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完好性

完好性

完好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59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测绘学、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46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2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学术年会、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等;完好性的相关文献由1205位作者贡献,包括朱衍波、王志鹏、薛瑞等。

完好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27.8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30%

专利文献>

论文:546 占比:70.82%

总计:771篇

完好性—发文趋势图

完好性

-研究学者

  • 朱衍波
  • 王志鹏
  • 薛瑞
  • 李亮
  • 张军
  • 方堃
  • 李锐
  • 刘建业
  • 王剑
  • 蔡伯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郑洁; 潘士娟
    • 摘要: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定位精度提升的同时,系统完好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提供全球服务,完好性作为导航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导航系统完好性的算法研究理论,对北斗卫星系统的完好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采用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提供的导航数据,分析了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对GNSS空间信号完好性的影响,以及各GNSS系统空间信号完好性状态。结果表明,在用户等效测距误差精度方面,BDS优于2.66m,GPS优于4.53m,Galileo优于17.99m,GLONASS优于14.40m;在系统完好性状态方面,GPS最优,BDS-3优于BDS-2。
    • 夏敬潮; 汪善根; 金向农; 曾秋
    • 摘要: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通常是建立在冗余观测值的基础上,然而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卫星信号易受高层建筑物的遮挡,观测到的卫星数量往往不足,为此,本文探讨了Wi-Fi辅助的北斗定位的完好性监测方法。Wi-Fi的辅助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为接收机提供概略的位置信息,当只有4颗观测卫星时,可将单点定位结果与Wi-Fi定位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卫星定位结果的可用性;另外,当卫星坐标或者观测值出现异常时,无初始坐标的单点定位往往不能迭代出正确的结果,此时可在Wi-Fi定位结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数据预处理,以剔除掉异常的卫星。
    • 杨戬; 曹月玲
    • 摘要: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精度的不断提升,用户对北斗系统的完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北斗三号系统在广播星历中利用SISAI_(oe),SISAI_(ocb),SISAI_(oc1)和SISAI_(oc2)这4个参数表示星历和钟差参数精度,但是目前4个SISAI参数尚未在接口控制文件(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ICD)中给出用户算法,使北斗三号系统的完好性服务不能应用于实际。研究了北斗三号系统基本完好性参数SISAI的等级转换算法和用户使用算法,并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非精密进近(Non-Precision Approach,ICNPA)阶段完好性要求,利用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GNS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IGMAS)全球网实测数据和北斗三号卫星广播星历中SISAI参数,对北斗三号系统的完好性服务性能进行了初步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完成,利用SISA参数转换和用户使用算法,北斗三号系统NPA阶段完好性服务能力为100%。
    • 张利彬; 张熙; 张飞霆
    • 摘要: 飞行装备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高技术密集、操作动作多、协同面广,以及作战使用面复杂而著称,其性能的完好性、操作的正确性和故障排除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装备的作战能力和可靠性。然而受多种条件的制约,装备故障排除训练和试验不能大量地进行;实装训练对场地要求高,训练消耗大,组训困难;同时,新装备列装时间短,数量较少,如果完全通过实装进行实验或运行来积累维修经验,会对装备造成较大的损耗。为解决上述问题,较多研究者在此方面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李向阳等研究了大型装备故障诊断训练系统的仿真研究.
    • 刘菊香
    • 摘要: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列车定位是铁路多种新型列控系统应用的关键支撑。为了满足特定铁路应用对安全性、可靠性的实际需求,分析了卫星定位可能存在的故障对列车定位性能的影响;基于完好性概念对列车卫星定位故障特征空间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列车卫星定位单元故障检测方法。结合青藏铁路实际现场数据以及故障注入手段,对提出的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给出了现场运用中故障检测策略的应用思路。
    • 王启舟; 李锐; 张晶灿; 张超
    • 摘要: 星基增强系统(SBAS)是在传统GNSS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民航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越来越高的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需求而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建立起了多个SBAS系统,其中提供服务时间最长的是美国的WAAS系统。WAAS系统包括38个参考站、3个主控站、6个上注站和3颗GEO卫星,每个参考站配备3套独立的监测接收机。首先介绍了WAAS的系统结构,通过比对WAAS不同GEO卫星播发的各类型电文数据的异同,分析其电文播发的一致性及用户使用不同GEO播发电文对服务的影响,并对最低运行性能标准里针对用户选择WAAS不同GEO卫星信号的规范和约束条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通过对比目前成熟的广域差分系统架构和播发方式,从应用需求角度揭示了SBAS系统与传统广域差分系统实现的本质区别,指出完好性实时监测的基础是必须建立足够可靠的地面监测网络和卫星通信链路。
    • 罗小敏
    • 摘要: 电离层中小尺度不规则体会引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发生衍射及散射效应,导致地面GNSS接收机跟踪的无线电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与畸变,即GNSS电离层闪烁。GNSS电离层闪烁难以利用常规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处理方法予以削弱,其对GNSS服务的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产生严重威胁。
    • 刘媛媛; 李亮; 李慧; 程春
    • 摘要: 针对利用传统单一种类卫星观测量进行广播星历A1型故障监测时,存在观测噪声大或模糊度解算复杂等问题,提出1种顾及参数灵敏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广播星历A1型故障完好性监测方法:联合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轨道误差;并与基于广播星历参数变化灵敏度分析的位置误差函数结合,根据系统的完好性风险要求,估算最小可检测误差;然后与检测门限比较,完成广播星历A1型故障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无星历故障条件下,该方法计算的最小可检测误差均小于满足完好性风险要求的检测门限;而在故障发生时,最小可检测误差超出检测门限,能有效实现BDS广播星历A1型故障监测.
    • 孙颢; 石潇竹; 刘海颖; 李贺
    • 摘要: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的完好性评估过程中,使用误差包络理论计算保护级(protection level,PL)时,误差模型存在的“厚尾”“不对称”“非零均值”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稳定分布的误差包络理论.首先给出了高斯包络理论计算PL的模型;其次推导了两参数与四参数稳定分布误差包络算法;最后使用仿真数据和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对多参数稳定包络模型的算法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多参数稳定包络法在相似的计算复杂度下,解决了高斯包络法建模时过于保守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保护级计算的精确性.
    • 吴孔阳; 叶小舟; 肖伟; 刘文祥; 刘小汇
    • 摘要: 完好性用于导航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提供及时的告警,是生命安全类用户需要考虑的重要性能指标.基于惯性导航系统(INS)辅助的卫星导航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利用INS构造3颗虚拟卫星观测量的组合导航系统自主完好性监测方法,通过构造视线方向相互垂直的3颗卫星,最大限度利用组合导航中INS的导航信息,在2颗可见星条件下就能实现故障检测.相比传统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方法,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算法可用性.在GPS单星座且INS定位误差方差σs=1 m条件下,加入35 m单星故障幅值,传统加权RAIM故障检测概率为48.51%,本文算法检测概率为95.21%,检测性能提升47%;与INS辅助的卡尔曼滤波残差检测法相比,在相同INS精度等级条件下该方法也具有更高的检测概率.此外,仿真分析了不同INS精度等级对该方法故障检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S精度越高,该方法检测性能越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