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西宁
  • 出版时间: 2012-06-28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

会议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城市现状景观的条件是营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基础因素.本文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哈密城市用地、城市街巷、建筑空间、城市色彩、城市绿地、城市核心地段等子项的分析,揭示了哈密城市现状景观的特色,并指出了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彰显城市景观特色的途径与方法,即加强城市物质空间景观的营造;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内涵;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扩大并提高绿地公园量与质.
  • 摘要:城市商业性道路因其兼有交通与商业的双重功能,而呈现出不同于一般道路的交通、用地、空间特点,并且对环境与景观的要求较高.文章通过昌吉市延安北路景观环境整治的规划实践,从交通系统改善、开放空间塑造、道路界面提升、夜景照明优化、街道家具设计、用地功能调整等方面对城市商业性道路的景观环境规划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 摘要:针对北京市小城镇的特点,根据对小城镇绿地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北京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编制要求、控制重点等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小城镇绿地的分类和绿地指标要求,对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的规划编制办法和规划重点、小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及重点内容皆进行了探讨.
  • 摘要:新城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很大分量.在许多发达国家,新城建设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在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新城建设确实方兴未艾.面对中国现在各大城市逐渐凸显的“城市病”,建设新城成为许多城市选择的出路之一.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新城建设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城产生的动力因素,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等各面进行了研究,为正确认识与把握我国新城的发展提供依据,希望为我国新城建设的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追求发展是每个城市的共同理想,新城在现阶段是许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较好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每个城市都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切忌盲目开发、贪大喜功,这无论是对新城还是老城,都只可能是一种灾难。
  • 摘要:在中国传统城市中,街道不仅起到了交通通行的作用,还作为重要的邻里交往空间影响着城市的肌理.街道是城市结构的重要骨架,城市街道空间对于城市生活品质影响重大.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汽车为中心的一系列道路的改造以单调的机动车道代替了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汽车不仅将人逐出街道,还阻断了街道两侧的交流,给步行活动造成不便.行走变成了一种“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的机械运动,步行环境被忽视.在什刹海街道空间的调查中运用环境心理学和AHP层次分析法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从街道空间,街道设施,街道活动三个方面选取什刹海地区五类典型街道进行调查,包括实地测量,调查问卷,案例访谈,评价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详细图纸表现北京旧城街道中的环境设施状况和步行空间体验.总结北京旧城街道空间的优点,并且针对不同类型街道分别提出改进意见,由此反馈到城市街道设计中去,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 摘要: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在经历基于功能、艺术、自然与生态主题的若干世代后,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式介入,以生态学视角开展的多学科交叉为此类课题提供研究契机.文章主张将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作为一项基于专业技术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风景环境规划设计明确提出其新时期的核心任务即“寻求多维度对话”.重点探讨其四项基本工作,即“扩大对话对象”、“创新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话平台”、“重视以地域文化及风俗为特色的对话内容”和“基于对象调查-行为分析-需求判断-空间组织风景环境规划设计手法”.以此倡导广大学者关注当代中国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大意义,以期为我国风景环境设计及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高原型风景名胜区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容易突发安全事故.为保障高原型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并应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之中.本文以藏北高原唐古拉山——怒江源风景名胜区为例,剖析旅游活动的动态过程中不同参与对象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并从规划与发展角度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高原旅游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自1982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历经三十年,风景名胜的发展成效显著,有目共睹.但是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亟待深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所以本文探讨了关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要加强保护,毫不动摇,深度关注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速风景名胜区发展,深化风景资源研究,研究风景区与三农问题,研究核心景区,分类制定保护措施。
  • 摘要:云贵高原环境塑造了云南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地域性文化景观是体现地方性环境设计的综合景观,文章探讨了地方性与民族性对地域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色形成的重要支撑,总结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三个重要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地方性环境特征和民族性文化信仰是形成云南茶山地域空间景观格局的重要因素,以景迈茶山为例,其空间特色包括垂直土地利用的生产空间、民族性村寨聚落的生活空间以及人地和谐的生态空间.这三种空间体现了当地人民尊重地方环境和民族信仰的自下而上的创新设计,人民对这种空间格局积极保护,体现了该地域文化景观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 摘要:以北美国家公园与原野地游憩冲击与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总结了游憩冲击的发生机理、变化规律、冲击测量方法以及监测管理技术途径、国际研究动态等,内容详实系统,分析具体科学,是1950S以来国际游憩生态研究成果的集成,也是北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技术的集成,代表了国际同领域的先进水平.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基于实验与观测的科学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分析了游憩与自然要素的互动关系、游憩冲击的时空变化规律,环境承载力与游客使用的动态关系,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管理和游憩活动及设施规划设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富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城市景观带设计实践,从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与空间形态三方面,探索地域特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并总结如何基于地域特征建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语言.基于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是一种从城市实际出发,通过抽象、概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特征,并与城市空间形态特点相融合的景观设计。富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不仅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为场地的使用者带来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地域特征得以重分展现时,当地的景观环境必然会有所改善,甚至因为使用者与场地之间互动而变得更为丰富和活跃。
