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诊剖宫产

急诊剖宫产

急诊剖宫产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专利文献6365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农村卫生、中国中医急症等; 急诊剖宫产的相关文献由3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哲锋、刘姣贤、刘春燕等。

急诊剖宫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3.40%

专利文献>

论文:6365 占比:96.60%

总计:6589篇

急诊剖宫产—发文趋势图

急诊剖宫产

-研究学者

  • 刘哲锋
  • 刘姣贤
  • 刘春燕
  • 刘海勇
  • 刘福英
  • 刘秋荣
  • 宋丽君
  • 康丽
  • 张剑春
  • 张孝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海燕; 陈永东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减少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行急性剖宫产1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8例,产后发生切口感染)和未感染组(160例,产后未发生切口感染)。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例产妇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7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95%CI=1.633~6.604,OR=3.284,P=0.001)、手术时间≥90 min(95%CI=2.259~7.336,OR=4.071,P=0.002)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110 g/L(95%CI=0.508~0.779,OR=0.629,P=0.001)是产后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急诊剖宫产术后存在切口感染风险,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及血红蛋白水平相关,临床应加以重视。
    • 朱月悦; 张锦文; 马锐翔; 陈彩莲; 林羿; 刘晓瑞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妇;对照组45202例,为未发生产后血栓的产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产后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30/10万,肺栓塞46/10万,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产后血栓的发生部位以左下肢为主。病例组产妇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33.52±4.79)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1.35±4.01)岁。病例组中发生早产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2.05倍,孕前超重及肥胖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1.94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aOR=1.10,95%CI 1.04~1.17)、分娩孕周小(aOR=0.88,95%CI 0.78~0.99)、本科学历以下(aOR=2.24,95%CI 1.20~4.18)、择期剖宫产(aOR=6.68,95%CI 2.56~17.41)、急诊剖宫产(aOR=14.40,95%CI 5.37~38.63)及孕前超重和肥胖(aOR=1.91,95%CI 1.04~3.49)的产妇发生产后血栓的风险增加。结论·产妇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分娩孕周小、超重以及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是急诊剖宫产。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可导致孕产妇死亡,临床上需要及时做好血栓风险的评估工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尽早进行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血栓的发生。
    • 张玲燕; 厉小丽; 朱柳娇
    • 摘要: 目的 旨在为急诊剖宫产产妇进行体温保护及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剖宫产术的43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铺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18)和观察组(n=212)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布类铺巾,观察组使用无纺布铺巾,对两组产妇切口的细菌培养、切口感染、敷料浸湿情况及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急诊剖宫产产妇的切口细菌培养阳性、切口感染及敷料浸湿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0 分钟以及术毕等时间点的体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布类手术铺巾,无纺布手术铺巾可以显著降低急诊剖宫产产妇切口的细菌感染及敷料浸湿率,减少产妇的热量丢失。
    • 胡梦佳
    • 摘要: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近年来,由于妊高症、巨大儿、胎盘和骨盆异常等,高危产妇逐渐增多,使剖宫产的几率大大提升[1]。剖宫产可以明显降低母婴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受孕妇的青睐,但是,剖宫产属有创生产方式,产妇肥胖、患有基础病、免疫力差、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急诊剖宫产、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切口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引发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4],严重影响产妇的术后恢复[5]。因此,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质量和瘢痕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切口仅给予西医常规处理,效果不甚理想,笔者以自拟中药血肿方外敷的方法促进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今报道如下。
    • 熊云珑; 曹青青; 王秋兰
    •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反应团队应用于急诊剖宫产对产妇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99例急诊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50例给予快速反应团队干预。观察两组处理效果、产妇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预警率和抢救率均低于对照组,处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有效处理率高于对照组,入住ICU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脐带血pH值以及5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入住NICU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快速反应团队应用于急诊剖宫产产妇中,可提高处理效果,改善产妇以及新生儿结局。
    • 谭翠醒; 钟桂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时机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诊剖宫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和观察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应激反应、导尿前后疼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应激反应[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吸频率(RR)]指标水平均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为93.32%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 <0.05);观察组导尿后的疼痛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3.33%(P <0.05)。结论 对于急诊剖宫产孕妇在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导尿管,能够促进机体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导尿后疼痛发生。
    • 闫欢欢; 邹琼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162cm,55kg,因“停经9月余,咳嗽1周,加重4天”于2021.05.15入院。停经42天在当地诊所行尿妊娠试验阳性,行彩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停经45天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早孕反应,未作特殊处理,持续至孕5月好转;停经3月余自觉心跳加速、心慌胸闷,在院外某三甲医院行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提示:房性心动过速,HR 142次/分,因怀孕未行特殊处理,孕期定期监测心率在160-180次/分之间;1周前因咳嗽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止咳等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近4天来自觉夜间胸闷气短及咳嗽加重,在另一家某三甲医院行动态心电图提示: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部分呈文氏阻滞。
    • 张孝琴
    • 摘要: 目的 针对剖宫产产妇,研究分析择期剖宫产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以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总计15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将其中60例实施急诊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90例实施择期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做比较分析,对比择期剖宫产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总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剖宫产相比急诊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更理想,能减轻对产妇的伤害,提升身体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李世鹏; 梁大顺; 李敏; 姚晓芬; 吴君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晚期早产儿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行晚期早产儿急诊剖宫产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焦虑和应激指标,产妇、产妇家属、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在胎儿娩出后1 h时,观察组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状态焦虑表(S-AI)评分、胰岛素浓度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妇家属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早产儿急诊剖宫产中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可降低产妇焦虑度和应激程度,同时也可提高产妇满意度、产妇家属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
    • 袁波; 王岩; 邹伟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实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需进行剖宫产的孕妇20例,采取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措施,观察并比较孕妇防控前后的身体状况及情绪评分.结果 对比防控前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评分,防控后有显著降低(P<0.05);对比孕妇防控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症自评量表(SDS)评分,防控后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疫情期间对进行急诊剖宫产的孕妇采取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措施,能够恢复孕妇身体功能,改善情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