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转运交接

转运交接

转运交接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45427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卫生产业、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转运交接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红、刘芳、刘静等。

转运交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45427 占比:99.82%

总计:45510篇

转运交接—发文趋势图

转运交接

-研究学者

  • 陈红
  • 刘芳
  • 刘静
  • 吴波
  • 王广林
  • 郭丽
  • 丁巧
  • 丁秀珍
  • 于舒
  • 付三英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麦剑欣; 陈婉华; 聂莎
    • 摘要: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104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将2021年1—3月106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SBAR组,采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2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结果SBAR组患者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模式转运记录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P<0.05);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后交接缺陷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指导下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可规范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能有效降低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
    • 陈秀文; 贺吉群; 林莉; 闫晓晨; 陶子荣
    • 摘要: 目的遴选国内外预防围手术期给药错误的相关证据,为预防围手术期给药错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证据分级系统及专家论证会对不同类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指南9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4篇、证据总结2篇。最佳证据包括药物采购及存储、药物审查、高危药物/受管制药物、用药流程、转运交接、医嘱管理、给药错误监测、标准化标签、临床决策支持、患者决策辅助、流程制度、安全文化、多学科合作、质量改进和教育与培训15个方面,共68条。结论医务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按照相关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证据,规范围手术期给药管理,减少围手术期给药错误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
    • 王广林
    • 摘要: 目的分析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00例经抢救后需转入病房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MEWS评分及SBAR沟通方式(观察组),另选取200例类似患者不采取MEWS联合SBAR沟通模式转运患者(对照组),观察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转运交接期间问题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及相关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应用可有效提高转运品质与患者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临床价值。
    • 潘进进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运用清单式交接在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共抽取转运急诊危重患者56例,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研究及参照两组,分别为研究组患者28例、参照组患者28例.予以参照组患者传统方式交接,予以研究组患者清单式交接,对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清单式交接可使转运交接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的转运安全得以保证.
    • 欧阳雪倩; 高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全麻术后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骨科全麻手术治疗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转运交接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6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00例,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房准备、手术室、电梯等待时间及工作人员交接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交接期间相关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氧设备、监护设备、药品、床铺准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用于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转运交接中,可有效提高总体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梁添英; 邓肖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急诊-ICU转运交接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转运交接以口头交接与填写普通交接表方法;观察转运交接以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交接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士交接问题不清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转运交班时间为(4.18±0.51)min,低短对照组的(12.01±0.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78,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效果好,可减少不良事件与交接中问题发生率,提高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平均转运交班时间.
    • 陈红; 吴波; 刘静; 程慧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进行节点信息化精准管控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9年1-6月收治的11219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收治的11931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纸质版转运交接单进行患者转运交接,观察组采用PDA行节点信息化精准管控方式进行患者转运交接.比较2组患者转运交接单填写规范率、转运交接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准备时间.结果 观察组转运交接单填写规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93.574,P<0.001);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6.736,P<0.001);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57.923,P<0.001).结论 运用PDA行节点信息化管控,能有效提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书写规范率,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转运交接准备时间,有效提高交接效率,保证患者安全.
    • 刘菲; 赵小刚; 陶武; 王念
    • 摘要: 通过加强转运人员防护培训,制定转运前病情评估、人员分配、协调与沟通、转运准备、转运中监护与急救、转运后交接6个环节的转运流程及个性化转运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无缝隙转运的制度与流程,记录转运距离、转运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无缝隙转运行之有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能节约患者院间转运时间,有利于控制转运风险,可在其他传染病暴发期间推广应用.
    • 傅育红; 毛雷音; 钱聪
    • 摘要: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转运交接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FMEA模式,评估RPN值≧240分的失效模式,分析各环节失效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比较实施FMEA前后的RPN值、手术周转和投诉情况.结果 实施FMEA后,骨科手术患者转运交接风险RPN值(■x±s)均较实施前降低,实验组每日手术台数和每日每间手术台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2,t=15.37,P<0.01),实验组总投诉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2,P<0.01).结论 基于FMEA模式的骨科手术患者全程转运交接,不仅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投诉事件的发生,还提高了手术间的使用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
    • 梁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开展无缝隙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临沂市中医医院2018年1~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急诊转ICU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该院2018年6~10月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收治的急诊转ICU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和急诊-ICU护理人员的转运交接工作内容情况.结果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明显好转,实施后的科室间电话咨询和确认率从32.35%下降到4.28%,危急值遗漏或错录率从26.47%下降到0.00%,责任互相推诿率从22.06%下降到1.43%,实施后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急诊ICU护理人员的转运交接工作内容情况显示,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安全隐患,减少责任推诿、电话询问及漏诊的发生率,为实施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