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外遥感

红外遥感

红外遥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02069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计量学报、真空与低温、红外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第七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交流会、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等;红外遥感的相关文献由71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健、郝小鹏、乔玉良等。

红外遥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2069 占比:99.86%

总计:102213篇

红外遥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健; 郝小鹏; 胡朝云; 周晶晶; 杨延龙; 刘洋; 谢臣瑜
    • 摘要: 为满足红外遥感载荷实验室辐射定标需求,实现红外遥感辐射量值溯源到ITS-90国际温标,研制了真空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黑体腔开口直径为25 mm,深度220 mm,内部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通过仿真计算黑体腔的发射率优于0.9999。在真空下测试了镓固定点相变坪台的复现性为4.4 mK,坪台稳定性优于2 mK。测量了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工作时的亮度温度,其在8~16μm范围内亮度温度平均值为302.905 K。研究了循环液体温度对镓相变坪台和黑体亮度温度的影响。对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4 K。
    • 张辉
    • 摘要: 1.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和管控技术入河排污口水陆空立体排查、多维度精准溯源、规范化分类整治、分区分级动态管控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核心技术(1)入河排污口立体排查技术针对不同区域河网水系布局和入河排污口潜在风险源分布,因地制宜选用拉网式现场人工排查以及无人机/船、红外遥感、声呐探测等技术手段辅助排查,制定水陆空立体排查方案,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全面覆盖。
    • 袁州
    • 摘要: 遥感技术是新兴的监测技术,相较于以往的环境监测技术有较强的优越性,在大气环境及水环境监测等方面,遥感技术运用普遍,能够对土地类型及植被变化等开展监测。文章围绕环境保护,对光学及红外等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大气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探讨了其实际运用和发展前景,旨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 李春雨; 张永彬; 梁鹏
    • 摘要: 以热红外遥感技术为基础,对矿山边坡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设计了边坡模型。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试验,重点从时序特征和空间演化2个方面对边坡所处的变形异常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时间与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最小温度曲线图分析边坡的变形情况。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为矿山边坡滑坡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 杨延龙; 郝小鹏; 宋健; 刘洋; 扈又华; 谢臣瑜; 刘延; 谢琳琳
    • 摘要: 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中温区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测试结果和不确定度评定.黑体辐射源工作温度范围为320~500 K,黑体空腔开口直径为50 mm,空腔深度为260 mm,表面喷涂了耐高温漆,空腔发射率优于0.999.真空环境下测试了黑体在335~500K温度范围内的轴向温度均匀性,温度稳定性及黑体辐射源亮度温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黑体温度均匀性优于0.15 K,40 min内温度稳定性优于0.03 K.分析了黑体辐射源的不确定度来源,黑体辐射源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04 K.
    • 李春雨; 张永彬; 梁鹏
    • 摘要: 以热红外遥感技术为基础,对矿山边坡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设计了边坡模型.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试验,重点从时序特征和空间演化2个方面对边坡所处的变形异常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时间与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最小温度曲线图分析边坡的变形情况.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为矿山边坡滑坡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 王楠; 李晓宾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重构CycleGAN数据生成算法。对CycleGAN网络添加特征重构损失,使得可见光图像在风格、内容、特征方面生成近似符合红外数据特性的图像。该方法可以通过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互相迁移的生成学习,达到一种以可见光图像生成红外图像数据的作用,有效解决红外遥感领域的样本不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生成的红外图像能够保持较好的特性。
    • 瞿洋; 黄小仙; 冯旗
    • 摘要: 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HY-1B COCTS)在轨工作时受到冷空未知辐射的干扰导致其九年数据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两极受影响较小的数据做样本,建立基于再定标系数的响应修复模型和基于概率分布的非均匀校正模型,对地球目标信号进行修复,根据修复结果进行了对比和优化,并对修复模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结果表明,在冷空辐射基准受影响的情况下,响应修复模型结合概率分布校正模型能够明显的对数据进行有效修复.
    • 郝姝馨; 郝增周; 黄海清; 牛瑞; 潘德炉; 顾吉星
    • 摘要: 海雾是一种发生在海面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掌握海雾的分布与生消变化,能有效地减少海雾带来的危害.卫星遥感观测具有近实时、大范围覆盖、连续观测等特点,特别是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观测系统,能够对海雾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观测.本文以2018?2019年黄、渤海发生的海雾事件为样例,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H-8)红外辐射数据,分析海雾的多通道红外亮温辐射特性,通过不同波段差和波段比组合,定义海雾和晴空水体分离指数、海雾和一般云系分离指数、多通道亮温差斜率指数以及中红外亮温纹理指数,提出基于多指数概率分布的夜间海雾监测算法;算法分别应用于H-8和韩国静止气象卫星GEO-KOMPSAT2A(GK-2A)数据,对2020年2?6月发生的6次海雾事件多时次卫星观测识别出的海雾位置分布和覆盖面积进行对比实现互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夜间海雾监测算法能有效地实现夜间海雾的识别;选择2020年4月29日夜间H-8和GK-2A每10 min一次连续观测数据的监测结果,对海雾的发生区域进行跟踪分析,清晰地展现出此次海雾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说明算法能清楚地监测出各时段海雾的分布,跟踪海雾的发展变化,可为海上大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基础.
    • 盛一成; 顿雄; 裘溯; 李力; 金伟其; 王霞
    • 摘要: 长时间工作或环境变化时,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易产生非均匀性的问题.典型的星上定标方法是将系统指向深空场景或在入瞳处引入星上面源黑体辐射.覆盖全口径的星上黑体普遍体积较大、设计复杂且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内定标装置和星空场景的红外遥感系统星上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可控内定标源提供不同的靶面基准辐照度,通过计算获得不同辐射定标段的定标参数,覆盖探测器动态范围,实现不遮挡视场情况下的高动态范围非均匀性校正.通过模拟指向深空场景的在轨定标过程,并对模拟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用于非均匀性校正的评价图像的非均匀性由初始的15.87%下降到1.2%以下.本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鲁棒性强等优点且具有实时处理的前景.相比于需要引入星上面源黑体的定标方法,本系统的内定标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小型化且节省成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