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2012年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讨会
2012年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讨会

2012年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2-11-19

主办单位: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福建省矿业协会

会议文集:2012年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对地表与深部及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论证了福建推覆构造的存在,讨论了其构造特征及构造样式,并对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提出了新的认识.根据福建推覆构造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东部逆冲推覆带、中部逆冲褶皱带、西部挤压推覆带.指出福建推覆构造发生于印支期,鼎盛发展于燕山早期,定位消减于燕山晚期;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变具西部早、东部晚的特点.推覆构造运动方向由北西往南东.
  • 摘要:在顺时序发展中的逆冲断层带的前缘,任何断层相关构造代表逆冲断层带最初发育的构造特征,而影响其后构造的演化.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利用一系列网状的震测剖面和井下地质数据去建立位于台湾西北部外麓山带南段铁砧山构造的三维几何形貌,以及解释褶皱底下的逆冲断层.本研究也根据已建立的一系列构造平衡剖面,运用三角剪切模型仿真断层相关褶皱形貌,以分析及建立铁砧山构造演化的运动学模型,研究发现,铁砧山构造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沿着基盘已存在的高角度断层面的滑移作用,该断层面的倾角朝着两背斜之间的构造转移带渐缓,意味着在构造转移带中高角度断层逐渐消失之处,形成背斜的断层始转换为一般一褶皱逆冲断层带所常见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形貌。
  • 摘要:通过对地表与深部及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南海扩展过程与深水区重要地质事件,研究发现,南海扩展过程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主要有三期:早期(60-32Ma)主要出现在南海北缘一系列古近纪盆地内,中期(32-17Ma)主要出现在南海盆扩张中心处,晚期(17-5SMa)岩浆活动广泛影响着南海及周缘地区。断裂发育从NNE-NE向转向近EW向,盆地快速构造沉降发生在32Ma,23.3Ma,17Ma和5.3Ma。约28Ma以来,陆架—陆坡—深海盆地格局逐渐形成,23.8Ma时期,陆架坡折带的位置从白云凹陷南侧突变迁移到北侧,在中西沙隆起区的边缘和台地形成了生物礁滩、碳酸盐岩和盆底扇沉积。约10.5Ma以来,西沙海槽形成,深切水道开始发育,并向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输送大量沉积物,形成较为广泛的深水扇沉积,扇体规模逐渐减小,并逐渐向西沙海槽退积萎缩。
  • 摘要:本研究利用台湾-吕宋岛间深海区域的水深与震测剖面数据,首先辨识出沿着台湾-吕宋岛聚合带发育的海底沉积形貌特征,包括南海棚坡(被动大陆边缘)与高屏棚坡(活动大陆边缘),两陆坡之间的澎湖海底峡谷、澎湖深海水道、及北马尼拉海沟.此三段南北走向的槽状线性沟渠,分布在邻近台湾-吕宋岛西侧南海海盆东缘最深处,可以相互连接排列,形成一条直接的沉积物输送管道.从邻近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侵蚀风化而来的沉积物,会经由此沉积物散布路径,最终传输到马尼拉海沟堆积.澎湖深海水道位于枢钮位置,北边为台湾弧陆碰撞带,南边为马尼拉海沟隐没带.