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喙突

喙突

喙突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口腔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解剖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中国解剖学会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等;喙突的相关文献由493位作者贡献,包括向明、杨国勇、胡晓川等。

喙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76.9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28%

专利文献>

论文:34 占比:21.79%

总计:156篇

喙突—发文趋势图

喙突

-研究学者

  • 向明
  • 杨国勇
  • 胡晓川
  • 胡静
  • 陈杭
  • 于铁成
  • 柳海峰
  • 梁达强
  • 祝颂松
  • 费运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大恩; 武亚飞; 仇尚; 王刚; 高绪仁; 陈向阳
    • 摘要: 背景:肩胛下肌作为肩袖肌群中最大且唯一的前肩袖肌,其损伤时常被忽视,且肩胛下肌局部损伤仍具有诊断难度,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喙肱距及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可作为肩胛下肌损伤的预测因子。目的:探究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及患者双侧肩关节喙肱距差异与肩胛下肌损伤的关系,评估各参数对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中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肩袖损伤合并肩胛下肌撕裂组(肩胛下肌撕裂组,28例),肩袖损伤不伴有肩胛下肌撕裂组(对照组,56例)。将入组患者的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重建患者肩胛骨及肱骨近端,确定测量点建立测量平面,在3-matic软件测量患者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参数差异及组内双侧差异,并对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各参数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截断值。结果与结论:(1)组间比较喙肱距离:肩胛下肌撕裂组为(7.00±0.87) mm,对照组为(9.08±1.02) mm,肩胛下肌撕裂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组间比较喙突过度覆盖距离:肩胛下肌撕裂组为(21.05±1.98) mm,对照组为(19.46±1.55) mm,肩胛下肌撕裂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1);(2)组内比较双侧喙肱距差异:肩胛下肌撕裂组患侧喙肱距离(7.00±0.87)mm明显小于健侧(9.26±0.87)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双侧喙肱距差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29,0.9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65,20.2,1.15 mm;(4)结果表明,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双侧喙肱距差异均与肩胛下肌损伤有关,均可作为肩胛下肌损伤的预测因子,其中双侧喙肱距差异的预测效能最高,3个测量参数在临床术前诊断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胡百强; 齐晓军; 梁浩; 刘婧
    • 摘要: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肩关节疼痛3年余,保守治疗无效,突发剧烈疼痛2 d并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无其他病史。体格检查:肩关节各向活动疼痛明显,喙突周围压痛明显。于门诊就诊行X线检查(图1,2),但影像医师未报告异常影像。入院后查磁共振提示肩峰下肩胛下肌肌腱内梭型低信号占位(图3,4)。复查CT提示肩胛下肌肌腱内钙化影(图5)。
    • 潘斯学; 保超宇; 夏吉良; 何光雄; 卢钰; 向俊宜
    •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喙突的64排128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喙突安全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9年01月至2022年05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就诊的成年患者行肩关节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CT片121例资料作为样本,以肩关节矢状面为测量对象,测量喙突喙突膝部的长度,测量喙突尖至喙突膝部中点的距离及喙突基底部、喙突尖的高度,再以肩关节矢状面为测量对象,测量喙突尖基底部、喙突膝部、喙突基底部的宽度;测量结果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本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s±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喙突长度为(59.92±6.11)mm;喙突膝部长度为(14.05±2.26)mm;喙突尖至喙突膝部中点的距离为(22.59±3.65)mm;喙突尖基底部的高度为(9.86±1.71)mm;喙突尖高度为(7.22±1.79)mm;喙突尖的宽度为(9.14±2.08)mm;喙突膝部的宽度为(13.79±2.70)mm;喙突基底部的宽度为(21.10±4.18)mm;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除了喙突尖的高度,男性与女性患者组间的喙突影像测量距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与右侧患者组间的喙突长度、喙突尖至喙突膝部中点的距离及喙突膝部的宽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男性和女性喙突长度与喙突尖至喙突膝部中点的距离、喙突尖的宽度与喙突膝部的宽度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喙突长度、宽度均与男女性别、左右侧有差异,其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喙突长度与喙突尖至喙突膝部中点的距离、喙突尖的宽度与喙突膝部的宽度均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临床喙突手术过程中或者相关器械耗材设计的时候应注意性别、左右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 翟天军; 张增乔; 宋永嘉; 冯伟
