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诺前列酮栓

地诺前列酮栓

地诺前列酮栓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1795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药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地诺前列酮栓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建萍、何俊霞、何利琴等。

地诺前列酮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795 占比:99.60%

总计:62041篇

地诺前列酮栓—发文趋势图

地诺前列酮栓

-研究学者

  • 于建萍
  • 何俊霞
  • 何利琴
  • 余艳萍
  • 傅向红
  • 关艳杰
  • 刘铭
  • 刘静
  • 和作珍
  • 姜丽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志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过期妊娠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过期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孕妇的分娩方式,孕妇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评分(10.95±1.52)分高于对照组的(7.43±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75.47%高于对照组的4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24 h出血量(153.55±31.11)ml少于对照组的(248.55±42.11)ml,新生儿Apgar评分(9.59±0.54)分高于对照组的(8.51±0.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期妊娠孕妇采用地诺前列酮栓治疗的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宫颈成熟速度,提高自然分娩率,保护母婴健康安全,值得推荐使用。
    • 陈莎莉; 刘照贞
    • 摘要: 目的 分析地诺前列酮栓在促进宫颈成熟方面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21年1—11月收治的延期妊娠分娩的127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促宫颈成熟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56)及研究组(n=71)。其中常规组孕妇开展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研究组孕妇选择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孕妇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点滴天数、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及产钳助娩率。结果 两组孕妇各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妊娠结局、产钳助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孕妇缩宫素点滴天数(0.72±1.11)d短于常规组(1.32±0.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4,P<0.05)。结论 延期妊娠孕妇开展地诺前列酮栓和低位水囊干预,均能发挥良好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但地诺前列酮栓可以缩短缩宫素点滴天数,孕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母婴安全。
    • 郑枫; 陈南; 肖香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联合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医院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干预,试验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联合间苯三酚干预,比较两组产程、宫颈成熟度、产后2 h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用药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辅以地诺前列酮栓联合间苯三酚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法,有助于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经阴道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 闫瑞; 李文君
    • 摘要: 目的分析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引产的1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干预)和研究组(65例,采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12、24 h后,研究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产程、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引产中,采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地诺前列酮栓有利于促进宫颈成熟,改善引产相关指标,提高引产的安全性。
    • 呼慧莲; 顾宁; 戴毅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引产中出现宫缩过频时的取药时机。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8月在我院应用地诺前列酮栓促熟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促熟引产中是否发生宫缩过频将其分为过频组和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用药过程、分娩结局及取药时的VAS疼痛评分,分析取药时机。结果在226例孕妇中,宫缩过频组39例(17.3%),正常组187例(82.7%)。两组孕妇24h阴道分娩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但过频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因引产失败致剖宫产者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4.067、4.141,P<0.05)。促熟引产期间,过频组孕妇较正常组更容易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更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33.684、4.960,P<0.05)。与正常组孕妇相比,过频组孕妇置药时间短、取药时宫颈Bishop评分低(Z值分别是-5.353、-4.276,P<0.05),而宫缩抑制剂使用率高(χ^(2)=128.749,P<0.05)。过频组有92.3%的孕妇取药时VAS评分在5~8分之间;正常组则有86.1%者评分在4~8分之间。取药时,VAS在0~3分、4~8分孕妇的剖宫产率分别为61.5%、1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364,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引产中,宫缩过频者的引产失败率高。孕妇取药时的VAS评分集中在4~8分之间,此疼痛强度下取药者的引产成功率高。早上8点前用药,结合VAS疼痛评分评价宫缩过频很可能会有助于提高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孙瑜; 张艳榕; 李春艳; 夏卿; 黄钰; 龙伟
    • 摘要: 目的研究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和COOK宫颈扩张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CCRB)在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促宫颈成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167例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促宫颈成熟方案,将167例孕妇分为地诺前列酮栓组(111例)和CCRB组(56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地诺前列酮栓组干预时收缩压低于CCR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缩宫素使用率、干预至临产时间、干预至阴道分娩时间均低于CCRB组,干预后24h内阴道分娩率高于CCRB组,而干预24h后阴道分娩率低于CCR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时失血量、产后出血量,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盘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RB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地诺前列酮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的促宫颈成熟中,对于宫颈条件较差而血压控制平稳者可考虑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对于血压存在波动者可考虑使用CCRB。
    • 黄琼瑜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加人工破膜联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与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单胎、头位妊娠期糖尿病宫颈低评分的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需计划分娩的孕足月孕妇120名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待产的宫颈不成熟(宫颈Bishop评分≤6分)[1]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宫颈扩张球囊(双球囊导管)加人工破膜联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组(观察组)和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组(对照组)进行引产.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引产的有效率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治疗总有效率及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单胎、头位妊娠期糖尿病宫颈低评分的初产妇,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加人工破膜联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可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 刘敏
    • 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引产的足月妊娠产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球囊组与药物组,每组75例。球囊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药物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引产前,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引产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低于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临产时间(8.44±0.72)h、总产程时间(6.33±2.71)h均显著短于球囊组的(12.29±0.87)h、(8.58±2.82)h,阴道分娩率66.67%低于球囊组的82.67%,中转剖宫产率33.33%高于球囊组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人工破膜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低于球囊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均具有良好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其中地诺前列酮栓起效快,产程时间短,但该法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强直宫缩,导致胎儿窘迫,中转剖宫产率偏高。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作用温和,利于促进阴道分娩,但存在发生绒毛膜羊膜炎风险,容易增加母婴感染。
    • 周璐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采用子宫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治疗的引产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引产,观察组加用一次性子宫宫颈扩张球囊器引产。比较两组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宫颈成熟度及母婴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诱发临产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联合采用子宫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 刘金艳
    • 摘要: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足月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足月妊娠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催产素缩宫素注射液,观察组予以地诺前列酮栓.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353.74±46.19)、(32.38±11.0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61.08±63.75)、(45.97±19.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有助于提升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度,缩短产程时间,提升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