南海陆坡上的福尔摩沙峡谷主要承接来自中国大陆的陆源物质,高屏棚坡上的高屏峡谷所传输的陆源物质主要来自台湾,而位于轴部的澎湖峡谷可接受来自两侧陆坡的浅海沉积物,此三条峡谷皆可成为主要沉积物散布管道,主要的造山带沉积物透过轴部峡谷之纵向传输,并可经由两侧峡谷及小型沟渠侧向补充沉积物,汇集到南海海盆.此沉积物散布管道在由北到南反应由碰撞到隐没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同时受到构造与沉积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其沉积形貌特征逐渐改变:水深由浅到深,槽状沟渠横剖面由窄到宽,纵剖面坡度由陡到缓,沉积作用由侵蚀到以堆积为主,最后有明显的楔型堆积体,分布在宽缓的海沟底部.本文比较南海最北部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海板块聚合带胡安湾的沉积物散布系统两者之沉积物传输路径,藉以凸显沉积物散布系统的架构.两者有相似的两侧陆坡聚合海床形貌,呈现一个三角形且开口向海沟处倾斜的聚合型海盆,轴部峡谷-水道沿着聚合带发育,陆坡上发育的海底峡谷及沟渠水道朝轴部峡谷汇流,形成区域性且完整的树枝状沉积物散布系统.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克汉河(Markham River)沿着Finisterre造山带走向发育.马克汉河出海后旋即与马克汉海底峡谷相接,往深海延伸并且与马克汉深海水道相接,最后汇入到新不列颠海沟(New Britain Trench).此线性且相互连接的的轴部传输路径,在沉积物传输系统中扮演着枢纽的角色.陆源沉积物除了经由陆坡以下坡运动向深海输送外,亦可经由线性沟渠直接往深海传输.此系统特征为轴部纵向传输及沉积物侧向补充,为活动大陆边缘从源到汇研究提供一理想之模拟范例,从造山带源头到海沟汇集处距离仅不到三百公里即有完整系统,可模拟至其它地区聚合带研究从源到汇(source-to-sink)的相关议题.经由本研究工作与前人文献收集讨论后,可知澎湖峡谷、澎湖深海水道和北马尼拉海沟相互连接之线性沟渠为散布系统主轴,其管道位置及走向主要受到大地构造的影响,而沉积物散布系统形貌受控于构造及沉积作用.沉积物散布系统的发育,始于形成数条南北走向位于台湾造山带西南侧深水区的海底峡谷,距今约1.6Ma;澎湖深海水道自东侧地势抬升挤压后形成,年代大约少1Ma;距今约0.4Ma古澎湖峡谷约形成在今日澎湖峡谷东北方,位置及走向确立后,整体沉积物散布系统大致成形.马尼拉海沟约在15Ma开始形成并持续隐没作用,并逐渐向西移动到台湾造山带南边.至今澎湖海底峡谷和澎湖深海水道相接,且往南和马尼拉海沟北端相接,形成一完整之区域性沉积物散布系统.
  • 摘要:本文以山东灵山岛为研究对象,该岛主要有千层崖浊积岩层、船厂滑塌层等五个剖面出露地表,并都发育震积岩。在灵山岛识别出众多类型震积岩种类:微裂缝、阶梯断层、枕状层、球一枕构造、火焰构造、液化变形层理、底劈构造、碎屑角砾岩、岩脉、大型滑塌层等,在地震产生的震动剪切力、拉伸力、挤压力作用下则可以同时形成多种类型震积岩。多种类型震积岩的伴生和震积序列的建立确保了震积岩唯一的成因解释。地震作用造成的软沉积物液化是震积岩生成的最重要机制。
  • 摘要:老田寮构造位于台湾西北部麓山带,为一南北两端倾没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历经多年之钻探发现一个油气蕴藏丰富之气田,其地下构造为二条横向正断层由北至南分隔成A、B、C三个地块.本研究藉由钻探老田寮构造所获得之井下电测数据,进行沉积相研究,分析其沉积循环趋势,建立本区域之层序地层架构,进而探讨本区域储集层之特性及分布.以此层序地层分析结果,针对其体系域、各沉积循环事件之次层序,进行各井沉积环境循环的侧向对比,以求出老田寮构造之古环境沉积体系架构,并依此架构来探讨老田寮气田生产层第20层(L-20th)至第30层(L-30th)之储集层特性.由区域对比发现,老田寮气田生产层第20层(L-20th)至第30层(L-30th)为一完整潮汐三角洲堆积,并进覆(onlap)变深进入陆棚环境,各次层序及其产层砂岩体侧向对比良好、延展性佳.于层序分析结果中发现到两组地层层序,其沉积环境变化与同一时期全球海水面曲线变化相吻合,为全球海水面主控层序,且为盆地之后张裂时期堆积.老田寮气田生产层第20层(L-20th)至第30层(L-30th)之储集层分析结果,以生产层第26层(L-26th)、第27层(L-27th)、第28层(L-28th)、第30层(L-30th)之储集层条件最佳,可当主要探勘目标,而其它层次为条件次佳之储集层或可当兼探目标.
