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尺度

微尺度

微尺度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681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82806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安徽科技、科学中国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等;微尺度的相关文献由1619位作者贡献,包括崔继文、谭久彬、冯昆鹏等。

微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2806 占比:99.83%

总计:183122篇

微尺度—发文趋势图

微尺度

-研究学者

  • 崔继文
  • 谭久彬
  • 冯昆鹏
  • 张国栋
  • 韦学勇
  • 赵玉龙
  • 胡洋
  • 王馨晨
  • 任炜
  • 申光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圳南; 黄兴元; 刘同科; 彭艳蓝
    • 摘要: 在微尺度下,为了保证塑料微管成型的精度,必须考虑熔体的可压缩性对塑料微管成型的影响。针对微尺度下熔体的可压缩性,对塑料微管的双层气垫层气辅挤出成型的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且与不可压缩熔体所得到的数值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壁厚为1 mm以下的塑料微管的挤出过程中熔体的密度、微管的内半径、熔体的壁厚、温度、X及Y速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熔体的可压缩性不仅影响塑料微管挤出时X速度的变化,即影响其壁厚、内半径等的变化,而且影响了塑料微管Y速度的变化,即影响其挤出速度、牵引速度等的变化。
    • 王逸夫; 金央; 李军
    • 摘要: 针对之前团队提出的微尺度下流动体系介稳区宽度的测定方法提出了两点改进,测定了微尺度下磷酸二氢钾流动体系的介稳区宽度,探讨了介稳区宽度对微通道结晶过程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对搜索方式和调整进料温度的改进后,可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磷酸二氢钾的介稳区宽度随体系流速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流速为0.026 m/s时,40°C和50°C磷酸二氢钾饱和溶液的介稳区宽度分别为1.8°C和0.4°C,介稳区宽度显著变窄。这一发现,对微通道反萃-结晶技术的操作调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研究发现微通道中制备的硫酸钡和普鲁士蓝颗粒的粒径更小,这是由于介稳区宽度变小利于晶体成核而导致。
    • 朱朋
    • 摘要: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在数十到数百微米的微尺度上操作和控制流体的科学和技术。与微流控概念密切相关的还有微反应器、流动化学、微化工等。这些领域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性都是基于化学芯片、微通道、微结构等形成的微尺度流体开展工作,因此本文将它们统称为微流控技术。
    • 费翼鹏; 石锦宇; 朱朋; 沈瑞琪; 杨斌; 杨安民; 褚恩义
    • 摘要: 为了实现超细锆(Zr)粉表面包覆改性的制备过程安全,研究了一种在微尺度下连续流动制备核壳结构Zr粉的方法,并构建了一个由微流控单元和喷雾干燥单元组成的连续化微流控系统以验证其可行性。该系统可连续化实现组分的微尺度混合、核壳结构的形成以及样品的后处理。以Zr粉和硝化纤维素(NC)为组分,通过控制NC含量并在微尺度上调节干燥气体压力,对Zr@NC的结构调控进行了研究。采用热分析法与静电火花感度测试对Zr@NC的活性与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化微流控系统可以成功制备出形貌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Zr粉;热分析结果表明,Zr@NC相比未包覆时的氧化增重仅降低1.04%,能量释放更为迅速;静电火花感度测试结果表明,Zr@NC的50%发火能量相比原料Zr粉从1.42 mJ提升至197.82 mJ,静电火花感度大幅降低。
    • 朱梦颖
    • 摘要: 随着微系统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的微型化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分析微尺度金属材料在扭拉运动中的塑性行为,文章研究通过对应变梯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简化应变梯度弹塑性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实际运用到模拟实验之中。结果显示,在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表面应变方面,随着金属丝直径由2L上升到8L,无量纲化转矩表现出随着预拉伸应变力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直径为2L与4L的金属丝的梯度效应均会随着预拉伸应力的增加而减弱。该研究为加快推动复杂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毛纪金; 张东辉; 孙利利; 雷钦晖; 屈健
