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416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6篇、会议论文189篇、专利文献356832篇;相关期刊652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光学精密工程、电子与信息学报等; 相关会议162种,包括第17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中国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暨第六届立体图象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图像配准的相关文献由9162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李成、马文萍、王爽等。

图像配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66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18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56832 占比:99.29%

总计:359387篇

图像配准—发文趋势图

图像配准

-研究学者

  • 焦李成
  • 马文萍
  • 王爽
  • 马晶晶
  • 薛忠
  • 李明
  • 陈武凡
  • 曹晓欢
  • 侯彪
  • 卢振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晓辉; 张明军; 王建平; 曲海军; 柴乐; 李瑜; 张新民
    • 摘要: 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以及现代医疗康复产业的发展,仿生设计与制造技术蓬勃兴起,该技术常以各类生物体及其组织为研究对象,模仿其几何外形、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而得以逆向设计与制造各类人工合成产品,其中几何外形特别是曲面建模技术的有效仿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目的:以人体膝关节为例探讨曲面建模实践应用技术,建立人体膝关节几何解剖数字化模型,为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支持,同时为仿生设计的复杂曲面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与研究模式。方法:利用膝关节CT扫描图像和MRI图像,通过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分别获取骨组织及软组织轮廓的点云数据及其逼近曲线,并分别重建骨组织及软组织的膝关节实体模型。最后基于三维图像配准技术,将各软组织组装配于骨组织实体模型上,形成整体膝关节三维模型。结果与结论:通过3D医学影像技术构建了同时包含各骨组织和韧带、半月板、肌腱等主要软组织在内的膝关节复杂几何曲面解剖数字化模型。
    • 王建平; 张晓辉; 余进伟; 魏绍亮; 张新民; 许幸新; 曲海军
    • 摘要: 背景:对膝关节各组织的运动过程、运动数据、运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根据其运动特性及生物力学特征,设计、改进膝关节假体,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以及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和延长运动寿命.膝关节的运动数据是研究其力学特性的基础.目的:根据膝关节的三维几何模型,求解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时胫股关节、髌股关节的运动数据,为机器人等空间复杂机构的运动分析、人工假体的力学分析及其设计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和参考方法.方法:首先,采用CT数据得到人体静态下屈曲0-120°范围膝关节典型相位的三维点云;其次,提出将三维图像配准和坐标变换相结合的方法以精确分析膝关节的相对运动.将不同屈曲位的膝关节各部分如股骨、胫骨、髌骨三维图像及其坐标放在同一坐标系下,分别建立膝关节各骨组织的正交坐标系,通过绕运动坐标系的Z-Y-X欧拉角方法进行坐标变换来研究膝关节的运动.结果 与结论:①分别得到了膝关节屈曲0-120°范围内的胫股关节、髌股关节在5个自由度下的运动数据,为膝关节的力学特性及假体设计的研究提供支撑,适用于机构学中复杂运动形态运动副的运动分析;②该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基于多静态离散医学影像进行人体运动的测量和分析,既能够利用既有的CT扫描设备和现有软件,设备成本低、方法简单易学;同时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其精度误差小于1 mm.
    • 李家松; 李明磊; 魏大洲; 李威; 吴伯春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在GPS拒止条件下使用视觉词袋辅助航空景象匹配导航的方法。在景象匹配导航任务中,基准地图比空中探测的图像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当基准地图有大量相似或重复纹理特征出现时,仅依靠特征匹配难以得出正确的对应关系。首先对基准卫星影像地图进行区块划片,并利用视觉词袋技术对每一片区块进行编码,利用统计特性计算局部区块特征矢量,即区块特征直方图;然后,对空中探测图像使用同一词袋进行编码,用于从大量候选区块中筛选出初始对应区块;最后,使用尺度不变特征进行精配准并计算飞行器相对位置。实验使用了直升机拍摄的空中影像与高清卫星影像中提取的基准地图进行实验分析,并与先进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匹配可靠性和配准精度,能够在GPS拒止条件下为基于景象匹配的航空飞行器定位需求提供支持。
    • 蓝重洲; 王宗朋; 文敏儒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双层平板探测器单次曝光获取X射线双能图像,并实现双能减影的成像检测方法。介绍了单层平板、双层平板探测器结构以及双层平板探测成像系统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不同、相同管电压在不同滤过下X射线的能谱变化,进一步通过试验分别探究使用kVp切换,双层平板方案时胸部体模双能成像特性。研究发现kVp切换、双层平板方案采集的双能图像皆可表征人体软组织、骨骼对低能、高能射线的衰减差异,双能平板方案较kVp切换还具有无运动伪影,剂量较低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层平板的双能图像配准方案,配准后的低、高能图像经双能减影后得到骨骼增强、骨骼抑制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平板获取的双能减影图像可提升医生诊断时的视觉效果,减影图像对比度优于kVp切换方案。
