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自循环自净化方法

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自循环自净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培育装置的培养水箱内固定抽水过滤管,抽水过滤管连通充气管和出水管,过滤器连通有出水管连接、轮虫回水管和过滤器出水管,轮虫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轮虫回水管上有回水控制阀和带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紫外线消毒器分别连通过滤器出水管和消毒器出水管,消毒器出水管连通生物净化器,生物净化器通过净水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之间有水位差。该培育装置具有过滤、杀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控制生物饵料的密度与营养的功能。该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能对培育用水进行净化、病害防治和控制饵料密度,提高了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25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 9/14 专利申请号:2022105393872 申请日:2022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自循环自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洋水产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决定苗种培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病害防治、生物饵料投喂密度控制与质量控制和培育池内水质的控制。

病害是影响苗种成活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水产苗种特别是甲壳类苗种培育中出现了严重的弧菌病、真菌病、病毒病,使苗种培育和养殖都受到了严重损失。因此,在水产苗种培育中控制病原微生物数量是一个关键技术要求,目前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消毒剂来抑制病菌繁育,但现在的病菌已产生很强的耐药性,且经常出现多重耐药,目前缺少稳定安全高效的水产用抗生素药物;消毒剂则存在较强的刺激性,不能长期使用;有益菌制剂也是可选择的方式之一,但也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效果不稳定。

生物饵料投喂密度控制与生物饵料质量也是苗种培育成功关键因素。轮虫是水产苗种培育中主要的生物饵料之一,是甲壳类、鱼类幼体最重要的开口饵料,在投喂时经常会出现自行繁殖造成密度过大的问题,如果大换水则使培育内海水水质变化过大造成幼体产生应激反应而死亡,如不通过换水则会造成其营养迅速退化,影响后期幼体发育和成活;过多繁殖的轮虫还会与幼体争夺生存空间,并大量排泄氨氮等有毒无机氮化合物,而且死亡的轮虫极易引发病菌大量繁殖,诱发疾病。同理,作为中后期使用的由卤虫卵孵化所得的卤虫无节幼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孵化后随着时间延长营养迅速消失,体形增大超出幼体捕食能力,因此超量的卤虫无节幼体应尽快去除。

培育池内水质也是苗种培育的关键因素。水产苗种幼体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在苗种培育池水环境中,幼体、生物饵料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分解,会产生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无机物,超过一定浓度就会使幼体产生应激反应,甚至中毒死亡;这些有毒无机物还会激发病菌大量繁殖和毒性增强,从而极大影响成活率。通常情况下,主要通过排出池内部分海水或淡水加入干净新水的方式解决,但水产苗种幼体对水质稳定有较高的要求,并非是将有毒无机物大量换出就可以的,经常会因环境剧烈变化引起幼体应激反应,导致幼体抵抗力下降而染病死亡。在幼体培育的后期,培育池内的有机物增加,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无机物分解出的速度会增加,使得在加大换水量和保持水质稳定两者之间不能兼顾,影响幼体培育成活率的提高,也影响到培育出的苗种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能自循环自净化培育用水,控制水质,并且能解决病害防治和饵料密度控制问题,实现不使用抗生素生态育苗,提高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并减少尾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包括:培养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水箱固定有抽水过滤管,所述抽水过滤管内固定有与所述抽水过滤管相连通的充气管,鼓风机连接所述充气管;所述抽水过滤管底端设有倾斜面并设置第一过滤网,所述充气管底端插接有气石;

所述抽水过滤管通过出水管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连通有轮虫回水管和过滤器出水管,所述轮虫回水管连通所述培养水箱,所述轮虫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控制阀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控制阀;

所述过滤器出水管连通有紫外线消毒器,所述紫外线消毒器连通有消毒器出水管,所述消毒器出水管连通有生物净化器,所述生物净化器通过净水回水管连通所述培养水箱;

所述紫外线消毒器设有连接所述过滤器出水管的消毒器进水口和连接所述消毒器出水管的消毒器出水口,所述消毒器进水口和所述消毒器出水口均低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生物净化器的位置;所述净水回水管高于所述培养水箱的液面,所述过滤器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接的过滤器进口,所述过滤器进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回水管位置;

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至少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设置有多孔过滤盒,所述多孔过滤盒内放置有多孔塑料块、毛刷、聚乙烯丝团和能吸收有毒物质的菌膜。