  • 摘要:本次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区域探井M-l井火成岩进行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M-l井底钻遇早侏罗世低钾钙碱性花岗岩,属于地幔分异型花岗岩,指示早侏罗世M-井南面的潮汕坳陷发育洋壳。对M-l沉积岩中火成岩夹层进行定年及地化分析,表明潮汕坳陷北侧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至少两期火山弧;进一步明确了早期有争议的放射虫硅质岩段的时代为晚侏罗世,其沉积于大陆岛弧弧前环境。综合区域构造、岩浆岩年代学及构造环境、盆地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区域岩相古地理演变等,将南海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盆机制归纳为:(1)古特提斯构造域陆块会聚碰撞主导与南海北部有限洋盆(Tl-T2);(2)古太平洋板块有限俯冲作用与南海北部以古特提斯残余洋盆为基础的初始弧前盆地(T3~l65Ma);(3)古太平洋板块两阶段强烈俯冲主导与南海北部两幕弧前盆地(165~J3、K1);(4)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向太平洋板块俯冲过渡与南海北部陆内前陆盆地(K2);(5)(65~51Ma)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与南海北部初始裂陷。综合考虑烃源岩、储盖组合、圈闭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以及岩浆岩、晚期正断层对构造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潮汕坳陷中南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同时,潮汕坳陷外围的靖海、揭阳凹陷等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具备较好的生烃条件,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海相优质储层,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摘要:石油生成是一个物理、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一定受到空间、时间、温度、压力等约束,且生成的石油最初储存在烃源岩(泥质岩)的孔隙空间中,即烃源岩孔隙体积控制烃源岩的最大生油总量.当石油从烃源岩孔隙体积中排出后,在上覆岩层压实作用下,塑性烃源岩(泥质岩)的孔隙将减少排出石油的相应孔隙.因此,通过烃源岩孔隙体积及其变小量可以定量计算烃源岩的生、排油量.上覆岩层的剥蚀,会引起岩层有效上覆压力发生变化,由于砂岩具有弹性特征,有效上覆压力的减小必然会引起砂岩回弹,砂岩回弹增加的孔隙度不仅使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降低,为石油运移提供动力,而且为石油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此方法在中国东部泌阳、东营、东濮凹陷的应用研究表明,断陷盆地持续沉积末为持续沉降加载增压的主要生油期,主要生油层段的生油量和总生油量均在50%以上;整体抬升剥蚀期卸载所产生的砂岩回弹量及减压较大的地区是石油成藏主要有利区.中国东部其它第三系断陷盆地,包括海域的第三系断陷盆地均具有与泌阳、东营、东濮凹陷相同的石油地质演化特征,可以用此方法对其进行石油资源和石油成藏主要有利区预测评价研究.
  • 摘要:本论文结合YC断裂在平面上走向的变化及剖面特征,对其构造几何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YC断裂可以分为南、中、北三段,且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中、南段勘探潜力较大.其次,运用断裂活动速率的方法对其垂向活动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对LG、CJ次凹沉积的控制作用的不同以及沉降中心随时间变化的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圈闭类型、断裂对油气疏导及封堵的作用、上升盘古潜山的发育特征及下降盘储集体类型等方面探讨了YC断裂中、南段对油气成藏的明显的控制作用.最终,明确了YC断裂中、南段的勘探思路及突破方向,指导了勘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
  • 摘要:根据大量的岩性、物性、岩石薄片等资料,从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含油气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高邮凹陷阜三段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主要具有中、低孔-低、特低渗的特征;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形成与演化,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砂坝分布区是物性条件相对较好的有利砂体分布区;砂岩储层受油气早期充注影响,孔隙在深层得以较好保存.
  • 摘要:构造活动是致密深盆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它对深盆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深盆气藏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普遍存在于深盆气藏中。裂缝的形成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是对深盆气藏的控制作用是理论研究深盆气藏成藏机理的基础,是预测深盆气有利勘探方向以及计算深盆气藏资源量重要的前提之一。通过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发现库车坳陷依南2深盆气藏储层中发育剪切裂缝和拉张裂缝。剪切裂缝主要由构造挤压形成;拉张裂缝是由于超压流体的存在,压性应力场转变为张性应力场后形成的拉张环境下发育的。构造裂缝的空间分布广泛,但具有非均质性。构造高部位的依南4井、依深4井与构造低部位的依南2井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而依南5井裂缝基本不发育。对比基础孔隙中烃类包裹体与裂缝中烃类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埋藏史分析,认为深盆气藏的形成时间大概为5~6Ma,而天然气沿着裂缝运移的时间2.5~5Ma。由此推断,天然气对深盆气藏的控制作用发生在深盆气成藏的后期。结合裂缝发育的时间及其在深盆气藏的空间分布,裂缝的发育对深盆气藏的控制作用表现在:1)裂缝改善致密储层的物性条件,提高储层的渗透能力;2)裂缝发育位置,天然气充注的动力发生改变:在基础孔隙中,天然气主要以分子膨胀力为主要的运移动力;在裂缝中,天然气主要以浮力为主要的运移动力;3)裂缝对依南2深盆气藏具有调整改造的作用。当裂缝发育在深盆气藏的内部时,裂缝可以形成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甜点”;当裂缝发育在深盆气藏的潜在边界时,破坏了深盆气藏的边界,导致深盆气藏发生萎缩,甚至消亡。
  • 摘要:传统的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如物探方法、测井方法、钻录井方法和试井等,一定程度上能够判别储层类型,但是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仅仅依靠某一种方法很难确定储层类型.以物探技术对储层的预测为主,结合钻录井、测井等静态资料,重视酸压、试井和生产等动态资料,形成单井全生命周期动、静态资料结合的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并以塔中低凸起中古43井区为例对主要渗流空间内的储层类型进行判别:洞穴型储层表现为近井储层高渗、向外渗流性变差的定容型储层特征;裂缝-洞型储层油气渗流空间相对均质,外围具有较好的能量补给,是该井区最常见的储层类型;孔洞型储层近井表现为中渗的特点,油气渗流井控范围小,外围能量补给不足.
