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情感劳动

情感劳动

情感劳动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专利文献5041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等; 情感劳动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梅笑、王斌、马冬玲等。

情感劳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3.08%

专利文献>

论文:5041 占比:96.92%

总计:5201篇

情感劳动—发文趋势图

情感劳动

-研究学者

  • 梅笑
  • 王斌
  • 马冬玲
  • 高晓文
  • 姚婷
  • 姜涛
  • 帅满
  • 徐律
  • 方俊
  • 曾德燕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邸春梅; 董丽霞
    • 摘要: 介绍护士情绪智力的定义、组成,重点综述了护士情绪智力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及干预培养的方法,并根据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进行探索性、描述性、情境化构建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策略。
    • 李桂童
    • 摘要: 网络秀场直播具有娱乐与陪伴双重属性,情感劳动是其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面对直播场对真实生活世界的挤压,主播通过划定私域来制造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脱节,从而使自我合理化,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羞辱门槛和道德界限,进一步导致赋权表演下的自我迷失。
    • 张慧超; 王楠楠; 张玉玺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经历,为更好的开展安宁疗护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收集中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6月24日收录的关于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经历相关的质性研究。运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43个明确的结果,形成7个类别,汇总成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 1: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真实情感;整合结果 2: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扮演;整合结果 3: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存储;整合结果 4:安宁疗护情感劳动中的情感耗尽。结论 安宁疗护护士具有复杂的情感劳动,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并考虑到护士的情感劳动,并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 张娜; 于成文
    • 摘要: 基于田野调查与访谈,从情感劳动理论视角对其劳动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一方面,作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与学习的向导,他们被期待随时做好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服务者,需投入情感全身心24小时服务学生;另一方面,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为了得到学生和高校的认可,需要控制对自身负面情感的表达。帮助辅导员处理好“需要的情感”和“感受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提升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 申林灵; 刘谦; 孙文喜
    • 摘要: 本研究以北京S医院安宁疗护病区护工为例,探讨情感劳动的职业向度对情感劳动形态的塑造。研究发现,护工往往通过建立拟亲属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赋予外人照护行为以合理性,创建情感的道德秩序。同时,就护工的情感劳动状态而言,具有工作与生活的时空融合特征。服务对象、护工公司及医护人员共同形塑护工情感劳动过程及评价体系。由此提出特定职业的时空安排、道德期待、技术规则成为理解情感劳动的社会性考量。其中,职业的时空安排指向情感劳动展演的时空要求;职业的道德期待规定了某类情感劳动在职业框架中的道德属性、情感色彩与边界;职业技术规则体现了抽象的情感劳动必须指向的技术表达,并将情感劳动回归到具体职业、劳动的考量之中。
    • 薛柯
    • 摘要: 新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促使媒体融合不断加深,扩大了粉丝文化制品的创作空间,增强了粉丝的创作意愿。本文立足粉丝文化制品制作与传播的特性,探析粉丝文化制品创作的媒介内容流通、情感意义表达及情感资本的数据量化等,并对粉丝文化制品的价值转换机制进行了研究。
    • 王润杰
    • 摘要: 2019年鹿特丹电影节最高奖获奖影片《完美现在时》是一部完全由互联网直播素材剪辑而成的纪录片,这种制作类型被称为“拾得电影”制作(found footage filmmaking)。尽管原始素材非导演摄制,但是遴选、剪辑过程的导演主观能动性强调了该片不是简单的直播素材的挪移与拼凑,而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一脉相承,即作为“另类档案”来记录现象与现实。不同于主流叙事关注到中国直播行业的数字、网红经济,《完美现在时》聚焦在直播行业中的“冷门”群体以及情感劳动
    • 胡银银
    • 摘要: 新媒介环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也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虚拟交往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新型交往方式。本文论述了电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特殊群体,现实生活被虚拟空间极大占据的情况下,他们的交往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如何通过“表演”完成媒介交往,以及背后有什么因素让这个群体交往的“表演”特性越来越突出。
    • 贾瑞宇
    • 摘要: 基于对《创造营2021》新浪微博粉丝群体的考察,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粉丝文化中共识的形成,揭示“资本——偶像——粉丝”框架下粉丝免费劳动的文化生产逻辑和双重剥削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粉丝们甘愿付出,也曾进行反抗,但最终仍淹没于资本所打造的商业文化逻辑和甘愿劳动中,成为社会资本积累的数字劳工。
    • 陈佳沁
    • 摘要: 游戏陪玩职业因“玩”的迷思和“社交”迷思这两重意识形态幻象,吸引了大量青年人的参与,陪玩平台和陪玩工会在其中起到“中介”的作用,但这一雇佣关系的转移促使了陪玩师主动与服务对象建立起“友谊”,将他们裹挟进情感劳动之中。游戏陪玩师通过建立人设、改造声音、超时工作等主动参与情感劳动以满足“老板”的情感需求,进而获得高额的金钱回报。这其中由于陪玩工作开展于赛博空间,媒介技术在劳动中被广泛用以构建游戏陪玩师的虚拟身体,使得这一情感劳动出现显著的赛博格化特征。媒介技术的介入,促使游戏陪玩师在面对情感剥削时倾向于“工具性”地疏离现实自我与虚拟的劳动自我,进而使得陪玩师明显地表现出劳动主体性的丧失,这也将导致更多道德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