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核壳结构

核壳结构

核壳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01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8篇、会议论文347篇、专利文献1848116篇;相关期刊508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合成橡胶工业等; 相关会议225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研讨会、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研讨会等;核壳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603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强、杨一行、王华等。

核壳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8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34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48116 占比:99.88%

总计:1850281篇

核壳结构—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任冠纶; 周明; 王文琪; 吴斌; 邓伟
    • 摘要: 将钛酸钡(BT)粒子与聚酰胺酸溶液共混,亚胺化后得到聚酰亚胺(PI)包覆的BT(PI@BT)粒子。分别以BT粒子和PI@BT粒子为改性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I/BT和PI/PI@BT复合薄膜,对比了两种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I@BT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较BT在PI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与热稳定性;当填料质量分数为55%,且频率为100 Hz时,PI/PI@BT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为14.98,较PI/BT复合薄膜提高了26%,约为纯PI薄膜的5倍;PI/PI@BT复合薄膜质量损失10%的温度提升至631.47°C。
    • 李国安; 邓伟; 任怡辰; 吴斌
    • 摘要: 为了提高填料分散性以改善聚合物基复合介电材料的性能,进而扩展其在电子电气领域的应用,采用乳液聚合法在钛酸钡(BT)粒子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得PANI@BT粒子,然后与氮化硼(hBN)共混得到多维杂化填料PANI@BT-hBN,将PANI@BT和PANI@BT-hBN分别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获得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两种填料的结构形貌、在PVDF中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击穿场强。结果表明,PANI@BT粒子具有核壳结构,hBN的引入能够明显改善PANI@BT在聚合物基体内的分散性。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当填料质量分数为50%时,PVDF/PANI@BT-hBN的介电常数在100 Hz时达到169,较PVDF/PANI@BT复合材料提高了103.6%。当填料质量分数为10%时,PVDF/PANI@BT-hBN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达到最大值145.2 kV/mm,比PVDF/PANI@BT复合材料提高66.9%。PVDF/PANI@BT-hBN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且相较于PVDF/PANI@BT复合材料均有所提高。
    • 曹瑞雪; 康泽双; 闫琨; 杨洪山
    • 摘要: 以核壳结构Al_(2)O_(3)-TiO_(2)为载体,V_(2)O_(5)为活性组分,WO_(3)为助催化剂,通过挤压成型制备核壳结构Al_(2)O_(3)-TiO_(2)复合载体脱硝催化剂。本文通过分析催化剂BET、XRD、抗压强度、抗硫酸盐腐蚀和脱硝反应NO_(x)转化效率,考察核壳结构Al_(2)O_(3)-TiO_(2)复合脱硝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Al_(2)O_(3)-TiO_(2)脱硝催化剂BET为173m^(2)·g^(-1),催化剂轴向抗压强度达到2.43Mpa,横向抗压强度达到1.21Mpa,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V_(2)O_(5)、WO_(3)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于锐钛矿相TiO_(2)表面,脱硝反应通入SO_(2)气体3小时后,催化剂催化活性没有降低,NO_(x)转化率仍然可以维持在97%以上。
    • 杜征鸿; 沈建文; 睢圣; 周成华; 黄胜强; 彭武
