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认知训练装置的把手以及包括该把手的认知训练装置

用于认知训练装置的把手以及包括该把手的认知训练装置

摘要

认知训练把手(10),设计为通过纵向连接构件(60)连接到球(80)上的联结构件(90),所述把手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纵向连接构件(60)的长度的构件(2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7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智力中心培训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68434.3

  • 发明设计人 让-路易斯·杜邦;

    申请日2014-12-02

  • 分类号A63B69/00(20060101);F16G11/10(20060101);A63B4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浦彩华;姚开丽

  • 地址 卢森堡栋库尔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3B69/00 登记生效日:201809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8-22

    授权

    授权

  • 2016-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69/00 申请日:2014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知训练把手,该把手布置为通过纵向连接构件连接到球上的联结构件,所述把手进一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纵向连接构件的长度的构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把手是下述认知训练装置的一部分,该认知训练装置包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通常是将球连接到所述把手的绳。该装置主要用于体育领域,尤其用于足球,但是还可用于康复目的或作为对精神运动(psychomotor)教育方法的支持。用户可以是希望纠正和训练其运球的专业足球运动员,以及具有待接受治疗的精神运动缺陷的人员,或者希望改善其身体组织的人员。这样的把手从文献US 209/075763和EP 0,821,983中已知。

以足球类训练方法为例,用户,即足球运动员,将所述把手抓在他的一只手中,并将用他的一只脚踢球,以便借此根据特定训练计划在不同训练状况下改善他的运球。

对于每个用户,必须将绳的长度调节成:当球的底部位于距地面3或4厘米处时,把手位于用户的股骨头的高度处(与臀部等高)。

使用训练装置重复的运球使得运动员能够具体在神经层面使脚的运动与特定运球所需的其余身体部分(与具体比赛情况有关)协调(assimilate),使得对于各种比赛情况,运动员本能地(反射性地,即在比赛阶段需要尽可能短的分析时间)能够将他的身体置于合适的位置,以提供最佳比赛方案。

可惜,现在存在的把手不允许绳的长度的容易且精确的调适。此外,当球的运动具有最小轨迹波动时,绳上的最小冲击极大地向上放大到把手,然后球变得难以控制,用户随后失去了训练装置的所有益处。他必须然后控制随机运动并重新开始特定训练计划。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至少两个侧壁,所述至少两个侧壁通过接合区域彼此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两个侧壁彼此至少周期性地以至少小于所述纵向连接构件的直径的第一尺寸间隔开,以限定保持区域并且在所述连接构件被引入所述调节构件的两个侧壁之间时保持住所述连接构件。

按照这种方式,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以调节的方式被塞入所述调节构件,而连接构件的第二自由部分被连接到球的所述联结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因此,连接构件具有通过调节构件连接到把手的第一部分,使得在训练装置的使用期间连接构件不能与把手分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多个保持区域。

可选地,两个侧壁通过所述接合区域彼此连接,其中所述接合区域进一步限定朝着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区域的用于所述连接构件的进入路径。

替代性,侧壁彼此至少周期性地以至少大于所述纵向连接构件的所述直径的第二尺寸间隔开,以限定用于所述连接构件的通道区域。

按照这种方式,希望使用把手的运动员使绳(即,连接构件)穿过通道区域(该绳可自由地穿过通道区域)引入两个侧壁之间,根据训练将绳的长度调节到期望值,接下来将绳夹在保持区域中,在保持区域,侧壁以小于绳的直径的距离间隔开。如果用户希望增加或减小由将球与把手隔开的距离限定的绳的长度,则他随后必须从保持区域中简单地移除绳以使之通过所述通道区域。

在接合区域上存在进入路径使得能够:朝着调节构件的保持区域定向连接构件,并且便于连接构件在该区域中的布置。

优选地,把手还包括限定成至少两个壳体部分的外壳体,该壳体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调节构件,且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部分彼此连接时具有用于连接构件的出口孔。

壳体的出口孔的存在使得能够:将所述连接构件的与连接到球的第二自由部分相反的第三自由部分定位在调节构件的保持区域的外部。该第三自由部分获得用于连接构件的抓握构件,用户可按压该抓握构件,以在他闲暇时移除所述连接构件以及在所述连接构件的长度的调节期间将所述连接构件置于调节构件的保持区域中和保持区域的外部。

有利地,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形成槽的开口腔,所述腔布置为以调节的方式容纳所述连接构件。

按照这种方式,第三自由部分可暂时容纳在把手的槽中,并允许用户更舒适地抓握把手。

在本发明的一个尤为有利的实施例中,把手进一步包括布置为沿着引导方向引导所述连接构件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从所述调节构件以介于90度到150度之间(优选地,介于110度和140度之间)的角度延伸。具体地,引导构件可包括引导壁或管或槽。

引导构件的存在使得能够:沿着引导方向朝着所述调节构件的所述保持区域引导连接构件,使得尤其在球沉重时便于连接构件在所述调节构件中的运动,将长度调节到期望长度通过把手的所述调节构件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指示。

本发明还涉及认知训练装置,该认知训练装置包括:

-根据本发明的把手;

