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14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会议
第14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会议

第14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会议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山东日照
  • 出版时间: 2012-10-12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第14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的规划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针对城市快速化进程中涌现的问题,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规划结合南京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现状资源条件,形成了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慢行优先、人性化尺度空间以及节地开发模式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模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的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分析广场生态设计成功案例,总结出广场生态设计要点,指出在广场设计中生态思想的重要性,从空间生态设计、铺装生态设计、绿化生态设计等方面归纳了广场生态设计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广场设计提供指导.随着城市化发展,生态观念已经成为景观建筑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形式浅薄、缺乏对人与环境真实关怀的广场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广场的使用要求,在广场的设计中,考虑美学因素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的因素。考虑人在广场中的生理感受;考虑广场同周围自然环境的联系;合理组织风、水、植物等自然因素,使之不违背最基本的自然循环规律。总之,要认识到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在实践中用生态的思想指导去广场的设计。
  • 摘要:从科学计量碳排放的工具——"碳足迹"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低碳生活以及低碳建筑.碳足迹对于低碳生活的营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碳足迹的计量方法,同时,日常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碳足迹".通过对碳足迹的了解,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加深对低碳生活的意义和方式的了解。通过低碳建筑的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更健康.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常州的城市整体形态格局低碳化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低碳化的工作成果,简要分析了TOD导向的公共交通建设和ROD导向的慢行交通规划,以此来探讨基于综合交通规划的城市低碳化策略及其在低碳型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在城市建设领域实施低碳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交通的空间布局和扩展联系的引导作用。让城市结构向多核组团城市转变,空间生长由蔓延式发展转向以跨越式发展为主。从而构建起优美、和谐、清洁的低碳型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不仅能带来城市和土地的增值,更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 摘要: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南东阳镇车辆村,是清代晋商巨贾常氏一族的聚居地。通过对常家庄园建筑的生态分析,揭示了传统民居中生态思维及其技术经验的价值.针对现代建筑设计存在的浮躁、表面化、概念化弊病,建议虚心学习传统民居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与建造思想。传统民居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与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共处共存的自然生态观,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中庸适度。建筑师要摆脱对时髦概念和新颖空间造型的迷恋,虚心汲取土生土长的建筑经验精华。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用最经济、最天然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舒适使用空间的目的。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生态技术—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 摘要:绿色建筑因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表现出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的高性能而逐步引起人们重视,但是绿色建筑与常规建筑相比其设计目标更加宽泛、复杂.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这种多层次、复杂的目标体系,研究其设计过程中设计成员全过程参与并跨学科协同工作的相关问题.整合设计过程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小的费用支出来达到理想的设计成果。建筑设计师对设计过程的研究也是对绿色建筑设计范畴的有益补充,通过分析绿色建筑整合设计过程的设计目标、组织建构和设计流程等问题,以设计团队的高度和建筑师、工程师的视角对设计过程进行研究,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广东南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共同研究设计了绿色甲级商务办公楼。采用多空间组合式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的东、西、南、北向和屋面都选用了不同的遮阳方式,既丰富了建筑立面,又达到了隔热的效果,使建筑造型与构件遮阳得以和谐结合。应用可再生能源、节水技术、多空间多层次景观绿化技术,并设置了智能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演示。是地处亚热带地区的珠江三角洲首个绿色生态节能示范建筑,也是佛山智慧产业的创意密集基地。
  • 摘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结合现代住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群体策略、单体策略等方面对住宅进行多方面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探索.运用多项新技术,在对屋面、墙体、太阳房等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上均考虑到技术与造型的结合,力求做到即实用又美观,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非可再生能源的节约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绿色生态建筑在建筑中的总体比重将会逐步增加,被动式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普及。如何合理运用被动式技术设计出功能、经济与造型都较为均衡的建筑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本次设计仅对该课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与实践检验。
  • 摘要:结合现代新型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特点,从被动节能设计与主动节能设计角度,阐述了相关节能策略,对于铁路客站的建筑节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铁路客站建筑被动节能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设计,结合被动通风设计与太阳能利用设计来达到建筑物冬季采暖、夏季制凉的效果。在主动节能设计中,合理配置采暖制冷与照明系统,将主动与被动手段有效结合,不仅营造舒适的热工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暖制冷的能耗成本。
