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古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384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中国地质、山东国土资源、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复杂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等;地层划分对比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跃潮、周建楠、宋来明等。

地层划分对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384 占比:99.67%

总计:24465篇

地层划分对比—发文趋势图

地层划分对比

-研究学者

  • 丁跃潮
  • 周建楠
  • 宋来明
  • 曾波夫
  • 汤婧
  • 游瑜春
  • 王晖
  • 胡光义
  • 范廷恩
  • 万传彪

地层划分对比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兵盈; 刘勇; 刘宇崴; 张铁安; 王东明; 李成禄; 王文东; 赵明胜; 高洪岩
    • 摘要: 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零星.通过对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沉积建造、发育矿床特征及地层对比的综合分析显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生界锆石测年数据中出现有较多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谐和年龄,在古生代火成岩中也存在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捕获锆石的年龄数据信息,且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为中—新元古界,产出沉积变质型铁矿和中、大型石墨矿床,发育典型的硅铁建造、孔兹岩系或含石墨岩系,并可在区域上对比.结合黑龙江省近年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在额尔古纳地块上划分出古元古代表壳岩,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置于新太古代的麻山群,置于古元古代的兴东群、东风山群、兴华渡口群修订为岩群,并依据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高精度测年资料、典型建造类型与变质程度等,将时代厘定为中—新元古代,同时依据建造和产出铁矿特征在宁安西南部地区划分对比出塔东岩群,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资料.
    • 摘要: 唐烽,陈建书,任留东,高林志,华洪,等.著.2021.动物世界的先驱——中国第一个候选“金钉子”梅树村剖面实证记录及对比.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498页。20世纪70年代,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据此划分寒武系和寒武系以前地层的标志,它在当时即闻名于全球地学界。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参加的国际地层划分对比合作计划(IGCP项目)、参与国际竞争“金钉子”(全球地层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标定的唯一候选层型剖面。
    • 王韬; 王霞田; 郑孟林; 任海姣; 李婷; 吴海生; 王绪龙; 张越迁; 常秋生; 李永军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及周缘佳木河组是一套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系,佳木河组划分对比研究对天然气勘探选区选带具有指导作用.前人研究中,佳木河组在露头、钻井、地震对比不清、天然气接续勘探方向不明.应用多种地层研究方法,综合对比佳木河组露头、井下、地震特征,并结合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进而探讨佳木河组划分对比方案及天然气勘探方向.结果表明:佳木河组为"下碎屑岩、上火山岩"岩性组合,时代归属早二叠世,厚度由玛北向中拐方向减薄;玛南—中拐地区原划为佳木河组的部分井段被剔除该层、属于上石炭统;玛北地区佳木河组具有供气能力,玛北地区深部是天然气勘探有利方向,佳木河组—石炭系"自生自储""新生古储"的构造—岩性圈闭具备较好潜力.
    • 吴林; 管树巍; 冯兴强; 任荣; 张春宇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广泛发育,是揭示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其研究程度低于华南、华北地区.早期认为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可划分为哈尔克山、柯坪、库鲁克塔格、铁克里克及塔克拉玛干等五个分区,由于各分区研究程度及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大,且近期盆地内部钻井揭示越来越多,地层划分对比问题逐渐突出,传统分区方案面临诸多挑战.综合地质、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认为,塔里木南华纪原型盆地基底、充填过程、分布统一具有南北分异的特征,区域地层格架剖面显示南华纪-震旦纪原型盆地分布于中央古隆起南北两侧,表现出北强南弱的不同地震反射特征.因此,本文以原型盆地中南、北分异的特征为原则进行地层分区,大致以现今中央隆起带南缘为界,分为北部地层分区和南部地层分区.北部可划分为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层小区和西部阿克苏地层小区,其中阿克苏地层小区包括原方案中柯坪、塔克拉玛干北部、哈尔克山分区;南部初步划分出铁克里克地层小区,具体有待完善.震旦纪末期,受柯坪运动"大继承、小改造"的演化模式影响,北部地层分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烃源岩.因此,塔里木盆地及周缘新元古界分区新方案既符合南北不同的超大陆动力学背景,又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理论意义与勘探意义明显.
    • 李响; 张宗言; 张楗钰; 刘祥
    • 摘要: 在粤西雷州半岛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最新的国际地层表为指南,建立并完善了调查区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系统.采用岩性-岩相-火山机构三重填图方法,查明了调查区内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及产出分布特征,详细划分了火山岩相类型及其组合,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系统总结了各喷发期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火山岩的成因;综合遥感、路线地质调查、物探与钻探等多种方法,基本查明了坡头-海康港隐伏断裂(四会—吴川断裂的南延北支)及火山构造等的展布特征,初步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格架.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了雷州半岛中西部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开展河头镇和唐家镇幅土壤环境专项调查,绘制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图,综合评定良好级以上土壤655 km2,圈定富硒土壤510 km2;探索和总结了适用于雷州半岛覆盖区的地质填图方法.
    • 王令占; 涂兵; 田洋; 李响; 谢国刚; 张楗钰; 张宗言; 曾波夫; 钟志标
    • 摘要: 桂东鹰扬关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西南段,通过开展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国际地层表(2015)为指南,对调查区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从岩石学、构造学、地球化学角度,对鹰扬关岩群进行了详细研究,明确了其为一套构造混杂岩,通过获得的变质火山碎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认为其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根据岩性特征、野外接触关系及同位素年龄等将区内岩浆岩划分为8个岩体,16个填图单位,获得了各岩体的高精度测年数据,确定了岩浆岩年龄格架;研究了其岩石成因,探讨了岩浆源区以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格架,阐明了构造形成演化历史,划分了构造变形阶段,通过构造解析,于鹰扬关构造混杂岩中识别出5期构造变形,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确定了相对时序.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查明了1∶5万太保圩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编制了元素地球化学图等系列图件.
