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2篇、会议论文107篇、专利文献1032212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地质与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第三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2010(第十一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2010(11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rfactant & Detergent)(ICSD2010)等;三元复合驱的相关文献由223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迪、程杰成、赵凤玲等。

三元复合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32212 占比:99.90%

总计:1033201篇

三元复合驱—发文趋势图

三元复合驱

-研究学者

  • 吴迪
  • 程杰成
  • 赵凤玲
  • 高清河
  • 伍晓林
  • 侯志峰
  • 陈新萍
  • 周万富
  • 孟祥春
  • 杨振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忠山; 邵臣良; 李学军
    • 摘要: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复杂,电脱水器绝缘部件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使用周期短,是影响三元复合驱电脱水器平稳运行的瓶颈之一,造成电脱水器运行时率低,绝缘组件频繁更换,生产维护成本高。通过接触角和表面压研究了电脱水器绝缘部件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对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确定烷基苯磺酸钠通过氢键力物理吸附在PTFE表面,使表面性质由亲油向亲水转变。聚丙烯酰胺(PAM)同样也通过氢键力吸附在PTFE表面,改变了表面性质,增加了小水滴和其他极性颗粒在表面的吸附沉积。当PTFE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和PAM时,使原本非极性表面变成极性表面,对水分子和杂质颗粒的吸引力强,表面电导性增加,是PTFE绝缘部件污染的内在因素。
    • 吕端川; 林承焰; 任丽华; 宋金鹏
    • 摘要: 原生整装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逐渐演化为次生底水油藏。次生底水油藏的剩余油类型包括中上部的弱动用可动剩余油、中下部水驱绕流式可动剩余油和高水淹区的水驱后残余油。对该类型油藏开展三元复合驱以进行挖潜。利用油井生产数据,将三元复合驱替历史分为驱油剂的受效前期、持续受效期和受效后期3个阶段,确定驱油剂持续受效期时间跨度。利用驱替特征曲线定量化确定各井在驱油剂持续受效期的驱替能力,同时分析了影响驱替效果的工程和地质及化学因素。结果表明,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开发特征与常规底水油藏开发明显不同,而工程和地质因素对该两种油藏类型生产特征的影响作用是相似的。驱油剂中的聚合物组分对整个开发历史的油水渗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 付青春
    • 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现场实施过程工艺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北二区东部油层储层物性参数,通过填砂模型室内驱替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剪切降黏和界面张力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三元复合驱动态条件下各组分的吸附滞留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的各类组分质量浓度均随运移距离的增加而降低,随注入量的增加而升高;运移20%距离时溶液黏度损失约60%;驱替前缘油水界面张力值高于10^(-2)mN/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溶液各组分吸附滞留主要集中在近井地带,在运移20%距离时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的损失量分别为80%、25%和14%;储层渗透率越低,吸附滞留损失越严重。该研究可为指导大庆油田北二区三元复合驱开发技术调整提供数据依据和理论指导。
    • 伍永巴依; 李兆强; 宋晶晶
    • 摘要: 目前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受工艺条件、污水成分复杂等因素影响,在见剂高峰期无法稳定处理并达标,从而无法为开发提供合格的回注水。为解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难题,对物化结合法深度处理技术、三元污水膜处理技术、微生物深度处理技术等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对处理效果、处理成本、工艺复杂性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物化结合法及膜处理法虽可改善水质,实现达标处理,但处理成本高,相比微生物法,推广性较差;采用物化结合法及膜处理法处理污水,需要配套研究浮渣处理工艺,以提高可推广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成本可控的化学处理药剂,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
    • 聂春林
    • 摘要: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影响复合驱开发效果、导致井组间动态差异大的问题,通过对2个二类油层复合驱试验区(BYDD、LBD)单井数据统计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均质越强油层动用比例越低、动用均衡程度越差,视吸水指数降幅后期下降速度越快,采液指数下降幅度越大、后期差异缩小,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小、下降越早且回升速度越快。通过分析不同非均质油层开发动态差异,确定了油层非均质性增强是使开发效果变差的原因,探讨了针对不同油层非均质条件复合驱开发动态差异的个性化驱油方案和跟踪调整措施,并为改善不同非均质性油层的复合驱开发效果确定了应对措施。
    • 魏洪涛; 周庆; 张虓雷; 刘忠原
    • 摘要: 为突破三元复合驱渗流规律研究瓶颈,提出以流度变化来代替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中黏度变化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简化渗流运动方程,利用稳态法和非稳态法实验数据拟合方程参数。通过该方法可处理得到两相流度曲线,并推导出考虑流度变化下的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计算方程。通过实例验证及方法对比,发现该方法计算简便,准确性较高。该方法的优点是避开了三元复合驱渗流过程中需要考虑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对流体黏度的影响,直接反映流体的流动能力,为研究三元复合驱渗流规律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蒋政
    • 摘要: 弱碱三元复合驱作为三次采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但在注入体系中,碳酸钠会与水中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碳酸盐沉淀,沉淀会附着于站内设备、管线、近井地带以及井下管柱处,形成碳酸盐垢,影响采出率时以及开发效果。对于弱碱三元复合驱来说,结垢区域主要集中在站内及管线,采取的除垢措施为站内酸洗或管线投球,尚无防垢措施。在室内防垢率实验中,当投加的防垢剂浓度为200 mg/L时,防垢率达85%以上。开展防垢剂与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协同性研究,检测结果表明,防垢剂对体系无影响且与体系配伍性较好。之后开展4注1采现场试验,加药浓度为200 mg/L,7个月后检测中心井采出液防垢剂浓度为28.47 mg/L,表明注入端投加的防垢剂已运移到采出端,注入端加药时率高,保持在99%左右,与采出端加药效果对比,离子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加药后采出井未作业见垢。试验结果表明,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端加药防垢技术可行,可实现注入-采出全过程防垢,缓解弱碱三元复合驱站内、管线及地层结垢。
    • 马立涛
    • 摘要: 为实现三元复合驱技术的良好应用,进一步促进油田开采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与成本节约,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其表面活性剂的梯度降浓注入方式优化进行了分析,为三元复合驱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 郭永伟; 刘吉庆; 金萍
    • 摘要: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ASP)在大庆油田得到了工业化矿场应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机采井存在严重的结垢问题,而三元复合驱化学清除垢措施的应用时机一直是困扰现场工艺的主要问题。为此,以大庆油田某区块三元复合驱为例,通过分析采油井电流和载荷的变化幅度,利用数据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驱化学清除垢措施的应用时机研究,以期对现场的实际操作给出一定的指导。
    • 贾圣阳
    • 摘要: 针对三元复合驱全过程热洗参数无明确制订方法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三元复合驱各采出阶段采出物成分,以及采出物对结蜡情况的影响,开发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各采出阶段热洗方式、热洗周期的确定方法。现场应用1189口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确保热洗质量达到合格要求的前提下,未出现因卡蜡造成检泵,同时在见垢期全面实现免热洗。达到了节电39.49×10^(4)kWh,节气68.01×10^(4)m^(3),减少影响产油4829t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