    • 摘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肩关节病变中最为常见的疾患。目前治疗SIS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因手术具有创伤性,非手术疗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但临床上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该病时,大多重视对肩袖肌群和后侧肩胛带肌的治疗,而忽略了对肩胛骨前方喙突区域的治疗,这可能是导致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易复发的原因之一。喙突上附着的3块肌肉和4条韧带出现异常,都可能会影响肱骨、肩胛骨和锁骨的正常运动,从而导致SIS的发生。本文就附着于喙突的肌肉和韧带对SIS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喙突区域的重视。
    • 刘通; 段峰; 郝大鹏; 夏玉军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MRA)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和喙突-肱骨头距离对肩袖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肩关节MRA检查者,按照损伤部位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肩胛下肌腱损伤组52例,冈上肌肌腱损伤组54例,正常对照组39例,3组分别在斜矢状位和横轴位上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垂直距离及喙突-肱骨头前后距离,比较两种距离与肌腱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冈上肌腱损伤组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平均垂直距离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5)。结论肩关节MRA测量的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垂直距离增大和喙突-肱骨头前后距离减小在提示冈上肌腱损伤时有参考意义,但在评估肩胛下肌腱损伤方面价值有限。
    • 连建强; 田文平; 贾建新; 王敏; 王俊厂; 刘瑞; 李宝成; 吕国栋; 胡雪峰; 高晗
    • 摘要: 目的:以Latarjet术的技术要点为基础,通过测量干燥肩胛骨关节盂与喙突的形态参数,分析关节盂与喙突变量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入组标本测量关节盂形态参数3个,喙突参数5个.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节盂高度(33.80±2.81)mm,前缘切迹高度(24.27±2.70)mm,宽度(18.94±2.71)mm;喙突长度(20.91±2.93)mm,前后径(8.57±1.97)mm,内外径(13.50±2.14)mm;喙突基底前后径(11.14±2.57)mm,内外径(14.98±2.58)mm.关节盂高度与喙突长度、喙突前后径、喙突基底前后径、喙突基底内外径呈正相关,与喙突内外径无相关性.关节盂前缘切迹高度与喙突长度、喙突基底内外径呈正相关,与喙突前后径、喙突内外径、喙突基底前后径无相关性.关节盂宽度与喙突长度、喙突基底前后径、喙突基底内外径呈正相关,与喙突前后径、喙突内外径无相关性.结论:行Latarjet术及改良术式治疗中国人肩关节前方不稳时,通过关节盂高度、关节盂前缘切迹高度、关节盂宽度评估喙突的解剖形态是可行的,但利用关节盂单变量评估喙突的立体结构可能误差较大,造成医源性的损伤.
    • 郭勇
    • 摘要: 很多人饱受肩膀疼痛的困扰,听到最多的建议是“肩周炎没什么好办法,回家练习爬墙吧!”。其实有很多种肩部疾病都会表现为肩部疼痛,随着医学对肩部疾病的不断研究,“肩周炎”这一诊断也早就被废弃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更加准确、科学的诊断。包括肩袖撕裂、肩峰撞击症、喙突撞击症、冻结肩、胸锁关节病,等等。
    • 刘通; 段峰; 郝大鹏; 夏玉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MRA)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和喙突-肱骨头距离对肩袖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肩关节MRA检查者,按照损伤部位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肩胛下肌腱损伤组52例,冈上肌肌腱损伤组54例,正常对照组39例,3组分别在斜矢状位和横轴位上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垂直距离及喙突-肱骨头前后距离,比较两种距离与肌腱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冈上肌腱损伤组测量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平均垂直距离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5).结论 肩关节MRA测量的喙突-肩胛盂上结节垂直距离增大和喙突-肱骨头前后距离减小在提示冈上肌腱损伤时有参考意义,但在评估肩胛下肌腱损伤方面价值有限.
    • 马秉贤; 张永; 包呼日查; 周慧文; 魏宝刚; 王永祥; 齐岩松; 徐永胜
    • 摘要: 目的 基于CT三维模型分析测量喙突形态和位置,探究其与肩胛下肌腱损伤(subscapularis tendon tears,STT)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退行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和健康人肩关节影像学(CT)数据,分为肩袖损伤伴STT组(A组,28例)和不伴STT组(B组,26例),以及健康组(C组,22例).采用Mimics软件对肩胛骨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喙突及关节盂位置进行评估,测量喙突长度(length of coracoid,LC)、喙突前后间距(anteroposterior distance of coracoid,ADC)、喙突高度(height of coracoid,HC)、关节盂平面扭转角(version angle of glenoid,VAG)和关节盂平面倾斜角(inclination angle of glenoid,IAG),分析比较各组参数.结果 测量结果显示,LC在A、B、C三组中分别为(21.32±3.83)mm、(18.95±2.36)mm和(17.75±2.69)mm;ADC分别为(23.52±4.04)mm、(22.83±2.37)mm和(24.03±3.65)mm;HC分别为(20.76±3.35)mm、(23.33±2.7)mm和(22.86±3.64)mm;VAG分别为(-2.99±3.27)°、(-2.28±4.9)°和(-2.83±4.4)°;IAG分别为107.82°(101.59-112.04)°、110.19°(105.86-118.72)°和110.37°(104.9-118.02)°.A、B两组间比较:LC、HC和I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比较:LC、HC和I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所有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喙突越长、位置越低、肩胛盂倾斜角越小越易导致STT;ADC、VAG与STT无显著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