优选的:所述抽水过滤管设置为上细下粗的变径管,所述抽水过滤管包括位于底部的膨大管部,所述膨大管部的下部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膨大管部的底端设置为所述倾斜面,所述第一过滤网包覆在所述膨大管部设置的透水孔和所述倾斜面外,所述气石位于所述膨大管部内。

优选的:所述轮虫回水管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第一过滤室固定连通,所述过滤器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过滤室固定连通,所述过滤器出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生物净化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抽水过滤管、所述出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净水回水管均采用PVC管,分设于所述消毒器两端的所述过滤器出水管和所述消毒器出水管采用PU钢丝软管。

优选的:所述抽水过滤管通过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培养水箱的箱壁上,所述固定器包括套管、夹板架、内垫片和外垫片,所述套管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套在所述抽水过滤管上,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夹板架,所述夹板架包括内夹板、外夹板和长螺栓,所述内垫片位于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培养水箱的箱壁之间,所述外垫片位于所述外夹板和所述培养水箱的箱壁之间,所述长螺栓与所述外夹板螺纹连接,所述长螺栓的末端将所述外垫片抵靠在所述培养水箱的箱壁上,所述内垫片设置为橡胶垫片,所述外垫片包括不锈钢垫片和橡胶垫片,所述不锈钢垫片和橡胶垫片固定连接。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利用上述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对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进行净化,能控制水质,并且解决病害防治和饵料控制问题,实现不使用抗生素生态育苗,提高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苗种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气浮压水:打开鼓风机,使空气从所述鼓风机的管道吹入所述充气管,气经过气石后分化为气泡,所述抽水过滤管内的气泡上升带动海水向上流动,所述抽水过滤管内的水位上升海水进入出水管,在水压的作用下,所述培养水箱内的海水连续地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进入所述抽水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网阻挡海水蟹类苗种幼体通过,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进入所述抽水过滤管。

b、过滤器过滤:海水经出水管气浮管流入过滤器的第一过滤室,在第一过滤室设置有防止轮虫通过的滤网,

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室的海水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室,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内的所述多孔塑料块、所述毛刷和所述聚乙烯丝团吸附海水内小颗粒物和胶体,所述多孔塑料块、所述毛刷和所述聚乙烯丝团作为附着基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形成所述菌膜,所述菌膜吸收海水内的亚硝酸盐和氨氮;

c、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所述第二过滤室内的海水通过所述过滤器出水管进入所述紫外线消毒器,所述紫外线消毒器杀灭海水中99.9%以上的弧菌、有害原生动物和病毒;

d、生物净化器净化:所述紫外线消毒器内的海水通过所述消毒器出水管进入所述生物净化器,所述生物净化器中放入适量的海藻,吸收海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有毒无机氮化合物;

e、净化水返回:从所述生物净化器中流出的海水通过所述净水回水管流回所述培养水箱。

优选的:在所述过滤器过滤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还设置有防止大固体颗粒物通过的滤网,所述防止大固体颗粒物通过的滤网在所述防止轮虫通过的滤网之后。

优选的:在上述a、b、c、d、e步骤进行的同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f、控制轮虫密度:当轮虫密度适当时,打开所述轮虫回水管上的回水控制阀,关闭所述排水管上的排水控制阀,含有轮虫的海水从所述轮虫回水管流入所述培养水箱;

当轮虫密度过大时,打开所述轮虫回水管上的回水控制阀,关闭所述排水管上的排水控制阀,在所述轮虫回水管的出口端加网袋,将多余轮虫滤出进行收集备用。

优选的:在上述a、b、c、d、e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g、换水:当循环多次后,水质变差时,关闭回水控制阀、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可将培养水箱内的水排出箱外,达到指定水位后,打开回水控制阀、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关闭排水控制阀,向培养水箱中注入新水达到原水位,系统又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其培养水箱固定有抽水过滤管,抽水过滤管内固定有与抽水过滤管相连通的充气管,鼓风机连接充气管;抽水过滤管底端设有倾斜面并设置第一过滤网,充气管底端插接有气石,采用气浮原理达到水循环流动目的,将培养水箱内的水经抽水过滤管后,输送至后续的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经过上述三个环节后,流出的水已经被清除杂物变清、杀灭了有害微生物、去除了有毒离子,成为高质量的水,因此可以减少常规方法换水量的80%以上,从而节省了此项工作内容发生的升温燃料和劳动力成本80%以上。通过紫外线消毒减少了抗生素使用成本,紫外线消毒器耗电很少(1立方米/小时的处理水量仅需25W的紫外线灯),可减少此项成本80%以上。