  • 摘要:台湾西南部屏东平原及附近钻井屡次发现天然气,而且有多处泥火山喷出天然气,经分析多为热成熟气,显示当地有气源.根据近海海域震测线及新增之陆上二维震测数据解释,得知由小琉球往北进入陆上的凤山背斜为一泥岩贯入体构造带,推断凤山1号井可能钻入泥岩贯入中心里面,钻深1,597公尺以下时遇高压现象,虽频遇气切,却无生产价值.建议以围绕泥岩贯入体构造周围的上倾地层为目标,再钻一口新井,了解地下地质及岩性等,验证高屏泥火山地区之储油气潜能.
  • 摘要:本文以铁砧山气田为研究对象,指出铁砧山气田属于水驱型油气田,生产井经过相当时间生产后都会有出水问题。过多的出水量不但提高废水处理上的困扰,也将导致产量减少,进而因流压下降而提前停产或废井,降低油气采收率。因此,油气井一旦发生过量出水现象时,即应想法找出出水原因,堵水作业的流程为:以电缆设备试通油管无阻碍后,施行经油管填塞器封堵水层。设置填塞器在TT-lAc层顶部砂层上方的页岩层区段,保留TT-lAb及TT-lAa二段砂岩层为生产区间。堵水后经喷流试验结果,井底静压约2,360psi,井口流压约1,720psi,每日产天然气5.8万立方公尺,无地层水产出,至目前为止仍维持良好生产状况。
  • 摘要:本文采用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得出了上组合烃源岩主生烃期、成藏期都在白垩纪末期,具有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的特征;同时,认为上组合有效烃源岩面上分布以早期抬升,后期中新生界盆地叠置的区域为主,分布在下扬子沿江中部复向斜带.根据晚期成藏理论,上组合油藏具备良好的时空匹配关系,可形成三类油藏:1、印支不整合面下灰岩孔缝洞型油藏;2、其上及侧面中生界次生油藏;3、其下龙潭组自生自储致密砂岩油藏.针对上组合勘探层系,黄桥-句容有利区开展了勘探部署,取得了上组合龙潭组致密砂岩油藏、青龙组缝洞油藏的突破.
  • 摘要:在类比北美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南方地质特点,建立了南方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构造运动复杂的地质背景下,以保存条件为核心,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指导下,明确了川东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克拉通内滞留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陆棚相泥页岩、黔南坳陷早寒武世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的九门冲组深水陆棚相页岩以及湘中地区晚二叠世大隆组盆地相硅质页岩是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优选出川东南构造带、黔南构造带和湘中地区等多个有利勘探目标.
  • 摘要:温室效应问题日渐严重,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现今环境科学最重要的议题.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底煤层中,除可有效减低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尚可增加煤层气的采收(CO2-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CO2-ECBM).由于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是影响二氧化碳封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即针对煤层气开采及二氧化碳封存问题建构一套煤吸附的实验仪器,此套设备以温度及压力为考量,模拟地下煤层之温度与压力,置入煤样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等温吸/脱附试验,试验数据由Langmuir Isotherm model进行Langmuir Pressure及Langmuir Volume参数之拟合.另进行台湾及澳洲煤矿之工业分析及成熟度分析,以探讨煤矿对二氧化碳之等温吸/脱附之行为.根据等温吸/脱附试验结果,发现台湾新平溪煤矿在接近二氧化碳超临界化之压力(800psi)时,其二氧化碳吸附气量约为383scf/ton,且气体吸附与脱附行为相当一致.另由试验结果计算吸/脱附气量时发现,压力与温度为试验相当敏感之因子.根据Langmuir Isotherm model分析结果,发现新平溪煤矿对二氧化碳等温吸/脱附曲线之Langmuir Pressure为117.4psi,Langmuir Volume为442.5scf/ton.最后将台湾及澳洲煤样工业分析及镜煤素反射率测量结果与吸附量比对,发现固定碳含量越高吸附量亦越高.
  • 摘要:本文以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在已知油气区的应用效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地表土壤中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与下伏油气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传统培养法能够检测到特定油气微生物,证实了样品采集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手段是合理的;典型油气藏上方存在明显的油气微生物群落异常,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可以精确地识别和解析。
  • 摘要:泥岩裂缝油气藏是GY凹陷实现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围绕该类型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正在不断完善,本文从泥岩裂缝的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入手,运用地震属性、地层曲率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多属性融合技术能够准确的圈定裂缝发育带,通过各向异性计算对裂缝进行半定量描述,并在多个地区取得不错的运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在GY凹陷是行之有效的.