    • 摘要: 多孔材料对沸腾换热的强化是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主题。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烧结结构——并联微通道和扁平通道(仅有烧结底层),以去离子水为工质,进行了过冷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并联微通道的传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远高于扁平通道,这和并联微通道优异的毛细供液性能相关。底厚粒径比对并联微通道的沸腾换热性能影响较大,过大的底厚粒径比会造成换热性能的下降。质量通量对小粒径样品的沸腾曲线和换热性能均影响较大,对大粒径(d=120μm)样品的沸腾曲线影响较小。烧结并联微通道的平均压降大于扁平通道。相同底厚下,平均压降随着微通道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可视化观察表明:两种通道在中高热流密度流型不同,其主要相变机制均为薄液膜蒸发模式。
    • 贾云海
    • 摘要: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硬度、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高温高压合成材料,其符合现代先进切削技术“高效率、高精度、柔性、绿色”的基本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切削加工工具领域。电火花放电磨削是加工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适合于加工复杂形状和薄刃PcBN刀具。单脉冲放电磨削是研究电火花放电磨削加工机理的基础之一,是研究微尺度放电磨削的有效方法。文章在自主研发的单脉冲放电电源装置上开展试验,选择2μm粒度、90%cBN含量的PcBN复合片作为被加工材料,研究了单脉冲放电腐蚀坑的形貌及放电参数与材料去除率的关系,如腐蚀坑半径、腐蚀坑深度和深径比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脉冲持续时间的延长,放电腐蚀坑的半径和热影响面积先是快速增加,然后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腐蚀深度一般在0.2~0.5μm范围内平缓变化,脉冲持续时间对放电腐蚀坑深度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脉冲持续时间的延长,腐蚀坑半径与深度之比在13~20范围内发生变化,基本呈现下降趋势。
    • 王芳; 王艳敏
    • 摘要: 如果从喧嚣繁华的香港印象中跳脱出来,从空中俯瞰会发现,其实广达四分之三的郊野山地,才是“香岛”的本来面貌。“行山”是张需明最为喜欢的一项运动。周末,他常常会把学生从繁重的实验工作中捞出来,边慢走边探讨问题。香港的山小而平缓,蜿蜒的山径隐于密林,徐徐而上,不久就至山顶。坐在顶上,微微冒汗的身体在海风的吹拂下凉爽下来,饮茶吃食,纵览风景,一切的烦恼烟消云散。亦师亦友,这是属于他们的惬意一刻。
    • 刘德平; 郑凯; 李冬梅
    • 摘要: 氧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实际中却难以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其内部血液流动特性。为了解氧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以预测其性能,针对一款典型氧合器,采用压降实验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氧合器内部整体血液速度、压力和壁面剪切应力等特性分布规律,利用溶血预估模型评估了氧合器溶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流量范围内,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血液在氧合器纤维束内的流动,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较小,但随着流量增加,两者偏差逐渐增大;氧合器内部速度呈梯度分布形式,内部纤维束域的压力呈同心均匀分布并且压力值与流量大小呈正相关,纤维束域是压力损失的主要区域;血液损伤高发位置分布于血液的进、出口流域,在实验流量范围内,标准溶血指数NIH最大值为0.049 2 g/100 L,符合氧合器的一般设计要求。研究结果有利于开发者了解氧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为氧合器后续的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 曾成; 卢苇; 蒙仕达; 覃日帅
    • 摘要: 分离捕集CO2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规的CO2分离方法普遍能耗较高,若能以余(废)热为动力来分离CO2则可综合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本文针对高碳排放但却拥有丰富余(废)热资源的燃煤电厂,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烟气CO2分离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分离过程数学模型和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表明,CO2的浓度和回收率均随热流逸式气体分离器串联级数的增加而升高,但浓度和回收率达到某一阈值后效果不再明显;典型的1000MW燃煤电厂烟气经该系统中串联的24级分离器处理后,CO2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可达98.89%,回收率达72.53%。此外,该系统可梯级利用烟气的余热,㶲效率为64.8%,单位能耗为0.047GJ/tCO2,与传统CO2分离方法相比具有一定节能潜力。利用热流逸效应分离CO2符合当下净零碳排放的政策导向,为CO2的分离捕集提供了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