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弹道特性

弹道特性

弹道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航天(宇宙航行)、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010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兵工学报、爆炸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2014年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第八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等;弹道特性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佟德飞、宋卫东、易文俊等。

弹道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0103 占比:99.72%

总计:40217篇

弹道特性—发文趋势图

弹道特性

-研究学者

  • 佟德飞
  • 宋卫东
  • 易文俊
  • 王中原
  • 陈志华
  • 史金光
  • 贾波
  • 党建军
  • 刘富强
  • 古鉴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辰; 鹿麟; 祁晓斌; 闫雪璞; 秦登辉
    • 摘要: 弹丸并联入水工况在实际作战环境中时有发生,然而针对超空泡射弹并联入水的研究较少。基于重叠网格技术,采用RANS方程、Schnerr-Sauer空化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超空泡射弹入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情况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弹丸间距及不同初速下的超空泡射弹开展多工况数值模拟,详细分析并联超空泡射弹的入水流场特性及弹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弹丸间距过小将对弹道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初速一定时,弹丸间距越小,弹丸产生的空泡对称性越差,弹丸所受横向力越大,弹道稳定性越差;弹丸间距越小,弹丸内侧沾湿现象越明显,速度衰减越快;随着弹丸间距的增大,弹丸之间的干扰将逐渐减弱,当弹丸间距增加到3 D时,两弹丸之间几乎无干扰。
    • 高乔; 杨军; 李晓晖; 张兵峰
    • 摘要: 针对舰船在海面受到反舰导弹攻击的问题,采用悬浮火箭将导弹导引至舰船外安全区域的方法进行规避。对于悬浮火箭的工作过程,提出一种控制方案,首先是利用仿真软件搭建悬浮火箭的六自由度仿真模型,为使悬浮火箭在爬升段、平飞段进行可控飞行,对姿态采用阻尼回路、姿态回路双回路反馈控制,对高度采用“高度+速度”的双回路反馈控制,同时对速度采用“速度+加速度”的双回路反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是可行的,悬浮火箭在悬浮阶段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并能够控制高度与速度进行稳定飞行,弹道特性基本满足要求。
    • 焦伟鹏; 黄振贵; 陈志华; 刘想炎; 王浩; 周可
    • 摘要: 目的 快速预测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空泡形态发展和分析回转体高速入水后的弹道特性。方法 基于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建立回转体高速入水非定常超空泡计算方法,通过高速水动力计算方法,结合回转体动力学方程,实现回转体运动参数的求解。结果 通过与文献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回转体高速入水弹道模型的可靠性。对比试验结果,模型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可满足回转体高速入水弹道预测需要。利用所建立的弹道模型计算了回转体在高速垂直、倾斜入水2种工况下的空泡形态、运动参数变化。发现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空泡会影响回转体的运动,回转体速度衰减主要和空化器阻力有关。回转体在受到扰动角速度的影响后,滑行力会改变回转体的姿态角和攻角,并使弹道发生弯曲,但有助于回转体运动的稳定。结论 在入水空泡能完全包裹回转体的情况下,可对回转体进行结构优化,增强回转体尾拍运动中受到的滑行力,提升回转体高速入水运动稳定性。适当减小空化器直径,能降低回转体入水过程中的阻力,并增加射程。
    • 郝博; 代浩; 吕超
    • 摘要: 研究入水角度对高速射弹入水过程的空泡形态、弹道特性及流体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计算中使用VOF(volume of fluid)多相流模型,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同时结合重叠网格和6DOF(degrees of freedom)技术对射弹的入水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射弹两侧空泡形态不对称,与左侧空泡相比,右侧空泡尺寸较大;射弹入水以后,入水角越小,射弹质心处的速度越大;入水角为45°时,俯仰角、偏航角、滚转角的波动范围更小;射弹在撞击水面时,阻力和升力出现了一个峰值,但侧向力没有出现峰值,而是一段微小的波动;入水角度对射弹流动稳定阶段的滚转力矩、偏航力矩及俯仰力矩影响非常小.
    • 邵志宇; 伍思宇; 曹苗苗; 冯顺山
