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热环境

城市热环境

城市热环境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400447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青年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西部生态城镇与绿色建筑技术论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等;城市热环境的相关文献由460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庆林、陈宏、吴昀霓等。

城市热环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0447 占比:99.96%

总计:400610篇

城市热环境—发文趋势图

城市热环境

-研究学者

  • 孟庆林
  • 陈宏
  • 吴昀霓
  • 周雪帆
  • 许华华
  • Chen Hong
  • Liu Yu
  • Wu Yunni
  • Xu Huahua
  • Zhou Xuefa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雨萌; 张育庆
    •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导致热环境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地物进行划分,结合GIS空间分析,对大连市金州区城市热环境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中心城区具有明显的热岛效应,地表温度总体上明显高于城市边缘区和郊区;(2)研究区包含5种主要地物类型,即植被、耕地、水体、裸土、建筑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其中耕地面积最大,水体面积最小;(3)在城市地表覆盖系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建筑密集区、交通发达区与植被的LST最大温差可达10°C.
    • 杨朝斌
    • 摘要: 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区温度高于周边农村的现象,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健康等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全面探究影响城市热环境的驱动机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气象站点、无人机测温、统计资料等数据,构建长春市城市精细化三维空间结构数据集和三维热环境数据库;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通过空间分析、三维模拟、统计分析等手段系统探讨了城市空间三维结构对于城市热环境时空异质性分布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 孙佳彬; 杨朝斌; 朱文浩; 徐新良
    • 摘要: 以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以内区域为例,基于Landsat 8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综合选用城市二维和三维指数表征城市建筑三维精细化特征,通过空间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城市建筑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建筑空间分布呈现“南疏北密”格局且以低层建筑为主,城市建筑二维和三维空间格局没有明显相关性。(2)地表温度与二维建筑指标呈现正相关性,其中建筑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三维指标与地表温度呈现负相关性,地表温度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出现降低趋势,当高度大于20 m时,降温现象更为明显。(3)综合建筑二维和三维特征能有效解释地表温度的变化量,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可适当考虑增加高层建筑物比例来缓解热岛效应并节约城市用地。
    • 刘晓彤; 刘艳红
    • 摘要: 城市化进程导致热岛效应加剧,三维绿量对城市绿地的热环境效应有显著影响。利用2020年9月太原市Landsat 8遥感影像,结合样地三维绿量实测数据,借助遥感及GIS技术,建立太原市三维绿量反演模型,测算太原市城区三维绿量,分析其绿量分布格局;同时利用针对Landsat 8 TIRS第10波段的单窗算法(TIRS10_SC)反演太原市地表温度,探讨城市绿地三维绿量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太原市北部、西南及东西两山植被覆盖较好,三维绿量高,城市中部硬质半硬质区域三维绿量低,城市公园作为高绿量节点镶嵌于城市中部;在绿地空间结构上,乔木层平均树高对三维绿量的影响较大,二者的关系模型为Y=469.912x+936.466。(2)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二者的关系模型为Y=5.828x^(-0.029),三维绿量较小时,降温趋势显著,随着三维绿量不断增大,降温趋势渐缓;绿量密度在5~18 m^(3)/m^(2)之间的乔灌草或乔草复层配置能较好地发挥降温效果。(3)三维绿量的空间分布对地表温度有一定影响,绿量密度高、连通性高,具有稳定大面积斑块的区域,其地表温度低,降温效果好;相反,绿量密度低、破碎度高的区域,其地表温度高,降温效果差。
    • 吴子豪; 童滋雨
    • 摘要: 量化分析城市形态空间格局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形态管控的合理性,对于改善城市热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为案例,对其复杂城市形态的空间格局进行量化,并探究其与城市热环境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间滞后模型更适用于城市热环境关联的研究,且城市热岛强度(UHII)受到周边区域强度的正向影响.(2)分季节来看,城市形态空间格局对UHII的影响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所有的建成环境形态类型和LCZ E(空地)在周边环境中的数量占比在多数季节中均会对城市热环境产生显著的正向升温影响,其中LCZ 8(低层大体量建筑)的数量占比的影响程度最大.而自然环境形态类型则多有利于降温,LCZ G(水体)的作用优于LCZ A(树林).(4)从整体布局上看,周边由单一形态主导的空间格局将有助于带来更低的UHII.(5)以空间格局指标为依据,可以将研究区域分为9类具有相似形态组成结构和周边环境特征的分区类型.不同类型间存在热环境属性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的手段对其进行调控.研究结论可为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提供参考.
    • 周宏轩; 吴岳; 王昭清; 孙婧
    •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对室外热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但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关联较少。通过文献梳理指出造成城市热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城市活动、气候变化、下垫面;然后从降温增湿、通风和减少热辐射三个方面对绿地改善热环境效应进行系统评述,并从绿地面积和绿地率、植物种类以及绿地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居住区绿地对热环境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有必要加强在植物空间配置、绿地布局等视角所展开的绿地生态效应研究;室外热环境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精准性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将定量的研究结果引用到设计实践中。
    • 单芬芬; 王凌菲; 来祺然
    • 摘要: 随着全球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著,给城市人居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运用遥感反演和空间统计方法,深入分析杭州市多方位、多时序的城市热剖面曲线特征,探讨杭州市城市热剖面曲线演化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4个方向的热剖面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城乡梯度变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杭州城市热岛效应的范围和幅度不断增加,城市湿地和公园绿地的冷岛效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水体指数MNDWI,植被指数NDVI,不透水面指数NDISI与杭州城市热岛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 周宏轩; 炎欣烨; 李童欣; 孙婧
    • 摘要: 城市化使城市下垫面属性改变,人工表面取代自然地表,导致室外热环境恶化,其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引发的异常气候问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已证实植被可以通过遮阴和蒸腾等作用产生降温的生态效益,但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与植被的规模或种类或分布方式等之间的联系仍没有明确量化掌握。目前,通过不同指标对绿地特征进行概括,从而精准量化绿地对室外热环境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重点。对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乔木覆盖率、三维绿量以及天空可视度六种指标调控室外热环境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各绿化指标之间的区别,并分别论述各绿化指标与热环境相关研究,总结各指标在量化降温效应的特点及局限性。其次,提出绿化指标互补量化研究方法,从三维空间视角为完善绿量指标研究提出三维绿量体以及三维绿量体与热环境关系研究的相关方式,从而精确地对三维绿量在空间中的具体分布进行表达,更加真实地反映绿地的植被特征。根据以往针对三维绿量的研究提出三维绿量阈值,结合三维绿量的空间分布及树种差异性,挖掘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潜在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量化绿地降温效果,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最后,论述绿视率这一新的量化指标在量化绿地降温效应的潜力,以期推动绿视率与热环境相关研究的发展。
    • 张羽曦; 张弘驰
    • 摘要: 我国城市建设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已成为城市有机更新重要切口,对其热环境的研究将有助于加强城市宜居性。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9—2021年文献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生成关键词图谱,通过对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发文年份、文献中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突变图谱的分析,梳理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热环境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①相关研究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且逐步趋向精细化分析;②研究方法与技术由传统实测法转向卫星、设备感知等新手段;③社会感知、指标测度、人体舒适度等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 何玥儿
    • 摘要: 在我国全面践行“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在高密度城市开发模式中有效调控城市物理环境,优化城市气候设计,降低建筑冷热负荷需求,缓解城市热岛及其引发的健康、能源、污染等问题,进而快速实现建筑碳排放达峰和深度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我国城市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阐述了城市热舒适评价模型及热环境预测方法构建对于当前“双碳”工作的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