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车辙剂

抗车辙剂

抗车辙剂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2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736866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石油沥青、山西建筑、城市道桥与防洪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首届全国沥青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2012)国际路面养护技术论坛、2011年度全国乳化沥青学术交流会等;抗车辙剂的相关文献由792位作者贡献,包括宁爱民、李志军、张静等。

抗车辙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36866 占比:99.96%

总计:737144篇

抗车辙剂—发文趋势图

抗车辙剂

-研究学者

  • 宁爱民
  • 李志军
  • 张静
  • 潘灺张
  • 程国香
  • 范思远
  • 陈保莲
  • 弥海晨
  • 樊长昕
  • 郭彦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清波
    • 摘要: 选用抗车辙剂作为改性剂对胶粉改性沥青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抗车辙剂后,改性沥青软化点和延度均得到提高,流变性能车辙因子增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更高的动稳定度,其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胡迪
    • 摘要: 为抑制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常采用应力吸收层进行处治。以应力吸收层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直剪试验和单轴贯入试验,通过改变橡胶沥青洒布量、改性剂掺量、抗车辙剂掺量展开研究,并提出高性能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要点。
    • 冯冰天
    • 摘要: 依托虹桥机场绕滑道系统安全改造项目,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掺量高模量剂对SMA-13和AC-20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根据虹桥机场绕滑道现场条件和未来使用需求,比选并确定适用于新建绕滑道道面沥青面层的最优高模量剂与掺量。基于室内试验对沥青道面的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耐疲劳性能、抗水损害性能,能有效满足绕滑道道面运营使用需求。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效果进行评价。
    • 王威
    • 摘要: 传统抗车辙剂主要是一类以聚烯烃类物质为主体的高分子添加剂,但其存在与沥青胶结料相容性不佳的技术问题.为了探索与沥青相容性好且具有高熔点特性的改性蜡类材料是否具备用于制备温拌型抗车辙剂的潜质,研究中将传统聚烯烃类抗车辙剂与高温蜡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出系列温拌型抗车辙剂.将4种抗车辙剂分别按照3%、6%和9%的掺加比例加入基质沥青中制备出12种抗车辙剂改性沥青.对上述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MSCR)等系列流变性能测试,旨在解析高温蜡组分对抗车辙剂熔体流动性影响的同时,筛选出适用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抗车辙剂中高温蜡含量与抗车辙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elt mass-flow rate,MFR)具有线性相关性.在低于高温蜡熔点的测试温度下,MFR会随高温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高于高温蜡熔点的情况下,MFR会随高温蜡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鉴于高温蜡高熔点的特征,整体上高温蜡成分会有助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温拌型抗车辙剂中高温蜡比例越高,其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越好.研究中高温蜡质量分数为30%的温拌型抗车辙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最佳.综合比较不同流变评价参数,对于以高弹性特征为主体的抗车辙剂改性沥青,车辙因子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3.2)更适合作为其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 梁国松
    • 摘要: 为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防治车辙病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论文以省道S374线霞山百蓬至麻章田寮村段改建工程为例,研究抗车辙剂对AC-20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低温性能,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张金喜; 禚永昌; 韩丁丁; 张阳光; 郭旺达
    • 摘要: 原材料的性能及组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有无抗车辙剂、沥青种类与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三个方面研究其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对比,确定上述三种因素各自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应力水平下,添加抗车辙剂可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并相应的降低劈裂强度所对应的位移值,抗车辙剂可以有效的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最大公称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则需要具体考虑应力环境水平进行评估.
    • 张杰
    • 摘要: 近年来受到日益加剧的重载交通影响,车辙病害已成为我国高等级道路路面最主要的病害形式,为有效解决车辙问题,目前常规措施是在沥青中下面层添加抗车辙剂以提升其高温稳定性,但与此同时,又造成了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衰减。2017年S20外环隧道接线段大修首次采用重载沥青混合料,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启动对G1503浦东段(航津路跨线桥-赵家沟桥)的路面大修,该次大修中重载沥青和抗车辙剂沥青均有使用,本文将对两种混合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 王军
    • 摘要: 文章通过对道路大修过程中所采用的抗车辙剂种类进行深入调查,选取了几种目前采用较多、较为成熟的抗车辙剂,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京开辅路道路养护工程,验证掺加不同类型的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产生的实际工程效果,为解决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道路养护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罗楚凡; 康爱红; 吴帮伟; 孙庆浩; 范钊
    • 摘要: 为探究外掺剂类型对SMA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马歇尔设计法设计了玄武岩纤维SMA-13、木质素纤维SMA-13和复掺抗车辙剂与木质素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对3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及长期高温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期老化中相较于传统的木质素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SMA-13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长期老化中复掺抗车辙剂和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高温性能较差,高温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迅速衰减,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大幅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高温性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SMA-13沥青路面外掺剂的选用提供技术参考,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叶尔丰; 许带军
    • 摘要: 抗车辙剂是沥青混合料重要的外掺改性剂,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近年来在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为研究不同温度环境及抗车辙剂含量对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分别针对实验温度及抗车辙剂掺量,分析其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减小,动稳定度提高,其抗车辙性能得到提高,在0.2%~0.4%区间内提升效果明显;温度对车辙深度的影响很大,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在温度越高时,越易形成车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