  • 摘要:本计划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煤层气资源量及蕴藏量的评估方法,包括解析法及数值模拟法,以及研究煤层气地层参数对煤层气产率之影响.本研究所获之成果如下:(1)煤层气地层生产机制复杂,生产时需要复杂的模拟计算,采用传统天然气计算时,会有很大的误差;(2)体积法计算资源量时,需要考虑煤基的吸附天然气及自由气,以及自然裂缝的自由气及水;(3)传统物质平衡法分析煤层气的生产数据会估算出较低的资源量与蕴藏量,而利用煤层气物质平衡法,则较为正确;(4)由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当自然裂缝初始含水饱和度越大时,煤层气累积产气量越小;(5)当Langmuir体积常数越大,煤层气产率与累积产气量越大;(6)若煤层气地层以固定压力生产煤层气,比较地层应力对气产率与累积产气量之影响,可知应力导致自然裂缝渗透率减少,所估算出的煤层气产率与累积产气量也会变小.
  • 摘要:通过对地表与深部及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并对前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研究,指出东海及南海大陆棚下的早第三纪区域交角不整合面,主要是区域性相对海水面升降与区域性侵蚀的结果,有别于台湾海峡陆棚下的晚第三纪区域交角不整合面是造因于造山带荷重一板块弯曲的偶合效应反映台湾造山作用的结果。使得东海及南海大陆棚与台湾海峡陆棚,可以区隔为不同的地质效应,各具独特的地层特色。为了强调晚第三纪台湾地区的弧陆碰撞伴随的板块弹性弯曲作用结果,因此也凸显晚第三纪台湾海峡陆棚的地质特性为一个晚期中新世一第四纪的前陆盆地。
  • 摘要:台湾是欧亚大陆板块向西隐没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隐没造山而形成的增积岩体.台湾地质区位可分为五大区,由西向北分别为西部平原,西部麓山带、雪山山脉、中央山脉,海岸山脉,而中央山脉为台湾造山带核心.中央山脉可分为东西两侧,西侧为中新世到始新世的板岩带,东侧为中生代的大南澳片岩.颜沧波(Yen,1963)将大南澳片岩分为西侧以大理石组成为主的太鲁阁带(低温高压相)及东侧以绿色、黑色片岩为主的玉里带(高压低温相),两变质带以寿丰断层为界.世界各地主要造山带的变质岩区,岩体常以塑性剪切带为接触关系.然而台湾尚未对中央山脉变质岩带提出明确的剪切带相关报告.为了解台湾变质岩接触关系由北部寿丰溪至南部南横公路进行玉里带及太鲁阁带接触的影像纹理分析、野外调查、岩相分析.由影像纹理分析显示结果显示大理岩带为块状影像纹理,水系稀疏且不具特定形状;玉里带及太鲁阁带接触区域为片状影像纹理,水系密集且呈树枝与格子状;玉里带为块状至平板状影像纹理,水系呈格子状.野外露头在玉里带及太鲁阁带接触带出露1到2公里宽度的狭长形巨型剪切带,剪切带约呈北北东走向,向西倾斜.大观剪切带岩石大多具2组劈理,局部为3组,S2为主要劈理面,属夹皱劈理.剪切带岩体为剪切程度不一的石英云母片岩与云母片岩,剪切程度较高并富含石英脉的麇岭岩及剪切程度较低的片岩彼此穿插.麇岭岩带的石英脉受剪切作用形成透镜状或豆荚状,并拉伸方向平行S2劈理.大观剪切带剪切程度由东向西递减,到西侧的大理岩带剪切程度最低.在岩相分析方面,大观剪切带麇岭岩组成矿物以云母和石英为主,局部有少量方解石,呈变晶组织,石英有在结晶与细粒化现象.由微视构造显示万里溪中游麇岭岩剪切带为逆冲形式并兼具左移特质.故由以上证据显示大观剪切带为巨型塑性剪切带,并认为是古大平洋板块隐没到欧亚板块之下的板块边界.