  • 摘要:运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城市特色的分析方法,对于高原城市昆明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进行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于昆明目前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城市特色的保护与继承发展的对策,以求更好地延续名城文脉,凸显城市特色.提出要做好城市发展格局形式的转变,山水格局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等工作。
  • 摘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系统,城市的绿地系统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承载着生态、景观、文化、安全、游憩等综合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大家谈到园林似乎只看到其基本功能,即休憩与景观功能,而大大忽略了其根本功能,即生态、文化、安全功能。因此,当城市快速发展,用地平衡出现问题时,绿地常常被当作‘软’指标被挤占。学习钱老的园林观与城市建设思想,重要的是解读钱老的思想理念,提高园林对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如果反思今天城市规划与建设出现的问题,就更加体会钱老当年提出园林与山水城市思想的前瞻性与重要性。
  • 摘要:“风景园林”或者“景观学”其中至今还有许多理论空白,在现代科研和实践中许多理念混淆不清以及很多错误行为.文化地理学研究“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其概念: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景观,探讨这门学科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容,进而明确其研究理论和实践行为.风景园林的文化景观作为空间和物质的存在,是地域文化长期作用、积淀和演化而形成的,构成风景园林文化景观的要素很多.文化地理学以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论点作为其理论基础,发展形成了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和环境感应三大研究方向.文化景观主要研究文化景观的形态、构成、特征、演变及其空间差异;文化生态主要研究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和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双向作用”;环境感应则从人对环境感知、认识与行为的角度,探讨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替,揭示文化景观的客观存在原因.由于风景园林是人类活动而产生的重要的地理现象之一,囚此,文化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可以作为对风景园林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现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关于自然审美不是中国的优秀传统,也不是现代西方的景观风格,而是“风景开发”,花费巨大的钱财去“框架”自然界的风景,这是个问题.
  • 摘要:大茅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境内中部,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脉,2006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10月,德兴市人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大茅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对大茅山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风景资源状况、游览条件、发展条件以及保护管理等相关条件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对照《风景名胜区条例》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审查标准,认为大茅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游憩、科普、景观、生态价值,是一处以奇绝的峡谷潭瀑景观、罕见的原生生态环境、典型的花岗岩峰峦微地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相结合型的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同类风景名胜区中实属罕见,完全有必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保护;同时,大茅山风景名胜区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机构,采取了全面有效的保护措施;景区周边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风景名胜区的展示和利用条件已有根本性改变,综合条件已经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要求。
  • 摘要:斯沃斯莫尔学院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它同时又是一座美丽的树木园.校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原则,主要采取的措施有衬草溪流、LEED认证的建筑设计、屋顶绿化和替代草坪的植物实验等.校园的生态设计的实践不仅涵盖校园环境从整体到细节的每一处设计,更体现在日常校园生活和在不断追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学习.
  • 摘要:大凡城市型或城市边缘风景区在空间上与城市接壤或互为组成部分;在时间上由于贴近城市并受其作息时间的支配,加之交通便利使得市民来往于其间非常容易,因此会产生非同于其他自然风景区的生态干扰及生境变更.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大型自然斑块,对城市特色、开放空间和颇具特征的重要文化游憩地,还是著名的游览圣地或古建筑群、历史名城的风貌维护,都具有丰富的、及其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因而对所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城市特色的保持、人居环境的优化等方面起着深刻的影响,这些都成为城市美学的考量标准,同时也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与标志及城市文明象征的重要议题.从目前风景区的景观扰动因素来看,控制及排除景观干扰成为桂湖风景区建设森林温泉小镇的关键。首先应明确严格控制小镇规模,并按最低承载容量评估旅游项目,在旅游产品实施的同时,也必须遵守因时制宜的原则,不一哄而上,划定旅游人为扰动上线。建议进行区内原始村落的风貌化修缮,将村落中闲置待租的民居调整成为温泉小镇内的风情游基地,以推动村落的使用更新与保护,同时又推动景区内传统产业的替代发展和传统村落生活形态的转型提升。加强景观生态格局整治与恢复,由于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上的斑块、廊道和基底的镶嵌结构,因此在空间上可以分为随机型、规则型和集聚型三种类型。景观生态格局的恢复是希望重建区域历史上曾有的植物群落,以保持生态系统和人文文化功能的延续性,增添桂湖温泉小镇的综合魅力指数。与此同时,对侵占风景区的其他非计划性用地进行清理,对景区边缘地区被侵占的地区有条件的化为景观生态交错带,植栽以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方式。在清理部分土地时,可保留部分扰动度低或相容的利用类型,以降低风景区周边土地利用压力。在桂湖森林温泉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对景区内遭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进行人工生态规划设计及生态恢复和生态引导,以替代景观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进程,加快景观生态建设。为保护城市中及边缘区的大型自然斑块的多样性,应充分保障和完善城市风景区之间的景观生态交错带,确保城市高密度的城市景观至低密度的风景区景观之间的过渡空间。
  • 摘要:唐古拉山-怒江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世界屋脊之巅——西藏藏北门户那曲地区安多县管辖范围内,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面积近7998Km2,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及国际性河流怒江发源地.规划针对风景区生态脆弱、风景资源独特、经济条件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风景区的保护包括3方面内容:1、风景区保护培育;2、游人容量控制;3、游览设施生态建设。风景区的游赏组织应强调典型景观规划及特色风情展示,规划应体现藏北风土人情,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原真性,保护传承非物质遗产。最后提出要改变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发展青藏公路服务经济,优化发展畜牧产业,鼓励发展藏北民族传统特色手工业,限制发展金属和非金属采选业,牧民生活引导。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中社区居民可提供向导服务、提供住宿接待、经营游客所需物品、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节庆日与游客互动。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特别注重保护自然的新文明形态,是人地关系高度和谐的状态.生态文明的构建不可能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是一对辩证统一体,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云南特殊省情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结合实际工作中开展的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研究,在省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根据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分析云南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建模式,进而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探讨构建高原生态文明的对策.
