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承认规则

承认规则

承认规则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1305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东方法学、法学等; 承认规则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曾莉、张洪新等。

承认规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13058 占比:99.46%

总计:13129篇

承认规则—发文趋势图

承认规则

-研究学者

  • 张伟
  • 曾莉
  • 张洪新
  • 张浩
  • 郑国玉
  • 万志明
  • 于永宁
  • 刘振宇
  • 刘洋
  • 刘银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秀萍; 陈美芳
    • 摘要: 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哈特与德沃金争论的核心,也是法理学和司法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法学界对自由裁量权的传统理解,是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处分的裁判自由度,以及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哈特的裁量观是法官在法律开放处行使自由裁量权,而通过与德沃金的论争,进一步完善了他的裁量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代中国司法体系中法官使用自由裁量权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 王荣国
    • 摘要: 宪法性质问题不能借助初级与次级规则、一阶与二阶共识等法理学理论工具来回答,否则构成范畴错误。即便就意义本身而言,宪法也不是次级规则与二阶共识。概念分析的法理学方法着重对普遍意义的法律抽象出普遍的意义,但不能提供任何实质的规范立场或经验知识,囿于其“自明之理”的方法论难以识别具体宪法承载的不同任务与价值,也就无法回答特定的实定法语境下的宪法性质问题。不同于最高法强调所涉法律的效力位阶与优先适用状况,根本法强调宪法是其他部门法规范的创制、生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在内容、意义与价值上是塑造整个法体系的结构图。在这一意义上,美国宪法主要是最高法,而中国与德国的宪法更多是根本法进而是整个国家法体系的法律总则或总章程。抽象分析概念问题还是具体讨论教义学问题,明确的方法论自觉是法理学与宪法学准确对话的必要条件。
    • 张立伟
    • 摘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规则体系化的鲜明特征。规范性分析是认识和理解这一体系化特征的重要路径。以法律实证主义的视角分析,誓言所设定的义务具有独立于道德原则的规范性效力。因此,誓言作为一个事件,能够为承认规则理论提供有效的规范性支持,从而构成了法律规则规范性的重要来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下,存在着入党誓言和宪法誓言的双重誓言结构。这一结构建立起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这两个规则体系之间的规范性联系。这一联系对于两个规则体系的形成,以及二者通过相互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制度体系,进而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下的规则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张伟
    • 摘要: H.L.A.哈特在他的法学理论作品《法律的概念》一书中,提出了其所主张的"法律规则说"的研究观点。哈特发现,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共同形成了规则的体系架构,在此之外则不存在规则的构成性要素。在实践性观察的视角之下,承认规则显而易见是处于次级地位的规则,它的作用体现于对第一性规则的弥补,即当第一性规则效力在适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边界的模糊状态时进行填补支持。但法律语言来源于自然语言,法律规则的表达是由法律语言完成的,那么语言的天然的或者说必然的模糊性就会使承认规则不可避免地因此种的模糊性而呈现出不确定样态。
    • 张伟
    • 摘要: H.L.A.哈特在他的法学理论作品《法律的概念》一书中,提出了其所主张的“法律规则说”的研究观点.哈特发现,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共同形成了规则的体系架构,在此之外则不存在规则的构成性要素.在实践性观察的视角之下,承认规则显而易见是处于次级地位的规则,它的作用体现于对第一性规则的弥补,即当第一性规则效力在适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边界的模糊状态时进行填补支持.但法律语言来源于自然语言,法律规则的表达是由法律语言完成的,那么语言的天然的或者说必然的模糊性就会使承认规则不可避免地因此种的模糊性而呈现出不确定样态.
    • 陈晨
    • 摘要: 哈特是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首创人,他的代表作《法律的概念》浓缩了其法哲学理论的思想精华.新自然法学代表德沃金就此书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专门批驳,从而引起了哈特与德沃金之间的"世纪之争".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提出了承认规则理论,并就承认规则的若干经典命题展开论述.对承认规则的解读有利于加深对其独特法哲学风格与方法的体悟,也有利于在不同情境下对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等概念进行辨析.
    • 姜雪峰
    • 摘要: 2020年的春天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寻常的开始。很多人说,想将2020年"一键重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正处于新春佳节的全国人民造成了健康甚至生命的威胁,也带来了生活的诸多不便。我们都在企盼疫情早日结束。但是,同学们,在这场影响深重的公共危机面前,我们应做哪些反思呢?希望你能认真地去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每当遇到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都以人民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安危为重.
    • 尤莉
    • 摘要: 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关于法理论的争议点,并通过对奥斯丁命令模型的批判,指出奥斯丁的理论缺乏规则这一要素,而大多数法体系特性是建立在人们对规则之接受的社会实践之上的。通过对规则的分析,点出了法律的内在和外在陈述,以及法律的内在和外在面向的区别。最后,该书讨论了法律与正义、道德的区别。
    • 张薇
    • 摘要: 哈特的“承认规则”理论包含有三个矛盾的维度:“既非有效亦非无效”的“效力判准”、既是“法律”又是“事实”的“惯习规则”、既包括规则又包括原则的“包容性实证主义”.麦考密克有关“司法角色”的定义有助于将“承认规则”的解释水平提升到一个狭义上的“二阶观察”的层面上,但仍不足以彻底解决上述矛盾.而借助卢曼的“信息冗余”概念将“承认规则”的解释水平提升到一个“三阶观察”的层面上,则能够彻底地解决上述矛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