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汉防己甲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汉防己甲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汉防己甲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以矽肺模型小鼠为例进行研究,对矽肺小鼠进行全反式维甲酸+汉防己甲素联合给药可有效缓解矽肺进展:矽肺小鼠的心肺功能明显好转,如吸气量、准静态顺应性及右心室压力;矽肺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及IL‑6浓度下降,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纤维化因子FN‑1及Col‑Ⅰ水平下降,纤维化病灶减小,病变程度减轻。并且,全反式维甲酸+汉防己甲素的联合治疗在心肺功能、炎症及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联合给药的优越性,效果比单独使用汉防己甲素更好。因此全反式维甲酸+汉防己甲素联合给药可作为尘肺病治疗的新方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2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4196.9

  • 发明设计人 王婧;宋美月;王佳新;

    申请日2022-05-13

  • 分类号A61K31/4748;A61K31/203;A61P11/00;

  • 代理机构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戴嵩玮

  • 地址 100005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五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汉防己甲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致病性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是全球最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尘肺病基本病变为肺部急慢性炎症、不可逆肺纤维化和疾病晚期肺功能损伤或衰竭,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尘肺肺组织纤维化不可恢复,现有治疗手段仅可延缓纤维化进展,因此尘肺病仍是无医疗终点的疾病。

抗纤维化是尘肺病治疗的核心,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尚无针对尘肺病抗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干预手段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肺移植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清除大量肺部沉积的致病粉尘、炎性细胞和促炎促纤维化因子,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下降,但对逆转纤维化和远期预后的作用仍缺乏循证证据。晚期尘肺患者多伴有进行性/大面积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生存质量低下,少数患者可进行肺移植术延长生命。但肺移植存在供体稀缺、手术费用高和长期预后不良等问题,并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尘肺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药物,和抗矽肺纤维化药物,包括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矽肺宁等。其中Tet在我国应用超过50年,2018年已成为我国尘肺专家诊疗共识推荐用药。但是,Tet治疗尘肺病的疗效仍未达到预期,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汉防己甲素(Tet)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用药,对尘肺病治疗有效,满足预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和铸工尘肺。

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独立包装的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

优选的,利用所述药物治疗小鼠尘肺病时,汉防己甲素的溶液按照60mg/kg的量进行灌胃,每周灌胃6次,持续4周;

全反式维甲酸的溶液按照10mg/kg的量进行灌胃,每周灌胃3次,持续4周。

优选的,所述汉防己甲素的溶液以CMC-Na为溶剂,浓度为10mg/mL;

全反式维甲酸的溶液以玉米油为溶剂,浓度为2.5m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尘肺病的药物,包括独立包装的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粉剂、片剂或溶液制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实施例中以矽肺模型小鼠为例进行研究,对矽肺小鼠进行ATRA+Tet联合给药,可有效缓解矽肺进展,具体表现为:给予ATRA+Tet联合给药,矽肺小鼠的心肺功能明显好转,如吸气量、准静态顺应性及右心室压力;矽肺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及IL-6浓度下降,炎性细胞聚集减少;纤维化因子FN-1及Col-1水平下降,纤维化病灶减小,病变程度减轻。并且,ATRA+Tet的联合治疗在心肺功能、炎症及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联合给药的优越性,效果比单独使用Tet更好。因此ATRA+Tet联合给药可作为尘肺病治疗的新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ATRA+Tet联合给药对矽肺的作用,其中A:ATRA+Tet联合给药治疗矽肺实验示意图;B和C:小鼠肺功能,IC,吸气量;Cst准静态顺应性;D:小鼠右心功能,RVSP,右心室收缩压;E: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β浓度,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F:小鼠肺组织HE染色(上)及Masson染色(下);G: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浓度;H和I:小鼠肺组织Fn-1的翻译和转录水平;J:小鼠肺组织Col-Ⅰ的转录水平;**P<0.01,***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对所述尘肺病的类型并没有特殊限定,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为尘肺的所有类型,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和铸工尘肺。

本发明所述药物优选包括独立包装的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灌胃的方式对矽肺肺模型小鼠进行治疗时,汉防己甲素的溶液按照60mg/kg的量进行灌胃,每天1次,每周6天,持续4周;全反式维甲酸的溶液按照10mg/kg的量进行灌胃(2.5mg/mL),每周3次,隔天给药,每周6天,持续4周。且本发明所述汉防己甲素的溶液优选以CMC-Na为溶剂,浓度为10mg/mL;全反式维甲酸的溶液优选以玉米油为溶剂,浓度为2.5mg/mL。本发明进行所述灌胃时,两种药同时使用,即在同一周内,汉防己甲素的溶液优选每周连续灌胃6天,停药1天,且全反式维甲酸的溶液每周连续灌胃3次,隔天1次。