-包括联结构件的球;

-连接构件,布置为将把手连接到所述球的所述联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构件是缆绳或链或绳。

具体地,球的所述联结构件包括:

-穿过球壁的孔;

-置于所述球内部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

-置于所述球外部的第二连接部分,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具有正面,第一凸连接元件从正面突出,所述第一凸连接元件穿过所述孔并安装在第二凹连接元件中,第二凹连接元件由第二连接部分获得且布置为连接到所述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所述正面与球的内壁部分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背面布置为与球的外壁部分接触,以在所述球和所述连接构件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指示。

附图说明

通过非限制性地提供的且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点、细节和优点将显露出来。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a至2c是图1中示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其他透视图。

图2d是图2a至2c的把手的纵向剖视图I-I。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构件的透视图。

图4a和4b示出了球的联结构件的第一透视图和第二剖面图。

在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把手1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把手10包括用于调节纵向连接构件的长度的调节构件20,其中该纵向连接构件布置为将球连接到把手10。

调节构件包括形成夹具21的两个侧壁22,23,所述壁通过接合区域24彼此连接。具体地,每个侧壁包括第一连接端部200,201和第二自由端部202,203,每个侧壁22,23的每个连接端部通过所述接合构件24彼此连接,连接端部200,201进一步限定用于连接构件60的、朝着位于所述侧壁22,23之间的保持区域25的入口路径30,并且其中,连接构件保持在调节构件20中。此外,调节构件的自由端部限定连接构件60的出口路径31。

壁22,23彼此至少周期性(periodically)地以距离d间隔开,纵向连接构件60具有由至少等于将各壁分开的距离d的直径或断面宽度表征的截面,以便在连接构件插入保持区域25中时保持住连接构件,所述保持区域由在调节构件20的两个侧壁22,23之间具有宽度d的周期性间隔限定。

在如图1所示的把手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壁22,23包括多个保持区域。具体地,每个侧壁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布置为在连接构件被保持在前述区域25中的至少一个中时与所述连接构件的外表面接触。

优选地,每个壁的内表面彼此面对。具体地,至少一个内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凸顶(peak)26以及可选地至少一个凹陷27。在图1的实施例中,侧壁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凸顶以及可选地一个凹陷,或者包括多个交替的凸顶和凹陷,调节构件20于是具有多个保持区域25和至少一个通道区域,所述多个保持区域25形成在第一侧壁22的每个凸顶端部261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23的内表面之间,并且所述通道区域形成在第一侧壁22的每个凹陷27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23的内表面或凹陷之间,第一侧壁的每个凹陷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的内表面或凹陷以至少大于连接构件60的直径的距离d’分隔开。在该具实施例中,调节构件于是包括限定在侧壁22,23之间的、一系列交替的保持区域和通道区域25a。

此外,每个保持区域还可形成在每个壁的两个凸顶之间,或者形成在一个壁的凸顶和与这一个壁相对的另一个壁的凹陷之间。

具体地,每个侧壁布置为在对应于第一状态的第一保持位置和对应于第二状态的第二自由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状态,当连接构件60被容纳在至少一个保持区域中时,每个侧壁的每个内表面夹紧在连接构件60的外表面上,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能够在侧壁之间(例如在通道区域25a中)自由地运动。

当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以调节的方式塞入所述调节构件20的保持区域25中时,连接构件的第二自由部分被连接到球的所述联结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因此,连接构件具有第一保持部分、接合件以及连接构件的第二自由部分,该第一保持部分被充分夹紧到调节构件,使其能够在训练装置的使用期间不能与调节构件分离,该接合件使球运动,连接构件的第二自由部分将球连接到把手。

调节构件的每个壁22,23的连接端部的接合区域24布置为产生作用在每个壁上的弹性力,以在每个壁的内表面上产生从每个侧壁朝着保持区域定向的压力,并且接合区域24还布置为将壁的内表面夹紧在保持区域25中的连接构件的外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接合区域具有如下所述的曲率半径:使得能够该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弹性力,以确保将连接构件保持在调节构件的保持区域中。

优选地,调节构件的接合区域和侧壁由塑性材料制造。

按照这种方式,在保持区域中,每个壁的内表面施加作用在连接构件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压力,并且由于对施加在连接构件上的压力的反作用,每个侧壁经受由连接构件施加的在同一方向上但相反指向的第二反作用力。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连接构件和每个侧壁的每个内表面之间产生的压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将连接构件被维持在保持区域中。

可选地,调节构件20是布置为彼此连接(优选地可移除地连接)的至少两个独立部件的组件。例如,调节构件的第一独立部件可以是第一侧壁,而调节构件的第二独立部件可以是第二侧壁,每个侧壁布置为通过接合构件彼此连接,该接合构件限定了获得调节构件的第三部件的接合区域24。

如图1所示,把手进一步包括引导构件40,引导构件40布置为沿着引导方向41引导连接构件60,引导构件以角度α从调节构件延伸,所述角度α介于90度到150度之间,优选地介于110度到140度之间。

具体地,引导构件40是管,连接构件布置为插入该管中,使得当连接构件沿着引导方向41运动时,该管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为与连接构件的外表面接触。

