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388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2009年两岸四地“《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春秋繁露》的相关文献由22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长华、何善蒙、余治平等。

《春秋繁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4 占比:1.9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388 占比:98.05%

总计:12635篇

《春秋繁露》—发文趋势图

《春秋繁露》

-研究学者

  • 王长华
  • 何善蒙
  • 余治平
  • 常会营
  • 张俊娅
  • 徐栋梁
  • 苏安国
  • 范学辉
  • 邓红
  • 邢培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禹彤
    • 摘要: 《春秋繁露》构建“三王三统”,论证以《春秋》当新王、立新统。《白虎通》是经师第一次正式承认并讨论“三皇”问题,并且以伏羲“始定人伦”为中心重述“新三皇”,提出以“人统”为首的“新三统”,构建了与董仲舒“三王三统”相对立的“三皇三统”。《春秋繁露》“三王三统”本为朝向后世的天命循环,通向素王改制;《白虎通》“三皇三统”是通往前世的历史循环,三统不再期许新王,而成为旧王更迭的文明周期。三统论是一种天命观,三纲说是一种伦理学。《白虎通》以“三皇”破除“三统”的革命性,又以“人伦”树立起了政治的稳定性。
    • 曾松生
    • 摘要: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里写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每到春分时节,莺歌燕舞、杨柳吐翠,繁花似锦、蜂蝶嬉戏。此时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民谚之意分明:桃花开燕子来、布谷声声、油菜花开,准备谷种下田畈,一派田园风光!
    • 张思齐
    • 摘要: 儒学是李白思想的底色,其儒学思想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有多方面的联系。李白留下了许多论及儒生的诗篇。在李白嘲讽俗儒的背后潜藏着他对董仲舒这位大儒的倾慕,而这种倾慕来源于李白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的熟读、记忆和运用。李白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在历史发展观、民族进步观、经济振兴观、日常生活观和积极人生观诸方面,都进行了诗性的言说。
    • 高一品
    • 摘要: 学界长期忽视了董仲舒仁说思想在政治治理领域的研究。董仲舒首先为其仁说在政治治理领域的展开设立天道论依据,以“天”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表达出的喜悦之情与仁爱之心论证仁政存在的合法性。其次,董仲舒仁说思想的应用体现在现实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一,在政治施行方面,遵循德主刑辅的原则;第二,在王道教化目的方面,希望人民遵循礼义的原则;第三,在经济发展方面,要求统治者不与民争利。最终,董仲舒的仁说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先秦仁学理论,也影响了后世《白虎通》中仁说理论的建立,使得《白虎通》在天道与人道两方面均继承发展了董仲舒的仁说。
    • 吕芳
    • 摘要: 中国古代文化从先秦“诸子时期”过渡到汉代“经学时期”是一个各家思想融汇和重构的过程,董仲舒对《春秋》和《公羊传》的诠释虽意在以天道权威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但在“天人感应”的逻辑理路与思维模式上与先秦墨家一派相互关联。在“天人关系”的图式中,董、墨将“天”设计成人类行为活动和伦理道德的主体性根源,把自然界之变象作为印证人们与神灵之天相互感通的解说工具,并于政治权力运作过程中关涉着王道统一与制约君权的价值追求。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学术并非完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之要义在汉代被选择性地融入儒者之大经。与此同时儒家经典的阐释中羼入了子学与史学成分,构成汉儒经学与子、史汇通融合的文化景观。
    • 李宜春
    • 摘要: 历史政治制度学可谓历史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当下政治制度。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是其兴起的一个背景渊源。会通政制、引古筹今,既是历史政治制度学的核心内涵、主要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史学、政治学的鲜明特征。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杜佑的《通典》都是古代历史政治制度学的典范。熔铸义理、经制和事功于一炉,"言史必以制度为重心"的南宋浙东史学派是古代最早的一个历史政治制度学流派。在近现代政治变迁的过程中,历史政治制度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政治学、历史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组织学等多学科融合,是当下历史政治制度学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它既有扎实丰厚的学科史基础与充足的合理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 席明焕
    • 摘要: 近些年,大家都在追求高效课堂、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等等。那么,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共鸣。汉代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指出:“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说的就是同道共鸣、同类相应,双方情感上的高度契合方能让事情深入推进。课堂上师生思想共鸣,对正在学习内容的认知方式、认知结果、行为标准、情感体验达到高度契合和互动,就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钱国宏
    • 摘要: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古称“日夜分”。《春秋繁露》上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大地回春,和风荡漾,莺飞草长,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勤劳的农民开始了一年繁忙的农事——“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而且,春分前后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说:“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 常会营
    • 摘要: 董仲舒从个人循天道养生的角度,提出了“人其天之继欤”的著名思想,而其中所阐发的“中和养生”思想,更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他指出,人因循上天之道,以便存养其身体,这就是道。董仲舒根据公孙之养气之说“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指出君子无论喜怒忧惧,都必须返回到中,从而达到和、正、意、精的良好养生效果。董仲舒还从意、神、气三者密切关系出发,对于其“养气说”进行了很好的阐发。他又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养生之道进行了充分理论概括。
    • 刘芝庆
    • 摘要: 董仲舒的公羊学,即事言理,所以他要深察名号,史义合一。董仲舒谈改制,说更化,讲无为,都是从过往历史中,见微知著,发挥挖掘而来,这种历史性解读,以公羊学的方式呈现,颇值得注意。而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以凌曙注本为底稿,博采史料,互相参讨,校勘引证,是目前研究者常用的版本。苏舆的注释,学界多与康有为比较,康有为论《春秋》,也有《春秋董氏学》的著作;相较之下,苏舆似乎较为平实,凿空少,史料多,他的论点,也常与康有为针锋相对。康有为托古,孔子素王改制;苏舆却认为只是立义,借由历史陈述,来表达儒者对于改制的建议与期望。述古与立义,经世与改制,康苏二人依此解董,循此解经,都有所见,也有所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