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蓝眼白色肉兔的培育方法,属于家兔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以豫丰黄兔和哈尔滨大白兔为杂交亲本,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培育出蓝眼白色肉兔品种。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用时短,速度快,培育出的肉兔新品种保持了哈尔滨大白兔的体型,全身被毛白色,毛型为普通毛,眼球为深蓝色,背腰长,后躯丰满,四肢强壮有力,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泌乳力强,抗病力强等优点,其独特的蓝眼特征极易与其他白色肉兔品种相区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6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88137.3

  • 申请日2011-04-08

  • 分类号A01K67/027;

  • 代理机构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牛爱周

  •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西苑路4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10

    授权

    授权

  • 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7 申请日:2011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家兔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肉兔生产中饲养的品种主要是国外品种,国内培育的肉兔品种不多,主要有哈尔滨大白兔、塞北兔和豫丰黄兔,其中哈尔滨大白兔是我国最早培育的大型肉兔品种。在肉兔生产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重引种、轻选育”,一些大型企业不惜高价从国外引种,连续多代繁殖,不加选育,导致近交衰退,生产力下降;(2)“重倒种,轻培育”,多数企业以生产为主,不重视品种培育,种兔市场混乱;(3)品种特色不明显,特别是对于白色肉兔品种,由于白化基因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白色家兔都是“红眼睛”,被毛都是白色,且所有肉兔都是普通毛型(兔毛的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长毛型、普通毛型(或称标准毛型)和短毛型。普通毛型毛纤维长度2.5-3.0厘米,针毛较粗长,绒毛较粗短,两者区分明显,;长毛型代表品种安哥拉兔(长毛兔)毛纤维长达6.0-10.0厘米;短毛型其代表品种是力克斯兔(獭兔),其毛纤维长度1.3-2.2厘米,且针毛和绒毛等长)。

由于不同地区饲养条件和气候的差异,品种内的个体差异很大。家兔倒种的原因,除管理上的问题外,培育的品种特色不明显也是一个因素,如哈尔滨大白兔、上海大耳白兔、日本大耳白兔和四川白兔等外貌都是白色,眼睛为粉红色,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仅从体型和外貌上对它们进行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哈尔滨大白兔的公兔与豫丰黄兔的母兔杂交,生产F1;

(2)选择F1代中白色普通毛型公、母兔进行同胞或半同胞交配,生产F2,F2代中出现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

(3)选择F2代中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公、母兔,进行横交固定,通过扩群、选育,培育成蓝眼白色肉兔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哈尔滨大白兔(♂)×豫丰黄兔(♀)

F1代:      1/16~1/8的白色普通毛型兔(红眼)

F1代自交(同胞或半同胞交配):

白色普通毛型兔(♂)×白色普通毛型兔(♀)

F2 代:     1/8~1/4的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在于采用了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哈尔滨大白兔的公兔与豫丰黄兔的母兔杂交,生产F1代;

(2)选择F1代中白色普通毛型的母兔与其父本哈尔滨大白兔回交,生产出回交一代BC1,BC1代中出现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

(3)选择BC1代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公、母兔,进行横交固定,通过扩群、选育,培育成蓝眼白色肉兔品种。

其遗传模式如下:

杂交       哈尔滨大白兔(♂)×豫丰黄兔(♀)

F1代:      1/16~1/8白色普通毛型兔(红眼)

F1代回交   白色普通毛型兔(♀)×哈尔滨大白兔(♂)

BC1代:        1/8~1/4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

本发明方法培育的蓝眼白色肉兔品种,保持了哈尔滨大白兔肉兔的体型,两眼有神,两眼球深蓝色,全身被毛白色,普通毛型,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泌乳力强,抗病力强等优点;其独特的蓝眼特征极易与其他白色肉兔品种相区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哈尔滨大白兔的公兔与豫丰黄兔的母兔杂交,生产出F1代,F1代中产生1/16~1/8的白色普通毛型兔;按1:4公母比例,共需5只公兔,20只母兔,每只母兔生产4~5窝;

(2)从F1代中选择白色普通毛型的公、母兔进行同胞或半同胞交配,生产出F2代,F2代中产生1/8~1/4的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按1:2公母比例,共需F1代10只公兔,20只母兔;

(3)在F2代中选择具有蓝眼白色普通毛型特征的公、母兔进行横交固定,淘汰其他毛色个体,仅留蓝眼、白毛和普通毛型的个体进行繁殖;以公兔为家系,按各家系1:5公母比例等比例留种,经过5~6个世代即可使蓝眼、白色和普通毛型三个性状稳定遗传,通过扩群、选育,培育成蓝眼白色肉兔品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蓝眼白色肉兔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哈尔滨大白兔的公兔与豫丰黄兔的母兔杂交,生产F1代,F1代中产生1/16~1/8的白色普通毛型兔;按1:4公母比例,共需5只公兔,20只母兔,每只母兔生产4~5窝;

(2)选择F1代中白色普通毛型的母兔与其父本哈尔滨大白兔回交,生产出回交一代(BC1);BC1代中出现1/8~1/4的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按1:4公母比例,共需F1代5只公兔,20只母兔,每只母兔生产4~5窝;

(3)选择BC1代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公母兔,进行横交固定,淘汰其它毛色和毛型个体,仅留蓝眼白色普通毛型兔繁殖;以公兔为家系,按各家系1:5公母比例等比例留种,经过5~6代即可使蓝眼、白毛和普通毛型三性状稳定遗传,通过扩群、选育,即可培育成蓝眼白色肉兔品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