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生态

土地生态

土地生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3936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房地产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上海土地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等;土地生态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合兵、胡振琪、郭旭东等。

土地生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3936 占比:99.73%

总计:74134篇

土地生态—发文趋势图

土地生态

-研究学者

  • 张合兵
  • 胡振琪
  • 郭旭东
  • 陈宁丽
  • 雷国平
  • 刘庆
  • 卞正富
  • 吕春艳
  • 方斌
  • 曲衍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元昊
    • 摘要: 生态空间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约束条件而编制的、具有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现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等文本信息进行研究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应严格控制生态功能用地斑块的生态功能转化;树立正确的全域“生态-自然-环境”要素的观念;经济发展中力求生态空间“用养结合”;设置隔离带与绿地廊道,阻止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注重生态多样性,构建生态网络,发展具有未来良好前景的生态农业;构建生态空间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生态空间建设。
    • 谷雅娴; 何刚; 赵疏航
    • 摘要: 基于DPSIRM模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指数对DPSIRM六系统进行耦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9年,安徽省土地生态状况从敏感级别逐渐改善至安全状态,且朝着系统协调方向发展。压力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对土地耦合协调作用显著,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状态子系统、影响子系统、响应子系统稳步上升,这与生态环境注重地质的治理、增强管理决策的力度密不可分。
    • 邱乐丰; 张玲; 徐保根; 吴绍华; 徐明星
    • 摘要: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案例区,通过建立非粮化指数(NGP)解析种植结构非粮化演变过程,并利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统计年鉴数据估算农田氮磷投入量和径流流失量,评估其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负荷的影响,为深入认识种植结构非粮化的生态效应和合理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1995—2019年,慈溪市的种植结构存在明显的非粮化趋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锐减49.3%,而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13.8%和108.4%。根据NGP,慈溪的非粮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稳定上升期(1995—2007年),回调下降期(2007—2013年)和快速上升期(2013—2019年)。2001—2018年,慈溪市种植业氮、磷投入总量增幅分别为38.8%和249.5%。至2018年,慈溪市农田氮、磷流失负荷分别为2823.3 t和971.5 t。随着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菜地已经取代稻田成为当地农田氮、磷流失的首要来源,占慈溪市种植结构年氮、磷流失总量的70.9%和89.2%,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建议各地针对不同非粮化类型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政策,并将农田氮、磷养分流失负荷加入土壤质量评价体系,为引导下一阶段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 李博; 王瑞梅; 卢泉
    • 摘要: 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向市场化、正规化转变,转入主体在养护耕地上是否仍然比承包户消极,产权期限较短是否是经营主体不养护耕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国有农场土地制度与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但有助于回答以上问题,其结论不仅能提供新的经验和证据,对农村耕地保护亦有前瞻和启示作用。文章构建了经营主体养护耕地的理论模型,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场1191个棉花种植户数据,运用考虑了内生性的估计策略,考察了高商品化率、市场化流转的大规模农业中,不同产权性质和产权期限地块的养护差异。结果表明:①尽管租入地的合约期限远低于承包地的承包期限,但通过市场化流转而获得耕地的规模租入户改良土壤比承包户更积极。而在残膜对产出的影响未超过“危害阈值”的情形下,租入户在地膜回收上比承包户消极;②产权期限与种植户改良土壤并不总是显著正相关,与较长产权期限相关联的负面特征(较低的治污价值认知)导致了其与地膜回收行为的反向影响关系;③经营权流转能够促进耕地养护,特别是对于规模租入户以及政府无差别干预的养护行为,同时经营主体所具备的大规模、高管理技术水平特质使其获取的收益能够抵消产权期限短带来的不利影响。为避免委托代理风险、促进不同经营主体用养结合,应采取能够提升远期农地价值和现期作物收益的措施,如完善土地承包经营退出机制以提升养护耕地的远期土地价值,政策激励瞄准经营主体的长期行为结果,并为经营主体提升养护耕地的作物收益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干预等。
    • 罗璇; 于少康; 罗志军; 汪浩; 郭松; 饶磊
    • 摘要: 以江西省贵溪市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相关模型法开展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成果,划定了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并对生态空间进行了分级分类,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和部门管理特点,进一步修正了生态空间范围,以期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国土空间分区划定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技术支撑。