实施例中以矽肺模型小鼠为例进行研究,对矽肺小鼠进行ATRA+Tet联合给药可有效缓解矽肺进展,具体表现为:给予ATRA+Tet联合给药,矽肺小鼠的心肺功能明显好转,如吸气量、准静态顺应性及右心室压力;矽肺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及IL-6浓度下降,炎性细胞聚集减少;纤维化因子FN-1及Col-Ⅰ水平下降,纤维化病灶减小,病变程度减轻。并且,ATRA+Tet的联合治疗在心肺功能、炎症及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联合给药的优越性,效果比单独使用Tet更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尘肺病的药物,包括独立包装的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的剂型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包括粉剂、片剂或溶液制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汉防己甲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ATRA+Tet联合给药治疗矽肺有效。

1.1矽肺小鼠模型构建及ATRA+Tet联合给药处理

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8-10周龄,25-30g)饲养于SPF级实验动物房,采取一次性气管滴注二氧化硅法进行矽肺造模,将小鼠分为4组(n=9),分别为:

①PBS+Vehicle组:给予40μL无菌PBS气管滴注,2周后,玉米油灌胃,一周3次,每周6天,持续4周;1%CMC-Na灌胃,每天1次,每周6天,持续4周;

②Si+Vehicle组:给予Silica悬液(300mg/mL,40μL)气管滴注,2周后,玉米油灌胃,一周3次,每周6天,持续4周;1%CMC-Na灌胃,每天1次,每周6天,持续4周;

③Si+Tet组:给予Silica悬液(300mg/mL,40μL)气管滴注,2周后,玉米油灌胃,一周3次,Tet(60mg/kg,1%CMC-Na配制,10mg/mL)灌胃,每天1次,每周6天,持续4周;

④Si+ATRA+Tet组:给予Silica悬液(300mg/mL,40μL)气管滴注,2周后,ATRA(10mg/kg玉米油配制,2.5mg/mL)灌胃,隔天一次,一周3次,Tet(60mg/kg,10mg/mL)灌胃,每天1次,每周6天,持续4周。所有小鼠6周后被处死,收集相应样品以待检测。

1.2心肺功能检测

将麻醉小鼠固定在实验台上,将连接高保真压力传感器的8号针头插入右心室,直接测量有创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RVSP由PowerLab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PL 3504,AD Instruments,Australia)记录和分析。采用肺功能检测系统(DSI Buxco,USA)检测小鼠肺功能。实验前,小鼠腹腔注射0.4mL/100g 2%戊巴比妥进行麻醉,然后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接下来,PFT系统自动检测FRC试验、PV试验、FV试验和RC试验。我们选取与矽肺肺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吸气量(IC)、静态顺应性(Cst)。

1.3病理染色

将左肺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24h,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5μm),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HE染色根据Szapiel’s评分进行炎症评分统计;Masson染色根据Aschroft评分进行纤维化程度评分。切片于3D HISTECH数字活检扫描仪进行扫描,拍片及统计。

1.4ELISA实验

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BALF中IL-1β及IL-6炎症因子浓度

1.5Westernblot实验

提取所有小鼠肺组织蛋白质。配制10%聚丙烯酰胺凝胶,将10μg蛋白上样,随后进行电泳,80V,30min;调整电压为120V后继续电泳至结束。使用PVDF膜进行转膜,5%脱脂奶粉封闭1h,孵育一抗FN-1(abcam,1:1000)4℃过夜,二抗室温1h,最后利用化学发光法显影。然后,将条带孵育β-actin一抗,剩余步骤同上。

1.6QPCR实验

提取所有小鼠肺组织RNA,利用逆转录试剂盒(KR103,Tiangen Biotechnology,Beijing,China)得到cDNA,使用SYBR GreenⅠQ-PCR试剂盒(TransGenBiotech,BeijingChina)进行QPCR实验,数据收集及分析由Bio-RadIQ5系统进行。

表1引物序列(5'to 3')

1.7结果分析

结果如图1所示,对矽肺小鼠进行ATRA+Tet联合给药可有效缓解矽肺进展。给予ATRA+Tet联合给药,矽肺小鼠的心肺功能有了明显好转,如吸气量(图1中B)、准静态顺应性(图1中C)及右心室压力(图1中D)。炎症方面,这两种药的联合处理,使矽肺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图1中E)及IL-6(图1中G)浓度下降,HE染色(图1中F)也显示炎性细胞聚集减少。纤维化方面,ATRA+Tet可使纤维化因子Fn-1(图1中H和I)及Col-Ⅰ(图1中J)水平下降,Masson染色(图1中F)也显示纤维化灶减小。并且,ATRA+Tet的联合治疗在心肺功能、炎症及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联合给药的优越性,效果比单独使用Tet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序列表

<1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20> 汉防己甲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60> 6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taggcaccag ggtgtgat 18

<210> 2

<211> 1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ctcctcaggg gccaca 16

<210> 3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gacgaagagc ccttacagtt cca 23

<210> 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tctgcagtgc ctccactatg 20

<210> 5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5

cctggtccct ctggaaatg 19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6

ggaagcctct ttctcctctc 2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