  • 摘要:课题组以山东建筑大学为载体,将环境综合保障技术应用于大学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进行技术验证和集成示范,促进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建立绿色大学园区环境综合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综合应用绿色技术大学园区示范工程,制定大学校园绿色标准推广普及绿色技术,推动我国大学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依据地形条件,合理布置建筑以及景观;构建立体交通和水体,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采用环保材料、太阳能技术等强调建筑节能;实现绿化、景观与建筑有机搭配,营造舒适学习氛围。开发环境保障智能监控系统,在照明、节水、制冷与采暖等方面分别进行控制,通过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集中化,以最低的费用确保园区内各类机电设备的妥善维护,节能降耗,实现能源的科学合理消耗。
  •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太阳能工作室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开放式的师徒工作室平台模式,针对部分优秀的学生,系统讲授建筑设计技能,探索前沿太阳能技术;勇于参与大型的设计竞赛;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四年来,太阳能工作室获奖丰硕,工作室成员学习优秀,也获得光明的前途.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工作室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师徒制”的太阳能工作室,作为大学专业教育的一次教学补充和有益尝试,结合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建筑学未来“卓越工程师”设计人才的学习平台,未来会有更多的有志学生在这里成才。
  • 摘要:玻璃采光顶是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水问题也跟常规屋面防水、防漏问题一样特别突出.本文介绍了玻璃采光顶的漏水来源并从排水、防水与其相结合的常用方法分析探讨了玻璃采光顶的一般防水措施,并对防结露水的技术措施也做了简要的探讨分析.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及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玻璃与杆件间的缝隙,来达到防渗的目的。但是由于温差的存在,胶缝的温度变形很难彻底消除,随着温度的变化,胶缝频繁地运动,很容易造成破坏,进而引起采光顶的泄漏。因此有必要在采光顶内部设置排水系统,这样也很好地解决了结露水的问题,保证了玻璃采光顶的防雨水渗漏性能。
  • 摘要:高校《建筑构造》这门课程一直都是让教师和同学们比较不知所措的课程,理论与绘制大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基本上都属于抽象图文.很多同学在参加实习之前都不太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开始画施工图的时候才"书到用时方恨少".文章从教学的角度找原因,试图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展开论述,旨在帮助这门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妙趣横生,事半功倍.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增强理论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授,丰富课堂内容。
  • 摘要:建筑材料之间的构造连接方式决定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并影响着建筑风格,本文对建筑物中的钢材与钢材的构造连接方式以及钢材与木材的构造连接方式进行归纳和概括,且列举实例加以解读说明.通过这种研究方式,加深对构造节点的设计理解认识和对钢材木材材料属性的了解.并从施工、经济、安全度以及节能环保等角度对构造连接方法进行了评价。
  • 摘要:本文以点支式玻璃幕墙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点支式玻璃幕墙做了基本介绍,其次对其类型选择进行描述分析,重点总结了建筑设计中对于不同类型点支式玻璃幕墙选择的一般规律:金属支承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宜用于中小型建筑;全玻璃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在大型公共建筑底层人口幕墙、观光幕墙和商业展示幕墙中应用较广,也适用于大堂、大厅及共享空间等部位;拉杆(索)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由于设计施工难度大,目前应用于建筑造型要求较高的重要建筑,但因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深受建筑师的喜爱,伴随技术不断完善,未来会得到广泛应用。最后对点支式玻璃幕墙防水、防火及收边等细部构造原理和方法进行基本介绍,为建筑师对点支式玻璃幕墙选型提供参考,也为其更好地了解点支式玻璃幕墙提供帮助。
  • 摘要:近年来,在住宅中设计宽敞明亮的飘窗,已成为现代住宅追求的一种时尚.但通过调研发现,飘窗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结露、渗漏、外遮阳、不安全等问题,有的甚至是影响了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将从飘窗的热工性能、渗漏这两方面探讨住宅飘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以使飘窗具有较好的使用功能与效果.对于飘窗的顶板结露问题,根据济南的天气情况对露点温度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出飘窗顶板保温层的最小厚度,从而有效地防止结露现象的发生并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对于飘窗的渗漏问题,本文提出了“排水、封堵、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防渗漏方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飘窗的底部、两侧及顶部在下雨时出现的泅水、渗漏现象的发生,使居住环境得以改善。以上各种防治措施的关键是提高飘窗的气密性,良好的气密性既是提高建筑物室内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物室内防尘、保洁的重要保证。
  •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某新建居住小区6#楼为例,根据实际环境利用采光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在分析原有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立面造型提出了可行的采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的措施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确定该单元平面的采光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建筑平面、立面及工程构造选材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的要求。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通过采光模拟优化可以预测居住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的效果,从而确定优化方案,节约照明能耗,为居住建筑规划及方案设计、建筑室内光环境评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以大连高层公寓式住宅为例,分析了寒冷地区公寓式住宅的类型,以及户型的采光通风特点.以典型的一室公寓式住宅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案例调研,软件计算进行采光节能模拟分析,探讨最佳的户型比例,总结了采光节能在公寓式住宅中的重要性,为北方寒冷地区高层公寓式住宅的舒适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应尽量将窗户位于房间的中间,开间的增大可以提高室内光线照度的均匀度。窗附近的采光系数和相应的照度随着窗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远离窗的地方照度增加,并有良好的采光均匀度,因此窗口水平上缘应尽可能高。对于进深较大的公寓式住宅,可以适当增加层高和窗户的高度来增加入口处亮度。另外,采用反射率较高的材料贴面,可以增加室内墙面对光线的发射度,提高室内的照度。对于卫生间和入口处,需以灯光为辅助照明。所以,在对高层公寓式住宅的设计中,要根据基地特征综合考虑户型的比例,窗地比以及经济因素,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节能的室内空间。
  •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CFD模拟技术在自然通风方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为评估并改善环境舒适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将采用CFD软件模拟高层建筑中的风压通风状况,对三组对比案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建筑设计要素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向、建筑外形和选址、开口的尺寸对于高层建筑内外的流场及压力场均有较大影响.