在轮虫密度正常时,带有轮虫的水通过轮虫回水管进入培养水箱,保证了轮虫等饵料的自动回收利用;在轮虫密度超量时,可在轮虫回水管口加网袋将多余轮虫滤出进行收集,可备以后使用。在保证了水循环净化的同时,也控制了培养水箱内轮虫的密度。

紫外线消毒器设有连接过滤器出水管的消毒器进水口和连接消毒器出水管的消毒器出水口,消毒器进水口和消毒器出水口均低于过滤器和生物净化器的位置;净水回水管高于所述培养水箱的液面,过滤器设有与出水管连接的过滤器进口,过滤器进口的位置高于净水回水管位置。巧妙地设置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及三者之间的水位差,使得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连续不断地循环。

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采用气浮原理达到水循环流动目的,不需要电力水泵系统,节省了电力,同时增强了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集过滤、杀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人为可控轮虫等生物饵料的密度与营养等功能于一体,又兼顾了保持水质稳定和去除有毒无机氮化合物的作用,且还减少了尾水排放,减少了抗生素排放,生态效益显著,为提高水产苗种幼体培育密度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提高苗种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

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是利用上述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对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进行净化,控制水质,解决病害防治和饵料控制问题,实现不使用抗生素生态育苗,提高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3是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高度布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培养水箱;2、抽水过滤管;20a、膨大管部;201a、透水孔;b、气石;201、出水管;202、第一过滤网;203、充气管;203a、气量控制阀;3、过滤器;30、前一道滤网;31、后一道滤网;32、多孔过滤盒;3a、第一过滤室;3b、第二过滤室;301、轮虫回水管;3011、回水控制阀;3012、排水管;3013、排水控制阀;3014、轮虫回水管口;302、过滤器出水管;3021、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3、过滤器进口;4、紫外线消毒器;401、消毒器出水管;402、消毒器进水口;403、消毒器出水口;5、生物净化器;6、净水回水管;7、固定器;701、套管;703、夹板架;7031、内夹板;7032、外夹板;7033、长螺栓;701、套管;704、紧固螺栓;705、内垫片;706、外垫片;7061、不锈钢垫片;7062、橡胶垫片;7063、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其培养水箱1固定有抽水过滤管2,所述抽水过滤管2连通有汲水动力装置,所述抽水过滤管2通过出水管201连通有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上连通有轮虫回水管301和过滤器出水管302,所述轮虫回水管301连通所述培养水箱1,所述轮虫回水管301上设置有回水控制阀3011和排水管3012,所述排水管3012上设有排水控制阀3013;

所述过滤器出水管302连通有紫外线消毒器4,所述紫外线消毒器4连通有消毒器出水管401,所述消毒器出水管401连通有生物净化器5,所述生物净化器5通过净水回水管6连通所述培养水箱1;过滤器出水管302上设置有控制阀。

如图3所示,所述紫外线消毒器4设有连接所述过滤器出水管302的消毒器进水口402和连接所述消毒器出水管401的消毒器出水口403,所述消毒器进水口402和所述消毒器出水口403均低于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生物净化器5的位置;所述净水回水管6高于所述培养水箱1的液面,所述过滤器3设有与所述出水管201连接的过滤器进口303,所述过滤器进口303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回水管6位置。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水过滤管2设置为上细下粗的变径管,所述抽水过滤管2包括位于底部的膨大管部20a,所述膨大管部20a的下部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201a,所述膨大管部20a的底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膨大管部20a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02,所述第一过滤网202包覆在所述倾斜面和所述透水孔201a外,所述气石位于所述膨大管部20a。

膨大管部20a的倾斜面最优为:倾斜面开口与管成30度至45度夹角,一方面能增加了滤水面积,另一方面,倾斜面不影响培养水箱1内的水流,幼体不易被吸附在过第一过滤网202上而受到损伤。另外,可以在膨大管部20a的侧周面密集打孔,增大第一过滤网202面积包覆侧周面上的孔,以增加滤水面积。为增加气浮管底部周边海水的流动性,在膨大管部20a附近增设充气管203。

第一过滤网202的网眼既要阻挡幼体通过,又要使水中颗粒物以及需要控制密度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能够通过,幼体随着生长个头逐渐增大,第一过滤网202从120目依次过渡到80目、60目、40目。

