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

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属于烧结技术领域。所述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热电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根据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根据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得到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本发明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可以定量判断和评价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26

    授权

    授权

  • 2018-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1/12 申请日:2017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点火工序是整个铁矿石烧结工序的起始环节,烧结料层在通过点火炉的过程中将料层表面的固体燃料引燃,为后续的持续烧结提供热量,因此点火效果的好坏不但影响了烧结矿的成矿质量,烧结技术经济指标,而且对点火工序的煤气消耗也有直接影响。

目前评价烧结点火炉点火效果的主要依靠分布于点火炉内的2-6根热电偶的测温数据,用各热电偶的测温平均值作为衡量点火炉点火质量的依据,该数值越高说明点火效果越好。点火炉内的温度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一方面传统的点火炉内热电偶测量值无法完全反映点火炉内真实的点火状态;另一方面,点火炉的最终作用是加热其下方的烧结料面,引燃其中的固体燃料,为后续烧结反应持续提供热量,因此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受热状况是衡量点火炉点火质量的最直接的依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点火炉内热电偶测量值无法全面反映烧结料面的受热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点火炉内热电偶测量值无法全面反映烧结料面的受热状况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所述热电偶将表征所述温度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根据所述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在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高温区域基线确定所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在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中高温区域基线确定所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得到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包括:所述热电偶均匀布置在所述烧结机横向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区域基线对应烧结料层内固体燃料在所述点火炉内完全燃烧的温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所述高温区域的终止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包括:其中,AS1为烧结料面高温绝对受热强度,单位为℃.S;t1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2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停留时间,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的实时温度,单位为℃。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包括:其中,CS1为烧结料面高温综合受热强度,单位为℃.m;V为烧结台车运行速度,单位为m/s。

进一步地,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对应烧结料层内固体燃料在所述点火炉内开始燃烧的温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所述中高温区域的终止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包括:其中,AS2为烧结料面中高温绝对受热强度,单位为℃.S;t1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2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3为中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4为中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停留时间,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的实时温度,单位为℃。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包括:其中,CS2为烧结料面中高温综合受热强度,单位为℃.m;V为烧结台车运行速度,单位为m/s。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热电偶将表征温度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根据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中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得到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可以根据得到的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的数值定量判断和全面评价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的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火炉内烧结料面受热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所述热电偶将表征所述温度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

步骤2,根据所述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

步骤3,在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高温区域基线确定所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步骤4,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

步骤5,根据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

步骤6,在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中高温区域基线确定所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步骤7,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

步骤8,根据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

步骤9,根据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得到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热电偶将表征温度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根据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中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得到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可以根据得到的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的数值定量判断和全面评价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详细介绍步骤1。

所述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包括:所述热电偶均匀布置在所述烧结机横向方向上,各个热电偶直接贴近烧烧结料面,在测温过程中随着烧结机在炉内运动,可以连续测出烧结料面的实际温度数据,因此可以真实反应点火炉内的点火状态,进而能准确判断点火炉点火质量。

详细介绍步骤3。

所述高温区域基线对应烧结料层内固体燃料在所述点火炉内完全燃烧的温度线。

所述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所述高温区域的终止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

详细介绍步骤4。

根据所述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包括:

其中,AS1为烧结料面高温绝对受热强度,单位为℃.S;t1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2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停留时间,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的实时温度,单位为℃。

详细介绍步骤5。

根据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包括:

其中,CS1为烧结料面高温综合受热强度,单位为℃.m;V为烧结台车运行速度,单位为m/s。

详细介绍步骤6。

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对应烧结料层内固体燃料在所述点火炉内开始燃烧的温度线。

所述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所述中高温区域的终止位置为所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中所述中高温区域基线与所述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

详细介绍步骤7。

根据所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包括:

其中,AS2为烧结料面中高温绝对受热强度,单位为℃.S;t1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2为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3为中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4为中高温区域基线与烧结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的交叉点,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停留时间,单位为Sec;T为烧结料面的实时温度,单位为℃。

详细介绍步骤8。

根据所述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包括:

其中,CS2为烧结料面中高温综合受热强度,单位为℃.m;V为烧结台车运行速度,单位为m/s。

为了更清楚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通过热电偶测得烧结料面通过点火炉过程中的温度,热电偶均匀布置在烧结机横向方向上,各个热电偶直接贴近烧烧结料面,在测温过程中随着烧结机在炉内运动,可以连续测出烧结料面的实际温度数据,因此可以真实反应点火炉内的点火状态,进而能准确判断点火炉点火质量。热电偶将表征温度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温控仪,根据温控仪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绘制料面温度变化曲线。

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高温区域的面积得到所述烧结料面在所述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在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通过中高温区域基线确定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的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根据中高温区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得到料面温度变化曲线内得到中高温区域的面积,根据中高温区域的面积及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得到烧结料面在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其中,高温:800-1200℃,中温:400-800℃。

根据点火炉内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根据点火炉内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及烧结台车的运行速度得到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高温区域基线为1000℃,中高温区域基线为600℃,烧结台车运行速度为2.28m/min;高温区域基线与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交叉点t1为111.5Sec,高温区域基线与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交叉点t2为196Sec;中高温区域基线与料面温度曲线上升段交叉点t3为86Sec,高温区域基线与料面温度曲线下降段交叉点t4为301Sec。

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和中高温区域绝对受热强度为:

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和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为:

可以得到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和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的精确数值,CS1及CS2数值越高,表明点火效果越好,因此,料面在点火炉内的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CS1以及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CS2可作为烧结点火炉点火质量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得到的烧结料面在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及烧结料面在中高温区域综合受热强度的数值定量判断和全面评价烧结点火炉的点火质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