    • 摘要: 页岩地层纳米级微孔、微裂缝发育,常规封堵剂粒径较大,难以封堵页岩内孔缝。以无机纳米二氧化硅为核,以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壳(单体质量比为10∶2∶1),基于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耐高温核壳型纳米封堵剂(CLG-NM)。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热重实验对封堵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页岩压力传递实验评价了其封堵性能。结果表明,CLG-NM粒径分布为40~300 nm,中值粒径为89.4 nm,在372°C以下的热稳定性良好。CLG-NM与现场油基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3%CLG-NM对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较小,高温高压滤失量(180°C老化16 h)从3.1 mL降至2.8 mL,破乳电压高于700 mV。CLG-NM可进入页岩内的纳米孔-缝进行封堵,在现场油基钻井液中加入CLG-NM的上游压力穿透岩心的时间为19.5 h,封堵效果好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 李龙泰; 杨彬; 高彪; 王逸夫; 张玲霞; 石原达已; 齐伟; 郭利民
    • 摘要: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式将CO_(2)转化为甲醇,既可以减少CO_(2)排放,又制备了化学品,该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氧化铟(In_(2)O_(3))作为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CO_(2)活化能力和甲醇选择性,被科研工作者广泛研究.其中,将具有良好解离H2能力的过渡金属元素引入In_(2)O_(3)(M/In_(2)O_(3))是有效提高催化剂性能的策略之一,然而,M/In_(2)O_(3)体系催化CO_(2)加氢反应机理及活性位点仍不清楚.本文引入Co制备了In-Co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应用于CO2加氢制甲醇,结果表明,相较于In_(2)O_(3),In-Co催化剂性能有很大提升,其中In1-Co_(4)催化剂上甲醇时空产率(9.7 mmol·g_(cat)^(-1) h^(-1))是In_(2)O_(3)(2.2 mmol·g_(cat)^(-1) h^(-1))的近5倍(反应条件:P=4.0 MPa,T=300°C,GHSV=24000 cm^(3) _(STP) g_(cat)^(-1) h^(-1),H2/CO_(2)=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o是金属元素的主体,In-Co催化剂中Co催化CO_(2)甲烷化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本文还通过多种技术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反应选择性转变间的关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结构以及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H_(2)还原气氛诱导下,In-Co催化剂表面发生重构,形成以CoO为核,以In_(2)O_(3)为壳的核壳结构,其在高压反应后仍能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该核壳结构可以显著增强In-Co催化剂吸附及活化CO_(2)的能力.CO_(2)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Co催化剂上H_(2)分压对CO_(2)加氢为零级反应,而H_(2)分压在In-Co上的反应级数为正数;In-Co催化剂上,CO_(2)分压的反应级数接近于零,表明CO_(2)及其衍生物在In-Co的表面吸附饱和,但在纯Co上,则不会发生这种饱和吸附.通过原位DRIFTS研究了催化反应路径和关键中间物种的吸附及反应行为,发现CO_(2)加氢在纯Co和In-Co上的催化机理均遵循甲酸盐路径.在该催化路径中,CO_(2)首先加氢为甲酸盐(*HCOO)物种,随后加氢为甲氧基(*CH_(3)O).*CH_(3)O在Co催化剂上进一步加氢生成CH_(4),而*CH_(3)O在In-Co催化剂上则会脱附生成CH_(3)OH.根据表征结果,本文认为,在还原性气氛下,In-Co发生了重构并生成表面富In_(2)O_(3)的核壳状结构,显著提高了催化剂对CO_(2)和含碳物种的吸附能力.Co和In-Co催化剂对CO_(2)加氢反应选择性的差异归因于催化剂对CO_(2)和对*HCOO等含碳中间物种的吸附稳定性不同.CO_(2)及其衍生的含碳中间物种在In-Co催化剂上的吸附能力比在Co催化剂上强,形成了较合适的催化剂表面C/H比,从而使*CH_(3)O能够脱附为CH_(3)OH,而不是进一步加氢为CH_(4).综上,本文研究为高活性In-Co催化剂体系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机理及行为提供了解释,为金属-氧化铟(M-In_(2)O_(3))催化剂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李颖; 李石川; 陈永鹏; 叶培清; 张辉超; 张佳伟; 周遵宁
    • 摘要: 通过原位聚合法和高温碳化法合成了Fe3O4@SiO2@C核壳纳米粒子。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呈现致密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在700 nm左右,C层的厚度约为55 nm。此外,吸收体厚度为2 mm时,在12~16 GHz范围内,样品的微波反射损耗低于−10 dB,在13 GHz处达到最小值−21 dB。最后,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Fe3O4@SiO2@C纳米粒子在红外波段的吸收、散射和消光效率,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纯碳优良的红外消光性能。因此,Fe3O4@SiO2@C纳米粒子可以作为一种红外干扰材料兼具雷达波吸收性能。
    • 杜晓洁; 张威; 丁骁; 贾玺泉; 徐震霖; 范光伟; 何宜柱
