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季铵化

季铵化

季铵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75068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功能材料、膜科学与技术、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第二届大西南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等;季铵化的相关文献由1179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从堦、沈江南、潘杰峰等。

季铵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5068 占比:99.97%

总计:575245篇

季铵化—发文趋势图

季铵化

-研究学者

  • 高从堦
  • 沈江南
  • 潘杰峰
  • 逄霄
  • 郑瑜
  • 丁金成
  • 张正辉
  • 李明春
  • 辛梅华
  • H·博恩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洁; 李献起
    • 摘要: 首先采用侧链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环氧基醚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聚硅氧烷,再将其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合成了3种季铵基改性聚硅氧烷(QPS1~3),将其作为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时,能在棉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平滑的聚硅氧烷薄膜。QPS1~3均能提高棉织物的柔软性、弹性和抗菌性能。其中,QPS1的整理效果较佳,经其整理后棉织物的静态吸水时间为1.73 s,水洗2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95%以上。
    • 王里达; 汪振文; 李鑫林; 魏亚京; 吴雨桐; 吕梦浩; 刘豪; 王会才
    • 摘要: 通过贻贝仿生法制备的材料表面官能团密度低,并且对带负电荷重金属离子没有吸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季铵化方法合成了多巴胺季铵盐无纺布。通过吸附实验可知在pH为3时吸附性能最强,能除去95%以上的Cr(Ⅵ)。拟合得到的吸附量最高为31.92 mg/g。XPS分析说明吸附是-NH和季铵盐基团的作用。此外季铵化使再生性能提高,在Cr(Ⅵ)吸附去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党园园; 沈一丁; 李小瑞; 刘勇兵
    • 摘要: 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得自交联季铵化聚乙烯亚胺(MPEI)。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GTA和KH560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1%(相对于PEI总质量)、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3 h)下制得的MPEI固含量为12%、黏度为482.1 mPa·s、平均粒径为119.6 nm,稳定性良好,室温下放置90天无凝胶现象。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热重分析(TG)仪、黏度仪、粒径分析仪及溶液稳定性分析仪等对MPEI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探讨不同GTA质量分数的MPEI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纸张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向纸浆内添加质量分数为1.6%(相对于绝干浆质量)的MPEI并进行抄纸,与原纸相比,MPEI纸张的干抗张指数、湿抗张指数、耐折度和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34%、300%、515%和12%。本课题制得的MPEI不含有机氯,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纸张增湿强剂。
    • 胥文敬; 惠璠; 魏志刚; 郭雅妮; 宗秀雨; 于翔
    • 摘要: 通过季铵化和磺化对风化煤腐植酸(HA)进行改性,比较2种方法对其阻垢、缓蚀和灭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季铵化改性风化煤腐植酸(QHA)和磺化改性腐植酸(SHA)阻垢的最佳投加量分别是20和40 mg/L,阻垢率分别为85.77%和81.4%;最佳缓蚀投加量为40 mg/L时,QHA的缓蚀率高达82.10%,比相同投加量下HA和SHA的缓蚀率高出约50.9%;同时,QHA耐热性能更好,并可实现8 h内100%高效灭藻。CaCO_(3)垢样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加入QHA和SHA使垢样晶体结构畸变明显,但QHA使结晶度下降更多,有助于阻垢性能发挥。经季铵化改性后,HA性能更加优良,适用性更好。
    • 乔宗文; 冯波; 赵本波
    • 摘要: 以聚砜、氯乙基异氰酸酯和4-二乙基氨基苯酚为试剂,通过两步一锅法制备一种具有较长柔性侧链的季铵化聚砜PSf-QN膜材,接着与1,4-二溴丁烷发生交联反应构筑一种交联型聚砜阴离子交换膜CPSf-BN,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阴离子交换膜的吸水率、尺寸稳定性和耐碱性等性能.研究显示,由于亲疏水区域距离较远,强化了相分离结构,同时形成一种交联网状结构,解决了阴离子交换膜在高吸水率下尺寸稳定性和耐碱性差的难题,随着温度的升高,CPSf-BN膜的吸水率、吸水溶胀率、离子传导率增加,其中离子交换容量(IEC)为1.53 mmol/g的CPSf-BN-3膜在25°C和85°C的氢氧根传导率为0.035和0.083 S/cm,相应的吸水溶胀性仅为14.1%和25.8%,在强碱中浸泡30 d的传导率保留量达到了83.2%,保持了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碱性,有望用于燃料电池.
