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腔种植修复

口腔种植修复

口腔种植修复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66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9133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口腔种植修复的相关文献由97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海洋、周延民、宋立志等。

口腔种植修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3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9133 占比:99.74%

总计:239747篇

口腔种植修复—发文趋势图

口腔种植修复

-研究学者

  • 于海洋
  • 周延民
  • 宋立志
  • 彭巍
  • 黄勇
  • 刘泉
  • 张强
  • 张捷
  • 徐莉
  • 王璐璐

口腔种植修复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华宇
    • 摘要: 牙周病变会导致牙槽骨的慢性进行性吸收和软组织的破坏,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就会因牙齿难以保留而拔除。牙齿缺失后通常采用种植修复以恢复缺牙功能及美学效果,修复期间牵涉到位点保存、种植方式、护理模式等众多技术,因此作者对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操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孙挺; 巢华军; 谢江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于牙列缺失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就医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牙列缺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修复法进行口腔种植修复,为观察组运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均观察至修复后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就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口腔修复黏合强度、修复体色泽、修复体形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就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口腔数字化技术在牙列缺失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效果确切,可提高修复效果,获得良好的美观效果,并可促进患者口腔各项功能恢复,提高就医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的应用。
    • 郭雅彤; 陈溯; 王新
    • 摘要: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已成为恢复缺失牙功能的首选治疗方案。种植体植入后的长期临床效果不仅取决于良好的骨结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软组织愈合形成的良好封闭作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中的两种主要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种植体穿龈部位的早期粘附和增殖与钛种植体颈部的表面粗糙度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近年来钛种植体颈部粗糙度对周围软组织附着形成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口腔钛种植体表面改性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戴友冲
    • 摘要: 目的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患者所采取的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修复,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修复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观察组患者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固定度上的修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69.70%(P<0.05)。结论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过程中,对其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措施所取得的修复效果较好,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应用。
    • 邹少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粘接固位技术与改良粘接固位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烟台德韩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8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粘接固位技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粘接固位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满意度及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厚度及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程度、美观程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改良粘结固位治疗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中,可以有效增强种植体稳固性,提高骨吸收量,改善牙周状况,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吴鉴
    •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牙列恢复情况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镇江泰康拜博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予以观察组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两组患者均于修复后随访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3个月的牙列恢复情况(口腔疼痛、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修复前与修复后1周的炎性因子水平,修复前与修复后3个月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以及修复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修复前比,修复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0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修复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固定义齿修复,口腔种植修复可更好地促进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提高美学效果,改善牙龈状况,且炎症反应较为轻微,安全性较好。
    • 孔晓鹏
    • 摘要: 目的研究比较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两种修复方式用于牙列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5例。前者行常规修复,后者行口腔种植修复。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各项功能、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各项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定功能、美观功能)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和各项功能评分均升高,但较常规组,治疗组白介素-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更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定功能、美观功能等评分更高(P<0.05)。较常规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修复体脱落、牙龈炎、牙周红肿、基牙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用于牙列缺损治疗中,可更好地改善牙齿功能,疗效显著,对炎症状态的影响小,安全性更理想,优势明显,可优先选择。
    • 李立立
    • 摘要: 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术对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56例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情感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IL-6、IL-8以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79.5%,高于对照组的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可提高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相较于常规修复术对龈沟液炎症反应影响较小。
    • 毛胜男
    • 摘要: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的疗效及对患者语言功能、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前,两组语言功能、美观度和咀嚼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美观度评分及咀嚼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 易商
    •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4例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义齿固定修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美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咀嚼功能和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可提高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