  • 摘要:现代都市中大量的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装修材料,但同时造成了光污染.文章通过分析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的实例及危害,指出光污染了产生的原因。调整玻璃面对太阳位置的几何位置关系,使反射光散向空中,而不射于街道和人行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光污染现象的发生。通过对玻璃幕墙材料和构造的研究、开发和使用,或者对现有玻璃加以处理,改变直射光的定向光反射,降低玻璃的反射率以减弱光污染。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部分城市出台的对玻璃幕墙合理使用的规定,对现代城市中玻璃幕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后工业时代城市产业结构经历着摧枯拉朽的变化,对工业遗产的再生性改造成为拉动城市经济、改变城市结构、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根据文化立国(市)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正视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珍贵人文价值,通过多种政府决策对其保护与利用进行策动,从而塑造城市的特色品牌。进行工业复兴规划,创造独特的工业景观,使其成为城市整体发展的触媒,并且成为惠及民生的业绩。
  •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表皮设计的讨论,以建筑师刘家琨的部分作品为例,分析其表皮设计中有别于追求高科技新材料的材料常态化策略,以期对当前的设计提出借鉴和参考.介绍了刘家琨的材料异化策略、选材依据经济适用的原则,在选材时除考虑空间美学外,还考虑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刘家馄作品所展示出的一些结合材料的表皮策略,反映了建筑师对地区技术水平以及常用材料的关注。那些因地制宜制造、工艺和资源的来源具有广谱性的用材尤为得到青睐,并且也反映出建筑师充分利用这些常态化材料解决不同问题的思考。这些尝试具有现实的探讨意义。
  • 摘要:本文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技术系开展的可移动铝合金太阳能实验房设计与建造实验为对象,对目前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产品构造设计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实验建造中的构造设计的策略;总结建筑产品构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总结出可移动建筑产品构造的几个显著特征:rn (1)模块化:因为建筑产品的模块化分类,配套的构造也相对具有模块化特点解决不同模块自身以及模块之间连接的问题。rn (2)预制化:构造不再是设计的附加品,需要和设计的进展同步进行,以保证构造设计的精确性,构造必须通过工厂预制保证施工连接的精确性。rn (3)高装配集成度:工业化建筑产品的构造为保证产品建造的高效性和可拆卸、重复使用、替换的环保性,必须具有很高的装配集成度。作为一次建造实验,构造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比较国外成熟的铝制建筑,实验房的构造设计在美观性、精确性和可靠性上还存在差距,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成成熟的可移动铝合金低能耗建筑产品研发。
  • 摘要:作为新型建筑结构的胶合木具有低碳环保的材料性能,其良好的耐腐、耐火、耐久性保证了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小材大构、劣材优用的特性易于工业化地加工制作,在建成使用中表现出来的亲和性,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绿色建筑材料.随着我国胶合木建筑结构规范标准的完备、设计体系的完善、制造生产基地的建立,胶合木在中国必将大有可为。
  • 摘要:建筑中庭是集景观,交通,交往及室内物理环境调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内部通高空间。本研究主要探讨通过中庭形式的组合,形成组合式中庭,以达到相对较好地自然通风效果。首先分析了自然通风原理对中庭建筑设计的启发,然后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在建筑中设置空间合理的中庭.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自然通风策略,其内容包括自然通风应用的时间段,可利用的主导风向和风速范围,考虑热压风压综合作用;在考虑热压与风压综合作用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回避二者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分析,找到让整个楼层综合通风效益最高的中庭及功能组织形式,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结构设计与自然通风策略的良好结合。
  •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能耗模拟软件Energy Plus的计算原理及功能,建立基准测试模型,并针对特定气候条件,对不同的节能设计策略进行能耗模拟及节能分析验证.动态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应该优先采用的节能措施依次为:外墙保温措施,双层玻璃外窗系统.此方法可为特定气候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及节能设计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Energy Plus根据不稳定传热原理,可以对某一时期内建筑动态负荷变化规律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对指导建筑及相关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指导,对我国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外墙保温系统所带来的节能潜力最大,应着重推广应用,双层玻璃次之,所选用的节能设计策略需要结合当下需要解决的设计需求加以整合、选择和利用。
  • 摘要:土坯墙砌筑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关于建筑技术的"生态智慧"之一,塑造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生态人居建筑,是先辈原始和生态自然观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这一类原始的建筑技术逐渐被人们所遗弃,但其在生态意义上却远远优于人工创造.通过调研,对土坯墙在建造过程中所表现出"取材于地"和"取法于天"的生态低技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山东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应积极和科学地再认识并总结先辈在地域建筑营建过程中的生态思想,使之在材料应用创新和砌筑技术普及等层面,开拓出更为适宜性的环境无害化再利用建筑技术以及富有地域特征的建筑艺术。后续对土坯墙的研究应在保留其特有生态优势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为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人居环境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摘要:钢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中日趋广泛,钢结构设计与传统结构设计建筑表现形式不同,具有跨度大、质量轻等优点.研究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特点、设计面临的问题,有利于了解实践工程中钢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钢结构建筑设计构思关键是将技术构思与建筑表现相结合,技术表现的合理性在钢结构设计中尤为重要,空间形式、形式体量、构造节点等都对建筑建成效果有重要影响,而这些要素又恰好能向人们展示钢结构建筑中的技术。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应注重艺术与技术的合理结合,做到形态构思与结构构思一体化设计,结合钢结构自身特点进行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多样化的发展中,设计过程应注重合理体现结构的美感或利用结构促进建筑造型的多变。现代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能从现代和传统的众多风格流派中吸取精华,创作出具有时代感、技艺结合良好的现代建筑。
