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2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7篇;相关期刊604种,包括江汉论坛、晋阳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明清之际的相关文献由1037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园、许苏民、彭志等。

明清之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1 占比:94.6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67 占比:5.32%

总计:1259篇

明清之际—发文趋势图

明清之际

-研究学者

  • 赵园
  • 许苏民
  • 彭志
  • 杨国荣
  • 王春瑜
  • 黄敦兵
  • 伍玉西
  • 吴根友
  • 肖永明
  • 莎日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明
    • 摘要: 明清之际,出现了如八大山人、石涛这样著名的僧人艺术家,在云南,同样有一位以诗,书、画闻名的僧人担当。担当本名唐泰,字大来,担当为其出家后的号。明万历一年(1593年),他出生在云南晋宁县的一个诗书世家。其祖父唐尧官是云南乡试解元(举人第一名),隐居不住,智下了诸多诗文.
    • 鲁慧
    • 摘要: 王猷定与周亮工皆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文学家,二人既有书信往来,亦有诗文唱和。王猷定曾为周亮工《榕卮》诸集作序;周亮工在王猷定卒后帮其整理、刊刻《四照堂集》,并为其作序,功不可没。相同的价值追求、相似的诗文趣尚是促使二人成为挚交好友的重要方面。考二人交往之情况,无论是对王猷定研究、周亮工研究还是对明清之际文坛生态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 华媛媛
    • 摘要: 无论是解读战国时期东亚的“汉字文化圈”,还是审视明清之际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译介与西传,汉学研究一直以比较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关注汉学在多种文明和各种文化间关系形成中的作用,探寻中国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共性。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在复杂的深刻变化中呈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一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言,更要求汉学研究“更好地顺应时变,走出传统汉学研究的传统界限。”本专栏所录五篇文章分别致力于探讨海外汉学研究中更为丰富的议题。
    • 王国军
    • 摘要: 明清之际,戏曲艺术高度繁荣,戏曲作品的数量、品质为历代之最。明清戏曲中塑造了诸多丰满传神的人物,通过对其形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戏曲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联系传统文化、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经历,探讨明清戏曲中纨绔形象的成因,并从文学价值及社会意义两个方面阐述该形象的价值。
    • 张薇
    • 摘要: 影园和休园作为明清扬州盐商郑氏家族的私家园林,兼有地理空间、社会活动空间与文化空间三重性质。郑氏园林空间的兴衰与郑氏家族的浮沉紧密相联,呈现出家族与园林消长同频之势。具体表现为:作为地理空间,郑氏园林兴衰与家族浮沉同频;作为社会活动空间,郑氏园林的社会活动折射出郑氏家族的政治立场;作为文化空间,郑氏家族精神积淀了郑氏园林的文化意涵。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物质形态的地理空间,私家园林对园主经济实力等因素的依赖性较强;作为社会活动空间和文化空间,私家园林受到园主思想与行动的影响。
    • 任军伟
    • 摘要: 查士标的绘画清逸、疏散、淹润、生拙,这不仅使他在“新安四家”中独树高帜,而且在有清一代艺林中也足称秀然卓立的一家。其师承上虽然兼取各家之长,但董其昌无疑对其影响最大。本文即通过整理而成的《查士标诗文集》《查士标书画作品编年图录》及《查士标年谱》等资料入手,择要论述了查士标画学思想的承传与演变。
    • 苏思朝
    • 摘要: 宋曹是明清之际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明朝遗民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书法约言》是宋曹对学习书法经验的简述与总结。文章从对古代历史资料与文献入手,对宋曹的时代背景、生平交游进行了必要阐述,重点对《书法约言》的书学观进行对比,分条析理,探源明流,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书法约言》的来龙去脉。宋曹《书法约言》中的书学观中的“神采”就是讲形与神之间的问题,神必须依赖形以存,舍去了形,神就几乎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这就是书学观的主要观点。
    • 范根生
    • 摘要: 张岱以其文辞清丽、情真意切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为人所熟知,故学界对他个性自由、情欲解放的面向阐发甚多。实际上,张岱笃信良知,乃阳明学者,其理欲观并非如此简单。张岱的理欲观尽管带有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和现实取向,但他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理学家所确立的理欲规范。一方面,张岱标举“痴情”以对抗当时弥漫于社会的自欺与伪善之风,高扬自然性情之真以拒斥僵化的道德礼教;另一方面,他仍严守“天理”“人欲”之二元对立,要求人制欲归理,不为血气缠扰,还性命之初,表现出“绝情”的面向。“痴情”与“绝情”是张岱理欲观的一体两面,也是理解其前后迥然有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关键点。
    • 吴琳
    • 摘要: 明清之际女性“非女子之本色”的文学创作,是古代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转关。这一时期的女性诗风从传统的闺阁情思,向羁臣孤客、高人逸士、豪侠、宿衲等群体的创作风貌演进。在内容上,多表现心怀家国、重视事功的士大夫情怀;在风格上追求朴质自然,并对香奁脂粉气予以批评。明清之际女性诗风嬗变,源于晚明而下闺阁教育对名士风度的深层濡染。明清鼎革之变,进一步推动女性走出闺阁,将政治寄托、历史关怀与道德沉思诉诸文学,呼应着男性诗坛的风潮动向。作为清代女性文学繁荣之伊始,明清之际女诗人面对女性文学的书写程式与弊端,倡导无脂粉气的创作风格,重新定义闺阁写作的特质,对清代女性创作特征与文学观念的成型均有先导意义。
    • 张飞莺
    • 摘要: 安徽的宣城,汉代称宛陵,隋时改称宣城,这里风景秀美,文化底蕴丰厚,是宣纸和宣笔的发祥地。北宋画家李公麟、诗人梅尧臣,唐代诗人李白、杜牧等在宜城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明清之际,高维岳、梅鼎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