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宋玉

宋玉

宋玉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6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8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405种,包括江汉论坛、云梦学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宋玉的相关文献由52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吴广平、王梦等。

宋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8 占比:99.8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5%

总计:689篇

宋玉—发文趋势图

宋玉

-研究学者

  • 刘刚
  • 吴广平
  • 王梦
  • 关杰
  • 程本兴
  • 方铭
  • 金荣权
  • 刘刚1
  • 关杰12
  • 吴龙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吴宝安; 岳良琪
    • 摘要: 宋玉赋中“温度”类词语共有14个,其中冷感温度词12个,热感温度词2个。这些温度词在宋玉赋中的适用对象可以分为具体事物、客观环境和作者内心感受三类。从运用特点来看,宋玉赋中“温度”类词语具有“句中位置,灵活多样;同义异形,形容贴切;词义扩大,以点带面”的特点;从运用艺术来看,宋玉赋中“温度”类词语具有“服务主题,奠定基调;刻画意境,情景交融”的特点。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宋玉赋中的温度词,不仅能深入了解温度词在宋玉赋中的使用情况,还能充分感受宋玉在赋中所营造的悲凉冷清的意境,从而进一步领略宋玉赋的无穷魅力。
    • 摘要: 风赋(节选)[先秦]宋玉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①起于穷巷之间,堀②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③,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④郁邑,殴温致湿⑤。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⑥,得目为蔑⑦,啖[齿昔]嗽获⑧,死生不卒⑨。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 刘悦
    • 摘要: 宋玉作为“汉赋之祖”,在赋的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宋玉的作品《风赋》是一篇借铺写事物来寄寓讽谏意义的赋,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对后人创作辞赋具有很大的影响。西汉初期,辞赋处于由“楚辞”向汉赋转变的时期,贾谊的《旱云赋》恰好创作于这一时期,既具有“楚辞”特点又具有汉赋特征。宋玉《风赋》与贾谊《旱云赋》的异同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主题、意象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通过宋玉《风赋》与贾谊《旱云赋》的比较,可以探究宋玉对贾谊的影响以及贾谊对宋玉思想与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 项锦霞
    • 摘要: 无论是古代的诗词,还是现在的文学作品,只要是描写季节的,那“秋”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季节。在我国的古代,古典诗词在宋玉时代就确立了悲秋的母题,且成为一种传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少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凝固的套路。在宋代大词人、政治家范仲淹那里,有一篇描写塞下秋季风景的词,这就是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渔家傲·秋思》。一般认为,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突出了国力衰弱下塞外之秋的景象,虽然外在意象悲凉,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怀着“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豪情壮志。
    • 唐紫君
    • 摘要: 宋玉《大言赋》“操是太阿戮一世”中之“太阿”,“长剑耿耿,倚天之外”中之“倚天”“长剑”皆可视为文学意象。从这一意象我们可以看到楚王的霸气和宋玉的气魄与襟怀,也可以将其视为楚国雄霸天下幻想之象征。宋玉《大言赋》的剑意象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文学创作中对宋玉《大言赋》的“长剑”意象既有学习继承,也有所发展创新。
    • 毛锜
    • 摘要: 大自然里有许多奇妙的声音,会引起不同人们听觉的兴趣。如水手喜欢听涛声,猎人喜欢听兽鸣,牧童喜欢听黄雀的歌唱,庄稼人喜欢听田禾的拔节;至于从宋玉作《风赋》,欧阳修作《秋声赋》以来,喜欢听风雨虫鸣的人就更多了。苏东坡坐亭闻雨.欣然赋《喜雨亭记》;清朝的福格一辈子喜欢听雨声,最后将他的一本笔记文学索性题名为《听雨丛谈》。
    • 金汐桢; 刘厚超(指导)
    • 摘要: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又一秋。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洋洋洒洒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落叶扑簌而下的那个寻常秋天,感慨从宋玉下,一路悲歌,蔓延千古,缠眷春秋。自此,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人生情绪的晴雨表。少陵野老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把愁绪推向高潮。
    • 欧天发
    • 摘要: 晚明以迄台湾光复之初,台湾赋篇或咏疆土,或哀时事;或讽世道,或励节操.其中不免借屈原之身世遭遇、楚骚之常典,以申咏时事,或铺描物色.本文揭举台湾赋若干篇什中,能镕裁屈宋故事、楚骚习语之章句,探寻其造句来由,阐述相关历史,以表彰作者立义宗旨.其所示之内涵类分之可区别为如下七种:仿徨与归隐,秋风与追求,丽辞与功名,山水行吟,龙舟竞渡,华胥蒙尘,忠魂长念.文学表现之外,台湾民间信仰水仙庙亦有屈原神像之崇拜,复有屈家村、屈原宫等,办理屈原文化节.盖因屈骚文化悠久广传,屈子精神已普遍浸溉于文化意识之中也.
    • 毛庆
    • 摘要: 司马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将宋玉、唐勒、景差列为一类,然只有宋玉作品能流传千古,为何如此?多年来没人对这一问题作过认真研究,当然更不可能有比较中肯的分析.此次将《文选》中凡录有赋作之作家的赋与文列为对象,以出现于《辞源》中的四字成语(或成词)为统计材料,并将宋玉、司马相如、扬雄之具体数字统计出来,发现宋玉这一数字远高于司马相如和扬雄,也高于《文选》中的所有上述作家.由此得出结论: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赋祖"地位不可动摇!唐勒、景差二人之艺术水平与文学成就,实不能与宋玉相比,二者并不在一个层次.唐勒、景差的赋、文失传,作为先秦文献,必然因素居多;同样,宋玉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也主要是必然因素在起作用.
    • 周啸天
    • 摘要: 赋体,宋玉是当之无愧的创始者或奠基人。其《风赋》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賦。这篇赋采用诸子散文问对的结构,通篇由四段对话组成,紧紧围绕“风”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楚王意见是:“夫风者,天地之气,涛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说的纯属常识,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宋玉见解是,“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将风分出公的母的,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神来之笔。然而,常识不能成为文学,神来之笔可以成就最好的文学作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