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教

道教

道教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5262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06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46篇;相关期刊1701种,包括中国宗教、社会科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理论研讨会、温州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论坛等;道教的相关文献由4417位作者贡献,包括孔令宏、张泽洪、詹石窗等。

道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06 占比:97.04%

会议论文>

论文:110 占比:2.09%

专利文献>

论文:46 占比:0.87%

总计:5262篇

道教—发文趋势图

道教

-研究学者

  • 孔令宏
  • 张泽洪
  • 詹石窗
  • 盖建民
  • 刘永明
  • 程群
  • 孙亦平
  • 张树卿
  • 毛丽娅
  • 耿纪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朱远娜; 金荷仙
    • 摘要: 山岳崇拜观念是推动仙都发展成为名山的文化基因。仙都的发展变迁过程实质上是人们从畏惧到信奉再到利用山岳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对仙都美好生活环境发掘、建设的过程。随着仙都山岳崇拜观念的产生、物化和延伸,仙都发生了“神山—缙云坛、黄帝祠宇—仙都祈仙洞天”的变化,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3个时期,极大地促进了仙都山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推动仙都成为中国名山大川体系中的道教名山,为现代风景名胜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吴怀东
    • 摘要: 《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紫微仙阁画太一天尊图文》是一篇独特的题画文,风格“古怪”,学术界对其思想内容与文体特点还存在很大争论。此文具有真实的现实社会基础,反映了天宝时期道教兴盛的社会状况与时代特点。就文体性质而言,此文采用了俗赋的手法,类似于“辅教”之小说。这篇“古奥”之文反映了杜甫对道教有相当的了解和一定的兴趣,但其应酬性与虚构性亦表明杜甫并非纯正的道教信仰者,反映出杜甫虚构性文学创作的才能。这种独特的文体试验显示民间文学、宗教文化对杜甫的深刻影响,可惜唐宋转折和相关文化、文学背景的丧失使得后代读者看不到这种影响,并导致对此文思想倾向与文体性质的误解。
    • 梁竹
    • 摘要: 梁朝天监年间(502—519)改编自民间西曲的《上云乐》曲韵、曲辞以及表演形式,反映了中古宫廷乐曲、民间音乐与道教信仰及音乐之间的联系。《上云乐》使用由精通音律的僧侣改编民间曲调而成的三洲韵。乐师以《上云乐》比附道教修真仙曲,其曲辞形式与内容均受到道教步虚曲的影响。组曲表演形式则承袭自汉代乐府仙戏,属于表现神仙信仰并具有娱乐性质的综合舞台艺术。这一乐府组曲可视作具有仪式性和娱乐性的唐代宫廷新道曲先声。
    • 尹翠琪
    • 摘要: 南京高淳县于1988年发现的330多幅清代神像画,是少数保存完整的道教科仪用画。其中,二百多幅斗牌的神祇来源复杂,以道教尊神为主要基础,同时加入《封神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及地方神祇,对了解道教与高淳民间信仰的融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些神像斗牌运用了一系列视觉元素作为神祇位阶的标记,使那些来源不同的神祇能透过特定视觉元素有序地整合于神谱中。这种整理地方化道教图像神谱的方法,将有助思考道教神像画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将之应用于跨学科研究的可能。
    • 崔雪茹; 尹倩
    • 摘要: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许仲琳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叙述商末政治纷乱和周武王伐商,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的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故事情节曲折,想象宏大,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故事背后作者以阐截二教大战向读者勾绘出一个以道教为主导的神仙世界,无论是对阐截二教和西方教来源故事背景的描述,还是对心怀宽容和仁义的姜子牙、追求独立人格的哪吒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亦或是对宿命论、羽化成仙思想和阐截二教之争的故事情节呈现,无不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内涵,值得当代人再去思考与学习借鉴。
    • 李璐
    • 摘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佛教和道教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在思想的交流中寻找各自的发展出路。在近代以来的思想世界中,佛道相互融合渗透仍然是主流。居士学者的思想交流则以李昌仁与杨文会最为典型,他们站在各自的信仰立场理解其他宗教。民国时期陈撄宁和太虚法师分别倡导仙学救国和人生佛教,是佛道二教为苦难的中国开出的救世药方,而他们在思想领域的交锋,则表现了佛道二教在融汇中的不同态度。
    • 邓国均
    • 摘要: 老子形象的神仙化是早期道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列仙传》《列异传》等汉晋时期的仙道题材小说,继承《山海经》《楚辞》等书神话内容的动物叙事模式,在老子“出关”故事中增加“青牛”“紫气”等文化事象,基本上实现了对老子形象的重塑。牛在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青色在先秦时期的“五色”“五方”观念中,则被视为东方之色、生命之色。因此,就其与道家、道教思想的关联而言,老子“出关”过程中所骑乘的“青牛”,其实可以看作“德性”与“长寿”的象征。在魏晋以后的文学作品中,“青牛”或用以营造玄远、清幽、平和、宁静的诗歌意境,或用以衬托、凸显“太上老君”的无上神力,体现了不同文体各异其趣的审美取向。
    • 文雨;
    • 摘要: 万家灯火,彻夜不眠地狂欢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起源于汉代。那时候开始道教盛行,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古代把夜称宵,所以“上元节”又叫“元宵节”。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划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 张涛
    • 摘要: 刘沅是清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学者,毕生致力于构建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儒释道相互融通的恢弘学术体系,易学与道教的思想文化会通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沅敏锐地洞悉到"穷理尽性"是贯通儒道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他以《周易》为津梁,通过"先后天之心""取坎填离"和"存心养性""存神养气"两组概念的对比分析,研究儒道之间的互动、融合,推动了易道会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王玲; 万延
    • 摘要: 摩崖石刻,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崖石壁上刻绘文字、图形、图像等符号。成都市蒲江县蒲江河与临溪河沿岸的岩壁上雕刻有摩崖石刻造像,以飞仙阁的数目最多。本文从蒲江飞仙阁摩崖石刻佛教造型艺术与道教造型艺术分析其历史文化渊源,探究这里的信众对长生、改命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盼望,认识到摩崖造像不仅是一种石刻技术,还是一种艺术,更是历史的一部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