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90385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海洋与湖沼、生态学报、生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等;指示生物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长青、周晏敏、唐明德等。

指示生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0385 占比:99.94%

总计:390612篇

指示生物—发文趋势图

指示生物

-研究学者

  • 丁长青
  • 周晏敏
  • 唐明德
  • 张俊
  • 易义珍
  • 李再培
  • 李峰
  • 李巧
  • 李梅
  • 柯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斌; 马冰; 沈文彤; 刘霞
    • 摘要: 在甘肃省玉米生产中存在长期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耕地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在甘肃省榆中县玉米田进行了0(CK)、5、10、15 g N/(m^(2)·a)4个不同施氮水平的处理,分析了各处理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多度、属丰富度、成熟度指数、富集指数、结构指数等生态指数及复合代谢足迹的影响。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法分析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情况,并采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检验了不同施氮处理间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适量施氮使线虫的总多度、食细菌线虫和植食线虫的多度显著增加,使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多度显著减少,进而导致线虫群落的组成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同时也使线虫群落的属丰富度显著降低。此外,随着施氮水平的逐渐增加,线虫的体型呈逐渐减小趋势,基础指数显著升高,结构指数、成熟度指数、复合代谢足迹显著降低,反映出施氮后线虫群落逐渐不稳定,施氮导致土壤食物网的连通性降低、食物链变短,食物网分解途径由以真菌途径为主转变为以细菌途径为主,食物网能量流动总体变慢。
    • 盛丽芬
    • 摘要: 古人云:意在笔先,如风行水上。对于九年级跨学科课堂教学来说,案例主题的甄选至关重要。目前,江苏盐城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而丹顶鹤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生物。让学生由思考丹顶鹤的越冬问题出发,学习盐城湿地的地理知识,可帮助学生在综合运用地理与生物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本文以校本课程《丹顶鹤去哪里越冬》为例,呈现如何带领学生学习盐城湿地的地理知识,借助食物链认识该地复杂的生态系统.
    • 王子鸣; 赵玉敏; 种世桂; 陈根
    •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系统养分循环、能量流动中发挥巨大作用,是土壤健康、土壤污染和生态恢复的良好指示生物。本文选取了土壤原生动物、土壤线虫、土壤甲螨和土壤跳虫四种典型的土壤动物,系统阐述其对重金属污染产生的响应,并对土壤动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估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周敏; 邵迎; 冯强; 张玉林; 胡馨; 陈忠礼
    • 摘要: 环境监测是水生态健康监测与评估的重要环节,基于物理、化学监测的传统水质监测通常仅能提供独立的数据信息,不能全面、直观地反映水环境状况。基于生物等生命体导向的水生态监测通过生物对环境的响应,能够直接反应复杂水体状况,在水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病原微生物、指示生物介绍了生物监测中的常规生物指标,总结了包括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在内的常见指示生物在不同类型污染水体中的环境指示作用。从生物毒性效应出发介绍了常用的毒性效应测试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在不同生物学水平的响应,从而指明生物毒性效应在水环境健康评估中的发展优势。再从生态完整性角度阐述了生态完整性评价的一般方法和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生态健康评估中的应用。重点指出环境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水环境监测的优势,以期为更加科学精确地进行水生态健康监测预警提供支撑。
    • 何欣曼; 李锦; 曾燏; 张富斌; 向伶俐; 毛聆; 马佳
    •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典型山区河流唐家河水质本底状况,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在唐家河共设置了14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三类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种群密度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2科44属51种,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类群;浮游动物共4门9科12属19种,原生动物为优势类群;底栖动物共3门15科17属23种,其中节肢动物(主要是水生昆虫)为优势类群。从平均密度和物种数量上比较,浮游植物均最多,底栖动物次之,浮游动物最少。(2)唐家河整体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为中污染,但不同研究区域所受污染程度不完全相同,其中旅游区为中度偏轻污染,科研区为中度偏重污染,居民区为中污染。(3)三类指示生物的适合度比较表明,底栖动物的符合度最高为100%,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符合度均为57.1%,底栖动物水质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最高,底栖动物是最适合唐家河类型山区河流水质生物学评价的指示生物,但在不同研究区域中三类指示生物的准确度有所差异。
    • 郑浩然;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 摘要: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具有食用、育珠、净水及生物监测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淡水双壳贝类.为把握其早期生活史过程中形态变化、器官发育和生长速率的特征,本研究对从脱落后第1~30天稚蚌期的个体开展了连续性、系统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稚蚌1~30d的生长过程中,铰合部的前缘和后缘向上突起,壳顶相对向内收缩,前端生长迅速、向外侧扩展,后端向腹缘方向生长,而腹缘相对向后端生长.第1天,稚蚌出现了斧足;第4天,内脏团较为明显;第10天,鳃清晰可见,前、后闭壳肌已经形成;第15天,肠道和心脏清晰可见;第20天,进水管和出水管形成;第25天以后,稚蚌的器官已经全部发育完成.壳长、壳高和年龄之间呈指数型相关关系,壳长与壳高之间呈正异速生长关系.上述结果可为背角无齿蚌的人工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以及有效开发、利用其为水污染监测专用指示生物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 江欣芮
    • 摘要: 在海洋环境的污染物中 , 有关微塑料对于海洋生物的生理毒性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海洋微塑料环境监测和评估中 , 水污染指示生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利用水污染指示生物的数量特征、生理特征可以真实、全面、直接地反映周围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简述了水指示生物检测环境污染物的作用原理。详细介绍了五种常见的生物指示种,包括大型底栖无脊椎生物中的颤蚓类、双壳贝类、小头虫,和藻类的浮游微藻、着生藻类,阐明了他们作为水污染指示生物的原理以及优点,同时也分析了现阶段就利用指示生物检测和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水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展望。
  • 10. 辽宁山区步甲资源调查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 于庭洪; 陈增良
    • 摘要: 通过调查辽宁山区的步甲种类、发生规律,确定辽宁山区有步甲种类36种,发生优势种1种,即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i Morawitz),在整个辽宁山区,特别是中南部山区林地和柞园黑广肩步甲的种群数量占到总数量的80%以上.另外,发现黑广肩步甲可以上树捕食植食性害虫,其它步甲类昆虫则未发现有上树情况.步甲可以作为环境指示生物,为辽宁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