    • 阿丽亚·阿木提; 肖继南; 师天明; 翁月新
    • 摘要: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in Shimo area,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esozoic sporopollen fossils in Well Shimo-1.The sporopollen fossils can be divided into 195 species of 98 genera,and 5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are identified,including the 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Rugubivesiculites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Cyathidites-Cerebropollenites-Piceaepollenites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Middle Jurassic Sangonghe formation,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Protoconiferus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Triassic Baijiantan formation-the Lower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and Punctatisporites-Converrucosisporites xinjiangensis-Parataeniaesporites pseudostriatus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dle-Upper Triassic Karamay form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5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assemblages in the Qingshuihe formation,Sangonghe formation,Badaowan formation,Huangshanjie formation and Haojiagou formation,and Karamay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respectively.The data of the sporopollen fossils show that the strata of Jurassic are incompletely developed in the wellblock with the absences of Toutunhe formation,Qigu formation and Kalazha formation;the age of Sangonghe formation may be the late of Early Jurassic-the early of Middle Jurassic,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y between Middle Jurassic and Lower Jurassic should be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member of Sangonghe formation;the age of the bottom of Badaowan formation may be the late Triassic,and 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y between Triassic and Jurassic should be the lower Badaowan formation.%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莫地区井下地层划分以及与周边地区地层对比问题,对石莫1井中生界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所见孢粉化石共计98属195种,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依次为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Rugubivesiculites组合,对应下白垩统清水河组;Cyathidites-Cerebropollen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对应下—中侏罗统三工河组;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Protoconiferus组合,对应下侏罗统八道湾组;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对应上三叠统白碱滩组至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部;Punctatisporites-Converrucosisporites xinjiangensis-Parataeniaesporites pseudostriatus组合,对应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其组合特征可分别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克拉玛依组孢粉组合对比.孢粉化石资料表明,该井区侏罗系发育不全,缺失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三工河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统与下侏罗统的界线应划在三工河组下段与上段之间;八道湾组底部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应划在八道湾组下部.
    • 刘慰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七中东区白碱滩组油藏主要含油层位是上三叠统白碱滩组.2015-2016年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将白碱滩组自下而上分为T3 b3、T3 b2、T3 b1层,主力储层位于上部的T3 b2、T3 b1层.前人分为3个砂层组,即:T3 b23、T3 b22、T3 b21.由于河流沉积相变化快、工区东西跨度大、目的层厚度大,使用原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对沉积相研究效果不好,所以需要在原地层分层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分层,创建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为之后的沉积相研究奠定基础.
    • 魏运许; 陈孝红; 李志宏; 彭中勤; 周鹏; 曾雄伟; 张淼; 张保民
    • 摘要: 1:5万分乡等四幅区调在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岩浆岩、矿产地质等方面取得一些新发现和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部分为首次;厘定和完善了震旦系内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丰富了奥陶系牙形石化石带,厘定了原Stolodus stola亚带的首现层位,新建化石带Prioniodus honghuayuanensis带及Trapezognathus diprion带,提高了金钉子剖面分布区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为宜昌黄花场竞争全球中奥陶统底界"金钉子"提高了竞争力,为最终全球中奥陶统底界(大坪阶)这枚金钉子落户黄花场奠定了基础.重新厘定了黄陵花岗岩基的岩浆演化序列,首次报道了扬子板块内部黄陵花岗岩基中存在863~850Ma的岩浆岩事件,为扬子板块周缘及其内部的岩浆演化对比提供了新材料.
    • 白雪松
    • 摘要: 为寻找新的储量资源,老井复查发现具有勘探价值的荣5井区.荣5井区存在地层划分对比,构造解释以及油气分布规律分析等多个难题,转变思路,利用井震结合,储层反演以及动静结合等多个技术方法,在研究区进行勘探部署研究,发现荣5背斜圈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