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0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169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中国地市报人、新闻世界、今传媒(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媒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研讨会等;新闻真实的相关文献由82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保军、陈力丹、王辰瑶等。

新闻真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0 占比:1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169 占比:89.95%

总计:7970篇

新闻真实—发文趋势图

新闻真实

-研究学者

  • 杨保军
  • 陈力丹
  • 王辰瑶
  • 党君
  • 刘建明
  • 刘泽溪
  • 江作苏
  • 王亦高
  • 王亿本
  • 王宏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耀军
    • 摘要: "反转新闻"是否属于虚假新闻,事关新闻真实性的基础问题。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于当下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不能把"反转新闻"等同于虚假新闻,但此现象对新闻传播有多重影响,应引起重视。
    • 摘要: 王辰瑶在《中国记者》2021年第9期撰文指出,数字时代,“新闻真实”正面临着新闻生产层面、新闻类型层面、新闻传播结构层面的多重新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度伪造”等数字技术正在打破传统新闻生产对“经验事实”的把控;二是沉浸式“新闻改编”等新形态可能会混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三是去中心化的新闻生态可能使假新闻更易于扩散。
    • 李理; 陈香颖
    • 摘要: 真实确证是决定反转新闻真实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机制。通过对48例反转新闻事件进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以反转领域、反转程度、反转推动类型等作为解释变量,具体考察反转新闻真实得以实现的关键成因,讨论反转新闻中新闻真实呈现机理和时序。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下媒介生态结构演变,探讨反转新闻的传播主体和媒介形态是如何实现真实确证的,指出新闻真实元素“消失”和残缺呈现的反转因子多元互动关系;并对真实确证机制存在的“拐点研判”和“信任危机”困境进行探究。
    • 沈爰孝; 苏琦
    • 摘要: 后真相时代,真实和虚假发生内爆,真相与情感边界模糊,社交媒体舆论生态日趋恶化。由此,学界业界开始召唤事实核查新闻的回归,以期挽救新闻专业主义的式微现状。然而,试图通过事实核查新闻机制来修复和追求真实可能只是一种理想中的乌托邦。首先,事实核查的片段性、单一性和迟滞性难以及时有效地矫正信息失实,甚至遮蔽了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其次,事实核查处于政治、商业和技术三重力量的相互交织角逐的复杂场域之中,资本和权力的流动使得事实核查面临正当性危机。最后,受众在事实核查中的主体性作用不应被忽视,情绪化认知和证实性偏差的存在严重削弱了事实核查的实际效能。虽然事实核查新闻存在显在的价值伦理困境,事实上,困境的发掘和呈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事实核查机制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 关倩
    • 摘要: 后真相时代,用户主体性回归,人们往往倾向于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求与自己观点和态度相一致的同温层,其所带来的情绪和舆论狂欢有时会冲淡事实真相。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技术作为“注意力经济”和“信任经济”的再生,能够对进入其中的信息进行精准把关,利用媒体链上的碎片化信息形成多角度求证新闻的真相链条,从而完成高效的事实查验和新闻溯源,有利于解决后真相时代新闻失实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区块链技术出发,深入探讨后真相时代的新闻危机,并结合相关案例来具体阐述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面临的困境,以期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防篡可溯、共识行为等特性层面来探讨区块链技术重塑新闻真实的对策,从而借助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在后真相时代仍然高举新闻真实的大旗,完成互联网时代媒体机构对自身传媒公信力的自我救赎与权威重塑。
    • 窦锋昌
    • 摘要: 报道事实准确和采访程序正当且准确,两者缺一不可。《今日美国》6月16日发表声明称,经内部核查,确认该报记者加布丽埃拉·米兰达存在严重的新闻造假行为。《今日美国》称,该报在收到外部举报后对米兰达的报道进行了核查,发现存在伪造当事者身份、编造受访者引语、虚构受访者等造假行为。该报已移除该报网站上23篇相关报道,而在此之前,米兰达已从该报辞职。
    • 刘志钧
    • 摘要: 新闻摄影中的摆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却长期被简单化处理。根据摆拍的图片与新闻事件的关系,将摆拍区分为四种类型:嵌套型摆拍、再现型摆拍、修正型摆拍、乌有型摆拍。对此,应该提出不同的伦理因应策略。
    • 安紫煜
    • 摘要: 在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舆情反转、群体极化等现象愈演愈烈,以符合论为指导的传统新闻求真方式面临挑战。美国哲学家皮尔斯从符号的三元模式出发,提出真知融合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为人们重新看待后真相现象提供了路径。若想在后真相时代谋求新闻真实,新闻工作者需要在新闻认知层面建立“谋求社会共同认知”的理念,在新闻生产层面以引导公众探寻“真知”为己任,在新闻消费方面通过完善算法机制和提高新闻用户“向外”获取信息的积极性来培养社会共识。
    • 刘梓鑫
    • 摘要: 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介符号系呈现出差异化真实特征。数字技术抹除了符号系统间的异质性,推动符号系统间的耦合趋势。全能符号系统作用于多感通道,生成多样化感知体验。一方面,人类为了强化表征现实的能力而不断发展媒介技术;另一方面,技术的自反性反向运用于“拟像制作”,消解了传统真实的实物化指涉。
    • 李铁林; 王亦高
    • 摘要: 近年来,现代性反思视角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方兴未艾,一些学者将鲍曼“流动的现代性”观点引入新闻业研究。此类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以“阐释者”的姿态消解了批判性;另一方面,现代新闻活动兼具“流动”与“稳固”的特质,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体现出“自反性”的特征,该特征在关于“后真相”时代与“新闻真实”的讨论中也十分典型。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现代性反思可以成为一个理论问题思考的总体性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