    • 周知政; 柳翠寅
    • 摘要: 为解决图像配准中因旋转变换,尺度缩放,光照变化,相机抖动,气流变化以及压缩等影响成像质量,而导致特征点检测数目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组合模型的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KAZE与SURF算子联合检测局部区域中线性与非线性特征点;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二进制向量描述符表征特征点,并使用汉明距离计算特征点之间的匹配距离,有效地提高匹配效率;最后,利用随机一致性算法(RANSAC)进一步消除异常点,并根据内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几何变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有效地解决了因特征点数目不足配准失效的问题,多幅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同时运行效率最快.
    • 魏志军; 刘国才; 顾冬冬
    • 摘要: 目的采用无监督方式基于多级串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大形变图像配准网络(LDIRnet)模型,评估其配准脑部MRI及肺部CT图像的性能。方法串联多个结构相同而参数不同的深度CNN,以端到端方式学习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多个小形变场;再通过叠加小形变场计算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大形变场,实现大形变图像配准。结果配准3D脑部MRI时,三级LDIRnet(Three-LDIRnet)配准性能最佳,Dice系数为0.793±0.104,其次为两级LDIRnet(Two-LDIRnet)及ANT,VoxelMorph最差;配准肺部4D CT图像时,总体配准性能以mlVIRNET最佳,平均配准误差为(1.84±1.39)mm,其次为Three-LDIRnet、DLIR及Two-LDIRnet,VoxelMorph模型误差最大。结论多级串联配准网络模型有助于提高配准大形变图像的精度。
    • 巫风玲; 李永涛
    • 摘要: 采用改进后的图像相关度计算方法,在精确配准干扰前后图像的基础上,以像素为单位计算图像相关度,根据人眼识别效果在评估前确定干扰阈值,计算图像有效干扰像元统计值,定量描述激光干扰效果;开展多波段激光干扰成像系统试验,采集不同干扰功率下的激光干扰图像,评估干扰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识别图像局部变化,客观反映图像质量变化,对各波段不同功率下的激光干扰成像图像给出科学评估结果,对单对图像的处理速度优于s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翟玉卫; 刘岩; 李灏; 吴爱华
    • 摘要: 为了消除被测件与测温仪器相对位移对光热反射成像测温结果的影响,研究了亚像素量级的图像配准算法,配合以基于压电陶瓷的三轴纳米位移台,实现了对位移的实时修正。采用傅里叶变换、频域卷积及sinc函数近似等方法完成了能够实现亚像素级图像配准的算法,实时计算被测件与测温仪器的相对位移;搭建了一套光热反射成像测温实验装置,采用了三轴压电平台实时调节被测件的位置;试验结果显示,当被测件温度从20°C升高至50°C时,被测件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了明显的位移,采用实验装置能有效修正该位置偏移。对典型的GaN HEMTs器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国外检测机构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图像配准方法的有效性。
    • 王洪明; 李如仁; 陈振炜; 张过
    • 摘要: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影像干涉形变提取较弱的问题,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提出“基于影像几何与内容特征的配准”和“多尺度相位滤波方法”对2景GF-3卫星影像进行了地表形变提取。首先,将影像从像元级粗配准提高到精配准,使影像在方位向和距离向上配准精度达到0.1像素;然后,为消除由时空基线引起相位噪声,利用多尺度相位滤波对差分干涉图进行滤波处理,保证后续相位解缠的成功;最后,设置0.3的相干性掩膜阈值与0.10~0.15的相位解缠阈值,采用最小费用流相位解缠方法,在保证相位解缠精度的同时减少相位跳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城区地表形变较为均匀,周边山区出现形变漏斗与其所在区域矿区开采有关。文章提出的方法能提高GF-3卫星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可为国家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
    • 吴凯鑫; 魏路明; 苏明; 袁长永; 王鹏来
    • 摘要: 目的:探究一种通用型辅助配准装置在具有严重金属伪影的配准工况下,辅助种植虚拟规划前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配准的精度。方法:选择22例接受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的牙列缺损患者纳入试验。试验组(11例)为口内含有金属修复体的患者,通过辅助配准装置完成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的配准;对照组(11例)为口内不含金属制品的患者,通过匹配牙列特征完成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的配准。各组配准完成后,分别对配准结果进行偏差分析,并记录参考模块偏差的标准偏差(SD)、均方根值(RMS)、平均偏差(±AVG)。采用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参考模块偏差的SD、RMS、+AVG、-AVG值分别为(0.16±0.04)mm、(0.17±0.03)mm、(0.14±0.04)mm、(0.15±0.04)mm和(0.14±0.03)mm、(0.16±0.02)mm、(0.13±0.03)mm、(0.13±0.04)mm。两组参考模块的配准偏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金属伪影的配准工况下,使用辅助配准装置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配准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