  • 摘要:本文以海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就海西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与经济持续发展的依存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的地质特征,指出该地区由于带内矿产资源丰富,利用特有的矿产资源优势,矿业成为当地主要的产业支柱,矿业的发展将会提高武夷山脉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浙、闽、赣、粤工业化进程,促进海西经济区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海西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摘要: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为研究对象,指出处于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山前复杂构造带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是寻找规模储量、优质储量的重点勘探区,而大龙口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处于盆山结合的前陆冲断带暨山前复杂构造带上.大龙口背斜核部构造变动十分复杂,但是野外露头情况良好,为分析构造样式、建立构造模型、指导地震解释,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实物教材.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大龙口背斜核部的露头构造特征研究,认为岩层能干性对构造变形具有重要影响,软弱层往往成为断裂构造的发起点、终止点或不协调构造的转折点,对挤压地区的构造变形具有控制作用,在地震解释时应给予特别重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褶翼楔入构造、类冲起构造和分离反向褶曲构造等三种新的构造样式类型,对今后重要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论文在大量收集浙闽陆域与东海南部海域中生代地质、钻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中生代地层层序、岩石地层、地层岩相组合、同位素地质年龄、主要构造运动界面等方面,对陆域内中生代地层进行划分及对比研究,然后按由陆及海的思路,探讨了这一区域的中生代地层格架和盆地类型,初步建立了福建、浙江南部、粤东地区以及东海南部盆地、台西盆地的中生代地层格架和主要构造运动界面之间的对比关系.认为中国东南部海域区的中生界具有明显优于陆域的成盆地质条件。
  • 摘要:本文以台湾北港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阐述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分析北港区先中新统岩心,计9口井17个样品显示样品有机富集度介于0.661.54%之间,属于普通至良好级,由井下数据、电测数据及古环境分析,北港区位于内大陆棚上,储油砂岩较其外围地区发达,较具油气潜能。由万兴1号井电测图得知,白垩系砂岩之孔隙率约为8%左右,而距离元长乡较远的永光1号井白垩系孔隙率为12%,朴子1号井白垩系孔隙率最高为15%,因此推测白至系砂岩孔隙率平均约为11%至13%左右。
  • 摘要:车西洼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部,是济阳坳陷西北部次级构造单元,针对该区是否存在油气倒灌运移成藏现象这一问题,从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油源对比、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分析,指出该区Es3有效烃源岩最大埋深4700m以下存在油气倒灌成藏现象.通过源储对接关系分析,认为曹家庄断阶带以北洼陷区Es4上油藏为Es3烃源岩向下倒灌运移成藏有利区.通过油气成藏要素解剖,明确Es3与Es4上"厚泥下砂"岩性匹配关系、Es3源岩超压、隐蔽输导体系以及源岩与储层压力差的存在是油气倒灌运移成藏主控因素.油气倒灌距离与源岩剩余压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物性条件控制源下储层含油性.上述观点进一步完善了济阳坳陷油气成藏理论认识,对渤海湾盆地勘探实践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对南海神狐海域中的水合物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神狐海域水合物中天然气成因,分析了南海北部生物成因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条件,得到了以下结论:1)南海北部地区水合物中天然气为碳同位素值偏轻的干气,属于典型的生物气,主要为二氧化碳还原作用生成。2)南海北部地区在硫酸盐一甲烷还原界面((SMI)以下进入生物甲烷生成段,盐度条件温和,适宜产甲烷菌等菌群的生存和生物甲烷气的生成。埋深200-15OOm层段是研究区生物甲烷的主要生成阶段。3)处于生物气生成窗内的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和第四纪沉积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好,可为浅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气源。
  •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性质、地质结构、盆地形成演化、构造变形特征以及油气基本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南黄海盆地的演化序列及特征、基本构造格局和构造样式,分析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资源概况.认为南黄海盆地是一个由多期、多类型盆地叠加的大型序列残留盆地,广泛发育海相中-古生界和陆相中、新生界,沉积厚度大,烃源岩较为发育,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有多油源的多套含油气系统及形成中-大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和物质基础,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气勘探潜力分析和战略选区研究,指出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和领域,北部坳陷的陆相中生界和南部的海相中-古生界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加大对该地区的勘探投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 摘要:举岚盆地位于华南褶皱系闽西北隆起带,为燕山早期(K1b)断坳陷盆地与燕山晚期(K)火山盆地的叠加盆地,是福建省中、新生代盆地中油气显示最为丰富、唯一捞获原油的盆地,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该区早白垩世坂头组二段、三段是主要烃源岩,总厚度292.5-447.6m,地化分析数据显示生烃指标较好,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高熟-过熟热演化阶段;坂头组的砂岩是主要储集层,砂岩累计厚度208.1-444.3m,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型、裂缝型和晶洞型,其中以裂缝型为主,与坂头组暗色泥岩形成自生自储型储盖组合.目前已发现三个出油气点,举1、举9井通过储层改造捞获捞获原油4.1m3,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有利地区.
  • 摘要:地质建模技术在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藏的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建立模式-勘探实践-反馈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沉积建模、砂体建模和成藏建模三个勘探关键技术.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戴南组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3类有利砂体和3类隐蔽油藏类型,受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的影响,其北部发育的沉积相类型、砂体展布特征及油藏类型与南部存在明显差异.