所述汲水动力装置包括充气鼓风机(图中未示出)和充气管203,所述充气管203固定在所述抽水过滤管2内,所述充气管203与所述抽水过滤管2相连通,所述充气管203上设置有气量控制阀203a,所述充气管203的底端插接有气石b,气石b位于所述膨大管部20a中部。

上述的汲水动力装置也可以设置为水泵,为用电安全,需要将水泵设置远离培养水箱1,水泵与抽水过滤管2之间连接的水管需要布置的很长,因此,对水泵的功率有严格要求。

当将汲水动力装置设置为充气鼓风机和充气管203,充气鼓风机向充气管203内充气,通过气浮作用,将水通过抽水过滤管2举升,抽水过滤管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201流入过滤器3。

由于抽水过滤管2是上细下粗的变径管,底部的膨大管部20a使得第一过滤网202面积够大,不影响水向上流通,而且增大的第一过滤网202面积减少了流水的压力,避免对幼体伤害;变径管上细的目的是使得水举升的更高,提高流量。

充气管203的底端插接有气石b,空气经过气石b后形成小的气泡,气泡在水中快速上升,并带动水向上流动,从而高出培育池水面能够从溢流口流出。抽水过滤管2内水举升高度和溢水量,可通过气石b数量和充气强度控制,或者通过充气流量控制,充气越强烈水量越大、水被举起的越快,充气强度通过充气管203上的气量控制阀203a根据实际循环强度自由控制。

过滤器3包括第一过滤室3a和第二过滤室3b,所述第一过滤室3a内至少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室3b内设置有固体吸附物过滤装置。所述轮虫回水管301与所述过滤器3的所述第一过滤室3a固定连通。所述固体吸附物过滤装置包括多孔过滤盒32,所述多孔过滤盒32内放置有多孔塑料块、毛刷、聚乙烯丝团,以及由这些物质作为附着基形成的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有益菌菌膜。

第一过滤室3a内设有卡槽,过滤网插入卡槽,可以根据需要取出清洗更换。第一过滤室3a内可以设一道过滤网,也可以设置两道过滤网。前一道滤网30为必设网,滤网网目250目,其作用是将轮虫挡住,使其全部进入轮虫回水管301;后一道滤网31的作用是过滤去除培育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物,使得海水变清,为下一步紫外线消毒创造良好条件,滤网网目300目,如果固体颗粒物很少水很清,可以不用后一道滤网31。

轮虫回水管301、回水控制阀3011、排水控制阀3013和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21的配合使用起到控制轮虫数量、兼顾换水的作用。经过过滤器3的过滤、紫外消毒器4的消毒杀菌和生物净化器5的净化三个环节后,流出的水已经被清除杂物变清、杀灭了有害微生物、去除了有毒离子,成为高质量的水。经测算,1立方米的培养水箱1的水全部循环一遍仅需1~2小时,如果循环速度快,亚硝酸盐和氨氮在流经水量的吸收率会降低,但单位时间吸收量会增加,总体并不影响培育池内含量的降低速度,反而会有所提升。

通过第一过滤室的水初步变清,然后进入第二过滤室3b,多孔过滤盒内放置有吸附能力较强多孔塑料块、毛刷、聚乙烯丝团等,可以吸附小颗粒物、胶体,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后可形成菌膜,用以吸收部分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物质。多孔过滤盒方便清洗更换。经过过滤器的水去除了绝大部分固体颗粒物,变得比较清澈,但仍含菌原微生物、有毒无机氮等,上述经过过滤器3的水通过过滤器出水管302流出管进入紫外线消毒器4。通过紫外线杀灭海水中剩余的弧菌、病毒、有害原生动物等有害微生物。

经紫外线消毒的水流入生物净化器5,生物净化器5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生物净化器5要求全透光,利于自然光穿过,增加光合作用,可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也可以用透明塑料板制作,生物净化器5中放入适量的海藻,特别是生长速度快、耐低营养盐的硬毛藻等海藻植物,通过阳光和人工光源(LED灯)保障其全天18小时以上光照,最大程度地吸收亚硝酸盐和氨氮。经过过滤器3内的菌膜吸收和生物净化器5内的海藻吸收,可以将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绝大部分吸收。

生物净化器5,可以加装人工光源,在阴天或夜晚可以打开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从而提高生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吸收效率。