    • 摘要: 斜截头弹体的入水会发生姿态偏转和弹道弯曲。从理论上分析弹丸在水中的偏转过程,得出斜截头弹体姿态偏转方程。利用AUTODYN软件对斜截头弹体入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提出描述弹体质心轨迹的经验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准确性。设计炮射垂直入水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弹丸的撞击速度和运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得出的姿态偏转方程可靠,数值模拟和基于数值模拟得出的质心弹道经验公式的预测精度可信。
    • 古鉴霄; 党建军; 黄闯; 李代金; 刘富强
    • 摘要: 为研究衡重参数对超空泡射弹有效射程的影响,基于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和刚体空间运动方程组,建立超空化流场和刚体运动相耦合的仿真方法,通过与文献[23]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合理性。通过仿真计算研究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弹道运动特性,获得质心位置、质量等典型衡重参数对射弹有效射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弹道具有稳定尾拍现象,尾拍的波长和振幅近似恒定;后移质心可有效增加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增程,质心位置后移9%,水下射程提高14%;增加射弹质量可显著增加水下射程,质量增大150%,水下射程提高70%。
    • 朱胤; 王旭刚
    • 摘要: 根据高超声速制导炮弹飞行空域大、气动参数多元非线性的特点,建立适配的6-D运动方程和自由扰动运动方程,并对某弹型进行了弹道仿真;调整6-D运动方程中的初始射角Λ,计算最大射程角,掌握射程等参数随射角Λ的变化规律;调整尾翼导转力矩系数m_(xw),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并分析了平衡转速n对低旋高超声速炮弹的散布的影响;分别采用平面、球形和椭圆大地假设对6-D运动方程进行了解算,并分析了地球转速Ω和扁率α_(e)对弹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的尾翼式低速自旋高超声速炮弹能够保持飞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弹体稳定性;为了适配安装控制系统后的控制能力、增加落点动能,应设计平衡转速n=8.7 r·s^(-1)。
    • 张蛟龙; 马广甫; 王诗宇; 钦波; 张德平
    • 摘要: 为解决鸭式布局双旋弹控制飞行时的飞行稳定性问题,基于建立的七自由度刚体运动模型,推导得到该弹的攻角运动微分方程、陀螺稳定性、动态稳定性与追随稳定性判据,对其弹道特性和运动稳定性进行子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鸭舵启控时刻与最大舵偏角对控制通道的修正效果影响较大,同时会引起其他通道的附带控制偏差;过大的舵偏角会引起攻角发散,破坏飞行稳定;鸭舵启动控制后,得益于后体高速旋转,攻角剧烈震荡但不发散,高转速、低初速和小静力矩系数是鸭式布局双旋弹维持陀螺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增大升阻比有利于保证弹体的动态稳定性。
    • 张鹤; 魏英杰; 王聪; 樊继壮
    • 摘要: 采用基于气体动力的高速射弹并联发射装置,开展并联射弹水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得到射弹水下运动的画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流场的演化过程以及射弹的弹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联射弹空泡的演化机理和脱落特性,得到了射弹间距对并联射弹水下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射弹双空泡受彼此流域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随着射弹间距的增大,双空泡之间的耦合影响逐渐减弱,下方射弹空泡尺寸逐渐增加,弹道稳定程度逐渐增强,异步并联射弹的尾迹脱落由分叉模式到靠拢模式最后为孤立模式.实验结果对水下多弹体的并联发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子德; 王光华; 董方栋; 崔斌
    • 摘要: 为探究某9mm手枪弹侵彻木质靶板的弹道特性,以中密度板(mediumn density fiberboard,MD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道侵彻试验,通过减装药和角度可调节靶架获得了不同速度和弹着角下弹头的剩余速度和侵彻深度等关键信息;通过Poncelet阻力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侵彻深度与侵彻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手枪弹侵彻MDF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速度和不同弹着角的弹头偏转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临界跳飞角度与着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弹头正侵彻25 mm厚度的MDF时,能量损失量与入射速度具有线性相关性;弹头侵入MDF时均会产生负方向偏转,弹头速度降低或者弹着角减小均会使负方向偏转角度增大,当弹头低速穿透MDF或者弹着角小于45.时,弹头侵彻MDF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角度偏转,在射出MDF时出现弹道转正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