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层间接触

层间接触

层间接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42269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科技视界、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6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研讨会、华东公路科技情报网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7年五省一市二区路桥技术交流会等;层间接触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颜可珍、王虎、郝培文等。

层间接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2269 占比:99.97%

总计:242352篇

层间接触—发文趋势图

层间接触

-研究学者

  • 颜可珍
  • 王虎
  • 郝培文
  • 丁文其
  • 么子成
  • 代连水
  • 吴志青
  • 孙立军
  • 安振旭
  • 张冀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昊; 郑俊杰; 刘洋; 后如意; 贾致荣
    • 摘要: 为研究变速荷载作用下加筋低路堤的动力响应,将荷载假设成变速均布线荷载,并考虑由于荷载变速产生的水平向应力,将加筋低路堤视为层状各向同性弹性层,采用Goodman模型表示层间接触条件。利用Garlerkin法推导出Fourier变换域内加筋低路堤动力响应的控制方程,提出一种模态叠加法,Duhamel积分和Fourier逆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任意时刻动力响应的数值解。采用两个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分析层间接触条件、荷载加速度、路堤高度和筋材刚度对加筋低路堤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层底部的位移影响显著,尤其对纵向位移影响很大,且变速状态下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工程中应尽量使加筋土上下表面处于完全连续状态;随着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增加,路面结构层动挠度显著增加,地基土表面动应力峰值明显增加,动应力路径显著增大且沿顺时针偏转;加速度对于正应力和剪应力在加筋低路堤中的衰减有一定的影响;增加加筋材料刚度会导致应力在加筋低路堤中的衰减,剪应力比最大可减小47.9%,正应力比最大可减小29%。
    • 邓凤祥; 秦苗; 李盛; 梁晓东
    • 摘要: 为探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CRC+AC复合式路面)层间接触对其力学响应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CRC+AC复合式路面力学模型,分析夏季高温季节连续变温条件下在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及轴重对CRC+AC复合式路面车辙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面层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轴载作用次数不断增加,车辙变形逐渐增大,且增量逐渐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层间接触差则车辙变形更大;沥青面层压应力随层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沥青面层与CRC板的层间接触状态对靠近CRC板的沥青层压应力影响更大;无论是完全连续还是摩擦接触,纵向拉应力、横向拉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不同接触状态下,对于纵向拉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对于横向拉应力的影响主要集中靠近表面层;当接触系数f为0.1时,界面层最大剪应力τ_(yz max)是完全接触时的25%,当接触系数f为0.7时,界面层τ_(yz max)是完全接触时的98%,良好的层间接触可以更好地传递车辆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 冉升财
    • 摘要: 为了研究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针对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三种层间接触状态(连续、弱连续、光滑),对不同接触状态下各结构层力学响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层间接触从连续转变为光滑状态,路表弯沉迅速增大、相应的层底拉应力也迅速增长,进而使得横向裂缝发生几率急剧增大.结构层间接触状态的变化将会引起结构层内应力波动,使得主应力应变向不利方向发展,因此对路面结构层各层间粘结的设计与施工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叶永; 程露; 姚惠芹
    • 摘要: 在考虑路面结构层间接触的情况下,采用ANSYS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编写APDL程序,分析了在行车速度为匀加速、匀减速和匀速状态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行驶状态下,随着层间接触系数的增大,路面结构各层的最大竖向剪应力呈增大趋势,路面结构各层的横向最大剪应力呈减小趋势,路面结构各层的X向、Z向拉应力、拉应变都呈减小趋势,说明良好的层间结合状态可以提高沥青面层的抗疲劳开裂能力.
    • 王宗璞
    • 摘要: 以某一典型路面结构类型为例建立了路面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路面结构层间粘结不良条件下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层底拉应力、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层间的粘结性不良将对路面车辙问题、反射裂缝等问题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路面结构层间的粘结处理.
    • 孙广利; 金辰
    • 摘要: 为充分考虑层间非连续接触条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模量反演的影响,文中基于层间非连续接触条件,建立FWD荷载作用下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构建路表弯沉盆与各结构层模量对应数据库,并进行弯沉盆参数指标的敏感性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结构层模量反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弯沉盆参数对结构层模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考虑层间摩擦接触的结构层模量反演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实际工程.
    • 李玲; 张玉; 张勇博
    • 摘要: 受多场耦合影响的沥青路面层间性能逐渐劣化,致使路面结构应力重分布,进而加剧沥青路面的疲劳损伤.为了研究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小尺度车辙动态响应试验入手,进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的数据采集,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甄选比对国内外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模型,以影响因子与疲劳预估为核心,通过构建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与理论分析综合确定了沥青层模量、基层模量、层间接触状态与荷载等核心预估变量,采用疲劳寿命比法进一步确定模型中各项参数,构建了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实际在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预估模型.研究成果对于改进现有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提升路面设计与养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朱向平; 颜可珍; 张虎; 游凌云
    • 摘要: 沥青路面层间粘结状况的好坏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沥青混合料考虑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计算了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场与车辆荷载等作用下的关键力学指标响应,分析了层间接触状态和面层沥青混合料水平与竖向模量比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接触模型计算出的关键力学指标比连续模型要大,尤其接触条件不好时更为显著.接触状况对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拉应变的影响比较明显,而路表弯沉、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对层间接触状态的变化则不太敏感,面层模量比越小,面层结构层强度就越低,在接触状态不好时容易导致面层承载能力不足.研究成果为科学的解释沥青路面在不同环境温度与车辆荷载综合作用下的破损特征与行为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进行沥青路面寿命预估和路面性能评价提供了帮助.
    • 张海琛; 佟丽莉; 王丽君; 沈羿充; 刘浩
    • 摘要: 非粘结柔性立管结构复杂,建立一个高效的力学模型非常关键.本文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柔性立管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刚度矩阵,通过罚函数方法得到表示层间法向接触关系的附加矩阵,将2个矩阵相加即得到柔性立管的整体刚度矩阵.利用此模型讨论了罚参数的取值,分析了柔性立管在拉伸和扭转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并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罚参数的取值越大,计算精度越高,但是取值过大会引起方程病态,结果不准确.该理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非粘结柔性立管在轴向拉力和扭矩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为工程设计的初始阶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