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光谱遥感

多光谱遥感

多光谱遥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8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5600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海洋测绘、遥感信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八届中国遥感大会等;多光谱遥感的相关文献由174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红民、李臣明、张良培等。

多光谱遥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5600 占比:99.72%

总计:55755篇

多光谱遥感—发文趋势图

多光谱遥感

-研究学者

  • 高红民
  • 李臣明
  • 张良培
  • 李娜
  • 杜博
  • 苏红军
  • 赵慧洁
  • 赵英俊
  • 闫柏琨
  • 刘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明达; 徐良骥; 叶伟; 刘潇鹏
    • 摘要: 为准确高效地获取沉陷水域水深数据,提出了一种煤矿沉陷水域水体深度多源数据融合反演模型。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和无人船水深实测数据,分别构建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和对数比值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别对三种经典模型中拟合优度最高的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色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蓝色与绿色比值对数模型三种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靠前,分别为0.635、0.675、0.51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2 m、1.24 m、1.53 m。对经典模型进行SVM优化后,反演精度均有提高,拟合优度分别为0.724、0.759、0.52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5 m、1.07 m、1.52 m;SVM多波段模型的反演精度最高。研究表明,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反演沉陷水域水体水深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可以为矿区沉陷区水域治理提供依据。
    • 周源
    • 摘要: 城市河道面积小、河网复杂、污染条件多变、对主干河流的水质影响巨大。但现有的水质管理体系以及较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都缺乏适用于城市河道的水质参数监测手段。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与多光谱遥感水质监测方法,通过外业光谱数据采集和内业自动化图像处理,可快速有效反映出城市河道水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水质参数变化趋势,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管理和整治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
    • 李隽辉; 闫臻; 付长垒; 汪洋; 陈雷; 李五福
    • 摘要: 造山带内增生杂岩的准确识别和详细解剖不仅对确定古洋盆和古俯冲带存在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而且对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题地质填图是识别和解剖增生杂岩的有效手段,然而,部分艰险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给填图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遥感地质解译可为专题地质填图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尝试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托莫尔日特地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来揭示研究区内出露的岩石组合类型、空间展布和构造特征,并提取该地区的矿化蚀变信息,为造山带内增生杂岩的识别和解剖提供新思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专题地质填图和遥感地质解译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托莫尔日特地区滩间山群南段是具有“基质裹夹块体”结构特征,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双冲断层和同斜紧闭褶皱等构造样式和伴生有热液型造山带金矿床特征的增生杂岩。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遥感地质解译能够有效识别和解剖增生杂岩,可作为增生杂岩专题地质填图的一种实用手段。
    • 陆天启; 吴志芳; 任潇洒; 姚慧敏; 邵长高
    • 摘要: 浅海区水深的精确反演对于海洋空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选取南海西沙群岛的羚羊礁海域为研究区,基于GeoEye-1和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别建立了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结果显示,由绿波段参与建立的水深反演模型相关性普遍较高,同时利用4个波段组合建立的多波段模型精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70和0.853。基于该模型的反演结果对GeoEye-1和WorldView-2遥感数据在不同水深范围内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在不同水深范围内的反演误差变化趋势一致,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均出现在0~5 m,而最小值均出现在20~25 m。总体而言,WorldView-2影像反演水深的精度高于GeoEye-1影像的反演精度。研究对于热带浅海区的水深反演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李宁宁; 陈义兰; 唐秋华; 李杰; 刘长达
    • 摘要: 岛礁周边水深精确测量是海洋测绘工作的难点之一,光学遥感技术在浅水区域尤其是无人到达的深远海岛礁区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作为传统测深的有效补充手段。利用蜈支洲岛WorldView-2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实测水深数据,对比了多波段回归模型、对数波段比值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BP神经网络模型4种光学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SVR具有精度优势,而多波段回归模型和对数波段比值模型具有效率优势,经综合分析,多波段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效率,适用于岛礁周边的水深反演。
    • 周恩生; 魏维轩; 王南
    • 摘要: 通过政策、文献研究,森林植被碳汇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研究部门广泛关注,目前植被碳汇测量方法仍存在使用对象、区域范围、精确度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园植被碳汇计量对于了解城市的植被固碳能力和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公园植被种类繁多、分布复杂的基础上,使用RTK多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公园植被数据,构建公园绿地多光谱碳汇量化估测模型,可为未来各类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展开高效率高精准的公园多光谱数据采集与碳汇量化估测提供支持。
    • 成功; 罗丹; 张洪瑞; 邓小青; 张宝一
    • 摘要: 针对反演结果精度检验缺少空间信息的问题,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土壤As元素含量与遥感反射率的反演模型,并引入混淆矩阵和空间精度评价方法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数据R^(2)可达0.72且误差较小;混淆矩阵显示极值点的用户精度和产品精度分别为0.64和0.66,总体分类精度为0.77;实测数据提取出10个As含量高值区,反演结果提取8个高值区,高值区数量识别正确率为0.8;8组高值区质心间最小距离为0.52 km,最大距离为4.17 km,面积重叠指数为0.58。评价结果说明As元素含量尤其是极值区空间分布的一致性,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表达产品的空间分布及精度。
    • 王钧; 陆洲; 罗明; 徐飞飞; 张序
    • 摘要: 准确快速得获取冬小麦地块的土壤墒情,可为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精准灌溉提供参考。为此,特在江苏省张家港市获取返青期冬小麦种植区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并同步测定2个深度(10 cm和20 cm)的土壤墒情,通过遥感图像提取光谱反射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垂直干旱指数(PDI),进行共线性分析后,分别运用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构建针对不同深度土壤墒情的反演模型,基于最佳反演模型绘制试验区不同深度土壤的墒情反演图。结果表明,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的模型在10、20 cm深度土壤墒情反演中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885、0.782,建模精度最优,且针对10 cm深度土壤墒情的反演效果优于20 cm。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返青期土壤墒情监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周宇飞; 王振师; 钟映霞; 李强; 魏书精; 吴泽鹏; 戴瑞坤; 李小川
    • 摘要: 森林可燃物载量调查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可获取较大范围森林影像,为计算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提供新的思路。试验区建立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测得试验区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高达每公顷39.33 t,且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地表可燃物载量最高。研究发现NDVI及EVI两种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并建立了NDVI(X)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Y)的回归模型:Y=-5.9354X+8.4663,以及EVI(X)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Y)的回归模型:Y=-5.8485X+6.7271。研究还发现NDVI与地表可燃物载量的线性关系更为显著。
    • 邓红; 元利坚; 黄晓霞; 尚良朋
    • 摘要: 无人机感技术以其作业灵活高效,低成本,实时以及便捷的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审计监测等领域.本文提出利用无人机平台的激光点云和多光谱的技术特点,结合机器解译,为梅花树数量尧位置与健康情况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