对地面大风天气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及飑线的快速移动都对地面大风的产生及增幅都有一定的作用.
  • 摘要:2010年3月20日和2012年3月23日河南省发生了两次致灾大风天气过程,两次过程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分析资料对两次过程从大风路径、落区、环流形势特征、大风前期气候背景、物理量诊断、数值模拟等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①高空槽强的斜压发展、地面大的气压梯度是两次大风产生的主要原因;②前期河南及沙源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强烈的高空风动量下传为沙尘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动力条件;③中高层的强冷平流和低层的暖平流是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热力因子,强烈的下沉运动是大风产生的动力因子.
  • 摘要:本文对1998-2012年银川河东机场1-5月份的大风天气做了统计分析,并对每一次过程做了类型分类和形势分析,同时重点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个例,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银川河东机场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高空急流特征和冷空气的移动特点,得出以下结论:两槽一脊型、两脊一槽型和一脊一槽型是银川河东机场大风天气的主要环流类型,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下,并无冷空气活动,地面大风的出现是因为地面热低压的存在,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平衡形成的地转风,风向为偏南风;两槽一脊和一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地面大风一般为偏北风,而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地面大风一般为偏南风;高空急流的存在或者两支急流的振荡合并,能引起气层的不稳定,促使地面气旋或者反气旋的发展,从而引起地面风的增大;两槽一脊、两脊一槽和一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冷空气分别取偏北路径、西北路径和偏北路径影响银川河东机场.
  • 摘要:监测资料显示,2013年夏季黑龙江省降水453.0mm,比常年偏多33%,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全省共有54个台站次降暴雨,3个台站次降大暴雨.松花江、嫩江干流发生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黑龙江干流则发生了自1984年以来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气候背景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已进入多水时期.洪水发生前期秋、冬、春降水异常偏多江河水位高.7月环流形势上,亚洲中高纬地区盛行两脊一槽型,8月盛行宽槽型形势,季内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频发冷涡系统.7,8月有来自南海、孟加拉湾、西太平洋副高外围水汽还有鄂霍茨克海水汽与极地南下冷空气在黑龙江省交绥.
  • 摘要:利用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24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SO2,NO2,O3、PM10和PM2.5逐小时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长株潭城市群出现三天以上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以上的持续污染过程15次,累计污染超标日为176天,出现4级及以上的概率为27%,长株潭城市群的污染物以PM10,PM2.5和O3为主,PM2.5污染超标日较多.重点分析了2013年10月16日-11月1日造成长株潭城市群持续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及天气形势,结果表明:10多天的气象条件有着共同的特点:平均风速小,气温日温差大,出现逆温,相对湿度较大,长株潭城市群地面处在高压低部,气压较低,高空为较为平直的西北气流,静稳天气形势持续稳定.
  • 摘要:本文针对2013年1月华北一次大雾天气过程,采用WRF模式系统,设计了多组数值试验方案,分别采用不同的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方案对此次大雾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与地面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检验了不同模式参数化方案对大雾过程的模拟效果,找出了部分最适合于此次大雾过程模拟的参数化方案,它们分别是TEMF边界层方案、God微物理方案和RUC陆面方案.数值对比试验还表明,WRF模式对大雾天气地面风速风向的模拟能力较好,其他气象要素存在一定的误差,用10m液态水含量和10m相对湿度指标共同诊断大雾天气能有效提高大雾判识准确率.
  • 摘要:依据低能见度过程的定义,挑选并分析了2个高海拔站点上的多个局地团雾过程.结果表明:春夏季这两个交通站发生的雾以地形雾为主,过程都发生在降温降雨天气里,局地性很强.长时间的能见度下降过程中少部分出现了"象鼻"前兆,更多是维持时间短的没有前兆的"突降".从温度和湿度条件很难判断是否出现低能见度的团雾过程.风速和能见度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辐射雾不同,团雾过程期间风速较大.风的变化规律也难以作为预报预警依据.由于资料时间限制,个例有一定局限性,但资料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局地的团雾现象,充分说明交通站监测在山区的重要性.对团雾过程的分析,可为预报预警工作以及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经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