  • 摘要:随着城市化功能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大量闲置工厂逐渐也进人了改造再利用的阶段,本文从规划与单体部分的生态化节能改造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梳理,总结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旧工业建筑厂区规划布局与改造功能和环境性能存在不相兼容的地方,改造设计时需要进行调整。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使用模拟软件,进行朝向的优化设计;将改造后建筑的体形系数、表面积系数应适当减小,长宽比、平面形状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设计中运用生态补偿手段,对场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结合地形、绿化和水体等对场地阳光和气流的影响,用以改善场地的微气候和建筑的环境性能。为下一步外围护结构、空间以及设备的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循环等几个层面的协同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 摘要:通过对流水别墅的参观,从其室内外空间,统筹设计即建筑、结构、材料、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及景区管理方面进行低碳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当前偏离低碳建筑管理、设计和施工的现象及形成因素,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
  • 摘要:低碳、绿色、生态等概念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速度快规模大的建设浪潮下,在不同的条件下,建筑师应该如何深层次的认识这种社会现象,从而去践行低碳理念呢?本文结合实际具体项目,通过回顾办公建筑的构思、设计、乃至建造完工的全过程,蕴涵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注,并系统总结了工程的得失,较为客观地去评价,以期提高今后方案创作的成熟度,提高工程的控制力与完成度,使得建筑设计越来越全面,低碳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回归下的脚踏实地。
  • 摘要:建筑遮阳的目的是阻断直射阳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防止阳光过分照射和加热建筑结构,防止眩光,并减少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以消除或缓解室内高温,降低空调的用电量。本文重点分析外遮阳设计在建筑节能与建筑美学方面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外遮阳设计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并针对外遮阳设计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种植遮阳、建筑构件自遮阳与附加构件遮阳的特点及设计手法。外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使外遮阳与建筑整体良好结合,营造出独特的建筑特点与美感,使遮阳成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 摘要:本文探讨了北方地区对于屋顶绿化设计时所出现的构造层次、植物选择、土层选择及防排水等问题,得出了北方地区屋顶绿化植物的应用原则,对屋顶绿化在北方地区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屋顶绿化不但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同时还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并且具有节能、节水、节地的特点;同时还能够提供休闲放松的绿色空间。这都将促使北方地区屋顶绿化的大力开展。对于植物的选择、土层选择、构造层次及防排水的阐述旨在为北方地区种植屋面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基础铺垫。
  • 摘要:外墙垂直绿化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改善建筑使用舒适度的方法,但传统的垂直绿化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外墙垂直绿化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外墙垂直绿化中常遇到的问题,并由此论述了几种新型外墙垂直绿化设计形式的特点及选用方式,最终总结出外墙植被隔热的发展趋势.由于墙体绿化的特殊性,除了居住区的自然条件,还应根据墙面材料、墙面朝向和墙面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在设计中可以采用附加基质式、砌块式、绿化架式等新的形式。外墙垂直绿化设计的重点在于植被与墙面结合的形式,而该形式正在朝着独立化、单元化、可调化的方向发展。独立化减小了植被对于外墙结构的破坏,单元化使得植被更加便于维护,可调化令植被隔热层更好地与复杂的建筑形体依附。外墙垂直绿化的形式千变万化,设计时应除了考虑建筑设计的美观,更应从多角度完善植被的建筑隔热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光线偏转回复技术的原理、设计及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动态百叶窗及与自然通风和储热墙相结合的新型太阳能墙体,为我国未来的建筑节能改造和太阳能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选择。在系统与建筑侧窗相结合上,依据系统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外置式,内置式,及玻璃窗格夹层式。光线偏转回复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建筑达到动态自然采光的需求,且在办公空间中当系统与有效的日光结合应用时,改进的日光应用技术将节省30%-70%用来提供人工照明的电力。因此它与一般的遮阳系统相比有着更好的利用效率,能提供更理想和高质量的照明,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的范围还是比较局限,希望通过建筑师的不断推广,使其能够在建筑中大量采用。
  • 摘要:建筑风环境设计是提升建筑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其旧城区的保护、更新和发展更是一个需要科学对待的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保护北京旧城居住区而又提升居住区质量,做到生态规划,对生态环境甚至北京城的更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北京市南二环白纸坊西街大观园地块既有多层住宅居住区生态改造为例,运用ANSYS等软件模拟、分析既有居住区风环境,并根据模拟的结果对城市旧居住区和建筑规划方案中风环境优化和生态改造提出了更有效的设计方法.冬季应根据建筑周围风速,合理布置居住区上风向入口,减少建筑的冷风渗透;在夏季合理引入气流,从而带走一些建筑及周边环境过大的太阳辐射热,减少建筑能耗。同时也要分析在不同季节进行不同活动的不同人群对风速的要求,以及不同功能的建筑对周围环境的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创造良好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
  • 摘要:改造设计中的遮阳技术应用是既有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在改造既有建筑外立面的过程中,遮阳技术不仅能有效更新其外观效果,使其焕然一新,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建筑耗能,低碳环保.改造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其对外立面的改善作用,将遮阳设计与外立面设计综合考虑,通过施行建筑与遮阳一体化设计,采用绿化遮阳、导光遮阳板、光电遮阳板等技术,做到技术与形体美的完美融合,从而实现美观,节能的双重效果.