  • 摘要:通过微观薄片图像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与储层物性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取原始孔隙度、现今孔隙度、胶结物量、交代物量、填隙物量、溶蚀量、成岩期次、成岩温度等多种数据,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将面孔率转化为孔隙度,结合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分析,定量研究了金湖凹陷阜二段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研究认为金湖凹陷阜二段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较为复杂,胶结作用强烈,早晚两期胶结共造成了平均25.2%的孔隙损失,压实作用也造成了近15%的孔隙损失,溶蚀作用则提高了15.2%的孔隙度,成岩阶段整体上进入中成岩A期,部分达到中成岩B期,而储层在进入中成岩A期时,演化方向分为两支,一支主要发育胶结作用成为差储层,另一支则经历了溶蚀、压实、晚期胶结作用后进入中成岩B期,但仍可成为低渗透的有效储层.
  • 摘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页岩气的气藏特征,成藏条件及机理做了论述,页岩气属于自生自储的成藏模式,其成藏机理可分为三个主要的作用过程,自身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活塞式推进或置换式运移.页岩气的富集受页岩厚度,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和页岩储层空间的控制.
  • 摘要:本文以中国海油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公司在页岩气开发中遇到的挑战:相对缺乏优质矿权区;水平井钻井和压裂等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尚满足不了低成本商业化开发页岩气应用要求;新技术的配套设备适用性与规模化不够。针对现存的劣势和不足,中海油在着眼国际合作区块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生产的同时,国内将采取如下措施谋发展:优选上扬子地区获得有利区块,争取早日突破;重视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的“三气”合采,加大科技攻关;多方合作、加快引进国外成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经验。
  • 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及分布,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可分为自营勘探时期(1957-1979)、对外合作与自营勘探并举时期(1979-1997)以及自营引领合作勘探时期(1997年以后)三个阶段。中海油在近海油气勘探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是:(1)坚持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思想,走高效勘探之路;(2)坚持从区域研究入手,加强领域研究和勘探;(3)坚持针对中国近海的地质特点创新认识和创新勘探技术;(4)坚持科学布局,优化风险投资组合,提高勘探成功率。3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前景展望尽管面临稠油、高温高压、非烃气、深水、“三低”油气层识别等挑战,但中国近海石油待探明地质资源量是已探明地质储量的近三倍,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量是己探明地质储量的9.6倍,而且探井控制程度总体仍然较低,预示着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因此,中国近海的勘探将继续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思路为指导,通过加强区域研究,开阔思路,创新认识,不断寻求勘探突破。未来的努力方向是:(1)立足富生烃凹陷扩大储量规模;(2)积极探索新区新领域;(3)加快深水勘探。
  • 摘要:本文以出磺坑油气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出磺坑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出磺坑油气田深层(5至13层)皆为水驱型(Water Drive)油气层,除了木山层的第10层和五指山层的第11、12及13层为水驱型油气层外,属于碧灵页岩的第5层和木山层的第6、7、8及9层皆为涸竭型油气层。由于涸竭型油气田生产时无水干扰,故压力可降至极低来增加生产。经估算现在生产第5至9层的涸竭型生产井,连同现在生产第10层以下水驱型之各井将来产完全部上修至第5至9层,且井口废弃压力由目前的800PSI降至200PSI时,约可增加可采蕴藏量为10亿立方公尺,研究表明,加强探勘本矿四周地质,寻找并钻探具有油气潜能构造,增加可采蕴藏量。
  • 摘要:在台湾西南部自平原至麓山地区,民间钻凿的水井与油气探勘井皆在浅层钻遇未饱和和饱和的甲烷气,甲烷气成为湾西南部浅层的探勘目标.在早期发现的新营气田中,上新世二重溪层甲烷气层的速度仅为水层的4成,自动增益的震测剖面中的甲烷气层震测特性为亮点、低频阴影带及反射时间延迟现象,根据上述油气震测特征检视官田地区的自动增益的震测剖面,发现在构造高区的上新世二重溪层反射具有相同的油气震测特征,震测数据经去噪及严谨的真震幅恢复和保幅保频处理后,在真震幅剖面中发现二重溪层有两串反射具亮点现象,反射振幅与背景振幅比(A/B)约为4,AVO分析结果显示上新世二重溪层的两串亮点反射具大的P值与G值增大,属于第三类型的AVO现象.官田区经钻探结果,在上新世二重溪层的两串亮点反射位置钻获三层甲烷气层,气层的速度骤降为水层速度的4成.官田气田的发现再次证明直接探油法应用于台湾西南部浅层探勘的可行性,但震测施测的严格品管及去噪、严谨的真震幅恢复与保幅保频处理为直接探油法应用前之重要工作。
  • 摘要:济阳坳陷页岩油气以自生、自储、自盖湖相页岩油为主.LJ地区沙三段12下、13上为主力含油层系,储集类型为裂缝型、孔隙型、孔-缝复合型,其成藏主要受岩相、厚度、裂缝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具有井间变化快特点.本文通过典型井解剖,明确泥页岩3类优势岩相组合的岩电震特征,初步形成了层控下埋深、压力、厚度、岩相等综合分析确定区带规模的技术序列;利用波形聚类分析结合钻井揭示岩相特征,地震敏感属性优选、井震特征融合、层速度特征分析预测储层发育区;相干、曲率等技术明确断裂组合辅助储层展布特征的配套甜点识别与预测技术,优先实现Ⅰ、Ⅱ类岩性组合圈定与井位部署.