    • 刘润庆; 陈志; 朱青; 郭熙
    • 摘要: 以兴国县废弃矿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当地生态系统服务,细化参数设置以核算功能量,并采用价格指数修正价值,以期应用于市场交易。2019~2020年兴国县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提升近709.13万元,约为修复前GEP的22.36倍;修复前,河流水面GEP>乔木林地GEP>果园GEP;气候调节服务GEP>水源涵养服务GEP>洪水调蓄服务GEP,三者占比达82.35%。修复后,水田GEP>乔木林地GEP>旱地GEP;土壤保持服务GEP>水源涵养服务GEP>气候调节服务GEP,三者占比达82.78%。
    • 吴绍华; 侯宪瑞; 彭敏学; 程敏; 薛继斌; 鲍海君
    • 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难点问题,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技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在国土空间落地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利用过程模型方法评价生态调节服务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适宜性评价技术分析生态产品开发的适宜性.研究结果:(1)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价值实现途径—适宜性分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分析框架;(2)从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和限制因子3个方面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3)定量评价了丽水市固碳、释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污染去除、负氧离子释放、降温调节、增湿调节8种调节服务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4)丽水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和生态补偿4种价值实现模式分区面积分别占58%、8%、13%和21%.研究结论: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分区,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到国土空间上,可为"两山"转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杨凯; 曹银贵; 冯喆; 耿冰瑾; 冯漪; 王舒菲
    •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生态系统修复的整体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以连接破碎生境,提高景观连通性,优化生态网络,进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格局要素规划与设计-源地识别-阻力面设置与修正-廊道提取-格局优化与有效性评价-研究成果应用"为逻辑线,系统梳理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各重要环节,整理和分析当前各环节研究要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结果 表明:(1)生态源地识别应采取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实践中管理监督的需求;(2)目前阻力面构建方式主要有基于土地覆被/土地类型打分赋值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赋值2种,分别存在主观性较强和适用性较差的缺陷,应完善相关指标体系,提高生态阻力面赋值科学性;(3)生态网络相较于生态保护红线更加强调景观连通性,可以通过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布局;(4)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适用性较强和兼容性较好的优势,但未来仍需加强多路径分析和生态节点的研究,更加注重研究对象空间尺度的差异性,提高模型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 陶康华
    • 摘要: 我是上海师大地理系的原负责人,我父亲陶绍渊是地理系的创始人,也是九江人,抗战胜利以后他在复旦大学任教,也是谭其骧先生的好朋友,我现在担任长三角人类生态中心理事长,从事土地生态研究,当年也是跟熏华老师发起土地学会的土地生态问题的讨论,并且得到了当时的土地局局长谭企坤同志的支持。张薰华教授著有《提要》(三册)、《中的再生产理论》等,最早论述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采取“批地”方式“售卖”土地,关键是地租应该交给国家。
    • 侯蕊; 李红波; 高艳丽
    • 摘要: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工作基础,对于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5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划分空间格网构建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对研究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进而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生态风险演变规律及其响应弹性机制。结果表明:(1)江夏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水域,在研究期内8.41%的耕地转出为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江夏区北部,并呈现不断向周围扩张的态势。(2)研究区各时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空间上整体分异显著,呈现集聚效应,局部空间差异也呈扩大趋势。(3)15年来,研究区整体生态风险增大,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由0.1174上升到0.1908,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从49.81%下降到0.01%,其他各级生态风险区面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4)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受生态风险胁迫程度较轻,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最高。同时,地类变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减弱,生态风险的影响因子更趋于多元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