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志愿失灵

志愿失灵

志愿失灵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社会学、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09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人民论坛、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等;志愿失灵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婷、杨帆、王诗宗等。

志愿失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7.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609 占比:82.86%

总计:735篇

志愿失灵—发文趋势图

志愿失灵

-研究学者

  • 孙婷
  • 杨帆
  • 王诗宗
  • 晋入勤
  • 魏承帅
  • 串红丽
  • 叶丽芬
  • 周利敏
  • 周定财
  • 唐雯

志愿失灵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伟杰; 李宇立
    • 摘要: 当代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者们的关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合作创造了契机。合作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弥补关系和互补关系。在弥补政府职能空缺方面,非营利组织能发挥提供服务、创新和社会纽带的作用;而政府能帮助非营利组织克服慈善不足、慈善特殊主义、慈善家长式作风和慈善业余主义等问题。当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各自都有难以提供服务的领域,需要双方互相发挥比较优势提供服务时,这种关系就是互补的,但合作也可能会对非营利组织产生各种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后续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 冯春; 周军
    • 摘要: 青少年之家是重庆市团委牵头成立的青年公益组织,通过开展多元而丰富的青少年活动,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青少年之家行政化特点明显,且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存在“慈善”不足、专业性缺失、服务范围狭窄等志愿失灵现象。要化解志愿失灵现象,必须对青少年之家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并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 赵伯艳; 豆亚芳
    • 摘要: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善治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社区治理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招。但是,社区志愿失灵阻碍了社区善治的进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资金短缺、缺乏社区居民需求导向、活动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因素导致常态下社区志愿失灵;另一方面是社区志愿者专业应急能力不足、社区志愿服务多元主体协调机制欠缺、社区志愿者应急参与存在短期效应等因素,导致应急状态下社区志愿失灵。因此,构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的全要素体系应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要素和外部主体要素两方面发力,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保障社区志愿服务资源、项目化运作社区志愿服务、健全志愿回馈机制等方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良性发展。
    • 赵阳; 陈佩
    • 摘要: 在当今社会构成网络中,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形成了三大主体,第三部门融入社会治理以来,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在机制上的内在缺陷.但在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志愿失灵"现象.选取苏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联盟(SIP-CSRA)为研究对象,从共建、共治、共享的角度,从运行内核、履责激励、权责分配等方面探讨其实践优劣,从而提出多主体持续互动和打造履责企业联合国的全新路径,探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CSR良性互动的全新可能.
    • 蒋锦
    • 摘要: 本文基于广东省陆丰甲西镇应急志愿服务的调研结果,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志愿服务失灵的四大因素: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个人、服务对象、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充分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建立落实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个阶段的志愿服务机制,包括突发事件之前的预防机制、事中的危机干预机制以及事后的反思重构机制.
    • 李健; 荣幸
    • 摘要: 第三部门存在的志愿失灵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消除志愿失灵议题上,现有研究聚焦于三部门合作的解决方案,未能区分"失灵"的不同场景,更无法回应和解释经典理论与现实经验之间的悖论.在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第三部门抗击疫情的行动分析,探讨互联网对志愿失灵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置于公共危机的特定场景,任务的时效性和复杂性会导致跨部门之间合作变得异常困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第三部门扩充慈善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消除家长制作风和提升服务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志愿失灵,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志愿失灵的既有研究成果,还从实践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慈善背景下公共危机治理的政策意涵.
    • 崔亚杰; 李小湘
    • 摘要: "志愿失灵"理论是西方制度背景下的产物,在中国情境下表现出新的形式或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四川省3次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案例,对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实践中的志愿失灵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了志愿失灵理论在中国情境下呈现出的新的内容和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的志愿失灵还包括志愿服务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协同关系欠缺、志愿服务存在功利性动机、志愿服务的个人主义倾向、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作风、志愿服务的矛盾性、志愿者组织的身份危机等多个方面.研究结论不仅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有助于建构中国本土化的志愿服务理论,而且也有助于为我国志愿服务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 任振朋; 王润斌; 任慧涛
    • 摘要: 近年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深陷治理困境,严重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研究认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治理困境主要体现在透明度缺失、民主赤字、制衡失效、诚信丧失以及团结失衡等方面。同时,借用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详细探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深陷治理困境的成因,其中商业化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面临治理困境的动因,资源垄断与利益往来以及高度集权与排斥监管分别助推和催化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治理失灵。最后,从实施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行政程序、重构问责机制、维护体育诚信、提升代表参与等五个方面提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纾解治理困境的路径。
  • 9. 大病众筹的立法规制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刘赫男
    • 摘要: 近年来,大病众筹借助互联网众筹迅猛发展的东风受到大众青睐.但由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也导致大病众筹频繁陷入"骗捐"与众筹平台"扫楼"等负面新闻.为弥补市场与非营利组织的"先天不足",立法规制大病众筹成为必然.需要为相关众筹平台设定明确的权利义务责任,从而在抑制平台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充分发挥众筹的商业高效属性而为慈善目的服务.
    • 梁智迪
    • 摘要: 美国学者莱斯特. M.萨拉蒙最早提出"志愿失灵"理论,他认为志愿失灵包括四个内容:慈善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慈善的家长作风、慈善的业余主义。[1]清末民初,受到"社会福音"神学思想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基督教青年会落户中国并在各地开展了影响广泛的慈善服务。文章将从志愿失灵的视角分析民国时期基督教青年会在慈善服务中存在的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