  • 摘要:通过对既有公共建筑立面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在进行立面改造时应同步实施节能技术,探讨了三种常见的既有公共建筑立面改造思路,并结合济南历下大厦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具体分析阐述了立面改造实施节能技术的运用,通过更换外饰面材料和节能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提高建筑热工性能,完全实现了立面设计和节能改造的一体化设计,对既有公共建筑立面节能改造具有示范及推动作用。
  • 摘要:本文在研究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市的区位概况,充分认识南昌的低碳城市特色,根据山水城市科学思想,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从构建低碳交通新体系、塑造低碳建筑新形象、打造低碳发展示范区、合作建设低碳社区和低碳发展品牌化、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南昌特色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力图打造中国式的"低碳城市"样本,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可参照性.
  • 摘要:本文基于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文物保护方针的要求,分析生态保护设计对于遗址保护的作用,探讨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结合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保护设计,提出地方性、显露自然、让自然做功等策略,形成融于遗址保护的自然完善的生态保护系统.对遗址的保护应是结合对本土自然的解读进行的环境保护,是在遗址原真性的保持中形成的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反对臆造和假想,在知识层面保持原真性,忠实而客观的描述才能诊释遗址的核心价值,同时从考古科学的角度,通过设计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上尊重原有的历史层次感,避免有悖于历史遗迹遗存内容的设计倾向和手法,原真性的展示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文化内涵。依托景观环境优势的生态保护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遗迹遗存状况,形成最少扰动的保护措施,具有可逆性的特点;提高考古成果的可读性。
  •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办公建筑特征,结合太阳能光热设计的原则,从方位和角度、遮挡、植被和光污染几个方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太阳能系统进行简单测试,评价使用现状并提出现存问题.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太阳能光热利用进行初步探索.办公建筑的太阳能利用需要从太阳能系统的技术性和建筑的美学性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然而在目前阶段,办公建筑的太阳能光热利用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光热建筑一体化、多种太阳能光热形式联合利用、与建筑不同部位的结合方式等几个方面依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在办公建筑太阳能光热利用研究的过程中,作为建筑师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步骤,为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的结合做出积极的探索。
  •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顺应世界的潮流之下,绿色建筑渐渐成为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探讨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期从历史和经验中吸取教训,坚定的继续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指出绿色建筑受阻碍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基础落后、民众社会责任感缺乏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思想理念;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选择因地制宜的技术策略;将绿色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绿色建筑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将会指引我国在正确健康的绿色建筑道路上越走越远。
  • 摘要:本文从当今热门的建筑地形学与设计的可持续性入手,通过分析地景建筑的渊源发展和其自身拥抱大地、流线造型及多用种植屋面等特点,论证了地景建筑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潜在意义,在地景建筑的设计中应更多的发挥其低碳节能的先天优势,建筑与地表的结合形式和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设计并重,让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地景建筑的设计中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 摘要:文章介绍了绿色住宅的内涵,以及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结合某绿色三星住区项目,从生态设计、技术研发、施工及运营等发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绿色建筑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从开发到技术的多层面思考与总结,通过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着重强调了适宜技术观在绿色住宅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该绿色三星住区实例的适宜技术策略,为以后的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及技术选择上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 摘要:绿色照明概念引入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住宅室内照明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在阐述住宅照明现状的基础之上,简要分析其成因,并从亮度与光色、照明方式及照明细节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绿色照明设计策略.事实上,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是一项整体、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从设计方面应对,而且还应从行业规范、监督审查、公民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共同促进住宅室内绿色照明事业的发展。
  • 摘要:针对多功能铝合金零能耗太阳能房建造实验,通过运用能耗模拟分析软件Energy plus对建筑性能进行精细化控制和量化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协同推进建筑设计进程,并以之为基础进行设计优化.在确定室内用电情况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之后,计算太阳能光电板面积,从结构力学的角度考虑,太阳能光电板的布置方式。
  • 摘要:在新农居建筑中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有着城市建筑难以超越的优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结合新农居建筑的常用类型,即独立式、联排式和多层单元式,阐述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新农居建筑中的应用优势.以典型农居建筑形式为例,提出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新农居建筑屋顶一体化设计策略,结合新农居的平面布局及屋顶形式,重点总结了独立式和联排式新农居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合理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提出太阳能集热器布局方案及剖面安装方式,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最适宜的方案结合到建筑中去,从而缓解了农村用能压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同时改善了建筑杂乱无章的立面现状,使其真正成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构件,成为建筑造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作为环保节能的代名词也被人们所熟知,"低碳建筑"也应运而生,对其的研究并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但人们所常常忽略的一个领域,是那些建造数量巨大、建造周期短和短期使用后即拆除的应急性过渡用房及其设计和建造,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量是惊人的.文章通过分析现今过渡板房的现状及特点,以建筑材料与地方特色的结合为出发点,提出更具环保性的应急性过渡建筑的低碳策略,倡导灾区应急板房在建造、拆除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低碳环保理念.通过使用纸板、纸筒、轻量型钢、秸秆、竹子等低碳材料,建成的房屋90%的材料均可回收利用,不产生建筑垃圾,真正发挥节能减碳的环保功能。