  • 摘要:通过近年来对东海南部大量的二维地震老资料的中深层攻关重处理,尝试了多种新的处理方法技术组合,使地震资料的中深层成像效果获得改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有效的中深层处理方法和技术组合,为面向中深层的盆地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了针对性的地震成像处理方法体系.此类方法技术可有效针对东海南部前期采集的二维地震老资料特点:采集品质差异大、中生界构造复杂、残存多次波能量强、火成岩发育等.处理中特别加强了对地震原始资料的品质分析,采用了组合多域叠前道集净化处理技术、真振幅恢复处理技术、多域组合去多次技术、弯曲射线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迭代等方法.实践表明,地震老资料经重处理后的成果剖面能够较好地利用于中深层的地质评价研究工作.
  • 摘要:本文对以油气储层为研究对象,指出储层预测是一项利用有限的地震、地质资料预测地下地质目标的综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及可信度,是储层预测要解决的的核心问题,也是首要任务。根据本次研究共取得以下成果:(1)地震叠前同时反演是目前描述储层及含油性最有效的预测方法,从基于地震、钻井、测录井等基础资料分析入手,通过在精细的构造解释、测井曲线校正及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物理建模,对储层的纵、横向变化特征及含油性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得到研究区单砂体或薄砂组的厚度、孔隙度及含油饱和度的高精度预测结果,并对沉积微相做出精细刻画。成功划分出了有利含油砂体空间分布,为A、B、C等重点开发区块科学部署开发井网,完善注采配套,实施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2)通过对A、B、c等区高精度地震资料的分析,结合开发上的单砂层对比,本次研究总结精细预测的技术流程:在地质连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精细划分储层预测单元,对岩石物理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尽可能使预测结果达到最高分辨率:(3)C区经过实测资料分析,明确了G2砂岩、泥岩、灰岩的测井响应特征。G2泥灰岩段为低自然伽马、中-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自然电位平直的测井响应特征。泥岩段为高自然伽马,呈微齿状、自然电位平直、低电阻率、中—高声波时差特征。砂岩段为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偏离泥岩基准线、中-高电阻率、中-低声波时差。生物灰岩段自然电位曲线偏离泥岩基准线幅度中等、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受岩矿特征、压实作用、储层物性等因素影响,G2砂、泥岩密度测井曲线差异性明显,但G22生物灰岩与砂岩的密度与声波时差相近。C区在从单井分析和反演预测结果出发,描述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是该区研究的新思路。将河道较发育的地区与不发育的地区做了一个区分,刻画的微相展布和认识的地质规律相吻合。
  • 摘要:高邮凹陷阜二段中下部特殊岩性的地震反射标志层代号为T33,是该地区重要的地震标志层之一.T33三相位的波组特征与各地区地层的组合条件,岩性变化有一定关系.运用正演技术对不同地区阜二段地层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T33波组特征差异的形成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在高邮凹陷中东部地区,只要阜二段内三相位波组特征明显,就可以直接将波组特征作为解释T33的依据,但局部发育辉绿岩地区,解释时需要精细判断T33的位置。②在西部地区三相位特征不明显,需要借助钻井资料,随机线等手段确定T33的位置。⑧在许庄地区,T33要解释到2个强相位下第二个弱相位上。
  • 摘要: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同时也有一系列的失利.截止2009年,共有174口失利井,其中涉及到奥陶系有63口.本文依据叠合盆地油气富集成藏的新理论和油气分布预测的新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失利的63口探井进行了原因剖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叠合盆地油气成藏不仅有多期生排烃成藏,而且早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使得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十分复杂;(2)运用功能要素匹配控油气成藏模式、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和晚期相-势-源复合油气聚集模式能解释全部失利井的原因,其中要素不匹配失利井15口,构造过程叠合失利井14口,晚期相-势-源不复合失利井34口,验证了这三套油气勘探模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指导以后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