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明清鼎革

明清鼎革

明清鼎革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专利文献58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北方论丛、船山学刊、文史知识等; 明清鼎革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淑舫、丁晨楠、傅承洲等。

明清鼎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63.29%

专利文献>

论文:58 占比:36.71%

总计:158篇

明清鼎革—发文趋势图

明清鼎革

-研究学者

  • 周淑舫
  • 丁晨楠
  • 傅承洲
  • 张丹丹
  • 王臻
  • 赵轶峰
  • 丁寒
  • 何永智
  • 余曲诗
  • 关永礼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强
    • 摘要: 人类最初的造物动机是弥补自身肢体功能的不足,其本质就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国是唯一以造物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智慧。《易传·系辞上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清鼎革之际,王夫之有云:“无其器则无其道”。“器以载道”体现出将造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相融合的中国传统造物智慧,标示着“文与质”“材与艺”“用与美”的高度统一。
    • 韩东育
    • 摘要: 对日本“东夷”的“褒贬互见”和清朝“东夷”的“损誉不定”,使朱舜水的在日角色和日后作用变得十分复杂。在“明清交替”的兴亡背景下,朱氏一方面通过“乞师”行为希望深受汉文化浸润的日本能承载起“反清复明”的文明大任,但同时也认为日本距离他的期待还有漫长的路程;一方面对造成“华夷变局”的清朝义愤填膺,但也通过对清军“迎刃破竹”的状摹和明军“前途倒戈”的白描,暗陈了几分对鼎革终局的无奈和默认。定居日本后,朱舜水对于高谈性命、无视民瘼的士林风气的反思,不但揭破了明朝灭亡的政治学术隐情,也为日本汲取“明朝之失”并走向实学事功之路,开启了异国实践的场域。二百年后,当朱舜水传播于日本的“华夷对立”观念最终转化成日本与中国的“国家对决”时,有日本国参与的中国内乱,最终也给舜水的母邦带去了东洋人的灾难,尽管这并不符合他的初衷。
    • 赵轶峰
    • 摘要: 对“明清鼎革”的研究既涉及史实认定,也涉及价值观和方法论,历来众说纷纭,晚近的一些讨论甚至把明清鼎革带入更为复杂的、国际性的问题阈。笔者提出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以阐释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结构与历史演变趋势为核心,明清鼎革既为其间一大关节,无可规避,故做重新思考,与同好切磋。王朝兴衰与明亡清兴中的因果明清鼎革最浅表因而也是最确定的含义是两个王朝的更替。王朝更替在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是一种不定期而有规则性的事变。
    • 赵轶峰
    • 摘要: 明清鼎革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一次王朝更替,历代王朝失序瓦解重构的因果关系依然发生作用.同时,这次王朝更替发生在17世纪中叶,与欧洲、美洲正在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局有重要关联.复因时逢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温带农业生产水平普遍降低,中国与其他气候类似地区的经济低迷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震荡具有共时性和背景相似性.此次变革最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华文明聚合运动的基本完成.鼎革之后,中国帝制体系经历又一轮强化,中国经济发生了农商并为本业的一次持续繁荣.综合而言,该时代中国历史与欧洲的变动相互关联、主题有重合也有差别,并不在同一轨道上.晚近学术界受全球史观影响,比前深化了对明清鼎革在全球历史大变迁角色的认识,同时也夸大了明清鼎革的国际性,一定程度消解了明清鼎革作为中国历史长期演变环节的性质.以满汉族群角色为轴心对明清两代关系的论说也不及在中华文明长期内聚运动视角下审议更具透视力.在现代化全面支配全球历史以前,世界各地间存在联系、互动,以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可比性,但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异远非仅用生产力水平比较可以说明,所以"合流"、"分流"之类话语,在未澄清比较视角与尺度的情况下,也是易于引起误解的.
    • 周思博
    • 摘要: 明代的文震亨说:“我喜欢在青石阶的边隙里灌入米汤,等到春雨绵绵的时候,可爱的苔藓就从石头里面冒出来了。绿油油的,毛茸茸的,特别可爱。”(“庭际沃以饭瀋,雨渍苔生,绿褥可爱。”——《长物志》)一个能发现苔藓之可爱的人,内心深处一定也是悯爱幼小、敏感多情的。后来我查到文先生在明清鼎革之际绝食而死,内心更加感喟。原来爱着小小苔藓的人,心里也装着不朽的大义。
    • 冯震宇
    • 摘要: 红夷大炮是明朝最重要的三种外来火器之一,其威力最大、影响最深,作为主流火器的地位一直持续到清末(清朝叫作红衣大炮)。与鸟铳、佛郎机通过对外战争传入的路径不同,红夷大炮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而传入,是明廷在面临东北边患时所采取的主动行为。这一过程由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等主导的三次赴澳购募西炮西兵所促成,使得明朝火器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对明清鼎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王喜亮
    • 摘要: 天主教在明末清初的入华,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值得注意的大事。这一时期既是中国明清鼎革之际,同时也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因此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治欧洲史还是中国史的学者,都可以从这段历史中获得一个相对参照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历史处境。对明末清初天主教的研究,民国以来海内外学者已多有贡献,如陈垣、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费赖之(Louis Pfister,1833—1891)、德礼贤(Pasquale M.D’Elia,1890—1963)、方豪、陈纶绪(Albert Chan,1915—2005)等,无论是其个案研究或是书目提要,都为此领域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样本,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借助于前辈学者的共同努力,天主教在明末清初这段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才逐渐进入到今人的视域之中,从而对以往的历史思想脉络重新进行审视。
    • 李浩; 王雅
    • 摘要: 数百年来,学界对《聊斋志异》明清鼎革书写之旨趣的解读聚讼纷纭.相关讨论随时代思潮涌退与研究观念更新,可划分为四阶段,即清代点评期、索隐批评期、社会历史理论主导批评期、多元讨论期.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去熟悉化""去脉络化"已成为学界共识的今日,回顾本论题过去数百年的成果,辨析其得失,不仅可以澄清若干常见误解、避免低水平重复劳动,还将为《聊斋志异》研究的再出发提供多元的思想资源.
    • 郑诚
    • 摘要: 一西炮东来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也是第一次西学东渐的大时代。明清鼎革之际,中国的军事技术,特别是火器技术受到欧洲的强烈影响,同时出现了最早一批编译性质的西学兵书,主要介绍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欧洲炮学与筑城术。这些作品多源于有识之士挽救时局的努力,而今已成为反映知识传播的文化遗产。
    • 芮赵凯
    • 摘要: 明初,朱元璋在平定张士诚、方国珍势力后,一方面将张、方余部改隶卫所为军;另一方面陆续遣徙沿海岛屿居民入内地,以防岛民勾连倭寇、相与为乱,东南沿海诸岛皆在此时展开岛民迁遣行动。终明一世,迁弃海岛始终未能纳入州县治理范围,导致沿海诸岛在嘉靖倭寇时期为海上商盗盘踞,又在明清鼎革之际为南明政权把持。清朝建立后,出于对南明海上势力的忌惮,对东南沿海再行迁界。直至康熙二十二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方才全面开启沿海岛屿的展复进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