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失落

失落

失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5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1304种,包括看世界、青少年日记、中国新闻周刊等; 失落的相关文献由241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歌苓、马志国、佚名等。

失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05 占比:99.29%

专利文献>

论文:18 占比:0.71%

总计:2523篇

失落—发文趋势图

失落

-研究学者

  • 严歌苓
  • 马志国
  • 佚名
  • 本刊编辑部
  • 李鑫
  • 金廷英
  • 周明荣
  • 张世普
  • 朱清花
  • 李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瑞珺
    • 摘要: 自然角是幼儿园常设区域之一,是幼儿园开展自然活动的重要场域,对幼儿有着独特的价值与作用。但不少幼儿园在自然角的创设中存在着各年级自然角雷同、自然材料较少更换、幼儿不感兴趣等问题,使自然角成为"失落"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所致:1.教师意识上的相对忽视教师虽然精心创设了自然角,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去利用它,幼儿与自然角没有对话与互动,导致自然角沦为花瓶一样的摆设。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意识上对自然角的相对忽视。
    • 韦姗姗
    •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教育惩戒被看作是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赋予教育惩戒合理化。进入现代教育以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惩戒权一度失落,一味推崇激励教育而出现的对学生纵容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呼唤教师惩戒权的回归。《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明确规定教师享有惩戒权,让许多教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缓解一线教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现状。教育惩戒权的回归,是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
    • 林瑶
    • 摘要: 鲁迅的小说《肥皂》围绕着一个封建旧式家庭展开叙述,传统家庭伦理中占据至高地位的大家长“四铭”为满足自己“性幻想”带回了一块肥皂而引起了一系列风波,导致“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家庭传统伦理观发生变化。鲁迅先生通过描写一个在家庭中失去最高权力地位的“大家长”四铭,揭示了一个传统旧式家庭中内部伦理观的失落现象,烛照了当时整个社会中旧式家庭状况,展现了儒家伦理文化的“空壳化”现象以及鲁迅先生对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反思。
    • 李昕
    • 摘要: 跨世纪不仅是时间的线性更迭,更意味着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剧烈转变。世纪之交作为一个文化节点,一方面传统逐渐消解为时代底色,新的资本逻辑涌现并主导着社会变迁;另一方面,身处其中的个体在现实与精神层面都面对一种剧烈而直白的“现代性跳转”。个体所遭遇的创伤,一方面成为其在现实层面挣扎以愈合创伤的动力,另一方面承担着宣告创伤无处愈合的宿命。在此意义上,小说《酒楼》在文本内外都暴露出结构性困境这一真相,从而产生了一种具备“精神史写作”意义的寓言效果。
    • 王跻丹
    • 摘要: 田园牧歌这个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每个时代都有描写田园牧歌生活的著作,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牧歌作为重要主题之一,与其他主题如“轻与重”“记忆与遗忘”等共同构成小说的整体风貌。昆德拉式的牧歌与传统牧歌的区别在于:他对于牧歌的存在及实现并不确信,由此促使他对消除冲突、实现牧歌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探寻——融入群体、退出群体、抛弃自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昆德拉始终都是一种怀疑的、消极的态度,他并没有真正地找到答案。
    • 余湘
    • 摘要: 聒噪的蝉鸣、炽热的阳光、满目苍翠的大树、空气中草木的清香混杂着被曝晒的柏油路的味道—那是夏天的味道。我闭上眼睛仔细寻觅着这味道,像拿着一块失落的拼图,试图完成整个版图。那块版图上熠熠闪光的,正是我的青春。我堵上从心口喷薄而出的意难平,拿着那块失落的拼图,一次一次叩响回忆的大门.听见了吗,我的青春?听见了,就请回答吧!
    • 方言
    • 摘要: 近邻日本,仿佛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但又映射出很多不同。自明治维新开始的150多年来,日本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并于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媒体称曰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在失落的泥潭里挣扎不前。
    • 朱唅萱; 刘亚(指导)
    • 摘要: 大年三十,天灰蒙蒙的,下着微雨。雨落在手上,是钻心的凉。听闻要回老家,我心里不禁有些激动,离家一年,该是回乡的时候了。临行之际,不知怎的,心里突然生出忐忑之感,印证了"近乡情更怯"的说法。我的老家坐落在深山中,小时回老家乘坐汽车,汽车像疲惫的老牛一般在盘旋的山路上艰难地爬行,喘着粗气。
    • 李晁
    • 摘要: 《树民》最初的成果出现在2013年,这一年《纽约客》发表了安妮·普鲁以森林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粗暴行为》。小说的源头更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这是一部“蓄谋”已久的作品。这一次作家从边疆视野迈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北美大陆开发史。这是作家首次处理庞大题材,跨度三百年的时间进程,作家让两个家族更替纠缠,而故事的依托与景观来自于小说的恒定坐标——森林。这一焦点凸显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说边疆题材让安妮·普鲁投身的是一处失落的地带,那么到了《树民》就回到了这一失落的源头。小说见证了人类轨迹对这片土地造成的影响,这影响最终也反噬了人类自身,这是一部完整表达出“失落”过程的史诗性小说。
    • 张书琴
    • 摘要: 朱自强在他的《经典这样告诉我们》一书中指出:“进入儿童生命空间的儿童文学,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是与儿童的价值观方向是一致的。”可见,和幼儿共读经典绘本能帮助我们认识儿童,建立正确的儿童观,能帮助我们发现并找回失落的“童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和幼儿共读经典绘本的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