过滤器3、紫外线消毒器4和生物净化器5之间的连接管主要通过PVC管件连接,即出水管201、净水回水管6和排水管3012均采用PVC管,也可以采用其他无毒耐腐蚀硬质材料管件。为灵活控制过滤器3、紫外线消毒器4和生物净化器5三者之间的水位差,可将分设于紫外线消毒器4两端的过滤器出水管302和消毒器出水管401采用PU钢丝软管,或者同时也可以变动三者之间的平面位置。

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抽水过滤管2通过固定器7固定在所述培养水箱1的箱壁上,所述固定器7包括套管701、夹板架703、内垫片705和外垫片706,所述套管701通过紧固螺栓704固定套在所述抽水过滤管2上,紧固螺栓704设置有两个,通过拧紧紧固螺栓704可以使得套管701固定在抽水过滤管2上,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夹板架,所述夹板架703包括内夹板7031、外夹板7032和长螺栓7033,所述内垫片705位于所述内夹板7031和所述培养水箱1的箱壁之间,所述外垫片706位于所述外夹板7032和所述培养水箱1的箱壁之间,所述长螺栓7033与所述外夹板7032螺纹连接,所述长螺栓7033的末端将所述外垫片706抵靠在所述培养水箱1的箱壁上,所述内垫片705设置为橡胶垫片,所述外垫片706包括不锈钢垫片7061和橡胶垫片7062,所述不锈钢垫片7061和橡胶垫片7062粘结固定连接。不锈钢垫片7061上开设有盲孔7063,盲孔7063的形状是圆形盲孔和方形盲孔的交叉形成的,安装外垫片706时,将安装在外夹板7032上的长螺栓7033的末端从圆形盲孔处滑动至方形盲孔处,进而拧紧长螺栓7033将外垫片706抵靠在所述培养水箱1的箱壁上。

用上述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对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进行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气浮压水:打开鼓风机(图中未示出),使空气从所述鼓风机的管道吹入所述充气管203,气经过气石b后分化为气泡,所述抽水过滤管2内的气泡上升带动海水向上流动,所述抽水过滤管2内的水位上升海水进入出水管201,在水压的作用下,所述培养水箱1内的海水连续地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202进入抽水过滤管2,第一过滤网202阻挡海水蟹类苗种幼体通过,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能够通过第一过滤网202进入所述抽水过滤管2。

b、过滤器过滤:海水经出水管201流入过滤器3的第一过滤室3a,在第一过滤室3a设置有防止轮虫通过的滤网(即前一道滤网30),

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室3a的海水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室3b,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室3b,所述第二过滤室3b内的所述多孔塑料块、所述毛刷和所述聚乙烯丝团吸附海水内小颗粒物和胶体,所述多孔塑料块、所述毛刷和所述聚乙烯丝团作为附着基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形成所述菌膜,所述菌膜吸收海水内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毒无机氮化合物;

c、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所述第二过滤室3b内的海水通过所述过滤器出水管302进入所述紫外线消毒器4,所述紫外线消毒器4杀灭海水中的弧菌、有毒无机氮、部分有害原生物和部分病毒;

d、生物净化器净化:所述紫外线消毒器4内的海水通过所述消毒器出水管401进入所述生物净化器5,所述生物净化器5中放入适量的海藻,吸收海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

e、净化水返回:从所述生物净化器5中流出的海水通过所述净水回水管6流回所述培养水箱1。

优选的,在所述过滤器过滤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过滤室3a内还设置有防止大固体颗粒物通过的滤网(即后一道滤网31),所述防止大固体颗粒物通过的滤网在所述防止轮虫通过的滤网之后。

在上述a、b、c、d、e步骤进行的同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f、控制轮虫密度:当轮虫密度适当时,培养水箱1内轮虫密度正常、营养正常,打开所述轮虫回水管301上的回水控制阀3011,关闭所述排水管3012上的排水控制阀3013,含有轮虫的海水从所述轮虫回水管301流入所述培养水箱1;

当轮虫密度过大时,或者营养已退化,同时不需要换水的情况下,打开所述轮虫回水管301上的回水控制阀3011,关闭所述排水管3012上的排水控制阀3013,在所述轮虫回水管口3014加网袋,将多余轮虫滤出进行收集备用,水循环回培养水箱1。