  • 摘要: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中优化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把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地整合是高等建筑教育中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必然趋势。针对建筑学专业重艺术、轻技术的弊端,提出了把建筑技术与艺术整合模式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并以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等技术类课程与建筑设计艺术类课程整合的改革为例,阐述了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提出的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已初步趋于成熟,促使学生从技术角度开创出发,将技术升华为艺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空鼓、剥落、裂缝、防火性能差等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分别从保温体系中材料的选择,外保温体系的细部节点设计、施工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最后,指出现有的板式外墙外保温系统有待于解决的一些问题.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是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发展的建筑构造体系,但由于技术发展和行业规范的不完善使得该体系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通过在保温板、胶粘剂、网格布、饰面层等材料选择上的重视,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女儿墙、空调机外搁板、门窗洞口、防火隔离带等细部的深化,还有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环境、基层处理、豁结面积等方面的规范实施,都可以很好地预防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裂缝、剥落、空鼓以及易发生火灾等问题的产生。
  • 摘要:在我国提高工程能力是培养合格建筑师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构成了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者立足于建筑设备实训课程,结合当前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设备工程实训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变革。采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培养适合建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将绿色技术的设计理念与学生创作的实践过程相结合,是推广绿色技术理念的重要途径。以探讨如何在高年级建筑课程设计中贯彻绿色技术理念为目标,通过对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三年级组一等奖作品的评析,介绍了获奖作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绿色技术、滨海城市、旅馆建筑相结合的构思过程,使建筑学的学生对绿色技术理念有一个全面和具体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建筑课题设计中对绿色技术的应用.建筑学专业的绿色技术方面的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将建筑环境控制原理结合到建筑设计中的能力和自觉性,从而形成建筑设计合理融合绿色技术的创作思维。学生要有基本的绿色建筑技术概念和常识,能自觉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环境要求采取应对措施,从绿色技术理念出发,将建筑技术与方案设计完美结合,甚至能够应用新技术创造新颖的建筑形式。
  • 摘要:屋面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其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良好的效应.通过对光电屋顶发展现状的介绍,论述了光电屋顶的设计及技术要求,并分别探讨了支架式、铺设式、嵌入式和瓦片式四种形式的光电屋顶的细部构造设计,最后对光电屋顶构造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光电屋顶的设计提供参考.光电屋顶既在建筑设计上增加了创新意识,体现了清洁、绿色的理念,又为电力供应提供了选择和保障,无论从美学还是实用角度来看,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光电屋顶的构造技术对整个屋顶的外观造型及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光电屋顶设计当中,应在创造美观新颖造型的同时,做好细部构造节点设计,以提高光电屋顶的气候适应性及实用性,充分发挥其节能效应。
  • 摘要:本文通过对具体实践工程中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体系应用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自保温体系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可行性,并提出了热桥部位的构造设计方案,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济南市高新区智能监控信息中心实际工程案例证明蒸压加气混凝土在寒冷地区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该工程的节能设计,建筑的构造设计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为今后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随着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建筑市场对保温节能的墙体材料的需求空间逐步加大,蒸压加气混凝土在寒冷地区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 摘要:自然通风是改善居住建筑室内舒适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空气的流通可以有效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提高空气品质。文章总结出其包含的四种基本类型:风压自然通风;热压自然通风;风压和热压结合的自然通风;机械辅助的自然通风.在研究了自然通风与屋顶的关系之后,归纳出自然通风技术在屋顶上应用的三个模式:腔体开口模式;通风塔模式;太阳能烟囱模式.最后希望通过此研究给人们在设计生态节能建筑的屋顶时以启发和思考.屋顶在建筑的自然通风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将其与自然通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模式化的设计与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中通风换气的效率,保证室内健康的空气环境,同时也可以使这样一个生态节能性的技术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
  • 摘要:风环境作为热环境的重要一环,对建筑的生态节能和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北京大观园东侧白纸坊地块为例,运用Fluent软件针对北京旧城某住宅区室外风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探讨了城市旧居住区中规划方案中风环境优化的设计策略.风环境优化应通过合理控制风速(高或低)、合理控制风压差、合理调整住栋间距和迎风角度、合理布置条形、点式住宅、根据地域气候条件避风或者导风。另外,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风环境和容积率要综合考量、平衡利弊,因此,在局部高速风廊道部位要灵活运用绿化、下垫面材质、建筑挡风、导风构件以及建筑单体的吸风口等手法,提高居住舒适度。
  • 摘要:错误的通风习惯往往会导致建筑的灾难性的能耗表现.尤其在住宅类建筑中,过度通风常被滥用.公众又对一些常见的错误通风习惯当作正确习惯固执的使用.本文针对上海地区一些居民的较为常见的错误通风观念的调研,对几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从中研究错误习惯、正确习惯和住宅节能改造对住宅类建筑能耗的贡献比值,可以发现仅仅是通过优化居民的通风习惯和理念,就能超过对既有建筑进行昂贵的节能改造的效果.通过树立公众一个正确的使用建筑的习惯,能极大地提高住宅能效.
