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5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亚洲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7篇、专利文献50篇;相关期刊335种,包括社会科学辑刊、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台世界等; 日俄战争的相关文献由58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冰心、关国磊1、安成日等。

日俄战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7 占比:92.27%

专利文献>

论文:50 占比:7.73%

总计:647篇

日俄战争—发文趋势图

日俄战争

-研究学者

  • 周冰心
  • 关国磊1
  • 安成日
  • 宋莉莉
  • 王作化
  • 许健柏
  • 陈丹
  • 雷颐
  • 万安中
  • 关捷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东升
    • 摘要: 上回说到,阜丰开始扭亏为盈。不过,虽然它仍维持日产面粉2500包,但其产品在市场上开始受到洋粉排挤。日俄战争使阜丰得以发展,由于俄国人在东北开办的面粉厂大都停工停产,交战双方对面粉的需求量激增,这给阜丰面粉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 许健柏
    • 摘要: 日俄战争爆发后,针对战争对中国东北国民造成的损失,清政府一方面命令地方官员做好损失调查登记;另一方面,要求东北地方官做好损失登记清册,以备日后索偿。战争期间及战后,清政府向俄国进行了索赔交涉,尤其战后进行了较充分的努力,但是在殖民侵略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支撑,即使清政府的索赔行为正义兼有法理支撑,但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 葛翼绯; 寇振锋
    • 摘要: 《从军必携:日满会话》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为出征军人编纂的一部“必携”式纯军用汉语教科书,其编纂目的是使日军的战事得以顺利推进。通过该教科书的语料,探讨该教科书的性质及语言特点,揭示出该教科书所具有的鲜明军用特色及其“褒日贬俄”的宣抚特征。
    • 吴家泰
    • 摘要: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史,而在中国不断遭遇列强侵略的同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曾爆发过他国之间的战争,如1904年开始爆发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日俄战争,就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军事战争。但是在日俄战争发生后,日本和俄国的关系却走向了缓和,这其中既有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有两国主观层面的原因,同时,日俄战争的缓和,也对中国东北地区带来了一定影响。
    • 候知健
    • 摘要: 在拿破仑战争到日俄战争的100年中,火炮迎来脱胎换骨的发展。今天最先进火炮的基本设计思路和雏形,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得以成熟,并彻底改变了战争和人类历史的走向,它们涉及从发射药到身管,从炸药到引信。
    • 严斌林
    • 摘要: 日俄战争时期,发生在上海的“周生有案”颇能说明晚清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际遇和困境。案发初时,上海道台、南洋大臣及清外务部,出于维护“中立国”地位与权利的目的,力争主导凶犯审判,但俄方态度强硬,拒不交凶。双方僵持之际,俄方造谣危及“中立”情势,中方果断换人交涉,改变交涉方针与策略,以退让求稳定,最终以由俄方审判犯人且给予受害方赔偿终结该案。周案的交涉经历了由“谁来审断”的争议到“如何定罪”的妥协,中方的措置与态度前后迥异,但其实质追求则一,皆以维护中方“中立国”地位与权利为鹄的。这是清政府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国际社会中努力寻求自身国际定位的一种艰辛尝试,亦是实现传统国家向现代文明国家转型的价值诉求,更是弱国无外交的孤绝与无助的深刻体现。
    • 李雨桐
    • 摘要: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南部的统治日益巩固。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铁矿和炼铁业就被操纵在日本人手中。他们以“中日合办”的名义,获取了奉天省本溪和鞍山的铁矿与冶铁业。东北其他丰富矿产,如金、铜、铅、锌等金属,都成为日本侵略者掠夺的对象。
    • 马维熙
    • 摘要: 胡匪,亦称马贼,是近代中国东北的一大祸患.19至20世纪之交,清廷的治匪政策呈现出由"剿"到"抚"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甲午、庚子以后,随着日、俄两国的相继侵入,胡匪问题遂由一个单纯的内政问题一变而为牵涉各方的外交问题.此一转变,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达至高潮.战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深入东北各地.而对胡匪的剿抚与治理,遂成为其经营东北、发展势力的重要内容.审视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为理解清季内政、外交政策演变以及近代中国权势结构转型提供了独特视角.
    • 安连发
    • 摘要: 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国民劣根性,在他很大一部分文学作品中都是围绕这一话题而展开。他原本是公派日本学医的,据他自己讲,有一次人们在观看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其中有一个日本军人砍中国人头的画面,在场的中国观众竟毫无反应,他愤然离场,从此弃医从文。他感到,医学固然可以医治人们肉体的疾病,却医治不了思想和精神的疾病,只有靠文学方可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精。于是,他在文学的道路上开启了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征程。
    • 郭黎鹏
    • 摘要: 1903年4月中国驻美公使梁诚正式赴任,随即接受清政府的命令,致力于策动美国照会俄国按约撤兵.日俄战争爆发后,梁诚受命为维持中国中立、反驳俄国指控与美国进行交涉.当日本与俄国在朴茨茅斯进行和谈、拒绝中国介入时,梁诚又担负起搜集信息并及时汇报的使命.在此过程中,梁诚为清廷因应日俄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名杰出的驻外公使.像梁诚一样,日俄战争期间的一些中国驻外公使已拥有久于其任的能力,1907年驻外使馆改革又提供了制度保障,他们成为中国早期的职业外交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