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宗教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854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社会心理科学、中国宗教、科学与无神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等;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文献由7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普元、陈永胜、梁恒豪等。

宗教心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9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854 占比:99.05%

总计:7929篇

宗教心理学—发文趋势图

宗教心理学

-研究学者

  • 周普元
  • 陈永胜
  • 梁恒豪
  • 宋兴川
  • 彭无情
  • 陆丽青
  • 文集
  • 樊均明
  • 石文山
  • 董西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骆谋贝
    • 摘要: 无意识若突破意识阈限将对意识产生压倒性效应,宗教可充当个体与无意识经验的中介.在欧洲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的象征系统将个体无意识内容投射到外部世界,从而避免正面接触无意识的危险.新教切断了无意识中的宗教经验向外投射的渠道,无意识的打开意味着强烈精神痛苦的爆发,一战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其表征之一.拥有固定形式的传统宗教教条和仪式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心性秩序,而东方宗教提供的"活生生的象征"内在于人的灵魂,个体无须通过教条就可直接体验到它.印度教中的"真我"一方面有助于现代人超越灵魂的分裂状态,另一方面强调自我已被消解的心境,对西方自我中心主义起到纠偏和补救作用.毛姆借这部小说思考了创伤与意识、创伤与身份、生存等相关问题,在现代性危机语境下赋予东方宗教极高的精神价值.
    • 周普元
    • 摘要: 本文基于柏格森绵延时间理论和埃里克森时间、空间与自我均衡理论,阐述个体生命周期渐进至中年人阶段呈现出的宗教心理特征。宗教道德心理现象是生命冲动、绵延时间在空间意识中对自身的展现。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自身肌体中,具有道德属性的“道德生命”,在绵延与敞开的生命过程中,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筹划而实现自身的创生。与此相对应,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ψ模型,既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心理时间的连续性,也包含空间时间序列(生命周期八阶段)与空间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等)的时间空间均衡。中年人生命周期阶段,心理时间、空间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均衡结构形成稳定的人格,虽然此时对空间意识中超我道德的渴望加剧,但宗教的神学意义被遮蔽,成为一种道德伦理,或者一种生活习惯。因此,通过对中年人空间宗教意识的心理时间解读,有助于我们揭示宗教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 郭硕知
    • 摘要: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9年至2018年近10年间的英文文献为原始数据,应用知识图谱研究工具CiteSpace5.3,分析国际宗教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框架与发展进程。并发掘该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刊物、文献与关键词,对最具影响力的文献进行描述。通过图谱数据,本文进一步描绘了宗教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及前沿趋势。
    • 摘要: 宗教心理学学科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一切都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宗教心理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为宗教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整合该学科研究力量,从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层面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共同为建构中国的宗教心理学学科贡献力量。
    • 周普元; 石娜尔·达吾列提
    • 摘要: 本文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时间理论和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个体生命周期各阶段呈现的不同时间心理,及其在空间意识上展现的不同宗教道德性。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自身肌体中,具有道德属性的"生命冲动",在个体生命周期的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绵延与敞开中,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筹划并实现自身的创生。本文构建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ψ模型,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心理时间序列连续性,也包含"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空间时间逾越性,并以此来论证时间(心理时间、空间时间)与空间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等)的时间空间均衡。在儿童生命周期阶段,空间意识内的本我滋生出自我,并形成道德超我。儿童在空间意识上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在青少年生命周期阶段,空间意识与环境的时间空间均衡成为最大需求,并影响时间心理的有序发展。在中年生命周期阶段,时间心理、空间意识与环境形成均衡结构,个体形成稳定的人格,对超我道德的渴望加剧。此时宗教的神学意义被遮蔽,成为一种道德伦理,或者一种生活习惯。因此,对个体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的心理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揭示宗教道德的本质及运行规律,对于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 美刘易斯·兰博; 陈纳(译)
    • 摘要: 刘易斯·兰博对宗教皈信的研究强调两点:皈信是一个过程,情境在皈信过程中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系统探讨了宗教皈信的情境,以及情境如何多方面影响宗教皈信的过程。作者强调多学科、多视角地综合理解和分析宗教皈信的过程,代表了20世纪末以来该领域的主流学术思想。
    • 周普元
    • 摘要: 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弗兰克尔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存在分析宗教心理学是连接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桥梁。精神分析的基点是"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人的本能的事实,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本文进一步探讨宗教在心理治疗和心灵治疗(精神性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牧师与心理医生的关系,期望对起步中的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魏莉
    • 摘要: 宗教心理学是宗教现象的心理研究,由极其复杂的因素结合而成。研究方法有两个方向,即宗教心理学的观点和宗教心理学的立场。詹姆斯在《宗教经验种种》一书中,对古今的宗教信仰者尤其是神秘主义人物的宗教心理进行了绵密地分析,对皈依的心理过程,圣人的特征、神秘体验的特色,以及所谓"健全心理"和"病态心理"两种人格类型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 梁恒豪
    • 摘要: 2016年,宗教心理学学科继续平稳向前发展,成绩显著。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层面上开始宗教文化心理学探索,研究方法取向丰富多样,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学者队伍多元包容,包括宗教学界、心理学界和宗教和心理工作者,研究人数持续增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整合研究的效果显著,共同为推动探索中国的宗教心理学而努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