  • 摘要:文章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处废弃厂房的改造与再利用为例,探讨蕴含其中的建筑节能性.通过分析比较,从功能定位、结构加固、生态通风、废材利用四个方面,研究旧厂房改造过程中的节能策略,为这一类型的旧建筑再利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内蒙古工业大学旧厂房的改造实践,拓展了旧产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思路,改变了相同类型改造的模式,更加注重探索改造与再利用的系统性,并运用多效的生态策略,实现了再利用的节能目标,也为以后的旧产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 摘要:城市的夜景照明在城市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城市形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夜景照明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环保和节能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绿色照明的探讨,对夜景照明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创造绿色光环境.城市建设中采用绿色照明,既可以减少光污染,又可节约电能,可谓一举两得。我国建设部2004年6月颁布实施《节约能源—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其宗旨是推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照明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绿色照明计划的实施,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必将成为我国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宝之一。
  •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能源的紧缺已经变成人类面临的又一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低碳城市"、"绿色建筑",已经变成一种未来建筑发展新的坐标,变成当今全球建筑界最流行的议题.为了追寻可持续建筑的本来面貌,探索气候与风土建筑元素,结合辽宁科技大学二号教学楼部分消极建筑空间改造,试着还原生态建筑的定位.针对于二号楼消极空间的生态营造方面作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以及转变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观念,作为当代建筑师,不应该只追求建筑造型上的新颖独特而忽视了能源的浪费。应建立生态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环境,用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节能意识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 摘要:生土建筑主要是指利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来营建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也指在原状土中挖凿的窑洞或利用生土、沙石掩覆的各类建筑物。传统生土墙体根据建造材料及方式的不同,主要有土坯墙、草泥豁土墙、夯土墙和木骨泥墙。不同的墙体类型,材料的组成及配比各不相同。将这些墙体按结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土坯墙、草泥薪土墙、夯土墙属于承重结构,而木骨泥墙中生土仅起围护作用。现代生土建筑克服了传统生土的一些缺点及弊端,在传统生土建造基础之上,慢慢衍生出一些新的建造形式,如轻质黏土、袋装土和轮胎夯实土。现代生土建筑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生土材料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现代生土建筑还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优化来增强其结构及抗震性能。现代生土建筑除了具有承重和围护作用外,还可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精神层次意义。
  • 摘要:胡墼作为土坯的别称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使用,并且这种建筑材料使用至今已有几千年之久.本文经过文献查阅并结合实地调研查证,基于对天水明清时期古民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坯历史相关文献的搜索,来探求"胡基"名称的由来及其制作工艺和砌筑方式,尝试对胡墼这一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全方面的还原,为传统材料的更新再造奠定基础.胡壑建造的房屋有着室内温度比较稳定,昼夜温差小,热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宜于我国西北乃至北方气候夏热冬冷且干燥的地区使用。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生土建筑的研究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相信胡壑会因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继续发展,延续其千百年来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 摘要:近些年以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高校迅猛建设和扩建,从而催生了学生公寓的建设高潮。本文以山东建筑学大为例,分析研究了大学校园中学生公寓建设中采用的适宜低碳建筑技术,并分析其带来的节能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形体与朝向,采用先进的保温构造和材料实现了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适宜的低碳建筑技术在校园建筑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为低碳建筑技术在校园建筑建设中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校园建设采用低碳建筑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摘要:建筑材料及其构造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语言和建筑师的唯一手段,建筑材料满足建筑物性能的手段和历史展现了建筑材料在建筑学性能实现中的三个层次:基本性能、支撑性能、衍生(艺术)性能,这是研究建筑材料的基点,也是探索原创设计的途径。
  •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住宅工业化在中国早期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其在当下国家倡导"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大环境中得到了重新发展的契机,本文就住宅工业化设计提出了几条住宅工业化要实现"标准化基础上的非标准化"的可行之道.通过标准化部件与非标准化部件的分离,减少现场作业量,避免全装配所带来的千篇一律,体现不同于他者的设计感。使用个性化单元,组织出变化更加丰富的建筑形体,赋予建筑独属于自己的性格。找寻到一个适当尺度的参数来控制工业化住宅的“制造”过程,使之在拥有自己个性的同时又不至于给现场施工增添额外的工作量,促使工业化住宅的蓬勃发展。这种通过“非标准化”得来的,屏蔽了之前千篇一律面貌的新型的住宅工业化定将在中国的“低碳建筑、绿色城市”的建设浪潮中大显身手。
  • 摘要:天然石材以其质地坚硬、表面光洁、高贵典雅、耐腐蚀等特性成为繁荣建筑装饰市场的主力军.建筑师常借助天然石材作为建筑的构成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外饰面设计中.在分析天然石材的特性及类型选用的基础上,对天然石材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与表现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使石材的自然属性被建筑师以建筑的各个侧面予以诠释,将其与建筑艺术有机的融合.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使石材工业面目一新,建筑师将这种叠砌方式多用于建筑的饰面设计中。石材具有丰富的纹理和色泽,利用现代的干挂等技术,常被用于对建筑形体的质感表现。石材遮阳可作为建筑结构表面元素,它开发出了切割薄大理石的潜能,使大理石能够变得既半透明又足够轻,使其成为“可移动百叶装置”的一部分。总之,在现代建筑中,一些建筑师突破现代建筑的常规,从事建筑技术及材料的表现,并将其与建筑艺术有机的融合,使石材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
