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希望理论

希望理论

希望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651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护理管理杂志、全科护理、护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二十三届年会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3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等;希望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玉珍、杨粉英、刘雪英等。

希望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2.4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651 占比:97.53%

总计:5794篇

希望理论—发文趋势图

希望理论

-研究学者

  • 周玉珍
  • 杨粉英
  • 刘雪英
  • 姜雪梅
  • 王雅芹
  • 陈爱民
  • 丁玉辉
  • 何凤英
  • 何燕
  • 何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媛媛; 王思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理论的协同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希望水平、家庭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7例,将2019年8~12月采用肝硬化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5月采用基于Snyder理论协同护理的肝硬化患者38例设为干预组,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肝硬化自我管理行为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的希望水平分值、家庭怀度指数及自我管理能力分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希望水平方面(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希望水平)、家庭功能方面(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日常生活、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用药管理)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协同护理可以提升肝硬化患者希望水平,改善家庭关怀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孙修侠; 彭永强; 王晓东
    • 摘要: 目的探讨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希望护理组(40例,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与常规组(4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症状困扰、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结果希望护理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希望护理组症状困扰低于干预前,常规组症状困扰高于干预前,且希望护理组症状困扰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希望护理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希望护理组HHI、FACT-G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陈俊婷; 周晶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运动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希望理论运动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希望指数、SF-36量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采取积极的行动、对未来和现实的积极态度评分以及希望指数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希望理论运动干预联合耳穴贴压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心理希望水平、降低关节炎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覃思
    • 摘要: 目的:探究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希望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0年4月内80例抑郁 症患者并予以随机分组,常规康复护理40例(归入对照组),实施希望理论康复护理4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 抑郁程度及希望指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低、HHI指数高(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实 施希望理论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希望指数,促进早期康复,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 赵丽娜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在院分娩的产妇1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组基于希望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自我效能、希望水平、抑郁症状及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使患者能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的变化,减轻患者抑郁感,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徐晓林; 胡晓晓; 袁欣; 雷亚军; 李舰
    • 摘要: 目的 探究移动互联网随访系统结合希望理论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手术治疗的13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移动互联网随访系统结合希望理论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试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与采取积极行动、对现实及未来积极态度、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心理反应以及担心他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概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移动互联网随访系统结合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其自我负担感,提高希望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朱礼阳; 鲁美苏; 王晓阳; 马瑞霞; 耿营营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92例,根据病人每周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每周一、周三、周五透析)及对照组(每周二、周四、周六透析),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希望理论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希望水平评分、肾病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能明显改善病人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
    • 杨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对抑郁症病人希望水平、心理状况及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病人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精神科常规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将希望理论贯穿于健康教育中,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临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希望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理困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抑郁症病人的希望水平,减轻病人心理困扰及抑郁症状,有利于病人临床康复.
    • 赵丽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希望理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在院分娩的产妇1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组基于希望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自我效能、希望水平、抑郁症状及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使患者能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的变化,减轻患者抑郁感,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李莉; 姚春莺
    • 摘要: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对癫痫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癫痫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病人均接受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采用Zung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对护理前后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同时采用院内自制调查表统计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病人SAS与SDS评分以及CSQ表中幻想、退避、自责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SQ表中求助、解决问题以及合理化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应用于癫痫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帮助病人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配合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