    • 摘要: 目的 研究Ce变质处理提高Fe-Cr-Ni中熵合金在3.5%NaCl溶液中抗点蚀性的机理。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实验,分析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抗点蚀性。利用SEM和EDS等手段观察了经不同变质处理后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并结合阻抗谱分析与XPS技术研究了Ce对钝化膜保护力的影响。结果经不同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中的夹杂物形态不同,Ca变质处理合金中夹杂物为CaO-Al_(2)O_(3)和CaS-Al_(2)O_(3)复合夹杂物。在腐蚀过程中,CaS优先溶解导致点蚀萌生。Ce变质处理合金中夹杂物是具有核壳结构的(Ce,Si)_(x)O_(y)-(Al,Mn)_(x)O_(y)稀土复合夹杂物,降低了点蚀敏感度,提高了抗点蚀性。在3.5%NaCl溶液中,Ca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为3.108×10^(‒6)μA/cm^(2),Ce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为4.883×10^(‒7)μA/cm^(2),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85%。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容抗弧均呈不完整的半圆状,钝化膜与基体间的电荷转移电阻分别为1.872×10^(5)Ω•cm^(2)和4.312×10^(5)Ω•cm^(2),Ce变质处理合金钝化膜中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1.3倍。稀土铈提高了钝化膜的Cr+Ni/Fe+Mn阳离子比,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钝化膜的Cr+Ni/Fe+Mn阳离子分别为1.66和1.2。XPS分析结果同样表明,Ce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钝化膜具有更好的保护性。结论和Ca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相比,Ce变质处理合金具有更优异的抗点蚀性,这主要归因于稀土元素Ce的影响,一方面Ce使合金中的夹杂物改性,降低了点蚀敏感度;另一方面Ce增加了钝化膜的保护能力,提高了点蚀抗力。
    • 吴志文; 高文桂; 杨海涛; 胡超权; 武丽荣; 黄凌云; 李磊
    • 摘要: 综述液相加压氢还原法、化学镀法、电沉积法等镍粉制备原理和制备工艺;从镍涂层制备原理、镍包铜粉制备工艺、镍包石墨制备工艺等方面总结镍包覆粉体的研究进展;概括银包镍粉制备原理、制备工艺等。认为镍系导电粉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导电性,在电磁屏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核壳结构的镍系导电粉体在性能、成本等方面优势突出;行业对粒径均匀性、表面光滑度、纯度等复合粉体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出制备镍系导电粉体的化学镀工艺采用常温常压操作,但制备粉体的镀层含有磷、硼等杂质,镀层纯度较低,废水量大;加压氢还原工艺镀层纯度高,废水量小;电沉积工艺以电能为还原剂,废水量小,镀层纯度高。
    • 樊晓慧; 汪洋; 杨园园; 张玉红
    • 摘要: 以金纳米笼(AuNC)为核,巯基化改性的透明质酸(LC-HA)为壳,盐酸阿霉素(DOX)为药物模型,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载药纳米粒子DOX@AuNC@HA(DAH).金纳米笼为药物装载提供容器且赋予载体光热性能,改性的透明质酸对金纳米笼进行包封并提供pH/酶响应及靶向介导功能.对DA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控释性能以及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纳米微粒DAH具有较高的载药能力,在激光源的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光热转换率.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DAH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0 h的药物泄露率低于20%;而在酸性环境、透明质酸酶(HAase)及光热作用下,DAH均能较快地释放出装载的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刺激响应性.此外,DAH能够更多地被肿瘤细胞摄取,表现出一定的靶向性;当化疗与光热疗法共同作用时,肿瘤细胞的活性大大减弱,展现出了联合疗法的优势及潜力.
    • 陈小梅; 陈颖; 袁霞
    • 摘要: 环己基过氧化氢(CHHP)分解是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工艺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重要反应步骤。本研究以Co_(3)O_(4)纳米颗粒为内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模板法制备了核壳结构材料Co_(3)O_(4)@SiO_(2)。考察了SiO_(2)壳层制备条件:乙醇和水的比例、CTAB的浓度和TEOS的用量对核壳材料结构的影响。使用不同技术手段表征材料的结构特征,在CHHP分解反应中进行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和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壳层薄且孔隙率高的材料催化性能更好,并且核壳结构可以减少钴元素的流失,催化材料在回收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壳层破碎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