在上述a、b、c、d、e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g、换水:当循环多次后,水质变差时,需要换水,则关闭回水控制阀3011、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21,打开排水控制阀3013,即可将培养水箱1内的水排出箱外,达到指定水位后,打开回水控制阀3011、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21,关闭排水控制阀3013,向培养水箱1中注入新水达到原水位即可,系统又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当将汲水动力装置设置为充气鼓风机和充气管203时,其采用气浮原理达到水循环流动目的,不需要电力水泵系统,节省了电力,同时增强了使用安全性。打开充气旋钮就可以启动系统,通过气量控制阀就可以调节运行速度,操作极其简单。

2)采用轮虫回水管301,在保证了水循环净化的同时,也控制了培养水箱内轮虫的密度。在轮虫密度正常时,带有轮虫的水通过轮虫回水管301进入培养水箱1,保证了轮虫等饵料的自动回收利用;在轮虫密度超量时,可在轮虫回水管301的末端加网袋将多余轮虫滤出进行收集,可备以后使用。

蟹类幼体的捕食能力较弱,对生物饵料营养要求很高,只有在较高的饵料密度下才能更好的满足捕食需求,但较高的轮虫密度往往数量过剩,超量的轮虫其营养会迅速自我消耗,不足满足蟹类幼体的营养需求,通常情况下极难控制一个适宜的平衡点。在超量投喂后,只有通过大量换水才能将轮虫去除,但这一措施会因大量换水造成水质变化较大,引起幼体应激反应而死亡,因此较难控制。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将过量轮虫滤出而水自动流回的方式,既解决了轮虫过量的问题,又保证了水质的稳定,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形成了一种新的投喂策略,投喂足量的经营养强化的轮虫,在蟹类幼体饱食,起动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将多余轮虫滤出,在下次投喂时又可以投喂经新强化的轮虫,始终保持了轮虫的高营养保障,提高幼体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时,同理。

3)通过过滤、紫外线消毒和生物净化三个环节,不断地对培育池海水进行净化、消毒,使海水中病菌、病毒、原生动物等有害微生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幼体、生物饵料排泄的亚硝酸盐、氨氮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减少有毒无机氮化合物含量可以减少幼体的应激反应,通过减少病原微生物密度可以极大降低染病的概率,在此低菌环境下,可以实现“无抗化”育苗。两个有利因素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蟹类幼体的成活率,并培育出高质量苗种。

由于经过经紫外线消毒,减少了抗生素使用,因此,减少了抗生素使用成本,可减少此项成本80%以上。并且,减少了抗生素排放,生态效益显著。

4)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其过滤环节可以根据水质清洁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在水质很清时,可以不用多孔塑料块、毛刷、聚乙烯丝团等吸附物,减化流程,提高运行速度;过滤网、吸附物可以随时清洗,用干净海水一冲即可,操作简单。即使过滤网较脏后未及时发现,海水会从净水回水管6流回培养水箱1,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本装置唯一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紫外线消毒器内的灯管可能会烧毁,及时更换灯管即可。

5)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可以作为换水管使用,不再需要专用换水装置。换水时,关闭回水控制阀3011、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21,打开排水控制阀3013,即可将培养水箱1内的水排出箱外,达到指定水位后,打开回水控制阀3011、过滤器出水管控制阀3021,关闭排水控制阀3013,向培养水箱1中注入新水达到原水位即可。现有技术中主要在培养水箱表层设置浮动网箱,从网箱中将水抽出,在表层换水时幼体常因吸附在换水网上而造成损伤。而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从底部换水,具有更好的优越性,一是底部海水比表层海水更脏,提高了换水的有效率,二是蟹类幼体有趋光性,在中上层聚集密度大,底层密度则较小,通过情况下底层的幼体体质也较弱,属于可淘汰的部分,从底部换水可大大减少因幼体被网绢吸附受伤造成的损失。

通过本装置可以减少换水量80%以上,从而节省了升温燃料和劳动力成本,可减少此项成本80%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集过滤、杀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人为可控轮虫等生物饵料的密度与营养等功能于一体,又兼顾了保持水质稳定和去除有毒无机氮化合物的作用,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且还减少了尾水和其中抗生素排放,生态效益显著,为提高蟹类幼体培育密度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提高苗种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

本发明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是利用上述的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对海水蟹类苗种培育用水进行净化,控制水质,解决病害防治和饵料控制问题,实现不使用抗生素生态育苗,提高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的各种各样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