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旱作农田

旱作农田

旱作农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024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干旱气象、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第十五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等;旱作农田的相关文献由4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仁陟、蔡立群、武均等。

旱作农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024 占比:98.69%

总计:10157篇

旱作农田—发文趋势图

旱作农田

-研究学者

  • 张仁陟
  • 蔡立群
  • 武均
  • 王俊
  • 廖允成
  • 齐鹏
  • 付鑫
  • 张军
  • 温晓霞
  • 贾志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频频; 黄峰; 李保国
    • 摘要: 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探讨黄淮海平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结构,以及有机质与土壤黏粒含量和容重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淮海旱作农田土壤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区域均值分别为20.11±6.46(0~10 cm),14.76±5.11(10~20 cm),9.96±4.14(20~30 cm),8.03±3.45(30~40 cm)g·kg^(-1),分别处在三级至五级水平;0~20 cm各土层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山东引黄灌区等传统农业生产地带,以及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的砂姜黑土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结构趋于明显,10~40 cm各土层中,河北平原和鲁西北地区呈现LL(低-低)/HL(高-低)型分布特征;河南和安徽地区主要为HH(高-高)/LH(低-高)型,但不同土层的具体分布差异较大。有机质含量与黏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数理相关关系,与容重之间关系并不明显;有机质/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容重的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中,LL/HL型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和鲁西北地区,其中HL型在0~20cm各土层中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和山东引黄灌区地带,HH/LH型样点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安徽地区,但不同土层具体分布差异明显。有机质与黏粒含量的空间自相关结构更明显;0~10 cm、10~20 cm土层较20~30 cm、30~40 cm土层的空间自相关结构更明显;农业管理措施及其地域差异性是造成各分布结构在空间水平方向及土壤垂直分层方向上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 王钰皓; 庞津雯; 杨佳霖; 刘畅; 刘子涵; 杨宝平; 贾志宽; 张鹏
    • 摘要: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R>P>CK,全氮储量表现为S>CK>R>P,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4%和7.5%;与CK相比,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在0~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9%和9.6%(P<0.05),而S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9%(P<0.05);各覆膜处理(R和P)均较CK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S处理较CK处理0~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2%;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低于硝态氮含量,且在不同土层中的波动较小,R和P处理提高了深层(60~100 cm)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0.4%和32.4%(P<0.05);覆膜处理(R和P)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各覆盖处理(R、P和S)籽粒产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17.4%(P<0.05)、17.9%(P<0.05)和3.2%。总体而言,地膜覆盖(尤其是平作覆膜处理P)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秸秆覆盖(S)对提高土壤碳氮的积累及保持土壤可持续性有积极作用。
    • 王珺
    • 摘要: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旱作农田土壤改良是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和综合产能的重要赋能手段。文章从土壤水分调蓄改良、土壤环境风险治理和土壤生产障碍修复等维度出发,提出旱作农田土壤改良技术的成效评价方法,为农田建设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刘美霞; 刘秀; 赵燕; 董雯怡; 刘恩科
    • 摘要: 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是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依托山西省东部晋中市寿阳县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测试验站,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探究覆膜(FM)与裸地不覆膜处理(LD)对旱作春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期3个关键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下(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FM措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优势度指数,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均匀度指数。2)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FM与LD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均表现为灌浆期较高,而20-30 cm土层,表现为收获期较高,差异均主要体现在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3大类碳源上。3)拔节期和灌浆期0-10 cm土层中FM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著高于LD处理;然而收获期0-10 cm土层中恰好相反,呈现出LD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著高于FM处理。4)此外,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FM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碳源和羧酸类碳源2大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主要与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相关性较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对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主要与土壤含水量、pH、SOC、NH4+-N和NO3--N含量相关性较好。LD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与土壤中TN含量的相关性较好,且呈现正相关关系。
    • 张婷婷; 王丽芳; 张德健; 路战远; 程玉臣; 李福; 刘战勇; 敦惠霞
    • 摘要: 【目的】研究内蒙古旱作农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合该地区的秸秆还田量,为内蒙古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共设5个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0、30%、50%、70%、90%),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并进行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当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50%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富度较高且物种均匀度较好。真菌和细菌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覆盖度上,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70%也存在较大正面影响。【结论】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且群落稳定,特别是当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50%时,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保持在较稳定水平。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70%时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较大正面影响。
    • 张婷婷; 王丽芳; 张德健; 路战远; 程玉臣; 李福; 刘战勇; 敦惠霞
    • 摘要: [目的]研究内蒙古旱作农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合该地区的秸秆还田量,为内蒙古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共设5个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0、30%、50%、70%、90%),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并进行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当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50%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富度较高且物种均匀度较好.真菌和细菌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覆盖度上,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70%也存在较大正面影响.[结论]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且群落稳定,特别是当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50%时,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保持在较稳定水平.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为70%时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较大正面影响.
    • 袁胜南; 商雨晴; 王俊
    • 摘要: 为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绿肥添加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了添加长武怀豆(S)、黑麦草(R)、长武怀豆与黑麦草混合(M)在5°C、15°C、25°C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绿肥种类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在15°C和25°C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均出现在培养开始后第2天,然后快速下降并分别在第17天和第22天后趋于稳定;而在5°C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则推迟至第8天出现,然后缓慢下降至第42天后趋于稳定.在为期79 d的培养期间,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与不添加绿肥的对照(CK)相比,S、M和R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提高了10.5~11.6倍(PM>R,与其本身含碳量相一致.与CK相比,S、M和R处理土壤温度敏感性(Q10)分别降低了11.0%、11.2%和11.8%.绿肥添加和增温同时还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参数,其中S处理在不同温度下均较其他处理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常数.与CK相比,土壤碳素和氮素水平在培养结束后分别增加了36.0%~46.2%和39.3%~47.4%.表明添加绿肥尤其是豆科绿肥能够显著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改善土壤养分.
    • 王俊; 刘文清
    • 摘要: 绿肥填闲种植作为旱作农业区一种优良的传统轮作模式,如何在保证产量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减施增益功能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命题.该文从生态权衡视角出发,分析了该系统中存在的填闲作物与粮食作物水分竞争利用、填闲作物氮供应-氮固持、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三种关键权衡的生态学形成过程与生物学控制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减施、稳产、增益”目标的权衡正向调控途径,提出未来研究应集中在明晰填闲作物生物量-作物生产力、填闲作物质量(碳氮比)-系统碳收支-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填闲种植系统生产力与环境效益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演变规律,以及开展填闲种植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等领域,为绿肥填闲种植在我国西北旱作农业区的恢复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