  •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政策的变革,国内的旅游度假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在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众多问题,集中表现在规划开发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与原住民利益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易兰两个具体规划项目自身的研究,探索打破传统方式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尝试实践一套新的模式,以寻求发展与保护之间可持续的平衡.对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案例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变,最终达到农民致富,游客满意,区域进步,生态保护的综合效益,设计行业急待在理论与实践上创新、探索与提升。有人云,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有理由相信,只有彻底完全的融入到场地生态环境及区域内世代生息的居民中去,才可能获得无限的创作灵感,建设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作品,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摘要:游憩和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于温饱问题以外的例如游憩、环境、景观等等与生活品质相关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游憩与景观的需求,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中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到对于我国的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的一些启示.rn 首先,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游憩规划设计(尤其是其中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由景观建筑师来完成的。但是现在教育课程中明显地偏重于原有风景园林规划的学科设置,比较注重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衔接,重视物质形态的规划。而对于游憩学及游憩规划的学科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似乎觉得与现在的景观规划设计格格不入。因此,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研究的落后造成了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上的缺陷,使得现在大多数的景观规划设计仅仅重视了视觉景观形象的方面。rn 然而,从一个比较全面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就要求人们学习规划设计的人同时具有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专业所要求的以风景规划及景观设计为中心,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满足景观形象、生态自然、游人活动的要求,而且同时需要了解游憩规划设计所涉及到的如人的闲暇计划、游憩行为、游憩计划、游憩管理等等方面。从而改变与促进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传统上只注重美学形象与自然生态的观念,使得景观规划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人类社会发展对于景观的要求,从而做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rn 其次,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虽然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并不是说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谁包含谁的问题,因为毕竟两者之间在考虑角度及深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rn 因此,游憩规划实际上基本属于城市规划与景观规划的一种专项规划,它是跨专业的,不完全属于哪个学科。这正像城市规划中的给排水规划、电力电讯等专项规划一样,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其中的内容,但是其学科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的研究范围与深度。只有互相的借鉴与合作才能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的合理与可行。
  • 摘要:当前,尊重乡土地脉特色,保持自然原真的景观规划方法有两种不尽合理的倾向:或过分战略性和理论性,无法落实到景观项目规划过程中;或过分实体性,片段的体现在部分项目的景观细部上.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一个完整的景观规划项目拆分为景区总体规划、景区分区规划、局部景点设计、小品雕塑设计四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层面,探讨如何将乡土地脉原真的设计原则落实到每一层面.从设计构思、功能定位、规划结构、景区定位、景点设计以及小品雕塑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以乡土、原真、自然、质朴作为出发点,本文研究重点包括:梳理和恢复海岸的自然形态;展示真实的自然海岸礁石与滩地;维护和强化海岸生态廊道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海岸生境系统以及塑造梦幻生态景观.
  • 摘要:城市空间的衍变和发展与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有着密切关系,许多城市发展案例表明,城市的生长往往依托城市生态景观条件,城市的生态景观骨架构成了城市特色空间系统,是城市特色认知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山水条件优越的城市和区域,城市特色空间的塑造是以山水本底为基础,融入文化和商业元素,形成不同城市区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风貌.面对城市发展无序、城市空间特色丧失、城市生态结构破坏的现状,如何在适应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引导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形成城市自身特色,并且避免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思考的重点.本研究以安徽怀远县为例,探索中国欠发达中小城市在快速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特色的策略方法.要保护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显山露水的山水城市格局,选取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尺度,打造山水城市和皖北水乡的城市意向,积极塑造近山、亲水的公共活力空间,精心打造标志性景观节点,充分发掘怀远的石榴文化,积极展示淮河文化和大禹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 摘要:本文针对西藏唐古拉山-怒江源风景区可达难度高、安全保障要求高、生态敏感性高的特点,尝试通过景观可视性分析确定风景区的最佳观赏点,从而确定游览设施的布置.并且进一步通过以一条游览线路的详细实地考察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在调研中借助GPS定位与摄影,确定适合本风景区高海拔、空气能见度高、视野开阔等特点的雪山实际可视距离,并以此为例,将这一景观可视距离标准应用于整个风景区的可视性分析及最佳观赏点选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