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定量表征

定量表征

定量表征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65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71069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沉积学报、古地理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等;定量表征的相关文献由2373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双舫、王志华、胡望水等。

定量表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9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71069 占比:99.60%

总计:71357篇

定量表征—发文趋势图

定量表征

-研究学者

  • 卢双舫
  • 王志华
  • 胡望水
  • 李涛
  • 钟会影
  • 付晓飞
  • 张磊
  • 李松泽
  • 李相明
  • 李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大锰; 贾奇锋; 蔡益栋
    • 摘要: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煤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技术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突破。基于对文献调研与分析,阐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的研究内容及进展,分析了前缘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煤层气储层地质学研究正在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单学科到多学科协同发展,研究内容涉及煤储层成因类型、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应力特征、物性特征、几何形态、井网布置方式、储层改造及保护、井网调整及优化等产业全过程;煤层气运聚动力分为2类,一类是在气体浓度差作用下的扩散-渗流机制,另一类是压差或势差作用下的水动力-浮力机制;构造挤压应力主要通过骨架岩石的变形改变含水层与隔水层,并影响到流体渗流网络的输导能力;沉积压实主要影响孔-裂隙空间及喉道,沉积物沉降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异常高压带,不利于储层流体流动;流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处的温度不同,温差效应常会引起流体发生瑞利和非瑞利对流驱动,一般浅部低温、密度较大的流体会向下运动,而深部高温、密度较小的流体会向上运动;渗透率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包括表观现象与经验推测定性分析、多种理化效应与细化各因素作用影响机制、数学模型与数值分析等多种模拟手段定量表征以及精细完善储层微米尺度传输介质渗透率动态变化。研究指出,未来需要精细研究深部构造煤和热改造煤储层纳米级孔隙气体的赋存状态与扩散运移机理,建立健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合采技术制度,根据纳米孔隙超量吸附的聚散过程厘定不同温压条件下煤储层微纳米孔隙中气体凝聚与游离空间变化。
    • 胡渤; 蒲军; 苟斐斐
    • 摘要: 微观孔喉结构是决定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内在因素,定量描述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可以为致密砂岩储层质量表征提供依据。但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喉发育,微观非均质性强,常规实验手段难以准确地确定孔喉特征参数。在高精度数字岩心图像的基础上(以SEM-Maps扫描图像为例,分辨率为10 nm),建立致密砂岩多孔介质模型,研究形成了自适应孔喉识别与提取方法、基于图像形态学算法的孔喉分割方法、孔喉结构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扫描图像的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定量表征。选取3块红河油田长8储层典型井致密砂岩岩样,定量计算孔喉特征参数,分析不同岩样的孔喉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岩样的宏观物性与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孔喉半径越大、数量越多、配位数越高、连通性越好,岩样的渗透率等宏观物性也越好。
    • 王志凇; 化斌斌; 孙彬; 任新涛
    • 摘要: 以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为干扰对象,深入分析移频转发干扰对其干扰机理,建立起失配干扰峰值、假目标时延、假目标主峰宽度等干扰效应与干扰参数的解析表达式,然后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设计出阶梯波移频、线性函数移频、分段线性函数移频三种典型移频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逐一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阶梯波移频方法,移频干扰可产生多个距离假目标;采用线性移频方法,移频干扰可产生单个遮盖假目标;采用分段线性移频方法,移频干扰可产生多个遮盖假目标;组合其中2种或更多种方法,还会产生更复杂的干扰效果。通过完成移频转发密集多假目标干扰影响效应的定量表征,为其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 王如意; 吴钧; 杨向同; 丁江辉; 秦冬
    • 摘要: 总有机碳含量(w(TOC))是评价页岩储层含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w(TOC)的定量表征与智能预测对于页岩油地质甜点标准确定、储量评估和开发方案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将岩心自动归位技术、基于相关系数的层次聚类算法和机器学习自动化技术融合为机器学习智能决策系统,可以解决w(TOC)智能预测的不确定性问题。该系统已经应用于古龙页岩油储层w(TOC)参数的定量表征及智能预测。结果表明:(1)将滑动窗口法岩心归位技术应用于井A2,确定4.250 m为岩心归位最优距离,归位后w(TOC)和声波时差(Δt)的相关系数从0.06提高到0.55;(2)应用基于相关系数的层次聚类算法挖掘出w(TOC)与声波时差(Δt)、密度(ρ_(DEN))和中子孔隙度(Φ_(N))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自然伽马(q_(AOI))、浅侧向电阻率(R_(LIS))、微球形聚焦电阻率(R_(MSFL))和深侧向电阻率(R_(MSFL))不具有明显相关性;(3)基于粒子群机器学习自动优化技术从6种回归算法中优选出随机森林算法及附带组合参数将古龙页岩油储层w(TOC)参数预测精度提高到81.7%。机器学习智能决策系统可以系统化降低古龙页岩油储层w(TOC)参数预测的不确定性,明显提高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
