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女性问题

女性问题

女性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专利文献11435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大众心理学、妇女研究论丛、当代韩国等; 女性问题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夏、刘彦伟、史巍等。

女性问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6 占比:2.77%

专利文献>

论文:11435 占比:97.23%

总计:11761篇

女性问题—发文趋势图

女性问题

-研究学者

  • 刘夏
  • 刘彦伟
  • 史巍
  • 吕雅清
  • 张宣
  • 张楠
  • 李淼
  • 李祥林
  • 王露
  • 申子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畅
    • 摘要: 作为“我国之真正戏曲出焉”的元杂剧,在折数、体例上都十分丰富庞大,与宏观的社会历史环境、意识形态面貌,乃至个体居民的生活情境及方式都息息相关。该类剧目中以妓女为主角的剧目不少,其中对于妓女形象的刻画和围绕其展开的剧情走向,是隐秘的人性的体现,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既可洞见底层阶级在生存环境逼仄下的苦痛,也可一窥艺术作品与作家心理、伦理文化结构间的适配与糅合关系。
    • 康晓榕
    • 摘要: 印度电影的优秀享誉世界,虽然印度电影引进国内的很少,但每一部都能带给人以极大震撼。没有好莱坞大片靠精彩的场面特效或动作吸引观众,也没有驰名世界的影帝拉动票房,印度电影纯粹靠情节的引人入胜、细节的精致刻画以及浓厚的印度民族风情冲击观众的感官和灵魂,这是印度电影的最大优点。2017 年 5 月国内电影最大一匹黑马就当属《摔跤吧!爸爸》。其没有播出时就热议不断,播出之后更是票房不断走高,口碑持续走红。该电影聚焦印度女性问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呈现印度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体现出印度社会对女性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本文主要结合电影的情节,通过分析主人公思想和意识的觉醒以及父亲马哈维亚作为女性解放者角色特点来对影片进行社会学解读。
    • 雷鸣
    • 摘要: 《暂坐》描写都市女性群体斑斓的日常生活,有对女性问题思考的新向度,女性的自强自立,尤其“经济独立”,并不意味着女性真正“解放”,男性化的社会、文化结构、是女性难以突破的重围.小说所述的女子群体之“成功”与富足的生活背后,依然膺服于男性所代表的权力之掌控;爱情、婚姻的残破也缘于深层男性文化结构之规约.同时,小说亦内蕴着对人生的沉思与关怀,“暂坐”乃是一种人生短暂与莫测之困厄处境的隐喻.在叙述视角、结构、语言上,小说也为城市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可能性.
    • 沈悠
    • 摘要: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不仅在小说叙述形式方面成就极高,并且多维度展示了对女性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讨论门罗作品中的叙述声音,将其创作划分为早期(1968—1982)、中期(1983—1998)和晚期(1999—2012),选取各时期两篇代表性短篇进行深入分析,辨析不同时期作品中所使用的不同叙述声音,考察叙述声音的变化与其关注的女性问题之间的关联,揭示出门罗不同时期作品中叙述声音的变化与其各个时期所侧重的女性问题的不同维度息息相关.
    • 郑晓婷
    • 摘要: 自发表之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Бесы)第二部第九章《斯塔夫罗金的忏悔》(Испове?ь С(м)авро(2)цна)因涉及"淫秽"情节未被收录.作家本人在小说的构思和修改阶段十分重视该章,将其视为小说的思想和结构中心.主人公的精神悲剧自这一章走向顶峰:爱的分裂和双重性导致斯塔夫罗金无法与女性结合.对这一章的关注有助于重新解读和接受小说《群魔》以及作家对待女性问题的复杂态度.
    • 李正丹
    • 摘要: 《朱丽小姐》是剧作家斯特林堡在19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部自然主义悲剧,而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问题"才慢慢凸显,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身份、情感以及两性之间的问题上进退两难.而中国戏剧在经过"娜拉"之热后逐步开始思考女性问题,就社会的推动性而言,女性主义的问题出现是自然催发而成,还是暗涌势力的成长,不得而知.
    • 周扬洋
    • 摘要: 作为性别歧视的极端手段,“荣誉谋杀”是土耳其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本文首先对土耳其女性地位及“荣誉谋杀”的现状进行了解析,认为频发的“荣誉谋杀”事件是部落文化、身份认同、宗教影响和经济发展不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土耳其政府、部落首领、宗教领袖以及社会各界等共同努力.
    • 刘继辉1
    • 摘要: 20世纪初,由北京大学周作人、刘半农等发起的歌谣征集处搜集了一大批民间歌谣,其中反映女性问题的歌谣占多数。在众多女性问题中,主要涉及到婆媳不和、姑嫂矛盾、童养媳和寡妇们的遭遇。通过对中国现代歌谣的解读,重现封建制度下中国女性的真实生活,揭露中国传统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从而为中国女性解放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