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SBAR

SBAR

SBAR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当代护士(专科版)、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 SBAR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美丽、刘力婕、罗丽娜等。

SBAR—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97.33%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2.67%

总计:150篇

SBAR—发文趋势图

SBAR

-研究学者

  • 马美丽
  • 刘力婕
  • 罗丽娜
  • 严娟
  • 于水利
  • 付杰
  • 刘国辉
  • 刘毅
  • 刘静
  • 吕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亚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我院化疗科交接班中应用标准化沟通(SBAR)交接班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及护士对此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未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前组,床头交接班采用床边交班本进行;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后组,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进行。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28%降低到0.33%(χ^(2)=5.251,P=0.022);护护沟通的有效性评分由(2.52±0.34)分提高到(4.13±0.22)(t=13.772,P<0.001);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由33.00%提高到83.00%(χ^(2)=6.171,P=0.013)。结论:通过在床头交接班中使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可以降低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是一种有效的交接班工具,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 朱颜; 周晶; 庄金秀
    • 摘要: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结合SBAR的急救-病房转接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急救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SBAR方案,研究组患者采取SBAR与降阶梯思维共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住院期死亡率、复发率、溶栓时间、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交接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死亡率及复发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SBAR与降阶梯思维共同干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病情恢复,同时能提高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缩短交接时间,提高护理人员交接质量、评判性思维能力。
    • 麦剑欣; 陈婉华; 聂莎
    • 摘要: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104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将2021年1—3月106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SBAR组,采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2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结果SBAR组患者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模式转运记录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P<0.05);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后交接缺陷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指导下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可规范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能有效降低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
    • 董雪
    • 摘要: 护理安全是体现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患者安全密切相关,而医护、护际之间有效沟通是患者安全的有利保障。本文现从SBAR沟通模式的起源、内涵、特点及手术室交接班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在手术室交接班中应用该沟通模式提供参考。
    • 秦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在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对本院鳞癌患者进行的726次交班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对鳞癌患者进行的741次交班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实施前30 d及实施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评价、医生对护士病情汇报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得分。结果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汇报病情后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模式进行交接班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医生对护士病情汇报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得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鳞癌切除术患者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汇报病情,有利于医疗团队协作模式下的鳞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 刘静; 米博斌; 刘毅; 胡良聪; 周武; 阿卜杜迪力拜尔·阿卜杜拉; 李卉; 刘国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SBAR[其内涵包括状态(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recommendation,R)]模式与3D打印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创伤骨科床旁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轮转进入本院创伤骨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SBAR模式结合3D打印模型技术模式教学)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教学完成之后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总分以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48.30±1.41)、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42.20±1.48)和总分(90.50±2.04)均高于对照组[(43.40±1.52)(34.80±1.53)(78.20±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结合3D打印模型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床旁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王广林
    • 摘要: 目的分析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00例经抢救后需转入病房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MEWS评分及SBAR沟通方式(观察组),另选取200例类似患者不采取MEWS联合SBAR沟通模式转运患者(对照组),观察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转运交接期间问题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及相关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应用可有效提高转运品质与患者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临床价值。
    • 张杰; 王志彬; 林小娟; 胡东东
    • 摘要: 目的 探索降阶梯思维结合标准化沟通(SBAR)模式在急诊新护士抢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8—12月入组的26名新护士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入组的28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进了降阶梯式思维结合SBAR教学方式,4个月培训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在对个人与专业发展机会、病情观察能力、应变及配合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护士的技能考核、临床综合素养考核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降阶梯式思维结合SBAR模式能充分调动急诊新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好地培养了临床应急思维能力,提高了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使急诊新护士抢救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 李蓁; 林萍; 潘丽香
    • 摘要: 目的 探讨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妇科实施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前(2019年1—6月)和实施后(2019年7—12月)各选择180例妇科手术患者及科室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实施前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分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结果 实施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的应用,可提高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与床边交接班满意度,提高妇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