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族群

族群

族群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民族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0篇;相关期刊856种,包括台声、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第八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等;族群的相关文献由1563位作者贡献,包括韦浩明、徐杰舜、周华春等。

族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3 占比:96.4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50 占比:3.27%

总计:1527篇

族群—发文趋势图

族群

-研究学者

  • 韦浩明
  • 徐杰舜
  • 周华春
  • 周大鸣
  • 黄俊杰
  • 刘京
  • 彭兆荣
  • 李彩霞
  • 冯博昊
  • 孙九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朱大伟; 吴湘莲
    • 摘要: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国家治理难题之一。独立建国后的新加坡把民族问题的治理视为国家施政的重要考量环节。新加坡秉承多元种族主义的原则,在各族公民的政治参与、经济发展、语言、住房、宗教、文化和兵役等各个领域推行独立而平等的民族政策。这些努力有效地消解了族际之间以及族群和国家之间存在历史与现实的张力,在维持各民族自身文化宗教等身份认同和促进族际互动的同时,也通过国家意识和价值观的塑造,在各族民众中,成功形塑了高于既往族群认同、祖籍国认同等下位认同的国家认同,“新加坡人”逐渐成为新加坡各族人民最高的身份认同,这一努力最终成就了今日新加坡民族宗教和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政治团结的“善治”。
    • 杨军会; 吴红娇
    • 摘要: 羌在甲骨卜辞中从武丁时期一至延续到商末,与商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甲骨卜辞中涉及到羌的具体名称,主要有白羌、羌苎、羌■、焱羌、羌龙、北羌、竹鼄羌、玉羌、羌舟、马羌、羗方等,其中有的是族群名,有的是不同族名的合称,有的显示了羌人数量或所在地。因此,研究羌人名称的具体涵义,讨论羌族内部分支和羌人身份,有助于加深对早期羌族特征及羌商关系的认识。
    • 徐鹏; 韦晓康; 王洪珅
    • 摘要: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文化生态理论框架内,通过云南苗族“吹枪”这一典型个案来分析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演变与其所处文化生态的关系,具体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特质和族群4个维度来展开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每一个过程都与所处的文化生态密切相关,且其基本特征也是基于文化生态影响而形成的。
    • 赵现海
    • 摘要: 丘濬在族群观念上,延续了传统的“内华夏外夷狄”观念,并进一步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在边疆观念上,丘濬秉持防御立场,认可长城防御的历史价值,并重视北方族群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作用。丘濬的族群与边疆观念,呈现出内敛、保守的立场,是明代内敛国策的思想投射与历史反映。
    • 雒有仓
    • 摘要: 现有资料表明,金文族徽可能兴起于夏代晚期,它是当时社会组织形式由姓族转向氏族的重要标志。商代早期至中期,族氏的政治化发展日益明显,金文族徽数量也随之增多,地域分布有所扩大。商代晚期,金文族徽数量显著增加,以人名、地名、官名为族徽的现象增多,复合族徽所占比重增大。这是商代族群融合认同逐渐脱离血缘而转向地缘政治并不断加强的表现。然而,由于当时的族群融合认同仍以血缘色彩浓厚、独立性较强的族氏为本位,尚未深入到社会个体和家庭层面,因而并未形成一个基于地缘关系的民族共同体。
    • 张小孟; 胡永江; 李永科; 谭威; 甄智明; 贺津
    • 摘要: 针对多类型多无人机协同作战时任务类型多、规划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分层族群任务规划方法。在现有的侦察、攻击和中继任务规划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任务需求,建立族群任务规划模型。利用多Agent的方法,对模型分层、分步进行求解,将大规模复杂问题转化为多个小规模问题,有效提高规划效率。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无人机族群对多区域多任务的实时规划问题。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规划效率,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 梁明
    • 摘要: 如果审美文化研究不能准确反映特定时代人群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感,就失去了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意义。李泽厚认为殷商青铜器具有“狞厉的美”的判断,忽略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主体特征。殷商青铜器在神与人、君王与族众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包含情感、信息沟通两条轨迹系统,承担了双重任务。
    • 高鹏
    • 摘要: 印尼历史就是现代国家建构史。首先,中央对地方从压制到分权,导致权力的此消彼长,但却在相当程度上消弭了地方分离倾向,保证了国家统一;其次,由区分“我者”和“他者”族群到承认族群平等的多元统一,虽然一些原始部族和华人仍受隐性歧视,但却保证了国家认同;再次,前期对伊斯兰教国运动和政治伊斯兰的压制,逐步演变为宗教激进势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合法化,但印尼整体上保持了世俗化方向与温和穆斯林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了现代国家形态。对央地关系、族群与宗教三位一体关系的调适,也展现出印尼建构现代国家的政策弹性与韧性。
    • 张积家; 冯晓慧
    • 摘要: 个体通过社会分类,自动形成了不同的族群。处于族群边界的个体或群体构成了族群边缘。在族群边缘,族群的特征被凸显了出来,正处在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之中,因而成为观察和理解民族共同体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最佳视角。在我国,处于族群边缘的群体包括跨界民族、族际通婚者及其子女、走廊民族、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人口众多民族的不同支系或民系、未识别民族和族别识异的民族、双文化者。历史记忆、共同语言、根基性情感、民族内隐观和民族认同是族群边缘研究的重要领域。
    • 沈培建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在民族学、社会学领域,西方“族群”话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学术分解作用。“族群认同”的排他性和“族群边界”的分隔特性也会侵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以应对西方“族群”话语的学术挑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