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吸训练器

呼吸训练器

呼吸训练器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3年内共计59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87363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社区医师、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呼吸训练器的相关文献由130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赤坤、谢友敢、何明军等。

呼吸训练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87363 占比:100.00%

总计:2987490篇

呼吸训练器—发文趋势图

呼吸训练器

-研究学者

  • 徐赤坤
  • 谢友敢
  • 何明军
  • 蒋玉宇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梁贞文
  • 黄艺聪
  • 单文轩
  • 周文武
  • 尤爱民

呼吸训练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林艳; 宋丽丽; 陈宇平; 章梅妹; 周林福
    •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运动能力、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缩唇腹式呼吸);干预组给予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对比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运动能力、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等变化。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2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COPD测试问卷(CAT)评分及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较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上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提升运动耐力,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值得在临床及社区推广应用。
    • 王亚锋; 夏晓黎; 马艳萍; 张宁; 魏才杰; 马娇娇
    •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呼吸训练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器组(27例)、EDP组(26例)和联合组(29例)。各组按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并给予腹部顶沙袋训练、阻力单车训练,呼吸器组加用呼吸训练器,EDP组联用EDP治疗,联合组给予EDP联合呼吸训练器治疗,疗程10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症状评分。结果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O_(2))]、6分钟步行试验(6MWT)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减小(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较呼吸器组和EDP组FEV1%、FVC、FEV1/FVC%、p(O_(2))、6MWT增加,p(CO_(2))、CAT、m MRC评分减小(P0.05)。结论EDP联合呼吸训练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缺氧状态,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管梦瑶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肺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训练器,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生命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CAT、SGR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CAT、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状况及生命质量,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 姚静; 徐国先; 刘朝普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该中心创伤科住院的胸部创伤患者1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部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胸部治疗方法与呼吸训练器相结合训练。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d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O_(2)、PaO_(2)/FiO 2、PaCO_(2),以及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和PaO_(2)/FiO_(2)均升高,PaCO_(2)均下降,且治疗后7、14 d观察组PaO_(2)和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7、14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胸部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器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增强肺部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 邢倩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呼吸肌训练,持续1周,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吸气峰流速(PIF)]、预后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FVC、FEV_(1)、PIF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呼吸肌训练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陈良玉; 邢现良; 卢蔚; 刘琴; 胡衍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对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肥胖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25~55岁,BMI 28~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预康复组(P组)和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组(M组),每组30例。C组仅采用传统术前宣教,P组术前两周采用预康复方案,M组术前两周采用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方案。于预康复前1 d(T_(0))、拔管后6 h(T_(1))、拔管后7 d(T_(3))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和肺超声评分(LUS)。于T_(0)、拔管后3 d(T_(2))、T_(3)行6 min步行测试记录6 min步行距离(6MWD)。记录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7 d内低氧血症(SpO_(2)≤92%)、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C组、P组和M组FVC、FEV l明显降低(P<0.05),LUS评分明显升高(P<0.05);T_(3)时P组和M组FVC、FEV l明显升高(P<0.05),6MWD明显增加(P<0.05),C组、P组和M组LUS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和M组T_(1)、T_(3)时FVC、FEV l明显升高,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T_(3)时6MWD明显增加(P<0.05),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M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M组T_(1)、T_(3)时FVC、FEV l明显升高(P<0.05),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肺部状况、提高术后运动耐力、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
    • 武铁力
    •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经药物治疗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缩唇与腹式呼吸训练,实验组采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配合全身呼吸操锻炼,治疗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MV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操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刘桂森; 马悦霞; 贺子娟; 孟爱宏; 葛艳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多波段光谱治疗仪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ACO患者8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联合多波段光谱治疗仪治疗。两组干预24 w,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24 w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和白细胞计数(WB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气道传导率(Gaw)和气道阻力(Raw),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两组干预24 w FVC、FEV1%和FEV1/FVC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24 w FeNO和Raw显著低于干预前,Gaw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FeNO和Raw显著低于对照组,Ga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24 w ACT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CAT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24 w 6MWT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多波段光谱治疗仪在老年ACO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可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
    • 任彤彤; 丁雪梅; 薛松; 马辉; 石妍
    • 摘要: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呼吸训练器联合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接受有氧运动训练的85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接受呼吸训练器联合有氧运动的72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利用近邻法将2组患者进行1∶1匹配,共匹配成功49对;比较匹配后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临床症状[依据COPD评估测试(CAT)评估]及运动耐量[依据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吸烟史、肺功能分级、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干预2周2组患者FEV1、FVC、FEV1/FVC、MVV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干预2周2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干预前,6MWT高于干预前,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有氧运动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 张毓; 龚靓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道癌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干预,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周肺功能[包括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MVV、VC、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两组MVV、VC、FEV_(1)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道癌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