  • 摘要:某寄宿制中小学校位于秦岭山区南部,"5·12"灾后重建.其餐堂在投入使用后,出现比较严重的蒸气排放不畅、建筑内表面大量凝结水聚集、发霉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使用操作、更使得餐堂卫生条件下降.笔者应使用方要求,运用自然通风原理,针对问题所在,就现有条件,对建筑本体进行了较低成本的改造设计.既解决前述问题,又不过重增加学校的资金负担,更考虑学校运转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其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近年来,丹麦作为为全球低碳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在低碳建筑的设计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丹麦低碳建筑的发展策略,并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丹麦建筑师设计的两个的低碳住宅:生命之家和灵活能源房.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丹麦低碳住宅的设计经验,也证明了低碳与住宅美感、舒适度、生活质量完全可以统筹考虑达到最优.这些成功技术和经验可为我国发展可持续低碳住宅并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提供借鉴与启示.我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将低碳节能贯穿始终;增加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提高新能源的竞争力,逐步改变国家的能源结构,从根本上推动低碳住宅的发展;需要在政策上更灵活,鼓励低碳住宅实验,注重经验积累。
  • 摘要:在欧洲,通过整合设计的低能耗建筑可以节省80%的日常运行费用.近年来,低能耗建筑在欧洲发展迅速,据2010年3月的官方数字统计,已建的被动房项目约有22500座.本文试图通过对欧洲低能耗建筑定义、计算方法和政策等方面的背景与发展介绍,为我国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鉴于我国在建筑能效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被动设计技术及实践经验,可以对我国的低能耗建筑实施起到借鉴作用。其强调冬季保温的被动设计措施和标准,可以为我国严寒、寒冷,以至夏热冬冷气候区所借鉴。在设计中,根据不同气候、环境条件,运用多种低技术的被动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低能耗建筑的成本高效管理。同时,随着低能耗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其次,学习欧洲在政策框架、法律法规中的模式,加强我国对低能耗建筑的政策支持,健全相关法规、规范内容;另外,通过多种形式,多视角、多层次的开展低能耗建筑宣传推广活动,逐渐提高低能耗建筑在市场和公众中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 摘要:"可持续性建筑"作为一个人类进步的标志性概念至今也没有精确的定义.多数情况下,人们以节能环保的概念来理解和界定一个建筑所能达到的可持续性.然而关于对于建筑寿命、建筑文化的关怀在众多指标中显得很苍白.建筑文化的可持续性体现在建筑的精神层面、建筑的记忆、灵魂层面。“可持续性建筑”不仅从技术指标上有硬性规定,在精神层面也不应放弃人文关怀,找到自己的传统,让民族的记忆持续下去。
  • 摘要:对于移民住宅设计,本文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功能、造型、院落、技术等方面对移民安置住宅进行设计,试图探索适合当地地域性特色的新型住宅,找出宁夏生态移民住宅建筑设计的绿色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各类服务设施的布置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方便各处使用及到达,体现其服务的均好性。景观空间则渗透于居住空间各处,集中的游园和沿街的绿地,方便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考虑分区开发建设周期和经济可操作性,使各期开发具有既独方又整体的特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 摘要:本文围绕绿色环保的钢结构在工业建筑立面设计领域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工业建筑立面构成元素的具体分析,总结出一套立面造型方法.为设计人员,更快、更好地提出建筑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加大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普及和应用.钢结构工业建筑同其他结构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一样,都是由结构骨架组成空间,同样的元素构成外立面。因此,在设计时可参考建筑设计统一的美学原则进行建筑创作,把握好建筑内外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寻求一种基本的视觉平衡;它的外墙面不仅仅只有彩色金属压型钢板这一种表现形式,多重纹理、质感的建筑材料同样能为其立面增添特色。外墙同门窗、女儿墙、檐口、雨棚等都是立面重点部位,只要做好各自的细部处理最简单的建筑体型也能创造出工业建筑精品。
  • 摘要:单间联排式是浙东南农村地区分布最广的住宅类型.本文分析了单间联排式住宅普遍存在的气候缓冲空间不足、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家庭设备用能增加快和住宅周边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选取一栋典型单间联排式农村住宅,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气候缓冲空间、窗口遮阳中部采光、光热风能山泉利用和减噪降尘气候调节等生态化改造具体方法,并进行了改造设计.生态化改造对于延长农村住宅使用寿命、提供居住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为背景,通过对重庆主城区重点改造路段的走访调查,深入了解重庆新一轮城市风貌改造现状,分析旧建筑外围护结构风貌改造的种种措施,总结其中的建筑节能策略以及遮阳策略,借此对城市更新中的旧建筑节能改造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如今建筑的节能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改造也不再是单纯以满足功能要求为目的,其中的节能手段越来越倾向于节能体系的建设,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才是旧建筑节能策略发展的方向。
  • 摘要:门窗与玻璃幕墙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部位.研究表明,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是建筑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本文介绍了常见节能玻璃的种类和性能,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范要求,对外窗的保温性能进行了重点分析.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既适用于北方地区公共建筑又符合规范要求的玻璃窗的类型,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 摘要:《新型建筑材料》是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以介绍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为目的.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新型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以便在今后研究、工程实践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在研究生教学中积极发挥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特点,突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教学、案例法等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