    • 张晓林; 王亚会; 汤小龙; 徐伟
    • 摘要: 岩心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M礁灰岩油田各储层段润湿性以亲油-强亲油为主,且自上而下各段亲油性增强。为了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中更合理地表征这一特性,通过Wilhelmy实验定量测定了礁灰岩储层岩心表面的油水界面张力和润湿接触角,并结合岩心压汞实验所取得的毛管压力资料计算得到了标准化亲油毛管压力曲线,将其应用于礁灰岩油田油藏数值模型中。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了亲油毛管压力曲线的油藏模型对生产井指标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动态吻合程度更高,60口生产井中45口井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亲油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有助于精细刻画M礁灰岩油田的油水微观分布。
    • 易志凤; 张尚锋; 王雅宁; 徐恩泽; 赵韶华; 王玉瑶
    • 摘要: 正确认识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形态和规模,对井间砂体连通认识、流体运移路径分析及剩余油高效精准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源区现代白河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白河卫星影像的31个典型点坝砂体进行矢量化,建立点坝砂体规模参数的基础测量数据表,并通过坡降划分选取典型点坝曲流段进行刻画,在曲率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点坝砂体规模与河道宽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坡降越大,则河道宽度越小,曲率越小;点坝长度、点坝宽度与河道宽度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不同曲率下,其相关性有所差异,当曲率k小于2时,点坝长度与河道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790,点坝宽度与点坝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812,点坝宽度与河道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414;当k为2~2.5时,点坝长度与河道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709,点坝宽度与点坝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883,点坝宽度与河道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841。该研究结果对曲流河储层定量表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蔡晖; 石洪福
    • 摘要: 压力是油藏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油田开发效果评价中,对油藏压力的评价主要采用物质平衡方法、测压方法和试井分析方法等,考察油田整体地层压力保持情况,主要以原始地层压力和泡点压力作为界限值。目前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笼统,缺乏对纵向上小层间压力差异程度的考察和评价,事实上非均质油藏开发过程中,层间压力差异客观存在而且会逐步加剧成为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的主要因素。这种层间压力差异对纵向上各层的动用状况和安全生产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借鉴经济学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洛伦兹曲线的评价油藏层间压力差异程度方法。首先将测试层位进行标准化,其次将压力数值进行累积求和,然后绘制层间压力差异程度洛伦兹曲线,最后计算层间压力变异系数。该方法不但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而且能够实现对油藏层间压力变异系数的归一化(0~1)的定量表征,从而为油田注采优化等决策提供直观支持。
    • 吴晓慧; 雷源; 陈存良; 王雨; 杨明
    • 摘要: 渤海南部油田部分中轻质油藏储层物性非均质性较强,强非均质性导致水平井段储量动用程度出现差异大、开发效果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水平井测试数据缺少的条件下,利用流管法绘制不同储层物性条件下水平井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理论关系曲线,通过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曲线对比,定性评价水平段储量动用程度,在此基础上,以渗透率级差和低渗段储量比例建立了水平段剩余可采程度预测图版,并引入评价参数--低渗段剩余可采程度,将水平井段储量动用程度及挖潜潜力大小定量划分为4种类型,并制定了相应挖潜策略。研究成果在BZ油田现场应用,取得了日增油265 m^(3)的较好效果,可为中轻质油藏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一定借鉴。
    • 申浩冉
    • 摘要: 在对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详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归纳了部分评价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研究方法,总结了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包括岩相和沉积相等,而微观方面则主要是对矿物组分、有机质丰度、储集空间及物性、岩石力学等的研究。其评价方法较多,以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和洛伦兹曲线法等为代表的数学定量评价方法较为直观。对于页岩储层其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及成岩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