    • 王安琪; 魏元博
    • 摘要: 以三甲氧基硅烷(TMOS)、烯丙基环氧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APEE)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12DMA)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加成、氨解开环季铵化等反应,合成了季铵盐型聚醚改性三甲氧基硅烷(QAPTS),之后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与其进行水解缩聚,最终制得季铵盐型聚醚改性硅树脂(QAPSR)。采用IR对QAPSR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乳液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及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QAPSR乳液所整理后棉织物,其各项应用性能都有较大的提升。此外,当乳液质量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赋予织物优异的抗菌抑菌效果,同时增强了织物的耐洗性。
    • 唐小慧; 平清伟; 盛雪茹
    • 摘要: 以碱木质素(AL)为原料,采用微波消解预处理AL,随后采用季胺化反应制备得到木质素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探究H_(2)O_(2)用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电位滴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AL及其季铵化产物(ALG)、微波消解预处理木质素(ALM)及其季铵化产物(即木质素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LMG)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消解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H_(2)O_(2)用量8.4 wt%、微波时间7 min、微波功率140 W。经微波消解预处理后,ALM的酚羟基含量明显提高(由AL的1.29 mmol/g提高至ALM的2.39 mmol/g)。经季铵化接枝后,ALMG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相同质量浓度(0.1 g/L)下,ALMG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6 mN/m,显著低于ALG溶液的表面张力(47 mN/m);ALMG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6 g/L,可用作润湿剂。
    • 曾静; 吴剑荣; 韦相太; 马炜烨; 姜昊; 朱园勤
    • 摘要: 为了探索制备高性能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新途径,以商业化的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3二甲基氨基1丙醇和3溴丙炔为初始原料,通过光延反应、还原反应、威廉姆逊醚合成法和季铵化反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3个季铵盐基团的新侧链前体(MBTTA);通过点击化学将MBTTA接枝到叠氮化聚苯醚上,制得一类具有爪形季铵化侧链的聚苯醚(TQPPO-x-I);通过FT-IR、1H NMR对MBTTA、TQPPO-x-I进行结构表征。热重分析表明TQPPO-x-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透射电镜分析表明TQPPO-x-OH膜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电导率测试表明,TQPPO-20-OH膜在30、80°C时的离子传导率分别为43.0、85.5 mS/cm。
    • 许洪鑫; 文水平
    • 摘要: 将地沟油与羟乙基乙二胺进行季铵化反应,获得一种具有柔软效果且可工业或家庭应用的柔软剂.将自制地沟油柔软剂产品与市售软片、软膏或软油精进行应用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自制地沟油柔软剂与市售产品在亲水性、黄变、色牢度、手感、稳定性等指标上接近,可达到地沟油废物利用的目的.
    • 姚剑松; 左华江; 徐然; 唐春怡; 胡孝勇
    • 摘要: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对其进行季铵化表面改性。实验分别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和季铵化试剂C_4H_9Br与壳聚糖微球物质的量之比对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在乙腈溶液中分散较好,反应时间为12h,季铵化试剂与壳聚糖微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时,制备的季铵化壳聚糖微球效果较好。对壳聚糖、壳聚糖微球、季铵化壳聚糖微球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发现其抗菌性能的强度大小依次为:季铵化壳聚糖>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其中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抑菌率为52.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