该管具有用于连接构件的第一入口孔42和用于连接构件的第二出口孔43,优选地,第二出口孔与连接构件60的入口路径30叠合(coincide),这提供到达位于所述侧壁之间的保持区域25的通路。

该管进一步定向为使得引导方向是与侧壁22,23处的中央水平面正切的矢量,该方向与中央平面形成角度α,角度α介于90度到150度之间,优选地介于110度到140度之间,以改善把手的人体工程学。

优选地,引导构件是至少两个布置为彼此连接(优选地可移除地连接)的引导构件部件的组件。

具体地,如图1所示,管40包括第一管部分40a和第二管部分40b,每个管部分连接到侧壁22,23。一旦这些管部分彼此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所成的接合线连接),它们就形成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被调节构件20的一对侧壁22,23加以延伸。优选地,环44可被安装在该管上,以强化引导构件的部件40a,40b之间的接合线。

如图2a和2b所示,把手进一步包括外壳体50,调节构件20和/或所述引导构件4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体中,该壳体具有被连接构件60的出口孔52穿过的壳层51,该出口孔布置成与连接构件60的出口路径31叠合,壳体51具有通过外周槽53开口的腔,外周槽具有限定开口腔的壁的内壁53a,该腔布置为以调节的方式接纳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例如可以是绳。

替代性地,连接构件60的端部62连接到由柔性材料制造(例如,由橡胶制造)的端部件62a,端部件62a的直径至少等于(优选地大于)槽53的宽度L。按照这种方式,由于端部件的弹性,端部件能够通过简单的挤压(图2c)以调节的方式容纳在槽53的开口腔中,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拉动而从该开口腔移除。因此,确保了外周槽腔53中连接构件60的调节维持,这是因为端部件的材料由于反作用于施加在所述端部件上的压力而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作用在槽腔53的内壁上,然后通过压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来维持端部件并借此维持连接构件。

可选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布置为彼此连接(优选地可移除地连接)的壳体部分,当所述至少两个壳体部分彼此连接时,壳体具有与连接构件60的出口路径31连通的连接构件出口孔52。

优选地,壳体进一步包括凹部54以容纳用户的拇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7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透视图,装置70包括:

-把手10;

-包括联结构件90的球80;

-连接构件60,该连接构件布置为将把手连接到球80的联结构件90。

优选地,连接构件将把手连接到球的联结构件。

具体地,球80的联结构件90包括:

-孔91,该孔穿过球80的壁;

-置于球的内部(图4a和4b)的第一连接部分92;以及

-置于球的外部第二连接部分92。

第一连接部分92具有正面92a,第一凸连接元件94从正面92a突出。该第一凸连接元件94布置为穿过球壁80的孔91。该第一凸连接元件94进一步布置为安装在第二凹连接元件93中,其中第二凹连接元件93由第二连接部分获得且布置为连接到绳60的第一连接端部61,第一联结构件92的正面92a布置为与球的内壁部分81接触,第二连接元件93的背面93a布置为与球的外壁部分82接触,以在球壁80和绳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如图2a至2c所示)的使用期间,装置的操作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用户用第一只手抓住把手10,并且用另一只手抓住绳60的一部分或绳的自由端部62;

-接下来,使得绳60以其自由端部62穿入引导管40中,穿过引导管,接下来穿过引导构件的入口路径31以穿入调节构件的通道区域25a。在这种构型中,绳60具有第一部分60a和第二自由部分60b,第一部分位于通道区域中,例如在分别位于每个侧壁上的两个凹陷27之间,且布置为容纳在调节构件20的至少一个保持区域25中,例如在两个凸顶26之间,第二自由部分60b布置为将把手10连接到球80;

-接下来,通过朝着保持区域25在该第一绳部分上施加推力(图2a和2b),用户将绳60的第一部分60a置于调节构件20的两个侧壁22,23之间,穿过调节构件20的出口路径31和壳体的出口孔52,使得第一绳部分60a随后以调节的方式保持在调节构件中。根据对第二自由绳部分60b的长度的所期望的调节,绳将具有或将不具有与第二自由绳部分60b相反的第三自由绳部分60c(图2d)。在这种情况下,绳60的第三自由部分60c的长度取决于将调节构件20的入口路径30和出口路径31分隔开的距离以及绳60的长度;

-最后,用户可将潜在的第三自由绳部分60c暂时可移除地容纳在把手的槽中,并因此使得把手的抓握更加舒适(图2c)。应该注意到的是,该第三自由绳部分60c获得连接构件60的抓握构件,然后用户可抓住该抓握构件,以在他闲暇时移除绳60以及在绳60的第二自由部分60a的长度的调节期间将绳60置于调节构件20的保持区域25中和保持区域的外部。

通过沿着与抓握构件上或绳的自由端部62上的推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简单地拉动,用户可反复地朝着相邻的通道区域从保持区域25移除绳的第一部分60a,以及通过拉动绳或允许绳在球的重量作用下沿着引导方向41运动,再次调节第二自由部分的长度以接下来再次将绳容纳在调节构件中。

清楚地理解的是,本发明绝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超过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