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换挡机构

换挡机构

换挡机构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51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8393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工程机械与维修、机械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Altair 2012 HyperWorks 技术大会、福建省汽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换挡机构的相关文献由30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磊、金新民、吕小科等。

换挡机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83939 占比:99.99%

总计:784030篇

换挡机构—发文趋势图

换挡机构

-研究学者

  • 李磊
  • 金新民
  • 吕小科
  • 王鑫
  • 孙伟杰
  • 宁明志
  • 严华
  • 宋锦
  • 张志刚
  • 李景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彪; 王赫; 郑长松; 阳仁奇; 朱礼安
    • 摘要: 为提升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力性与经济性,设计并研制了新型齿形带式制动器以替代行星变速机构中的湿式多片离合器.依据齿形带式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制动过程中制动鼓转角、转速和制动力矩等参数变化规律.同时搭建齿形带式制动器试验台架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和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制动鼓初始转速直接影响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矩大小,且初始转速越高,制动时间越短,制动力矩相应增大.相比原有装置,新结构方案提升了制动转速范围,具有更优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前景.
    • 黄超华; 陈志远; 田子龙; 陈寒霜; 马安康
    • 摘要: 针对某MT(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车型加速换挡杆振动问题,基于客观测试,首先按照振动源→振动传递路径→响应端表现的分析方法,对整个振动传递路径展开研究。然后考虑该MT车型换挡杆振动的传递路径,运用HyperMesh、Nastran等软件对振动源(变速器换挡机构)、响应端(换挡杆)进行NVH分析,确认其中变速器换挡机构为振动源,换挡杆为响应端,最后对振动传递路径(换挡拉索)进行隔振试验验证。研究发现,换挡杆振动受到变速器换挡机构弹性体模态大小、换挡拉索隔振优劣的影响显著,研究所提出的振动源、振动传递路径的优化策略为相关项目的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开发奠定了基础。
    • 李翼南
    • 摘要: 近日,中联重科PV1104型动力换挡水田拖拉机在湖南常德正式下线,标志着中联重科P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家族再添新成员。据了解,PV1104型拖拉机搭载名优国Ⅳ排放发动机,采用自主研发的动力换向变速箱,相较于传统的梭式换挡机构,换向操作简单高效。为了提升操控性,产品搭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提升系统,机具升降一键操作,精准控制,省时省力;动力输出匹配电控湿式离合器,操作舒适轻便,可靠性高。针对南方区域水田特性,整车设计转弯半径小、整车重量轻,转向灵活,防陷能力强;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装智能套件,实现无人驾驶、远程监控,从而提高作业品质,降低人工成本。目前,中联重科动力换挡拖拉机已形成水田、旱田2个产品系列、四大产品平台,覆盖66.18~191.17 kW功率段,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近几年,中联重科加大农机业务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无级变速、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布局,加快园区智能化产线升级改造,推出了多款原创、新型高端农机产品,为我国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农机装备迈向高端做出了突出贡献。
    • 罗立红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同形状的零件越来越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大型养路机械作为铁路养护关键设备,在近年来对钢轨打磨、铣磨治疗的需求日趋旺盛,而为此配套的设备往往需要整机提供大功率输出、需要多轴同时输出动力,充分发挥黏着力;同时大型养路机械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兼顾自运行和连挂运行,故对整车传动系统的终端车轴齿轮箱需要有脱挡和挂挡运行需求,对车轴齿轮箱多轴同时换挡的可靠性是巨大挑战.
    • 吴荣华; 谢小兵; 陈习江; 李小建; 黄海华
    • 摘要: 文章针对国内商用车斜向换挡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某6挡手动变速箱换挡机构实例,通过对斜向换挡轨迹仿真拟合和干涉分析,讨论了引起斜向换挡过程卡滞的结构设计原因,提出了包括互锁板在内的换挡机构的斜向换挡优化设计和校核方法,并对优化后的换挡机构进行了整车斜向换挡测试验证.
    • 谢钰敏; 范汉茂; 蓝世华
    • 摘要: 本文通过设计新型的电子换挡系统,采取挡位检测与挡位控制分离的形式,以达到灵活地适配汽车换挡器的造型,使得换挡方便轻巧,耐用.加入负责安全的逻辑后能防止驾驶员误操作,安全可靠.
    • 朱镇; 蔡英凤; 陈龙; 夏长高; 赖龙辉
    • 摘要: 液压传动柔性特征适用于起步工况,机液传动高效无级调速特征适用于作业工况,机械传动高效变速特征适用于转场工况.分析集液压传动、机液传动和机械传动为一体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的设计思路在汽车工程上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了机液复合传动的功率流传递机理,分析了换挡机构处于功率分流机构、复合传动机构、功率汇流机构和后置换挡机构一处或多处时,分段式机液传动装置各自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功率分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中小功率车辆,且马达转矩与传动装置输出转矩比值保持不变;功率汇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大功率车辆,使小功率液压件传递大功率成为可能,并能够在输出端起到减速增矩的效果;功率分流和功率汇流互换的传动方式可通过控制行星齿轮双接口及后置换挡机构,保证机液复合传动在不同速度分段中的高效运行;当换挡机构在行星齿轮之间时,可在2个不同区段改变行星齿轮机构的特性参数,使得在整个工作区范围内保持合理的功率配额;当采用多段式行星齿轮功率汇流传动方式时,后置换挡机构扩大了传动装置转速和转矩的覆盖范围.根据上述5类机液传动设计思路,提出对应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设计方案.以一款用于扫地车的机液复合传动装置为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相关参数,绘制调速曲线和效率特性曲线,并对其挡位切换优化问题做了简要介绍.该方案充分利用液压传动的无级调速性能和机械传动的高效变速性能,较好地满足了车辆起步、作业和转场工况的要求.
    • 张达; 于水清; 米振涛
    • 摘要: 造粒机主齿轮箱换挡传动机构存在设计缺陷,传动过程中被动大齿轮支承用轴承不转动,但处于局部受载状态,轴承滚柱的圆周某一侧面与轴承内外圈的接触区长时间固定不变,极易产生轴承受载滚柱塑性变形,进而严重影响齿轮的啮合,轴承更换周期短.结合现场工艺要求,制定国产化改造方案对其传动及支承结构进行改造.该方案简单明了、切实可行、效果可靠,实施后得到稳定、唯一的输出转速,保证了该机组安全稳定的长周期运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